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30 14:30:33

文档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一、填空。(14分)
1.(2023三上·盘山期末)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然后将杯子倒扣在水里,纸团没有湿,是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内的   ;在注射器中抽进空气,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活塞可以向下推到一定程度,这说明空气可被   。
2.(2023三上·盘山期末)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   中的自然现象。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台风、暴雨等天气会给我们带来   。
3.(2023三上·盘山期末)水在达到   ℃温度时会沸腾,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   现象。
4.(2023三上·盘山期末)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我们呼吸空气,还可以利用空气做许多事情,如   、   等。
5.(2023三上·盘山期末)我们可以用   来测量降雨量的多少,通常根据一个地方   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
6.(2023三上·盘山期末)每个人对天气冷热的感受常常不一样,用   可以准确测量气温,常用的温度单位是   ,用符号℃表示。
7.(2023三上·盘山期末)把沙子从沙子和水的混合物分离出来,可以使用   方法;把盐从盐水中分离出来,可以使用   方法。
二、判断。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24分)
8.(2023三上·盘山期末)妈妈在厨房里炒菜,小刚在客厅闻到了菜的香味,这主要是因为空气是无色透明的。
9.(2023三上·盘山期末)气象小组为测量校园连续几天的气温规律,每天测量的时间和地点应该一致。
10.(2023三上·盘山期末)在天平两端分别放入充气的皮球和若干豆子,使天平达到平衡,接着给皮球打入20简空气,这时天平的豆子一端下沉了。
11.(2023三上·盘山期末)将一个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乒乓球就会重新鼓起来。
12.(2023三上·盘山期末)蒲福风力等级表将风速从1~5划分为五个等级。
13.(2023三上·盘山期末)“热气球”可以升空,是因为点燃蜡烛后,袋子里没有空气了。
14.(2023三上·盘山期末)将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湿润的土地上,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塑料盒中出现水珠。
15.(2021三上·塔河期末)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  )
16.(2023三上·盘山期末)把一瓶密封的空气抽去半瓶后,瓶里只有半瓶空气了。
17.(2023三上·盘山期末)纸被折叠、撕扯和把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这些物质都发生了变化,它们本身已经不是原来的物质了。
18.(2023三上·盘山期末)二十四节气歌中,“冬雪雪冬小大寒”是指立冬、小雪、大寒三个节气。
19.(2023三上·盘山期末)用吸管不断地向冰块吹热气,冰块就会慢慢融化。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写在括号里。)(24分)
20.(2023三上·盘山期末)(  )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他认真记录每天观测到的气象数据。
A.钱学森 B.袁隆平 C.竺可桢
21.(2023三上·盘山期末)要使冰糖尽快溶解,最快的方法是(  )。
A.加冷水,用筷子搅拌
B.加热水,用筷子搅拌
C.加热水,不搅拌
22.(2023三上·盘山期末)下列图中,正确点燃酒精灯的操作是(  )
A. B. C.
23.(2023三上·盘山期末)根据盘锦周五的天气预报情况(下图),适合的行为是(  )
A.晾晒被子 B.穿羽绒服 C.放风筝
24.(2023三上·盘山期末)游乐场的叔叔可以将气球扎成小花、小动物形的玩具,这主要利用空气(  )的特征。
A.容易泄漏 B.没有味道 C.无固定形状
25.(2023三上·盘山期末)冬天晾在室外的衣服结成冰后被晾干,这是水(  )的过程。
A.固态一液态 B.液态→气态 C.固态→气态
26.(2023三上·盘山期末)小雪家里有一个无盖鱼缸,细心的她发现鱼缸里的水过一段时间就会减少一些,最主要的原因是水(  )。
A.被小鱼喝掉了 B.跑到空气中了 C.流到鱼缸外面了
27.(2023三上·盘山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袋空气是有质量的
B.利用尺子可以测量空气的质量
C.一袋空气大约和一个苹果一样重
28.(2023三上·盘山期末)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
A.四季分明 B.阳光灿烂 C.电闪雷鸣
29.(2023三上·盘山期末)操场上的红旗飘向东南方向,此时的风是由(  )方向吹来的。
A.东南 B.西北 C.西南
30.(2023三上·盘山期末)空气是由许多空气微粒组成的,当空气受到压力后它们之间的间隙(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31.(2023三上·盘山期末)刘明去测量一天的气温时,应该选择在(  )测量。
A.阳光下的操场 B.教室里 C.室外阴凉通风处
四、选择归类。(填序号)(6分)
32.(2023三上·盘山期末)①树叶 ②空气 ③牛奶 ④沙子 ⑤饮料⑥橡皮
气体   
液体   
固体   
五、问答题。(18分)
33.(2023三上·盘山期末)大自然中,风是怎样形成的?在生活中你有哪些办法制造“风”?
34.(2023三上·盘山期末)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 水结冰后除了状态发生了变化,还有哪些变化呢?
35.(2023三上·盘山期末)今天天空中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这属于何种天气?并画出相应的天气符号。
六、实践分析题。(6分)
36.(2023三上·盘山期末)下图是科学兴趣小组绘制的8月1-15日的气温柱状图。
(1)8月15日的气温为22℃,请将上面气温柱状图补充完整。
(2)你从气温柱状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两点)
七、实验探究。(8分)
37.(2023三上·盘山期末)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两次实验中水的量   ,原因是做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   个条件,其他条件相同。
(2)实验现象:食盐溶解了   份;小苏打溶解了   份。
(3)实验结论: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4)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但水溶解物质的本领是(  )
A.有限的 B.无限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空间;压缩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比如把纸团塞在杯子底部,然后把杯子竖直地倒扣在水槽中,纸团不会湿,说明空气占据空间。在注射器中抽进空气,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活塞可以向下推到一定程度,这说明空气可被压缩。
2.【答案】大气圈;灾难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天气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可能给我们带来灾难。
3.【答案】100;汽化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把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到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4.【答案】做成各种充气玩具;给轮胎充气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根据对空气应用的认识,利用压缩空气做各种车辆的轮胎、利用空气做成各种充气玩具、给轮胎充气、利用空气实现飞行等,都是人们利用空气实现的。
5.【答案】雨量器;24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
【解析】【分析】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降雨量的多少,通常根据一个地方24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降雨量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6.【答案】气温计;摄氏度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空气的冷热程度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用气温计可以准确测量气温,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7.【答案】过滤;蒸发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要学会分离混合物。利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水和沙;盐水可以加热蒸发分离,食盐不会随着水分一块蒸发,从而能分离盐水中的食盐与水,留下了晶体盐。
8.【答案】(1)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直接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妈妈在厨房里炒菜,小刚在客厅闻到了菜的香味,这主要是因为空气会流动。题目观点错误。
9.【答案】(1)正确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气温要在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测量,而且要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
10.【答案】(1)错误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具有质量,在天平两端分别放入充气的皮球和若干豆子,使天平达到平衡,这时皮球和里面空气的质量等于豆子的质量。接着给皮球打入20筒空气,皮球一端的质量变大,天平的平衡被打破,皮球一端下沉,豆子一端上翘。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1.【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根据热胀冷缩的认识,将一个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我们会观察到乒乓球鼓起来,这是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导致的。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2.【答案】(1)错误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的速度是以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叫“蒲福风力等级”,最小是0级,最大为12级,所以“蒲福风力等级表”将风速从0-12划分为十三个等级。题干错误。
13.【答案】(1)错误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热气球升空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热气球”可以升空,是因为点燃蜡烛后,袋子里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4.【答案】(1)正确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将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湿润的土地上,湿润的土地上含有水分,水会变成水蒸气蒸发,水蒸气遇到冷的塑料盒凝结成小水珠,所以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塑料盒中出现水珠。题干正确。
15.【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考查天气预报的制作和发布的部门。
16.【答案】(1)错误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把一瓶密封的空气抽去半瓶后,剩余的空气会因分子做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扩散至整个瓶内,即还剩一瓶空气。
17.【答案】(1)错误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纸被折叠、撕扯和把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这些物质都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18.【答案】(1)错误
【知识点】天气现象;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二十四节气歌中,“冬雪雪冬小大寒”是指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题目的说法错误。
19.【答案】(1)正确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冰块吸热温度达到0℃开始融化。冰块融化快慢与周围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融化越快。用吸管向冰块吹气冰融化的速度变快,这说明温度越高,冰融化得越快。热量是促使冰块快速融化的重要因素。故题干说法正确。
20.【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竺可桢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我国现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他认真记录每天观测到的气象数据,写出《物候学》一书。钱学森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被誉为“火箭之王”和“中国航天之父”。袁隆平院士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是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
21.【答案】B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可溶性的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是否搅拌、颗粒物大小等因素有关,通常水的温度越高、搅拌、颗粒物越小溶解越快,所以常用的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提高水的温度等。要使冰糖尽快溶解,最快的方法是加热水,用筷子搅拌,B符合题意。
22.【答案】A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C是正确熄灭酒精灯的方法,A是正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
23.【答案】B
【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天气预报情况,盘锦周五的最高气温是-6℃,最低气温是-16℃,且有中雪,气温较低,不适合晒被子、放风筝,出门要注意防寒保暖,穿好羽绒服。
24.【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能流动、具有质量、没有固定的体积。马戏团里的小丑可以将气球扎成各种各样漂亮的形状,主要利用空气无固定形状的特性,故C正确,AB错误。
25.【答案】C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冬天气温较低,刚洗过的衣服晾在室外,衣服中的水会结成冰,水的形态变化是从液态变为固态,凉在室外结冰的衣服变干了,这是冰直接变成水蒸气蒸发的现象被称为“升华”,这是水固态→气态的过程。
26.【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小雪家里有一个无盖鱼缸,细心的她发现鱼缸里的水过一段时间就会减少一些,最主要的原因是水跑到空气中了,蒸发到空气中了,B是正确的选项。
27.【答案】A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A、空气是有一定质量的,一袋空气的质量可以借助电子天平来测量,故A正确;
B、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无法用尺子测量空气的质量,故B错误;
C、空气有一定质量,但是很轻,一袋空气要比一个苹果轻得多,故C错误。
28.【答案】A
【知识点】气候
【解析】【分析】阴转多云、闪电雷鸣、暴风骤雨示的都是某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雨雪等状况,属于天气;四季如春表示的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
29.【答案】B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和其他物体飘动方向是相反的。操场上的红旗飘向东南方向,说明此时的风是由西北方向吹来的。
30.【答案】A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由许多空气微粒组成的,当空气受到压力时,微粒之间的距离会缩小;当压力消失后,它们之间的距离会变大,故A正确,BC错误。
31.【答案】C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测量气温应该选在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测量,阳光下、室内的测量都不能正确反映气温。
32.【答案】②空气;③牛奶、⑤饮料;①树叶、④沙子、⑥橡皮
【知识点】物体的分类
【解析】【分析】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有确定的质量。树叶、沙子、橡皮属于固体;空气属于气体;牛奶、饮料属于液体。
33.【答案】有的地方受太阳照射较多,地面上的空气较热;有的地方受太阳照射较少,地面上的空气较冷。热的空气上升,冷的空气就会流过来补充,空气流动形成风。生活中制造“风”的方法有扇扇子、开启电风扇扇等。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在太阳的照射下,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有的地方温度高,有的地方温度低。温度高的地方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空气不停地流动,就形成了风。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扇子扇动让空气流动,从而制造风”,开启电风扇扇等都可以制造“风”。
34.【答案】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水在结冰过程中,体积会变大,并且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温度的变化导致水在固态、气态和液态三种状态之间不断变化。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态变成了固态。水在结冰过程中,体积变大,并且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35.【答案】阴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多云、阴。阳光明媚,只有少量的云是晴,用符号表示;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是多云,用符号表示;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是阴,用符号表示。
36.【答案】(1)
(2)(1)8月上半月气温相对偏高,出门注意防晒;
(2)8月上半月气温较为稳定。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8月15日的气温为22℃,由此可补画柱状图
(2)根据气温柱状图我们可知道八月上半月每天的气温,①8月上半月气温相对偏高,出门注意防晒;
②8月上半月气温较为稳定。
37.【答案】(1)相同;一
(2)7;2
(3)C
(4)A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分析“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溶解能力”实验可知,取大约20克食盐和小苏打各一份,再把它们平均分成8小份。在两个烧杯中各盛约50毫升的水,各取一份分别放入水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到食盐和小苏打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份直到不再溶解为止。两次实验中水的量是相同的,原因是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要控制其他条件相同。食盐溶解7份,小苏打溶解2份。小苏打和食盐相比较,食盐的溶解能力强,所以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做实验时分别取一小份加入杯子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
(2)实验中加入第8份时,出现沉淀,记录溶解了7份,这是因为最后1份未完全溶解。
(3)通过实验可知,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但水溶解物质的本领是有限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2022-2023学年三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题
一、填空。(14分)
1.(2023三上·盘山期末)把纸团粘在杯子底部,然后将杯子倒扣在水里,纸团没有湿,是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内的   ;在注射器中抽进空气,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活塞可以向下推到一定程度,这说明空气可被   。
【答案】空间;压缩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占据一定的空间,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比如把纸团塞在杯子底部,然后把杯子竖直地倒扣在水槽中,纸团不会湿,说明空气占据空间。在注射器中抽进空气,堵住管口,用力压活塞,活塞可以向下推到一定程度,这说明空气可被压缩。
2.(2023三上·盘山期末)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   中的自然现象。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台风、暴雨等天气会给我们带来   。
【答案】大气圈;灾难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我们的地球被一层大气圈包围着,我们观察到的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天气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台风、暴雨等恶劣天气可能给我们带来灾难。
3.(2023三上·盘山期末)水在达到   ℃温度时会沸腾,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   现象。
【答案】100;汽化
【知识点】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把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加热到100℃时,水会迅速地变成水蒸气,并且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做水的沸腾。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4.(2023三上·盘山期末)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空气,我们呼吸空气,还可以利用空气做许多事情,如   、   等。
【答案】做成各种充气玩具;给轮胎充气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根据对空气应用的认识,利用压缩空气做各种车辆的轮胎、利用空气做成各种充气玩具、给轮胎充气、利用空气实现飞行等,都是人们利用空气实现的。
5.(2023三上·盘山期末)我们可以用   来测量降雨量的多少,通常根据一个地方   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
【答案】雨量器;24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
【解析】【分析】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雨量器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我们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降雨量的多少,通常根据一个地方24小时降雨量的多少来确定降雨量的等级。降雨量通常以毫米为单位。
6.(2023三上·盘山期末)每个人对天气冷热的感受常常不一样,用   可以准确测量气温,常用的温度单位是   ,用符号℃表示。
【答案】气温计;摄氏度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空气的冷热程度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用气温计可以准确测量气温,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7.(2023三上·盘山期末)把沙子从沙子和水的混合物分离出来,可以使用   方法;把盐从盐水中分离出来,可以使用   方法。
【答案】过滤;蒸发
【知识点】物质的分离
【解析】【分析】两种或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叫混合物,要学会分离混合物。利用过滤的方法可以分离水和沙;盐水可以加热蒸发分离,食盐不会随着水分一块蒸发,从而能分离盐水中的食盐与水,留下了晶体盐。
二、判断。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24分)
8.(2023三上·盘山期末)妈妈在厨房里炒菜,小刚在客厅闻到了菜的香味,这主要是因为空气是无色透明的。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直接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妈妈在厨房里炒菜,小刚在客厅闻到了菜的香味,这主要是因为空气会流动。题目观点错误。
9.(2023三上·盘山期末)气象小组为测量校园连续几天的气温规律,每天测量的时间和地点应该一致。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气温要在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测量,而且要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
10.(2023三上·盘山期末)在天平两端分别放入充气的皮球和若干豆子,使天平达到平衡,接着给皮球打入20简空气,这时天平的豆子一端下沉了。
【答案】(1)错误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空气具有质量,在天平两端分别放入充气的皮球和若干豆子,使天平达到平衡,这时皮球和里面空气的质量等于豆子的质量。接着给皮球打入20筒空气,皮球一端的质量变大,天平的平衡被打破,皮球一端下沉,豆子一端上翘。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1.(2023三上·盘山期末)将一个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乒乓球就会重新鼓起来。
【答案】(1)正确
【知识点】气体的热胀冷缩
【解析】【分析】根据热胀冷缩的认识,将一个压瘪的乒乓球放在热水中,我们会观察到乒乓球鼓起来,这是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导致的。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2.(2023三上·盘山期末)蒲福风力等级表将风速从1~5划分为五个等级。
【答案】(1)错误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风的速度是以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风速仪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叫“蒲福风力等级”,最小是0级,最大为12级,所以“蒲福风力等级表”将风速从0-12划分为十三个等级。题干错误。
13.(2023三上·盘山期末)“热气球”可以升空,是因为点燃蜡烛后,袋子里没有空气了。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制作热气球
【解析】【分析】热气球升空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热气球”可以升空,是因为点燃蜡烛后,袋子里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与同体积的空气相比,重量会变轻,热空气会上升。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14.(2023三上·盘山期末)将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湿润的土地上,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塑料盒中出现水珠。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凝结
【解析】【分析】水蒸气遇冷变成水的过程叫凝结。将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湿润的土地上,湿润的土地上含有水分,水会变成水蒸气蒸发,水蒸气遇到冷的塑料盒凝结成小水珠,所以放置一段时间后会发现塑料盒中出现水珠。题干正确。
15.(2021三上·塔河期末)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  )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天气预报的制作
【解析】【分析】考查天气预报的制作和发布的部门。
16.(2023三上·盘山期末)把一瓶密封的空气抽去半瓶后,瓶里只有半瓶空气了。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空气能占据空间
【解析】【分析】把一瓶密封的空气抽去半瓶后,剩余的空气会因分子做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扩散至整个瓶内,即还剩一瓶空气。
17.(2023三上·盘山期末)纸被折叠、撕扯和把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这些物质都发生了变化,它们本身已经不是原来的物质了。
【答案】(1)错误
【知识点】物理变化
【解析】【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纸被折叠、撕扯和把橡皮泥捏成各种形状,这些物质都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
18.(2023三上·盘山期末)二十四节气歌中,“冬雪雪冬小大寒”是指立冬、小雪、大寒三个节气。
【答案】(1)错误
【知识点】天气现象;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二十四节气歌中,“冬雪雪冬小大寒”是指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六个节气,题目的说法错误。
19.(2023三上·盘山期末)用吸管不断地向冰块吹热气,冰块就会慢慢融化。
【答案】(1)正确
【知识点】冰的融化
【解析】【分析】冰块吸热温度达到0℃开始融化。冰块融化快慢与周围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融化越快。用吸管向冰块吹气冰融化的速度变快,这说明温度越高,冰融化得越快。热量是促使冰块快速融化的重要因素。故题干说法正确。
三、选择。(将正确答案的标号写在括号里。)(24分)
20.(2023三上·盘山期末)(  )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他认真记录每天观测到的气象数据。
A.钱学森 B.袁隆平 C.竺可桢
【答案】C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竺可桢是我国著名气象学家,我国现代气象事业创始人,他认真记录每天观测到的气象数据,写出《物候学》一书。钱学森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被誉为“火箭之王”和“中国航天之父”。袁隆平院士是我国当代杰出的农业科学家,是享誉世界的“杂交水稻之父”。
21.(2023三上·盘山期末)要使冰糖尽快溶解,最快的方法是(  )。
A.加冷水,用筷子搅拌
B.加热水,用筷子搅拌
C.加热水,不搅拌
【答案】B
【知识点】加快溶解
【解析】【分析】可溶性的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是否搅拌、颗粒物大小等因素有关,通常水的温度越高、搅拌、颗粒物越小溶解越快,所以常用的加快溶解的方法有:搅拌、研碎、提高水的温度等。要使冰糖尽快溶解,最快的方法是加热水,用筷子搅拌,B符合题意。
22.(2023三上·盘山期末)下列图中,正确点燃酒精灯的操作是(  )
A. B. C.
【答案】A
【知识点】酒精灯的使用
【解析】【分析】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盖灭。盖灭时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C是正确熄灭酒精灯的方法,A是正确点燃酒精灯的方法。
23.(2023三上·盘山期末)根据盘锦周五的天气预报情况(下图),适合的行为是(  )
A.晾晒被子 B.穿羽绒服 C.放风筝
【答案】B
【知识点】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解析】【分析】根据天气预报情况,盘锦周五的最高气温是-6℃,最低气温是-16℃,且有中雪,气温较低,不适合晒被子、放风筝,出门要注意防寒保暖,穿好羽绒服。
24.(2023三上·盘山期末)游乐场的叔叔可以将气球扎成小花、小动物形的玩具,这主要利用空气(  )的特征。
A.容易泄漏 B.没有味道 C.无固定形状
【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特征
【解析】【分析】空气能流动、具有质量、没有固定的体积。马戏团里的小丑可以将气球扎成各种各样漂亮的形状,主要利用空气无固定形状的特性,故C正确,AB错误。
25.(2023三上·盘山期末)冬天晾在室外的衣服结成冰后被晾干,这是水(  )的过程。
A.固态一液态 B.液态→气态 C.固态→气态
【答案】C
【知识点】水的三态变化
【解析】【分析】冬天气温较低,刚洗过的衣服晾在室外,衣服中的水会结成冰,水的形态变化是从液态变为固态,凉在室外结冰的衣服变干了,这是冰直接变成水蒸气蒸发的现象被称为“升华”,这是水固态→气态的过程。
26.(2023三上·盘山期末)小雪家里有一个无盖鱼缸,细心的她发现鱼缸里的水过一段时间就会减少一些,最主要的原因是水(  )。
A.被小鱼喝掉了 B.跑到空气中了 C.流到鱼缸外面了
【答案】B
【知识点】水的蒸发
【解析】【分析】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小雪家里有一个无盖鱼缸,细心的她发现鱼缸里的水过一段时间就会减少一些,最主要的原因是水跑到空气中了,蒸发到空气中了,B是正确的选项。
27.(2023三上·盘山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袋空气是有质量的
B.利用尺子可以测量空气的质量
C.一袋空气大约和一个苹果一样重
【答案】A
【知识点】探究空气是否具有质量
【解析】【分析】A、空气是有一定质量的,一袋空气的质量可以借助电子天平来测量,故A正确;
B、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无法用尺子测量空气的质量,故B错误;
C、空气有一定质量,但是很轻,一袋空气要比一个苹果轻得多,故C错误。
28.(2023三上·盘山期末)下列词语中描述气候的是(  )。
A.四季分明 B.阳光灿烂 C.电闪雷鸣
【答案】A
【知识点】气候
【解析】【分析】阴转多云、闪电雷鸣、暴风骤雨示的都是某个地方短时间内的阴晴、雨雪等状况,属于天气;四季如春表示的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属于气候。
29.(2023三上·盘山期末)操场上的红旗飘向东南方向,此时的风是由(  )方向吹来的。
A.东南 B.西北 C.西南
【答案】B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和其他物体飘动方向是相反的。操场上的红旗飘向东南方向,说明此时的风是由西北方向吹来的。
30.(2023三上·盘山期末)空气是由许多空气微粒组成的,当空气受到压力后它们之间的间隙(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答案】A
【知识点】压缩空气
【解析】【分析】空气是由许多空气微粒组成的,当空气受到压力时,微粒之间的距离会缩小;当压力消失后,它们之间的距离会变大,故A正确,BC错误。
31.(2023三上·盘山期末)刘明去测量一天的气温时,应该选择在(  )测量。
A.阳光下的操场 B.教室里 C.室外阴凉通风处
【答案】C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测量气温应该选在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测量,阳光下、室内的测量都不能正确反映气温。
四、选择归类。(填序号)(6分)
32.(2023三上·盘山期末)①树叶 ②空气 ③牛奶 ④沙子 ⑤饮料⑥橡皮
气体   
液体   
固体   
【答案】②空气;③牛奶、⑤饮料;①树叶、④沙子、⑥橡皮
【知识点】物体的分类
【解析】【分析】固体有确定的形状、体积和质量。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确定的体积和质量。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有确定的质量。树叶、沙子、橡皮属于固体;空气属于气体;牛奶、饮料属于液体。
五、问答题。(18分)
33.(2023三上·盘山期末)大自然中,风是怎样形成的?在生活中你有哪些办法制造“风”?
【答案】有的地方受太阳照射较多,地面上的空气较热;有的地方受太阳照射较少,地面上的空气较冷。热的空气上升,冷的空气就会流过来补充,空气流动形成风。生活中制造“风”的方法有扇扇子、开启电风扇扇等。
【知识点】风
【解析】【分析】在太阳的照射下,由于地理环境不同,有的地方温度高,有的地方温度低。温度高的地方热空气上升,周围的冷空气补充过来,空气不停地流动,就形成了风。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用扇子扇动让空气流动,从而制造风”,开启电风扇扇等都可以制造“风”。
34.(2023三上·盘山期末)水在什么条件下会结冰 水结冰后除了状态发生了变化,还有哪些变化呢?
【答案】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水在结冰过程中,体积会变大,并且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知识点】水结冰过程中的变化
【解析】【分析】温度的变化导致水在固态、气态和液态三种状态之间不断变化。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水开始结冰,从液态变成了固态。水在结冰过程中,体积变大,并且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35.(2023三上·盘山期末)今天天空中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这属于何种天气?并画出相应的天气符号。
【答案】阴
【知识点】天气现象
【解析】【分析】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多云、阴。阳光明媚,只有少量的云是晴,用符号表示;天空中云比较多,有时可以看到太阳是多云,用符号表示;云多而密,看不到太阳是阴,用符号表示。
六、实践分析题。(6分)
36.(2023三上·盘山期末)下图是科学兴趣小组绘制的8月1-15日的气温柱状图。
(1)8月15日的气温为22℃,请将上面气温柱状图补充完整。
(2)你从气温柱状图中,能获得哪些信息?(至少写出两点)
【答案】(1)
(2)(1)8月上半月气温相对偏高,出门注意防晒;
(2)8月上半月气温较为稳定。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可知,8月15日的气温为22℃,由此可补画柱状图
(2)根据气温柱状图我们可知道八月上半月每天的气温,①8月上半月气温相对偏高,出门注意防晒;
②8月上半月气温较为稳定。
七、实验探究。(8分)
37.(2023三上·盘山期末)比较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两次实验中水的量   ,原因是做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   个条件,其他条件相同。
(2)实验现象:食盐溶解了   份;小苏打溶解了   份。
(3)实验结论: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4)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但水溶解物质的本领是(  )
A.有限的 B.无限的
【答案】(1)相同;一
(2)7;2
(3)C
(4)A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分析“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溶解能力”实验可知,取大约20克食盐和小苏打各一份,再把它们平均分成8小份。在两个烧杯中各盛约50毫升的水,各取一份分别放入水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到食盐和小苏打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份直到不再溶解为止。两次实验中水的量是相同的,原因是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一个条件,要控制其他条件相同。食盐溶解7份,小苏打溶解2份。小苏打和食盐相比较,食盐的溶解能力强,所以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盐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于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1)做实验时分别取一小份加入杯子中,待完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份。
(2)实验中加入第8份时,出现沉淀,记录溶解了7份,这是因为最后1份未完全溶解。
(3)通过实验可知,水能溶解一些物质,但水溶解物质的本领是有限的。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