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5.4 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5.4 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5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5-30 15:2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4 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粤教版九年级上第五章第四节《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本节课了解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以及对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为主要内容。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树立学生能源意识,环保意识。
2.学生分析:
学生已经了解生活中大多数的能源,以及被广泛使用的新能源,具备了使用互联网学习知识的能力。
重点:了解化石燃料,分析谈论化石燃料带来的利弊。
难点:煤、石油的综合利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预习和课上动画视频了解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2.通过了解我国能源结构,使用化石能源的利弊,树立“事物的两面性”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3、通过新闻和网络查询了解新能源可燃冰,增强同学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同时树立正确使用电子产品的观念。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 谈论法 自主学习法
教学流程
板书设计:
开采破坏山体
温室效应(CO2)
弊:酸雨(SO2)
低碳生活(绿色出行、循环利用)
燃料——化石燃料——————储量少不可再生—————开发新能源(太阳能、可燃冰等)
(煤、石油、天然气)
综合利用(煤的干馏、石油分馏)
利:衣食住行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目的
导入 人类社会的文明都离不开能源,能源是人类发展的基石。今天我们一起来看5.4古生物的遗产——化石燃料。那我们日常生活中都使用哪些能源呢,请同学们给举例说明。 【PPT图片展示】有煤,石油,但是我们日常用的最多的是汽柴油,汽柴油和石油有什么关系呢?在接下来的学习中大家是否能给予解答。天然气。酒精,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以及我国最先开采的可燃冰。 那我们生活中用的最多的是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那这些化石燃料是如何形成的? 【视频展示--煤的形成与分布】 煤是动植物的遗体,在地下高温高压下,经过了亿万年的堆积挤压,当里面的氧消耗殆尽,就形成了煤炭。它是世界上储量最丰富的化石燃料。 而石油和天然气的形成也类似于煤的形成过程,都是大自然亿万年的成果。 【阅读】同学们打开书145页,了解一下化石燃料的形成。 学案活动:生活中都使用了哪些能源?举例说明 学案活动:什么是化石燃料,他们是怎么形成的? 以生活中常见的能源做为导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问题。课本知识不是孤立的,是为生活而服务的。
化石燃料使用的利弊 我们日常离不开化石能源,那这些化石燃料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贡献呢? 【总结】事实上我们的吃穿住行都离不开化石燃料。我们需要利用天然气来烹调食物,火的使用,人类社会不再茹毛饮血。我们穿的校服,也是利用石油化工产品化学纤维做为初级原料制作的。住,我们冬天需要取暖,在之前我们采用燃煤的方式供暖,现在我们意识到环境问题之后,我们改用天然气供暖。行,我们当然更离不开燃料,从蒸汽时代燃煤到现在使用汽柴油,以及新能源乙醇汽车的问世,都离不开能源。所以我们生活的基础吃穿住行都离不开能源。 【过渡】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依赖着的化石能源在给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同时,化石能源的使用又给我们社会带来了哪些压力呢?我们先来看一幅图。 【PPT】 这是一幅2015年我国能源使用的结构图,从图中我们发现,我们对于能源的依赖更多的还是煤炭,其次是石油和天然气。对于化石燃料的使用高达90%,使用了少部分的新能源,像是太阳能,风能,核能等。那对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对环境造成哪些压力呢? 同时大量的使用化石燃料,导致化石燃料的储量越来越少,由于要经过亿万年才可以形成,所以他们又是不可再生能源。同时,在开采的过程中也会破坏山体。那我们来看书上的描 述,打开书246页。 那我们发现化石燃料不光储量少,直接燃烧还会带来好多环境问题,那我们如何减轻使用化石燃料带来的影响呢? 那请同学么从充分利用化石燃料的角度思考,石油是一种化石燃料,但是我们日产生活中并不直接使用石油而是使用汽油和柴油,那汽柴油和石油是什么关系呢?我们听说过煤气,那煤气和煤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一起来看煤的综合利用。请同学们阅读书上的内容,了解煤的干馏。煤的干馏是怎么做到的呢?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以得到很多有用的物资。像是焦炭,可以用来做燃料。煤焦油是多种有机物的混合物。煤气的蛀牙成分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甲烷等。我们一起来看书上的这幅图。 这就是对煤进行深层次的利用,所获得煤干馏的产物,这些产物又可以作为制作炸药油墨农药的原料。我们通过煤的干馏获得了多种物质。那大家思考煤的干馏是什么变化呢,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 我们通过了煤的干馏提高了对煤的利用率,那我们如何提高石油的利用率,一起来看书,石油的分馏。来看汽柴油和石油是什么关系。我们来看石油的分馏。他所用的原理是利用石油中各个组分的沸点不同,给石油加热蒸馏而分开。所得到的产品,有的是燃料,有的是一些化工燃料。我们来看一下它的原理。 首先对原油进行加热,使原油内的物质气化,首先到达低沸点物质的沸点,那些物质率先成为气态,导出这些气态物质达到气态和液态分离的目的,再对气态物质液化,从而分离出原油中的各个组分。石油浑身都是宝。我们来看书上的图,石油的分馏可以得到汽柴油,润滑油沥青等等。石油是一种混合物。那石油分馏是什么变化呢?我们看书248页,石油的产品还可以做为哪些物质的原料呢?石油的产品还可以用来制造合成纤维、橡胶、塑料等等。 大家是否听书过乙烯,乙烯也是石油化工的一种产品。他是一种化工原料,乙烯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 学案活动:化石燃料的使用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哪些贡献?又给环境带来了哪些压力?怎么缓解这些负面的影响。分别举例说明。 【师生互动】 二氧化碳的大量排放,会造成温室效应。温室效应严重了会导致全球气温变暖,海平面上升,很多动物将无家可归。燃煤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硫还会导致酸雨的形成。我们经常看新闻可以知道我们的名胜古迹受到酸雨的腐蚀。 节约能源,开发新能源,充分利用化石燃料。 化学变化:因为产生了新物质。 是物理变化 了解: 碳排放, 碳循环, 能源转型。流行词汇 从根本上了解我们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新 能 源(可燃冰) 那我们不光需要对化石燃料进行充分的利用,我们还在开发一些新能源。我们已经开始利用的太阳能,像我们乌兰察布市的风力发电机,大亚湾核电站的核能,我们国家还有一项震惊世界的新技术就是和新能源有关,真是厉害了我的国。 我们看一个新闻,央视网消息:2017年5月18日,我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视频】我们看一下这个新闻,我国是全球第一个实现可燃冰持开采的国家,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国的技术人员攻克了很多技术难题。这种攻坚克难的精神也希望大家可以进行学习。请同学们打开书148知识视窗也拿出你们手机,来了解一下到底什么是可燃冰。 从新闻中我们知道可燃冰是一种天然气水合物,同学们展示一下你们的搜索结果。 【学生展示】 【视频:可燃冰】 【提升】 我们通过手机可以自己获取到最新的知识。手机是一个很便捷的现代化工具,对于大家不光可以娱乐,大家遇到不懂的知识还可以通过网络手机自己去学习。 学生分享通过网络学习到的有关可燃冰的知识。 帮学生树立正确使用网络,正确使用智能设备的方式方法。 同时展示我国的综合国力,提升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国家荣誉感。 也增加学生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的使命感。 可燃冰的开采,可以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不再全部依赖化石能源。
三 低碳生活绿色出行 我们为了应对使用化石燃料给环境带来的污染以及化石燃料的日益减少,除了对化石燃料进行深加工以及开发新能源以外,现在低碳生活已经成为了新时代的潮流,生态环保是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主流文化。我们更应该提倡绿色出行,低碳生活,共建美好家园。 低碳生活作为当今的主流文化,我们也要为缓解环境压力做出一份贡献,骑自行车低碳出行,节约能源,循环利用,垃圾分类。 号召我们要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同筑生态文明之基,同走绿色发展之路。(习近平)
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围绕着化石燃料而展开,了解了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以及如何应对化石燃料带来的影响。希望这节课对大家有所帮助。也可以为环境做出贡献。我们人类的一小步,将是人类的一大步。 对本节课的高度进行提升,不光注重知识层面的教授,更注重精神层面的引导。
教学反思:
本节课贴近日常生活,对知识的要求不太高,所以本节课的定位是感受能源危机以及化石燃料使用带来的环境压力。提倡低碳生活,树立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体验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做到绿色化学。
课前问题准备:
生活中都使用了哪些燃料?举例说明
什么是化石燃料,他们是怎么形成的?我国储量如何,为什么是不可再生的?
化石燃料的使用给人类生活带来了哪些贡献?又给环境带来了哪些压力?怎么缓解这些负面的影响。分别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