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9.1 有机物的常识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下册 9.1 有机物的常识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0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科粤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5-30 15:1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9.1 有机物的常识 课时 1课时
解读课标 化学教学有责任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的关系,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树立科学发展观,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解读学生 通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观察化学学习的特点,并对观察实验、实验基本操作有了初步了解。初步掌握了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了解了化学探究的学习方法,特别是对亲自动手完成实验热情饱满。
解读教材 教材分析 本节课主要简单的介绍什么是有机物及其一些特征,认识几种在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的名称、成分、性状和用途,使学生对有机物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本节课内容社会能源知识,旨在使学生知道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能源,树立保护环境、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物质的分类方法,认识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区别; 了解一些有机物的特征; 2、从生活的角度了解甲烷和乙醇的可燃性及用途,知道安全使用甲烷及工业酒精因含甲醇而有剧毒的常识; 3、知道乙酸是食醋的主要成分及其简单性质和用途。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总结归纳能力 3、依据生活常识设计试验方法对乙醇及乙酸进行鉴别,初步了解物质的简易鉴别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利用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其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2、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认识化学能源与社会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 3、帮助学生树立环保、能源意识及安全意识;
教学重点 有机物特性、甲烷和乙醇的可燃性
教学难点 有机物的定义
解读方法 教学方法 互动式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问题教学法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学习、实验观察法、学案导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实验教学
教学活动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导入 【引入】很高兴能跟大家一起探究有趣的化学知识。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两份礼物(展示一个气球和一个橙子) 这两份看起来毫不相干的礼物有什么联系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有趣的现象(将橙子皮汁挤到气球上,气球爆炸) 【提问】气球为什么爆炸了?气球和橙子皮汁之间有什么秘密呢?......学习完这节课的内容,或许你能找到答案 好奇、观望 兴趣盎然的讨论 用趣味实验引入,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
预习 自主学习 气球是橡胶制成的,橡胶属于有机物,什么是有机物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本262—265页,初步认识有机物的常识 预习课文262—265页的内容 让学生带着目标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活动一:探究有机物的特征 有机物的定义 问题:什么是有机物?有机物和无机物有什么区别?请同学们观察表格中7种物质的化学式,从元素组成上归纳有机物的定义 (PPT展示常见物质的化学式) 观察化学式的元素组成 思考讨论有机物的定义 让学生初步了解有机物的定义及与无机物的区别
有机物的特征 有机物有哪些特征呢?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探究 【教师演示实验】 演示有机物(润滑油、花生油、塑料薄膜和樟脑)在水中、乙醇中的溶解性,并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归纳结论 引导学生小组完成有机物在汽油中的溶解性实验、燃烧实验 (1)引导学生了解实验要求、注意安全第一,注意分工合作,了解实验任务 (2)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完成导学案填写,做好汇报交流的准备 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总结 【小组合作探究】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合作完成有机物在汽油中的溶解性实验、燃烧实验 并小组讨论实验成果 通过对实验现象观察,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活动二:探究甲烷燃烧的现象 甲烷性质及其燃烧现象 过渡:甲烷是最简单的有机物,我们在上册天然气那里学习了它的一些性质,今天一起来认识甲烷燃烧的现象 【教师演示实验】 演示实验室制取甲烷气体及甲烷燃烧实验,并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提问:(1)甲烷是什么样的气体? (2)反应产生的甲烷能否直接点燃? (3)可燃性气体如何验纯? (4)甲烷燃烧的现象是什么?根据燃烧产物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利用老师的指导方法,从实验前、实验中观察实验现象,并在导学案做好记录 小组根据实验现象讨论燃烧产物 让学生掌握观察、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 培养观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
活动三:探究乙醇和乙酸的性质 物质的简单鉴别 引导学生讨论:有两瓶贴有①②标签的无色液体,其中一瓶是乙醇溶液,怎样鉴别? 【讨论与交流】 酒精有刺激性气味,可以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 【小组合作探究】 在老师的指导下用扇闻法鉴别出乙醇溶液 初步认识物质的简易鉴别 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和科学素养
乙醇的性质与用途 引导学生观察乙醇溶液 (1)总结乙醇的物理性质 (2)乙醇能作为燃料,说明它有什么化学性质?写出反应方程式 (3)除了作燃料之外,乙醇还有什么用途?能否用工业酒精配制饮用酒? 【小组合作探究】 在老师的指导下 观察乙醇溶液,总结乙醇的性质及用途 通过自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乙酸的性质与用途 引导学生观察另一瓶无色溶液,提问: (1)你能否鉴别出这瓶溶液? (2)由此得出乙酸有什么性质 (3)推测乙酸是否有酸性,如何验证? 【小组合作探究】 1.观察乙酸溶液 总结乙醇的性质及用途 2.在老师的指导下,验证乙酸的酸性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总结归纳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的收获 2、拓展延伸:气球为什么爆炸? 思考、分析本节课的收获 根据有机物的特征讨论气球爆炸的原因 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拓展学生知识,开阔视野,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迁移与应用 练习 见导学案【基础检测】 做基础检测 巩固新知识,,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优点:教学中以气球爆炸引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又将化学与生活联系起来。活动一中先从教师演示实验,才到学生小组实验的梯度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引下易于完成实验探究。活动三是小组自主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及团队合作精神。整节课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在实验中体会探究过程,感受成功的乐趣 缺点:1、实际教学中因为有多媒体展示经常忘记板书,忽略了板书的重要性。 2、在演示甲烷燃烧的现象时,忘记解释火焰呈黄色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