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能量的转换》单元复习(课件) (共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能量的转换》单元复习(课件) (共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4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青岛版(五四制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5-31 17:2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9张PPT)
第三单元 能量的转换
思维导图:
能量的转换
电磁铁
构成
性质
用途:
铁芯
线圈
磁力大小能改变
磁极能改变
有趣的碰碰球
机械能
原理:电能转换成磁能
动能
势能
互相转换
无处不在的能量
机械能
电能
光能.......
第一、二课:电磁铁 知识要点:
1.由( )和( )构成的装置是电磁铁。
2.通电时,电流通过绕在铁芯上的线圈产生( ),断电后磁性( )。
电磁铁是将( )转换为( )的装置。
3.自制电磁铁不能长时间通电,特别是缠绕的线圈匝数较少时更不能长时间
通电,更不能直接用导线连接电池的正负极,否则,电池、导线会发热,电
池的电能一会儿就消耗掉了。
4.电磁铁有南极和北极两个磁极。改变( )或改变
( ),电磁铁的磁极会发生改变。
铁芯
磁性
消失
电能
磁能
线圈
线圈缠绕的方向
线圈与电池正负极的连接方向
5.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通过增加( )、( )
等,可以增大电磁铁的磁力。
1.制作简易电磁铁
【活动材料】铁钉、导线(选择稍微硬些容易定型的导线)、曲别针、干电池。
【活动过程】(1)在铁钉上按( )缠绕导线20圈(匝)左右或更多。
(2)将导线两端分别连接在电池的两极,尝试用钉帽一端吸引曲别针。
(3)比较不同的电磁铁吸引曲别针的个数。
(4)观察:断电后电磁铁还有没有磁性。
(5)得出结论:电磁铁通电后产生( ),断电后磁性( )。
线圈匝数
电池的节数
第九、十课:电磁铁 实验专题:
同一方向
磁性
消失
2.电磁铁有磁极:
【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大头针、
小磁针。
【实验方案】(1)通电后,分别用电磁铁的( )和( )吸引大头针,比较吸起大头针的数量。
(2)通电后,将电磁铁的两端分别靠近小磁针的两极,观察现象并记录结果。
(注意:电磁铁不能长时间通电,测试结束后要及时断开电源!)
【实验现象】(1)电磁铁( )吸引的大头针数量多,( )吸引的
大头针数量少。( )是磁铁上磁力最强的部位。
(2)将钉尖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相吸,靠近小磁针的S极时相斥;钉帽靠近小
磁针的S极时相吸,靠近小磁针的N极时相斥。
【实验结论】电磁铁有( )和( )两个磁极。同极相斥,异极相吸。
两端
中间
两端
中间
磁极
南极
北极
3.电磁铁的极性实验(改变电磁铁的磁极实验)
【实验目的】研究改变电磁铁磁极的方法。
【实验材料】自制电磁铁(电池盒、电池、导线、开关、铁钉)、
小磁针。
【实验过程】(1)给电磁铁( )后,让其一端与小磁针接近,
找出电磁铁的两极。
(2)改变( ),观察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
化。
(3)改变( ),观察电磁铁的两极有没有变化。
【实验结论】电磁铁的两极会( ),改变连接电池正负极方向
或改变线圈缠绕方向都会改变电磁铁的磁极。
通电
连接电池正负极的方向
线圈的缠绕方向
改变
4.电磁铁的磁力大小实验
【实验目的】探究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
【实验材料】电池、导线、铁钉、曲别针等。
【实验过程】
(1)在铁钉上缠绕( )的导线。然后串联( )的电池,
分别观察并记录吸起曲别针的数量。
(2)在同一个铁钉上先后缠绕( )的导线。然后申联( )
的电池,分别观察吸起曲别针的数量。
【实验结论】
(1)影响电磁铁磁力大小的因素有( )和( )。
(2)串联电池数量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大;线圈缠绕匝数越多,电磁铁的
磁力越大。
一定匝数
不同数量
不同匝数
相同节数
串联电池的数量
线圈缠绕的匝数
第十一课 有趣的碰碰球 知识要点:
1.小球由于被举高而具有( ),由于运动而具有( )。动能和
势能可以相互转换。动能和势能统称为( )。
2.用一个小球去撞击其他的球,会撞出一个小球;用两个小球去撞击其他的
球,会撞出两个小球;用三个小球去撞击其他的球,会撞出三个小球......即:
拉起的小球个数与撞出小球的个数( )。
3.被拉起的小球由于被举高而势能增加。松手后,小球沿弧线下落的过程中
小球的势能逐渐转换为动能,当到达最低位置时,小球的动能最大,此时然
后这个运动的小球就把静止的小球撞飞了。被撞飞的小球所具有的动能是由
被拉起的小球转移来的。前面小球的能量没有消失,而是将能量传递给后面
的小球了。(这其中实际隐含着 的道理。)
机械能
势能
动能
相等
能量守恒
4.玻璃球击穿蒙杯口纸实验
【实验目的】证明被举高的玻璃小球具有能量,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换。
【实验器材】纸杯、沙子、宣纸、玻璃球、皮筋等。
【实验过程】
(1)在纸杯的底部放上一些沙子,让纸杯重心下移,防止( )。
(2)在纸杯口上蒙上一块大于杯口面积的宣纸,用皮筋将蒙杯口的纸扎紧。
(3)在距离纸杯口( )方向约30cm的位置将拿着的玻璃球自由下
落,观察玻璃球高度和速度的变化以及纸杯上宣纸的变化。
【实验结论】宣纸被玻璃球击穿,说明玻璃球具有( )。玻璃球被举
高具有势能,在下落过程中高度降低势能减小,速度增加动能变大,势能转
换为动能。
纸杯歪倒
竖直向上
能量
第十二课 无处不在的能量 知识要点:
1.能量是一切活动的( )。能量有多种形式,并以不同的方式( )、
( )。
2.物体工作时都需要( ),自然界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 )。
3.生活中常见的能量的表现形式有机械能、声能、光能、热能、电能、磁能、
化学能、生物能、核能等。
4.(1)弯折金属条会发热 ;
(2)用梳子梳头发,梳子会吸引纸屑 ;
(3)瘪了的乒乓球用热水烫一下就能鼓起来 。
源泉
储存
转换
能量
转 换
转 换
转 换
能量转换
机械能
热能
动能
电能
热能
机械能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