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英语各题型
解题方法和技巧汇总
各题型方法回顾
1. 阅读理解:先读题目后读文章。读题要慢—抓关键词—读文章找关键词—分析目标句子得出正确答案。(常用排除法)
(1)主旨一般在第一段第一句,始终扣紧主旨。
(2)注重对题材的分析,比如:科学研究类会开头就介绍一项调查得出了什么结果,然后是实验的对象,实验的目的,研究的方法,研究的过程等。
(3)infer from/conclude这类题一定不是原文的原句复现。
(4)修改答案时要在文中找到依据再改,否则维持第一感觉。
2.七选五:改革后的七选五更加注重语篇里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考察,偶有语义复现的考察。
(1).确定题干关键词-线索词;按题干关键词顺序确定证据所在位置。多依靠段落标题,大写的专有名词、人名、地名、图片等快速缩小搜索范围。注意第一段获取关键信息。
(2).注意题目顺序和文章顺序基本一致,第一题第一或二段有,第二题第二或三段有,第三题最后一段或要根据全文总结→have in common(共同之处)题型,注意巧用排除法)
(3).只要确定了完整的逻辑表达式,答案肯定正确。计算要注意条件要素齐全,看清题目要求。(表示数字的几个重点词背会:half一半,couple两个,annual年度的,anniversary周年,monthly每月一次的,yearly一年一次的,daily每日的,fortnight两星期/十四天,score二十,dozen十二个,decade十年,adult成年,juvenile(12岁以下),adolescent(13至16岁左右),teenage 13岁到19岁之间的,total总共,free免费的,charge 付费,deadline截止日期,due 到期的,预期的等)
(4).写作目的肯定与商品销售、用途相关。
(5).区分好导游小册子brochure(纯介绍)和广告advertisement (吸引读者买或者参加)
1. 广告信息类文本阅读理解解题方法
排除比对法,细节去原文找,比对用词的准确性,过于绝对化的用词一般是错的。(正确选项用词比较委婉,可能含有may,might, probably,perhaps这些比较委婉的词。)
2. 推理/推断类题目解题方法:
4. 实验研究的原因/研究的目的类题目解题方法:
答案一定出自于表目的的词眼所在的句子里,如:to do,aim, purpose,in order to,be designed to do...
5. 研究方法题目解题:
答案一定出自于表方式方法的词眼所在的句子里,如:...by doing,through...
6. 产品或设备未来的发展前景/改进的方向类题目解题方法:
答案一定出自于文章的最后一段,找到关键词定位分析所在句子即可。设备未来的改进方向,肯定是基于设备存在的缺点来改进的。
3. 实验结果/发现类题目解题方法:
注意一些表示实验性结论的关键词,如:find/discover/prove/indicate/state/stress/explain/show/ notice/note/report+that 从句,答案一般在that 从句后面。
文章出处题在本质上也是“宏观题”,所有的宏观类题型都要求对主题要精确把握,所以在做文章出处题时,首先读懂文章的主题,再对四个选项进行分析和对比。
①杂志(magazine):讲述各种休闲娱乐的话题:
②旅行指南/旅游地图(guidebook/ tourist map):讲解和旅游有关的事物,如路线规划,吃喝玩乐等等;
③教科书(textbook):讨论某种学术问题或专业性话题;
④报纸/新闻(news):谈论各种公共事件和大众关心的事件,还有时间、地点等批注;
⑤广告(advertisement):推销商品,介绍商品价格、特点及作用等;
⑥通知(announcement):一般会说明发出通知的单位(如网站);
⑦广播(broadcast):播报注意事项或突发事件;
⑧影评/书评(review):对电影、图书欣赏之后的观/读后感、评价以及内容介绍;
⑨报告(report):阐述某种研究成果或社会现象等;
⑩宣传手册(brochure):介绍某个地方各种各样的活动,包括形式和内容等;
11.故事/小说(story/fiction):记叙某个事件;描述想象中的人物或发生的事件。
12. 网页(website):文章会有明显的网址信息,会有 link(链接),click(点击)
7. 文章的出处类题目解题方法:
科普类说明文中表示上下文逻辑关系的词
例证关系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in fact/ as a matter of fact, actually, in other words/ that is to say…
转折关系 But, however, yet, or/otherwise, instead, still, while/though/although, on the contrary, nevertheless(然而), in contrast/ comparison,
by comparison
因果关系 So, therefore, thus, consequently, as a result (of), so/such…that…,
so that…
递进关系 Besides, furthermore, moreover, what’s more, what’s worse,
not only…but also…, even, as well
并列关系 And, first, then/ next, to begin with, some…others…,
for one thing, for another…
①遇到分析全文结构时,要关注文章的各段主题,再判断各段之间的关系;
②遇到分析“下一段会讲什么内容”时,主要是根据已知段落信息推理未知段落信息,此类题目的出题点往往在尾段,尤其要注意文中的总结性描述和转折、指代等关键词;首先要准确理解文章的大意,在把握主题的情况下,紧扣上一段内容,不能紧扣前面段落的内容;
③遇到分析“第一段中提到XXX是为了……”时,一般都是为了引出文章的话题,也就是主题。
阅读理解中段落的作用:
首段:引出话题,总领全文,设置悬念;
中间段:逐渐过渡,承上启下,补充背景;
尾段:总结全文,首尾呼应,升华主旨。
8. 文章的结构类题目解题方法:
错误选项特点:
一般来说,人物的态度不会是indifferent(冷漠的、漠不关心的), uncaring/unconcerned(不关心的),casual(随便的),uninterested(不感兴趣的),carefree(不负责的)的,因为如果对一个事件漠不关心、毫不在意,就不会专门撰文。此外,ambiguous(模糊不清的)一般也不会成为正确选项,既然表达观点,就是要把观点传递给大众,并不会模棱两可。类似的词还有:uncertain(不确定的)、unclear(不明确的)等。
正确选项特点:
与原文所传达的人物观点同义替换。
解题技巧:
①关注出处信息处句子中表示主观评论和主观感受的形容词和副词,但还要注意有些时候情态动词,动词和名词也能传达观点态度;
②作者的观点一般在文章尾段,所以题干问到作者观点时,要优先从尾段寻找;
③根据测试学原理,两个意思对立的选项一般蕴含正确答案;
④在涉及正反观点对比的文章中,作者的观点通常是 objective(客观的),这在高考.四六级和考研的文章中皆如此。
9.观点态度类题目解题方法:
表示赞同+积极concerned关心的 appreciative 感激的,欣赏的 approval 赞成,承认 approving 赞成的 confident 自信的,有信心的 modest 谦虚的,适度的 favorable 赞成的,有利的,赞许的,良好的 frank坦白的,真诚的,直率的 positive 肯定的,积极的,实际的 profound 深刻的,意义深远的 satisfactory 满意的,满足的 supportive支持的,支援的 sympathetic 同情的 admiring 赞赏的 rewarding 有回报的 tolerance 宽容,容忍--tolerant 宽容的,容忍的 instructive 有教育意义的 humorous 幽默的 content 满足的表示否定+消极ambiguous 模棱两可的 unwilling 不情愿的 = reluctant pessimistic悲观的= permissive
depressed 沮丧的 = frustrated = gloomy hesitant 犹豫的,不愿的 arrogant 傲慢的,自大的 biased 有偏见的disapproval 不赞成 disgust 厌恶,反感 doubtful 可疑的,怀疑的 guilty 有罪的,内疚的 harmful 有害的 impulsive 冲动的,任性的 misleading 令人误解的,引入歧途的 negative 否定的,消极的,负的opposed 反对的 self-centered 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的 carefree 不关心的 ironic讽刺的 = sarcastic = satiric disappointed 失望的 radical 激进的 hostile有敌意的 worried 闷闷不乐的/焦虑的 arbitrary 武断的 mocking 嘲讽的
表示客观中立impartial 公平的,不偏不倚的 neutral 中立的 ambiguous 模棱两可的 conservative保守的 objective 客观的
主观词cautious谨慎的 curious好奇的 puzzled困惑的,迷惑的=confused subjective 主观的 intolerant不能容忍的,偏执的 critical批评的,挑剔的 compromising 妥协的 dissatisfied 不满意的 sensitive 敏感的 discontent不满的
表怀疑不确定questioning 质疑的 uncertain 态度不明的=unclear 不确定的 skeptical 怀疑 suspicion 怀疑,猜疑
观点态度类题目必背词汇:
正确选项特征:
概括性,同义替换。
错误选项特点:
以偏概全、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太泛不具体。
解题技巧:
①段落主旨题的解题思路是重点关注段落首尾句、转折递进处(包括并列)、总述句(主题句)和观点评论句;
②若一个句子既是段落首句又是转折句,同时还引领下文,那么它必定为本段主题句;
③有时候一个段落无明确的主题句,这时主题句一定隐含在全文中,必须根据段落中所提供的事实细节,进行全面考虑,综合分析,然后找出共同的东西,归纳成一类概念。
10. 段落大意概括类题目解题方法:
主旨大意/标题概括类题一般在B篇记叙文和C篇的说明文中考察。在不同的语篇载体中考察,有不同的解题方法。
说明文中的主旨/标题概括:答案一般出现在文章的首段和尾段,首尾段复现的最多的关键词有极大的可能性是文章的主旨。
记叙文中的主旨/标题概括:主旨一般是故事背后反映出来的哲理,如:Hard work pays off(辛苦的付出是有回报的)。有时候,这个哲理还会用一些俗语或者谚语来概括,平时还应该加强谚语的积累。
11. 主旨大意/最佳标题概括类题目解题方法:
词义猜测类题目一般考察的方式有以下两种:
1.代词的指代猜词:it,one,this,that,these,those 等;这样的题目,答案一定出自于这句话前文的内容。
2.实词猜词:这种类型的题目考察的维度有两个,一个是句子之间的猜词,这样的题一般答案在这句话前后句的内容;另外一种考查方式是跨段落之间的猜词,这种题难度较大,做题时要注意一些表示逻辑关系的词,如:but/however(转折-意思相反),and(并列-意思相近) ,or(表选择), so/therefore/as a result (表因果), because/lead to/result in/cause(表原因)等;通过分析前后的逻辑关系来猜词。
12. 词义猜测类题目解题方法:
阅读填句解题方法及技巧
表示逻辑关系的一些标志词
1. 表示并列:and, as well as, or, likewise(同样地),similarly, in the meanwhile, meanwhile, neither...nor, either...or, not only...but also...等;
2. 表示列举:for example,for instance,such as等;
3. 表示递进: furthermore, in addition, moreover, besides, what's more, worse still, to make things worse,even等:
4. 表示顺承:then等;
5. 表示转折:however,but,nevertheless,yet,while,on the contrary等;
6. 表示让步:although,though,even though/if,despite,in spite of, anyhowanyway(口语、常作干扰项), as(倒续), while(虽然、尽管、即使), still(尽管如此)等:
7. 表示因果目的:because,since,for,as,so,therefore,thus,in order to,consequently等:
8. 表示条件:if,unless,once,on condition that等;
9. 表示时间:before,after,while,until等:
10. 表示对比:instead of, instead等,
3. 完形填空:整体理解文章,同样把握主旨。特别注意夹叙夹议文章最后的议论部分。把握住作者要传达的精神或道理。
至少2遍:
第一遍读文章,完成大部分的题目。
第二遍研读部分句子,完成难题。
(1) Put yourself into the author’s shoes.
(2)注意语境及前后句子间的联系。
(3)注意对比四个选项间的不同。
(4)当选不出答案的时候,继续阅读,下文会有提示。
3.完形填空解题步骤
一步曲:读
1. 读首句:推断文章大意
2. 读文章:把握故事情节
选出自己确定的答案
对不确定的答案后做
1. 先易后难
2. 瞻前顾后
上下求索
3. 感受 “真、善、美”(尾段)
二步曲:填
三步曲:读
1.单词复现
2.上下文语境
3.逻辑推理
4.词义辨析&固定搭配
5.文化背景和生活常识
重读文章,复读全文,逐个核对,验证答案
10空
6--7空
(有提示词)
3--4空
(无提示词)
动词
名词:
形容词/副词:
其他的词性转换
介词:
代词:
连词:
冠词:
谓语动词
非谓语动词
4.语法填空
to do 表目的、结果、未做的事情
单复数/名词所有格
比较级、最高级
时态:现在,过去,完成
语态:被动语态(be+done)-主谓一致
-ing 表主动、进行
-ed(done)表被动、完成
with,in, on, to, for…(固定搭配)
it,I,me,my,mine,myself…
并列连词(并列句):and,but, so…
从属连词(复合句):that,who,what…名词后有句是定从,动词后有句是宾从,逗号隔开是状从
a/an, the
词法:
Be形中有副
冠形后有名
冠名中有形
动介后用宾
句法:
名后有句是定从
动后有句是宾从
逗号隔开是状从
be/动词前有句是主从
动词的时态与语态:
非谓语动词
-ing表主动、进行;
to do 表目的、结果、未做的事情,后置定语
-ed(done)表被动、完成
4. 语法填空解题技巧
解题的步骤:确定已给提示词单词的词义(动词,名词,形容词副词)
(无提示词的考介代连冠)判定考点和词性
根据空前空后提示词或词法和句法判定所填的词形
填不了的空细读翻译句子分析句子成分
代入检查,前后连贯
名后有句是定从
1. Yesterday, on my way home, I met an old man ______________ was my Chinese teacher.
2. Yesterday, on my way home, I bought a pen ________________ cost me 5 yuan.
特例: He is working hard, ____________will make him pass the final exam.
句法
who/that
which/that
which
动后有句是宾从
He said that he _______________(finish) his homework already.
I knew that he __________(join) the dance club.
I see that they _________ football over there.
I hear that he ___________(come) tomorrow.
We all know that the moon ________ (move) round the sun.
宾从时态口诀: 主过从必过,主现从不限,客观真理永一现
逗号隔开是状从
___________he talked on, he got more and more excited.
When
_________ you go, you should work hard.
Wherever
had finished
moves
are playing
will come
joined
be/动词前有句是主从
句法
__________ we can succeed or not depends on how hard we work at it.
__________we need is more time.
__________ the car accident happen is unknow to anyone.
Whether
What
How
5.书面表达
小作文:(用时15分钟)
(1)审清题目要求,勾画要点,不能遗漏。一般是三段式。
(2)应花3分钟简要列提纲,写下关键的短语和句式,再在答题卡上作答。
读后续写:(用时25分钟)
(1)只能写两段,且两个续写段落的开头句(注意所给开头句有没有新的人物,地点或者情感的变化)已经给出来了。读的时候注意圈画出时间,地点(要注意空间的变化),人物(要注意描述人物性格的形容词),以及人物相应的动作(把动作串联在一起,得出主要的故事内容和情节)。读获取以上这几个要素控制在5分钟内。
(2)每个段落的续写控制在10分钟内,可花2分钟把要写的内容列个提纲,避免写漏要点。
(3)续写两段的内容不外乎就是动作+情感,情感+动作;所以考前还得突击背诵积累一些动作和情感描写的语块。
(4)若结尾处有对主题的升华和出彩的表达,课增加亮点。高分作文还应该注意续写句式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其他注意事项:
(1)书写认真,抵线写,大小适中。不要写满行,尽量多写,小作文在100词左右,读后续写在150词左右。
(2)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一定避免错误,用简单有把握的单词和句子。
(3)句首用大写,句中用小写。
(4)不好直译的句子,可以采取多个句子表达大致的意思,写作用到的不会拼写的词可以在试卷上找一找,实在找不到不要花太多时间去找。
(5)背诵的句子灵活运用。不要抄阅读,不要用阅读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