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课件(共35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文档属性

名称 6.2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课件(共35张PPT)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1.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5-31 12:2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第2节 自然选择与适应的形成
枯叶蝶的翅膀很像一片枯叶,这有什么适应意义?
枯叶蝶,也称枯叶蛱蝶,以其前后翅相叠其翅形及斑纹似枯叶而著称。枯叶蝶在停息时,它的翅膀很像一片枯叶,这是枯叶蝶对环境的一种适应。这也是自然界中常见的拟态现象,目的就是使自身不易被天敌发现。
拟态:指一种生物模拟另一种生物或模拟环境中的其他物体从而获得好处的现象叫拟态或称生物学拟态。
你还能举其他拟态的例子吗?
问题探讨
拟叶蝗
菲律宾叶虫
钩线青尺蛾的幼虫
兰花螳螂
找找看,虫虫在哪里
其他拟态生物
适应环境
适应环境还有其他表现吗?
保护色——指动植物把体表的颜色改变为与周围环境相似,这种颜色叫保护色
警戒色——指某些有恶臭和毒刺的动物和昆虫所具有的鲜艳色彩和斑纹
拟态
保护色
警戒色
适应环境
生存和繁殖
适应是如何形成的?有何特点?
一. 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①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
小肠的结构特点适于消化和吸收 毛细血管的结构适于物质交换
1. 适应的含义:
一. 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②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及其功能适合于该生物在一定的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仙人掌叶子退化,根系发达,
适应干旱缺水的沙漠环境
北极熊白色的毛发,厚厚的
脂肪层,适应寒冷的北极环境
1. 适应的含义:
一. 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2. 适应的特点:
例如:拟态、警戒色、保护色等均属于适应。
①适应的普遍性:适应在自然界中是普遍存在的。
一. 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防御敌害
隐藏自己
根据以下情境回答问题:
1.枯叶蝶高超的伪装艺术能否完全避免被天敌捕食?
天敌有捕食性鸟类、步甲、土蜂、胡蜂、青蛙等。
枯叶蝶不能完全免于天敌的捕食
2.雷鸟在冬季来临前将羽毛换成白色的,这有利于在白雪皑
皑的环境中保护自己。这种适应现象有没有局限性
答案:有局限性;如果降雪延迟,已经换成一身白色羽毛的雷鸟反而容易被天敌发现。由此说明适应是相对的。
雷鸟(春夏)灰/褐色
雷鸟(冬)白色
②适应的相对性
2. 适应的特点:
答案:遗传物质具有稳定性,它是不能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而迅速改变的,这就导致经过长期进化形成的适应一般晚于环境条件的变化。
思考:在进行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请你概括适应相对性的主要原因?
遗传的稳定性与环境之间不断变化之间的矛盾是适应相对性的根本原因。
2. 适应的特点:
②适应的相对性
1. 下列关于生物适应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的适应性可以理解为生物的形态结构适合于完成一定的功能
B.仙人掌的叶退化成针形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
C.生物能够适应环境,但是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D.生物的适应具有普遍性,只要生物具有某种适应性特征,就能长期生存和繁衍
D
典题应用
2. 以下属于适应的相对性实例的是 ( )
A.枯叶蝶在停息时,它的翅很像一片枯叶
B.竹节虫俯身于竹枝上,其身体颜色和形态与竹枝相似
C.仙人掌的叶退化成叶刺,光合作用减弱
D.冬季来临前,雷鸟将羽毛换成白色的
C
各种生物的适应性特征是如何形成的呢?(教材P107)
各种生物都是自古以来就如此的
拉马克
1744-1829
各种生物的适应性特征并不是自古以来都是如此的,而是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教材P107)
神创论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一. 适应的普遍性和相对性
1.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拉马克
1744-1829
拉马克法国博物学家。生物学伟大的奠基人之一,生物学一词是他发明的是第一个提出进化如何发生,并将多样性与适应环境联系起来的生物学家。
拉马克进化学说主要内容:
(1)地球上所有生物都不是神创造的,而是由更
古老的生物进化而来
(2)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3)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
和获得性遗传。
二.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3)生物各种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由于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
用 进 废 退:
器官使用越多越发达,不使用就退化。
鼹鼠——黑暗中的挖掘者
食蚁兽——舌头平均长度是60cm
1.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你能举例反驳吗?
二.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获得性遗传:
由于环境引起或由于用进废退引起的变化,都是可以遗传的。
后代
眼睛也是退化的
后代
舌头也是细长的
你能举例反驳吗?
后代
不一定肌肉发达
1.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① 否定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② 历史上第一个提出比较完整的进化学说。
意义:
不足:
① 提出的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观点缺少科学证据的支持,大多来自主观臆测。
② 过于强调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物种的改变,具有局限性。
1. 拉马克的进化学说:
二.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达尔文(1809-1882)是英国的博物学家,他曾随英国海军勘探船“贝格尔号”,做了历时五年(1831-1836)的环球航行考察,在动植物和地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观察,并采集了大量的生物标本和矿物标本,经过深入研究,形成了生物进化的观点。终于在1859年出版了震动当时学术界的巨著《物种起源》。
二.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 图6-6
事实1:
生物都有过度繁殖的倾向
资料1:鳕鱼的年产卵量是500万粒。有人计算过,如果鳕鱼所产的卵全部能孵化长大成鱼,那么不出6年,整个大西洋就会被鳕鱼塞满。
事实3:
资源是有限的
事实2:
物种内的个体数能保持稳定
推论1:
个体间存在着生存斗争
资料2:因生物过度繁殖与有限生存条件之间的矛盾而引发,为争夺有限的生活条件,如食物、水、阳光、空间、配偶等。
事实4:
个体间普遍存在差异(变异)
资料3:变异是不定向的
不同脖长的长颈鹿
不同颜色的桦尺蠖
事实5:
许多变异是可以遗传的
推论2:
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生存并留下后代的机会多
推论3:
有利变异逐代积累,具有这些有利变异的个体越来越多,形成具有新的适应特征的生物新类型
达尔文把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做自然选择
2.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现学现用:利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长颈鹿适应性的形成?
长颈鹿
的祖先
大量长颈鹿
后代长颈鹿出现差异
(长颈长腿)
长颈长腿的长颈鹿存活
现代长颈鹿
过度繁殖
遗传变异
生存斗争
适者生存
长颈鹿
个体差异
生存斗争,适者生存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主要内容:
(1)过度繁殖:自然选择的基础
(2)生存斗争:自然选择的手段、动力
(3)遗传和变异:生物进化的内因
(4)适者生存:自然选择的结果
注意:变异在前,自然选择在后
环境不能起到诱导变异的作用,它只是对不定向的变异进行定向选择(即:自然选择的方向是特定的)
遗传变异
(内因)
过度繁殖(基础)
生存斗争(动力)
适者生存
(结果)
二.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自然选择学说进步的意义:
①使人们认识到生物是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 的,使生物学第一次摆脱了神学的束缚,走上了科学的轨道。
②揭示了生物界的 是由于所有的生物都有 。
③科学地解释了生物的 是进化的结果。
不断发展变化
统一性
共同祖先
多样性和适应性
二.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2.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
对于遗传和变异的认识还局限于性状水平,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变异的本质。
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认为生物进化是以个体为单位。
强调物种的形成都是渐变的结果,不能很好的解释物种大爆发等现象。
物种大爆发:
短时间就形成一个新物种
例如:二倍体
四倍体
秋水仙素
3. 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自然选择学说的局限性
二.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性状水平
分子水平
认识到遗传和变异的本质
关于遗传和变异:
关于适应及物种形成:
生物个体为单位
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以自然选择学说为核心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以自然选择为核心,从生物个体为单位发展到以种群为基本单位。
3. 达尔文以后进化理论的发展:
二. 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项目 自然选择学说 拉马克进化学说
区 别 变异
适应环境
进化方向
联系 变异是不定向的,本来就有;
环境和生物都不决定变异的方向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自然选择决定
变异是定向的,环境和生物意
愿可决定变异的方向
环境和生物意愿决定的变异都
能适应环境
生物自身决定
认为生物不是神创造的,而是由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即简单到
复杂,低等到高等,且都是“渐变”的结果
拓展1:自然选择学说与拉马克进化学说的比较
拓展2: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变异在前,选择在后
解释病毒抗药性产生的原因:
(先不定向变异)在没用该新药的时候,抗该新药的变异类型就已经存在,只是在没使用该药物前显示不出其生存优势;(后环境定向选择)当使用该新药后,药物的选择作用使这种变异类型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被保留下来并繁殖后代,其抗药性不断增强。
变异在环境变化之前就已经产生,环境只是起选择作用,不能定向诱发基因突变。
例:农田喷施农药杀灭害虫,在喷施农药之前,害虫中就存在抗农药的突变个体,喷施农药仅杀灭了不抗药的个体,抗药的个体存活下来。农药不能使害虫产生抗药性变异,只是对抗药性个体进行了选择。
3.下列不属于拉马克进化观点的是(  )
A.洞穴里的鱼因长期生活在黑暗条件下,眼睛失去原有的作用而退化了
B.南美大食蚁兽的舌头之所以又细又长,是由于长期舔食蚂蚁的结果
C.长颈鹿的脖子之所以很长,是由于其长期觅食高处树叶的结果
D.猎豹的速度之所以很快,是与瞪羚等动物长期相互选择的结果
D
4.下列叙述不符合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是(  )
A.有一种猫头鹰因视力差、行动迟缓,捉不到田鼠而被淘汰
B.比目鱼的双眼并列于向光的一面,是由于长期卧伏于海底的缘故
C.细菌抗药性的不断增强是抗生素对细菌的抗药性变异定向选择并逐渐积累的结果
D.由于煤烟染黑了树木,曼彻斯特地区的浅色桦尺蛾逐渐被深色桦尺蛾所代替
ACD
典题应用
1.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证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的遗物或生活痕迹可形成化石
B.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细胞代谢方面的共同特征就越多
C.DNA中的碱基序列相似程度越大,生物的亲缘关系可能越近
D.蝙蝠的翼与人的手是同源器官,说明两者存在亲缘关系
D
解析 蝙蝠的翼与人的上肢是同源器官,而不是人的手。
课后练习
2.人体内残留了哺乳动物体内相当发达的阑尾,这可作为生物进化中哪一方面的证据(  )
A.化石证据
B.比较解剖学证据
C.胚胎学证据
D.生物遗传方面的证据
B
3.下列不属于拉马克进化学说的是(  )
A.鼹鼠长期生活在地下,眼睛就萎缩退化
B.长颈鹿的颈很长是采食高处树叶反复伸颈的结果
C.羚羊听觉灵敏、奔跑快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D.蛇身体细长无足,是经常出入鼠穴捕食的结果
C
解析 A、B、D选项都是拉马克进化学说的观点;C选项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观点。
4.用达尔文进化学说的观点来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长期有毒农药的诱导下,农田害虫的抗药性得到了积累加强
B.长颈鹿经常努力伸长颈和前肢去吃树上的叶子,因此颈和前肢都变得很长
C.北极熊生活在冰天雪地的环境里,它们定向产生了适应白色环境的变异
D.野兔保护性的体色和鹰锐利的目光,是它们长期互相选择的结果
AD
下节课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