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前10天知识体系整合:专题03:世界现代史 课件-2023年中考历史临考冲刺终极攻略(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考前10天知识体系整合:专题03:世界现代史 课件-2023年中考历史临考冲刺终极攻略(部编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30 16:34: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考前10天知识体系整合
专题03:世界现代史
中考考前10天冲刺
使用指导:考前十天也是提升分数的黄金期。“快中考了,要怎么安排学习内容啊?”本专辑打破原来考前10天回扣课标复习方法,对知识点从新的角度整合,复习方便快捷,迅速掌握基本知识,提升专题能力,助力中考!
目录/Contents
一、两次世界大战
二、重要国际会议
三、带有强权色彩的国际会议
四、应对危机的合作
五、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六、世界现代政治格局的演变
七、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八、世界近现代经济格局的发展与演变
世界现代史综述
世界现代史主要叙述的是20世纪初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进程,主要涉及两次世界大战、“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新发展,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社会主义力量从壮大到遭遇挫折,殖民体系的崩溃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以及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时代潮流。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日益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构成世界各国既相互依存又相互竞争的复杂局面,完整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终于形成。
世界现代史的发展趋势
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相互借鉴、相互竞争 (1)政治上: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遭受重大挫折;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和发展。 (2)经济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苏联模式;罗斯福新政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先河;20世纪90年代后,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3)世界格局演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美苏两极格局→多极化趋势
一、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间
1914年7月~1918年11月
1939年9月~1945年9月
爆发原因
①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②直接原因:萨拉热窝事件
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②直接原因:经济大危机的打击
交战双方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和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目的
为了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
世界人民为了打败法西斯,争取人类和平
性质
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掠夺战争
世界人民正义的反法西斯战争
标志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开始标志)
1939年9月 德国闪击波兰(全面爆发标志)
主要战场
欧洲战场
欧洲战场、亚洲战场、太平洋战场等
重要战役
凡尔登战役
莫斯科保卫战、日本偷袭珍珠港、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柏林战役
结束标志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
战后体系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两极格局
中国的作用
派出劳工到欧洲战场,为协约国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牺牲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巨大贡献
对中国影响
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2)战争期间,人民民主力量得到壮大,为日后解放战争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共同影响
都破坏了世界和平,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都打破了原来的世界格局,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都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客观上都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战后都建立了普遍性的国际组织
教训
战争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解决国际争端,应该用对话、谈判方式解决,不应诉诸武力;要维护世界和平,反对战争;加强友好合作,团结互利,遏制霸权主义、恐怖主义等
二、重要国际会议
时间
会议
主要内容
影响
1919
巴黎和会
签订《凡尔赛条约》
形成了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
1921-1922
华盛顿会议
签订《九国公约》
1942.1.1
在华盛顿召开会议
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标志着反法西斯联盟建立
1943
开罗会议
发表《开罗宣言》
为战后中国收回东北、台湾等地提供了合法依据,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败亡
1945年2月
雅尔塔会议
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战后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决定战后建立联合国
加速了战胜法西斯的步伐,为战后国际秩序的构建奠定了基础
1945年7月
波茨坦会议
发表《波茨坦公告》
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灭亡
1955年
万隆会议
通过了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
发展中国家登上了国际舞台,鼓舞了亚非拉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
1971年
第26届联合国大会
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认识:重大国际会议的召开,对国际新秩序的构建产生了重要影响,影响着世界的发展
三、带有强权色彩的国际会议
会议
与会国
条约
中国权益受损
巴黎和会
英法美等国
《凡尔赛条约》
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全部转给日本
华盛顿会议
美英法中等9国
《九国公约》
针对中国问题,中国仍未摆脱被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雅尔塔会议
美英苏

美国背着中国政府同意了苏联参加对日作战的条件:中国承认外蒙古独立,苏联租用中国旅顺港为军事基地
总结:都带有大国强权色彩,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为构建新的国际秩序奠定了基础
四、应对危机的合作
危机
合作
时间
结果
北洋军阀割据混战
国共第一次合作(国民大革命)
1924-1927
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日本发动侵华战争
国共第二次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937-1945
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法西斯国家侵略扩张
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1942-1945
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美苏争霸的威胁
欧洲联合
20世纪50年代-90年代
促进了欧洲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提高,推动了多极化趋势发展
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恐怖主义、逆全球化、贸易保护主义等)
建立国际组织(联合国、世贸组织等)
二战后
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五、二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
发展
表现
影响
欧洲走向联合
1967年,成立了欧洲共同体;1993年,欧盟成立
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美国经济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七八十年代经济发展滞缓;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了“新经济”
经济进一步发展,为美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奠定了基础
日本经济发展
1968年,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
经济迅速发展,国际地位得到提高,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建立社会保障制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了社会保障制度
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但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霸主,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走向联合,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日本经济快速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特点: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和发展
六、世界现代政治格局的演变
名称
概况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时间
一战后——二战前
形成标志
1919年巴黎和会和1921一1922年华盛顿会议的召开
主要内容
《凡尔赛条约》等一系列和约、《九国公约》等
评价
暂时调整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客观上维持了世界形势的相对稳定;没有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不可能长期维持
两极格局
时间
二战后-1991年
形成标志
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主要内容
美国: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苏联:情报局、经互会、建立华约表现为政治对抗,经济对立,军备竞赛,意识形态对立
评价
①美苏争霸威胁了世界和平与安全,阻碍了经济发展②两大军事集团相互牵制,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瓦解
1991年,苏联解体
多极化趋势
背景
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欧盟、日本崛起
时间
1991年-至今
主要内容
一超:美国多强:欧盟、俄罗斯、中国、日本
评价
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但霸权主义依然存在
认识:世界格局的演变实际上是大国争夺和妥协的产物;决定世界格局的终极力量是大国间综合力量的对比;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秩序不可能长期存在。
七、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及面临的挑战
发展
①科技:计算机网络拓展了人类的生活空间,将世界各地联结成一个整体;促进了经济一体化②经济: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③政治:政治格局向多极化趋势发展
挑战
①生态:环境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臭氧层破坏、淡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乱砍滥伐等;②人口:人口过快增长;③政治:地区冲突、民族矛盾、宗教纷争、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恐怖主义等;④经济:地区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扩大等
应对措施
①全世界共同努力,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社会的公平正义;②要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努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③重视科技创新,制定恰当政策,努力发展经济,促进全球生态平衡;④加强国际合作,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⑤加强区域协作,积极参与国际事务
八、世界近现代经济格局的发展与演变
时间
发展与演变
15世纪之前
世界经济发展相对分散
①中国经济重心从唐朝开始逐渐南移,到南宋时期完全南移完成。②古希腊、古罗马工商业发达,地中海地区是当时的贸易中心。
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大洲之间相对孤立的状态被打破,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亚洲与非洲、美洲等地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19世纪中期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开展与海外殖民扩张,使英国的经济实力增强,成为“世界工厂”,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完全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增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
美国成为世界经济霸主
美国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经济迅猛发展,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第一。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大发战争财,同时其他帝国主义国家的实力在战争中被大大削弱。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美、日、西欧三足鼎立
二战后,欧洲、日本经济逐渐恢复和崛起,冲击着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世界经济形成美国、日本、西欧三足鼎立的格局。
20世纪90年代以来
经济全球化趋势
冷战结束后,国际形势趋于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开展,世界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全球化趋势。
2023年中考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