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30 17:4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7张PPT)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结合《清朝疆域图(1820年)》,了解清朝对全国的统治,知道清朝疆域的特点初步养成历史时序意识和历史空间感。
通过归纳清朝在台湾、西藏、新疆、东北等地区为维护国家统一所采取的措施及其意义,体会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初步形成自己的历史认知。
通过学习郑成功收复台湾、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以及乾隆皇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等重要历史事件,增强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的责任意识。
学习目标
清朝统治者进人北京后,以北京为都城,南下消灭了明朝政权的残余势力和各地反清的力量,逐步建立起对全国的统治。
1、建立统治:
一 、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2、巩固统治
(1)在政治制度方面:基本沿袭中原历代王朝的做法,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
(2)思想文化方面:推崇儒学,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作用:清朝在政治上和思想上巩固了自身的统治。
一 、清朝对全国的统治
1.郑成功收复台湾
(1)背景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明朝末年,荷兰殖民者趁明朝国势衰败之机,出兵侵占了台湾,实行殖民统治。
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郑成功
清初,郑成功在福建沿海坚持抗清,决心收复台湾。
郑成功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时间:1661年到1662年2月。
(2)经过:
路线:郑成功率军从金门出发,横渡台湾海峡,抵达台湾岛南部。
战况:在海上击沉荷兰战舰;在陆路把敌人包围在赤坎城和台湾城两个孤立的据点中。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3)评价:
郑成功对台湾的开发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受到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崇敬,台湾同胞尊称他为“开台圣王”。
开辟荆棒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2、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1683年
清政府设置台湾府,隶属福建省,实现了统一。
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清军进入台湾,郑成功的后代归顺清朝。
1684年
1685年
台湾归入清朝的版图。
①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
②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防
③台湾的社会经济发展也步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郑成功在致荷兰总督的招降书中说: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今余既来索,则地当归我……
——连横《台湾通史》
阅读材料,结合以前所学的历史知识,说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台湾自古属于中国领土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三国时期,吴国卫温等一万多人到达台湾。
元朝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台湾的管理。
1662年,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1684年,清政府设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1885年,台湾正式建省,成为中国的一个行省。
隋朝时,隋炀帝派人三赴流求。
台湾回归,祖国统一,是历史发展的潮流。
三、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布达拉宫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的玛布日山上,是一座宫堡式建筑群,最初是吐蕃王朝赞普松赞干布为迎娶文成公主而兴建。
西藏自治区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地处北纬26°50′至36°53′,东经78°25′至99°06′之间,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全区面积120.22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仅次于新疆。2014年末常住人口约317.55万人。
(1)面积广大。
(2)资源丰富。
(3)战略位置重要。
西藏的重要性
三、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1、管辖措施:
“达赖喇嘛”
册封达赖
达赖金印
三、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1)确立册封制度
1653年,顺治皇帝正式赐予格鲁派五世达赖金册、金印和“达赖喇嘛”的封号。
1、管辖措施:
册封班禅
三、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1)确立册封制度
1713年,康熙皇帝册封格鲁派另一位首领“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班禅额尔德尼”
班禅金印
驻藏大臣:1727年(雍正时)设置,监督西藏地方政务
清驻藏大臣令牌
噶厦:1751年设立,授达赖喇嘛和驻藏大臣管理政教事务。
三、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2)设置机构
名称:1793年,清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
三、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3)颁布法律
内容:明确规定驻藏大臣政治上与达赖、班禅地位平等,共同管理西藏政教事务;驻藏大臣还掌管地方军事、外交等事务;达赖与班禅的继承,必须报请朝廷批准。
三、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意义:规范了西藏地方行政体制和法规。
金瓶掣签制度
西藏的佛教规定,达赖或班禅以其转世“灵童”作为继承人。
三、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目的:为防止蒙藏贵族操纵转世灵童,清廷特别颁发金瓶,规定选定转世灵童时,要将找到的几个灵童的名字,用满文、汉文和藏文三种文字写在象牙上,装入瓶中。
方法:由驻藏大臣掣签确定,然后报请朝廷批准,才能成为合法的继承人。
意义:清朝的这些措施,有效地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
三、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册封首领
设驻藏大臣
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
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
三、清廷对西藏地区的有效管辖
称吐蕃,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和同(为)一家”;修唐蕃会盟碑。
设宣政院统辖西藏,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正式使行政管辖。
确立册封达赖和班禅的制度,设驻藏大臣,颁布法规管理西藏。
唐朝
元朝
清朝
1、回部:在我国西北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居住着维吾尔等族人民,清代常把这个地区称为“回部”。
四、巩固西北边疆
回族是少数民族名称,回部是清朝对我国西北天山以南地区的称呼。
2、平定叛乱
四、巩固西北边疆
时期 叛乱 平定
康熙
乾隆
天山北路的蒙古族准噶[gá]尔部首领噶尔丹在俄国的唆使下,发动叛乱,占领了青海、蒙古的许多地区。
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平定了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
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叛乱,形成割据势力,残暴搜刮各族人民
乾隆皇帝调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清军经过两年战斗,平定了叛乱。
噶尔丹
四、巩固西北边疆
四、巩固西北边疆
乾隆皇帝
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3、管理
(1)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
(2)清军驻扎新疆各地,设置哨所。
四、巩固西北边疆
4、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1)背景:西迁的蒙古族土尔扈特部受到沙皇俄国的控制和压迫。
四、巩固西北边疆
(2)过程:1771年,在杰出首领渥巴锡的领导下,战胜重重困难,返回新疆,得到清政府的妥善安置。
(3)意义:为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议一议,清朝对西藏和新疆的治理,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什么历史意义?
清朝治理西藏和新疆,一方面加强了西藏、新疆与中央政府的联系,另一方面保持西藏、新疆的秩序稳定,促进了汉族和少数民族经济文化交流,使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巩固和发展。
1、背景:17世纪中期,沙皇俄国的势力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在雅克萨和尼不楚修筑城堡,作为扩大侵略的据点。清政府一再要求俄军撤出中国领土,俄军置若罔闻,并且继续增兵,扩大侵略。
五、雅克萨之战
罗刹扰我黑龙江、松花江一带三十余年,其所窃据距我朝发祥之地甚近,不速加剪除,恐边徼之民不获宁息。
——康熙帝
3、结果:清军胜利,双方经过谈判,签订《尼不楚条约》
五、雅克萨之战
2、概况:1685年和1686年,康熙帝命令清军两次进攻盘踞在雅克萨的俄军,沙俄政府被迫同意通过谈判解决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问题。
3、《尼不楚条约》
五、雅克萨之战
时间 1689年
地位 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
意义 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的领土。
如何看待《尼布楚条约》的签订?
(1)《尼布楚条约》是中俄两国在平等谈判的基础上签订的第一个边界条约,其内容基本上体现了两国政府规定的原则,反映了两国政府的主张,并符合双方利益。
(2)《尼布楚条约》划定了中俄东段边界,从法律上肯定了中国对黑龙江与鸟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的主权,在遏制沙俄侵略方面也有深远意义。
西跨葱岭
西北至巴勒喀什池
北接西伯利亚
东北至黑龙江以北的
外兴安岭和库页岛
东临太平洋
东南到台湾及附属岛屿
(包括钓鱼岛、赤尾屿等)
南至
南海诸岛
清朝
西南达喜马拉雅山脉
六、清朝的疆域
相关史事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位于中国台湾岛的东北部,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中国人最早发现、命名和利用钓鱼岛。目前所见最早记载钓鱼岛、赤尾屿等地名的史籍,是始撰于1403年(明永乐元年)的《顺风相送》。这表明,早在1415世纪中国就已经发现并命名了钓鱼岛。明朝初期,为防御东南沿海的倭寇,中国将钓鱼岛列入防区。清朝不仅沿袭了明朝的做法,还明确将钓鱼岛置于台湾地方政府的行政管辖之下。众多古今中外的地图均标绘钓鱼岛属于中国。
清初沿袭明朝的制度,在海南设立地方行政管理机构琼州府,将南海的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划归琼州府管辖。
通过清朝对边疆治理措施的学习,对于现在西藏、新疆、台湾出现的分裂祖国的行为我们应该是什么态度?
态度:我们要坚决反对分裂祖国的行为!
历史证明:西藏、新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国家统一,经济才能进一步发展,只有团结,国家才会更加富强,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课堂练习
1、下图所示历史人物率兵进军台湾时,正告荷兰殖民者,台湾和澎湖列岛上的居民都是中国人,“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这些地区应由中国政府管辖。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康熙帝统一台湾
C.清朝设置台湾府
D.清朝建立台湾省
A
2、清朝结合各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创新管理制度,如设置驻藏大臣、伊犁将军等,有效地管理了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这表明清朝在民族地区的管理制度的特点是( )
A.强化军事管理
B.提倡民族自治
C.注重因地制宜
D.重海疆轻边疆
C
3、从设置宣政院到在台湾的建制,从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到康熙帝两次雅克萨之战,从设置驻藏大臣到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如果给上述史实提炼一个主题,较为合理的是( )
A.政治的成熟与创新
B.文明的碰撞与交流
C.外交的冲突与危机
D.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