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戏 教案 表格式)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偶戏 教案 表格式)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3-05-30 21:4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偶戏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了解偶戏是我国民间艺术中的魂宝及偶戏的种类。 能力目标:初步掌握绘画、粘贴、分割、组合等基本制作方法。利用彩纸,纸杯,线绳等废旧材料,设计制作出一个有特点的玩偶。 情感目标:体验民族传统艺术的魅力,尤其是四川南充偶戏魅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尝试设计制作玩偶。 教学难点:巧妙运用及大胆造型,启发学生利用不同物品特点奇趣组合设计制作。
教学设计
追溯偶戏的发展 师:首先请同学们欣赏2段视频,30秒的时间。一个唱京剧的木偶和一个会跳舞的魔童。一会大家说一下他们的特点 这谁啊,对了,是你们的熟悉的魔童--哪吒。 特点:会动,由人操控。 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的朋友们,来吧,请看大屏幕。 播放ppt 追溯偶戏的发展 偶戏:源于汉,兴于唐 我们看一段视频,了解下偶戏的历史。 看了这段视频后,我们从中了解到,偶戏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偶戏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民间艺术瑰宝。 表演时,演员在幕后一边操纵木偶,一边演唱,并配以音乐。根据木偶形体和操纵技术的不同,有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等。 木偶戏是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 杖头百态 -- 杖头木偶 杖头木偶也叫托偶、肘偶,是中国分布最广的木偶品种之一。它由偶头、命杆、肩板、手、手杆组成。 偶头内装有机关,嘴、眼可活动,演员操纵命杆和手杆进行表演。 掌中施巧 -- 布袋戏 布袋木偶是以“布内套”(俗称“人仔腹”)连缀偶头及四肢、外着戏服。其内套形状酷似布袋 ,故名。较之其他木偶,体形较小,偶头高约1寸。其操作手法为表演者把手伸进布套内,食指插入偶头,以大拇指为偶人左臂,中指、无名指、小指并拢为偶人右臂,凭借手指、手掌、手腕操纵做出各种动作。 影舞万象 -- 皮影戏 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面操纵影人,一面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这种拙朴的民间艺术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 让木偶活起来--提线偶 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闽南俗称嘉礼,又名线戏。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 表演时,艺人用线牵引木偶表演动作。 (课件展示四种不同的偶人形象) 提问:根据不同的制作材料,请你猜一猜它们是什么偶? 提线偶:用线操控偶人身体 扙头偶:头部用木杆支撑 布袋偶:用布制作形似布袋 皮影:用牛皮镂空雕刻 师小结:由不同的偶人所表演的戏叫做偶戏 板书——偶戏 观看视频,了解四川的偶戏(5min) 师: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2分钟的时间,我们看一段春晚的视频《听我说》。 播放视频 视频中,3头科技十足的机械金牛,和6个大木稻草人现场,憨态可掬,他们均来自咱们四川南充大木偶剧院。 师:好,哪位同学说一下,春晚上大金牛是怎么动起来的呢?? (出示PPT) 这个金牛身长4.3米,身高3.2米,身宽1.6米,其重量更达到1吨左右,是由3名演员在牛肚里通过借助机械操作动起来的。 咱们南充的大木偶是非常有名的,距今有300多年的历史,大木偶是世界上罕见的剧种。 川北大木偶 川北木偶戏,始于汉,兴于唐,到宋时就相当盛行了。是杖头木偶,高四尺有余,表演不受剧种限制,人和木偶混合演出时,神貌无异。 川北王皮影 川北皮影是一门古老的汉族传统艺术,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 了解皮影和木偶(5min) 下面,我们再看一段视频:播放《木偶奇遇记》&《猪八戒背媳妇》片段。 提问: 小木偶是用什么材料制作的 刚才在观看中,你有没有发现皮影戏和木偶戏有什么不同? 生:皮影戏中的戏偶是平面的,而其他偶戏中的戏偶是立体的。 师:你们回答的真棒! (出示PPT) 不同之处 色彩:皮影色彩艳丽,富有民族特色 造型:皮影造型有趣,服饰华丽,动作夸张生动,表演活灵活现。 材料:木偶多为木头布身,皮影多为兽皮或纸板。 相同之处 它们的肢体都会动。 艺术实践 下面我们看一段视频,了解下皮影制作。 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传统的皮影制作过程复杂,要经历二十多道复杂工序才能完成。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面操纵影人,一面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这种拙朴的民间艺术形式深受人们的喜爱。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其他同学的作品 (出示PPT-3) 下面啊,老师也想动手来试一试 首先我们拿到一张红色长方形纸,对折,然后把上半部分再对折......开始画 那么今天我们就尝试运用简便的材料——硬卡纸来设计制作一个既简单又新颖、别致的皮影作品,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小木偶吧! 交流评价 学生自评:最喜欢的哪位同学做的小木偶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有什么新发现?谈谈自己的感想。 课后拓展,深化思维 偶戏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其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的传统文化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对人类文化多样性发展的巨大贡献。 在当今时代我们尤其有必要对我们丰富淳厚、历史悠远的民俗传统立此存照,将其中的优秀部分及其真谛展示给广大民众,使他们对中华大地、对祖国同胞、对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淳厚的民俗民风怀有更深刻的眷恋、热爱和崇敬。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创造的非常丰富而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 偶戏在现代的应用,已经十分广泛,如我们平常喜欢的动画片就由偶制作而成。如:木偶动画片《阿凡提》《神笔马良》和皮影戏动画片《东郭先生和狼》。希望同学们课后还可以继续收集查阅偶戏相关资料,拓展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