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夏金元的统治
【复习目标】
1.知道契丹族、党项族、女真族和蒙古族在政权建立前后的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简述各民族政权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等。
2.明确区分辽朝的南北面官制,金朝的猛安谋克制,元朝的中央官制、驿传制度、行省制度和四等人制等制度建设。
3.在掌握基本史实的基础上,理解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知识梳理】
辽与西夏
辽朝
(1)建立与灭亡:辽朝的建立者契丹族与鲜卑同源,在辽河上游一带活动。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国,定都上京。947年,耶律德光改国号为辽。1125年被金所灭。
(2)统治措施
政治方面 ①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②首创四时捺钵制度。皇帝和宫廷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 ③在选官制度方面世选制和科举制并行。世选制主要表现在北面部族官的任用中,是契丹贵族垄断朝廷政要和高官显爵的一种制度;科举制度主要表现在汉族官员的任用中,是辽朝吸纳汉族官员,巩固统治的一种制度。
经济方面 阿保机提倡发展农业,开垦荒田,接受农耕生活
文化方面 参照汉字创制契丹文字,接受汉族文化
对外关系 辽与北宋长期对峙,大部分时间维持了和平局面,通使频繁,贸易活跃。
【知识拓展】全面认识南北面官制
(1)内容:南面官由汉人和契丹人担任,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北面官由契丹人担任,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北面官系统是辽政权重心所在。南面官是辽统治者模仿唐代制度而建立的一套管理汉人的机构。较重要的机构有汉人枢密院和尚书省,由于决策权掌握在北面官机构,所以南面官中书省、门下省都有名无实。
(2)原因:疆域扩大,需要加强统治;不同民族在生产方式和社会习俗方面存在差异;契丹人难以适应中原农耕文明,又无法改变中原地区的农耕经济。
(3)实质:这是一种民族分治制度,但本质上是阶级统治。
(4)特点: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实行双规管理。
(5)历史作用:保护发展了先进的封建农耕文明,促进了契丹社会向封建制的过渡,有利于民族交融。促进了辽朝思想文化的迅速发展。
【任务驱动】
任务一:边疆开拓
石刻资料:“我北朝大圣皇帝,初创乾坤。”
文献资料:宋辽和议成,宋人“录契丹誓书,颁河北 、河东诸州军。始, 通和所致书,皆以南 、北朝冠国号之上。”
——李焘 《续资治通鉴长编》
探究1. 两段资料在辽称呼上共同的变化?对比地图思考这样称谓的意义。
2、西夏
(1)建立与灭亡:西夏的建立者是党项族,唐末在今陕北、宁夏一带形成边疆藩镇,宋初仍保持半独立的地位。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吴脱离宋朝称帝,史称西夏,定都兴庆府。1227年西夏被蒙古灭亡。
(2)统治措施
政治方面 西夏的制度基本模仿北宋,中央机构除汉式官称外,同时有一套本民族称谓的官称。
经济方面 鼓励垦荒,发展农牧经济。
文化方面 仿照汉文创制西夏文字;大量翻译汉文典籍。
对外关系 名义上先后向北宋、金称臣,实际上保持独立。
【知识拓展】西夏中央官制
西夏制度最早为蕃汉两元政治,后逐渐变成一元化的汉法制度。蕃官是专由党项族担任的官职,主要是为了保持党项贵族在政权中的主导地位,非党项族不能担任。还学习辽朝与吐蕃的一些制度,如南北面官制。随着西夏皇帝越来越崇尚汉法,改蕃礼、用汉仪,蕃官系统逐渐式微。
二、金朝入主中原
1、金朝建立:金朝的建立者女真族活动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以农业、狩猎、畜牧为生。1115年,女真族首领完颜阿骨打称帝,定都会宁府,建立金朝。
2、入主中原: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与南宋逐渐形成对峙局面。1153年,金迁都燕京,改为中都。
3、统治政策:金朝制度基本沿袭唐宋,同时保持了一套本民族的管理系统,叫作“猛安谋克”的制度。
4、鼎盛时期:“大定之治”。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时,经济繁荣,政治稳定,世宗被百姓誉为“小尧舜”。
5、衰落灭亡: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袭扰,猛安谋克又日益腐化,统治逐渐衰落。1234年,金朝被南宋、蒙古夹击而亡。
【知识拓展】全面认识猛安谋克制
猛安谋克,女真语音译。猛安,意为千、千夫长,是部落单位;谋克,意为百、百夫长,为氏族单位。
(1)演变:由氏族部落组织到军事织再到地方行政组织。
(2)性质:是一种兵农合一制度。既是军事组织,又是地方行政组织。
(3)内容:各户壮丁平时从事生产,战时出征。
(4)作用:这种兵农合一的制度,不仅节约了财政开支,而且能保证军队有较强的战斗力,同时加速了女真族的封建化进程。
【任务驱动】
任务二:辽夏金制度建设
辽夏金的这种特别的版图结构,推动它们去创制一种不同于纯中原式的国家建构模式。它不仅能在汉地社会和统治者的“祖宗根本之地”之间保持着平衡,而且提供了比中原汉制更有弹性、更能容纳多样化、可能性因而也更能持久的一种制度框架。
——姚大力《一段与“唐宋变革”相并行的故事》
探究2.结合所学对“它们去创制不同于纯中原式的国家建构模式”予以阐释。
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1. 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的过程
①蒙古原是漠北的一个游牧部落,铁木真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他部落融入其中。
②1206年,漠北蒙古部首领铁木真统一草原各部,建立蒙古汗国,被尊为“成吉思汗”。
③先后灭掉西辽、西夏和金,收服吐蕃诸部,兼并云南大理政权,还远征到中亚、西亚、东欧地区。
④1276年,占领南宋都城临安;1279年,元军击败南宋余部,完成统一。
【知识拓展】元朝完成统一的原因及意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人民渴望统一,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②主观原因:蒙古统治集团掌握着强大的武装,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③客观原因:南宋等政权的腐朽没落。
(2)意义
①结束了分裂,奠定了明清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条件。
②促进了各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
③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④加速了蒙古族封建化进程。
⑤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发展。
2.元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1)中央: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
①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当时最高行政机关。
②枢密院:掌握军权,为最高军事管理机关。
③御史台:负责监督百官,是最高的监察机关。
(2)地方
①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除今天的河北、山西、山东地区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全国共设10个行省,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行省之下,分设路、府、州、县。行省制度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知识拓展】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原因、特点及影响
(1)原因:
①元朝疆域辽阔,为加强对地方政治和军事的控制,设立行省,代表中央对地方行使权力。
②宋代以来,地方行政效率低下,为改变宋朝以来地方行政人浮于事的局面。
(2)特点:
①一改以往以山川形便为依据的行政区划,以犬牙交错为主导,使各省无山川险阻可依,便于中央进行政治控权和军事镇压。
②具有双重性,既是朝廷的派出机构,又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
③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既有利于中央集权,又给地方留出了部分权力,达到中央与地方权力的平衡。
④领导体制是一署多员与长官节制相结合的制度。
⑤地方权力大而不专,较成功地解决了地方势力坐大的积习。
(3)影响:
①提高了地方行政效率,同时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调整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②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也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
③对中国古代郡县制进行了发展,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④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3)边疆管理
①吐蕃地区:由直属中央政府的宣政院进行管理;②西域地区:设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进行管辖;
③台湾:在隶属福建晋江的澎湖设置了巡检司进行行政管理;
(4)其他措施
①交通上,在全国修筑驿道、设立驿站和急递铺;在各港口设市舶司,与各国通商。
②经济上,重视农业生产,中央有专门机构大司农司负责农业;松江黄道婆为代表的纺织业的发展。
历史纵横(教材第58页)
材料表明元朝对边疆的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元朝时期汉族人民大量迁居边疆,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对边疆进行开发。边疆各族大量迁入中原,与汉族杂居,加强了民族融合。元朝对边疆统治的成功经验对明清的边疆统治策略产生了很大影响。
【任务驱动】
任务三:行省制
探究3.对比唐朝和元朝的行政区划图,元朝行省的划分有什么特点?元朝如何避免了重蹈唐朝藩镇割据的覆辙?
四、元朝的民族关系
1.背景:元朝疆域空前辽阔,大一统局面的出现.
2.表现:
(1)民族交融:汉族人民大量迁居边疆,带去先进生产技术,开发了边疆;很多蒙古人迁入中原,同汉族杂居相处,加速了民族交融。
(2)回族的形成:来自中亚、西亚的波斯人、阿拉伯人等移居中国,同汉、蒙古、畏兀儿等民族长期相处、不断通婚,逐渐被吸收融合,而形成我国回族的前身——回回。
(3)实行民族分化政策——四等人制。
①目的:为了保障自己的统治利益,推行民族歧视和压迫政策。
②内容:
等级 名称 民族
第一等 蒙古人 蒙古族(被称为“国族”、“自家骨肉”)。
第二等 色目人 蒙古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民族,包括党项、畏兀儿、部分契丹人等。
第三等 汉人 北方地区的汉人、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契丹、女真等族人。
第四等 南人 原南宋统治区的居民(包括汉人和其他少数民族。)
3.影响:加强了各族间的交往与联系,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形成;促进了对边疆地区的进一步管理与开发,加强了民族交融;区别对待的民族政策,易激化矛盾,不利于统治,这是元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知识拓展】正确认识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政权及民族关系
(1)关于民族政权的认识: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因此辽、宋、夏、金、元这些政权的历史地位是平等的,少数民族政权为我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2)关于民族关系的问题:
①各民族间存在战争,这些战争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反抗民族压迫和掠夺的战争都是正义的,为了实现国家统一的战争也是正义的,反之则是非正义的。
②在宋、辽、夏、金的关系中占主导的是三次议和,这三次议和虽然是两宋统治者接受屈辱条件以求得苟安,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议和使双方减少了战争,获得了较长时间的相对安定局面,有利于生产的发展和各民族人民的友好交往。
③这一时期,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文化、技术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各民族之间的商品贸易联系增强,少数民族政权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先进文化的影响,先后完成了封建化进程,各民族进一步交融。
4、元朝灭亡
(1)原因: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
(2)概况:14世纪中叶,农民起义相继在中原和南方爆发,不久元朝灭亡,以宫廷贵族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大批留居内地的蒙古人、色目人等,逐渐与汉族相融合。
【知识拓展】元朝在中国古代史上的历史地位
(1)它结束了自唐末五代以来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实现了国家的大统一,是元明清五六百年统一局面的开创者。元朝统一后的有效管辖,使元朝发展成为中国历史上幅员最辽阔的朝代。西藏、台湾都正式纳入中央政府的管辖之下。
(2)首创行省制度,设岭北、辽阳、云南行省,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这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一项重大改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3)民族融合出现高潮。蒙古族等边疆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汉族人民向边疆地区流动,元朝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时期。
(4)经济繁荣,漕运、海运规模空前,对外贸易发达。大都成为闻名世界的商业大都市。
【任务驱动】
任务四:分而不崩,统而为一
天下包含的夷夏如阴阳,互依互动是整合多元世界的一种有效的观念平台、实践智慧,兼具华、夷二元视角,尤其注意被忽略的天下的夷狄一维,这是一种完整的中国经验。
——韦兵《完整的中国经验:天下的“夷狄之维”》
探究4.根据所学说明元朝为“完整的中国”提供了哪些经验?
任务五: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我们不能只认为宋、明这样的王朝可以代表中国,而忽略边疆民族建立的辽、金、西夏区域政权。……没有边疆何以中国?中国的历史就是边疆民族不断融入发展的历史,特别是北方民族的南下和交融,才使中国不断发展壮大,由原来的华夏形成了现在的中华,造就了今天的多元一体,才葆有了不断攀升的原动力。
——魏坚:不理解草原文明,就无法理解中国历史
探究5. 根据材料,举例说明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作用。
【真题体验】
1.(2018·天津高考·2)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这说明元朝( )
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 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 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 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
2.(2018.4·浙江高考·5)元朝的大一统超迈前代,其疆域“北踰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为实施有效管理,在全国分设十个行省。行省的设立旨在( )
A.独立民政事务,调动地方政治自主性 B.加强中央集权,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
C.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 D.防范宰相擅权,提高中央政府行政效率
3.(2015·重庆高考·4)《金史》记载:“赞曰:章宗在位二十年,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内小康,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规……亦可谓有志于治者矣。”这表明金章宗( )
A.完善了金朝典章制度 B.开始推行内阁制度 C.治国理政不如金世宗 D.照搬金世宗时的律令
4.(2015·福建高考·15)元初,中书省“省规”:三日一奏事,军国急务不拘于此限;定时由首领官排定需议事项,逐项讨论,事关重大且意见不同时将实情禀奏皇帝。这表明中书省( )
A.专为处理军国急事而设 B.强调集体议决防止大臣专权
C.通过分割权力强化相权 D.任何决策之事实时禀报皇帝
5.(2012·上海高考·9)元朝时右丞相铁木迭儿掌管宣政院,他的儿子也为宣政院使。《元史·奸臣传》记载了时人的批评,称其“无功于国,尽居贵显。”宣政院的“贵显”在于( )
A.向各省宣达政令 B.负责中央官员选拔 C.管理佛教事务和吐蕃地区 D.掌管蒙古兵马征发
6.(2015·全国Ⅰ卷高考·48)(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 丘处机(1148~1227年),登州(今属山东)人,19岁时投入道教全真派。全真派是当时新出现的一个道教派别,主张兼修儒、释。丘处机潜心研习,成为一方道教领袖。其时黄河南北陷于战乱,全真派徒众剧增,成为蒙古、金、宋竞相争取的对象。
1220年,应成吉思汗之召,丘处机偕弟子西行,历时四年,行程万余里,到达成吉思汗驻跸的雪山(在今中亚地区)。成吉思汗常与他交谈,丘处机“每言欲一天下者,必在乎不嗜杀人。及问为治之方,则对以敬天爱民为本”。成吉思汗深为认同,“命左右书之,且以训诸子”。史载:某日暴雷异常,成吉思汗询问是何预兆,丘处机借此回答说:“人罪莫大于不孝,不孝则不顺乎天,故天威震动以警之。似闻境内不孝者多,陛下宜明天威,以导有众。”成吉思汗采纳了他的建议。
丘处机的弟子李志常撰写了《长春真人西游记》一书,记录了丘处机西行谒见成吉思汗的经历与见闻,流传至今。
——据《元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丘处机的意见被成吉思汗接受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丘处机西行的意义。(9分)
【巩固练习】
1.《辽史·百官志一》:“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汉人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契丹采取“蕃汉分治”的政治制度,根源在于契丹族与汉族
A.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不同 B.民族矛盾非常尖锐
C.经济、文化发展水平不同 D.官僚集团谋求妥协
2.女真人自然崇孝,金政权建立后逐步确立了为祖先上尊谥、上庙号以及建太庙崇祀祖先制度,并大力倡导孝道,视“忠臣犹孝子”,忠孝合一。这表明金
A.奉行以孝立国 B.倡导家国一体 C.认同中华文化 D.推行移风易俗
3.据《金史》记载,1153年,金朝的统治中心南移到了中都燕京(今北京),迁都之后的二十多年间,女真族逐渐改变旧俗,在日常饮食、音乐等方面“皆习汉风”。材料说明金朝迁都
A.促进了民族间的融合 B.加速了北京地区的建设
C.推动了南北面官制度 D.摈弃了女真的文化传统
4.下表是史籍中有关辽夏金的部分记述。据此可知,辽夏金
记述 出处
辽之先,出自炎帝,世为审吉(审吉:契丹古称)国.太祖受可汗之禅,遂建国 《辽史·太祖纪》
夏之境土,方二万余里,其设官之制,多与宋同。朝贺之仪,杂用唐、宋,而乐之器与曲则唐也 《宋史·夏国传下》
律科举人止知读律,不知教化之原,必使通治《论语》《孟子》,涵养器度。遇府、会试,委经义试官出题别试,与本科通定去留为宜 《金史·章宗本纪一》
A.效法中原制度加速封建化 B.强化文化认同促政权稳定
C.与内地政治文化交流密切 D.追述华夷共祖以强基固本
5.如图是中国某时期各民族政权并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国实行猛安谋克制度
B.乙国分置南北面官管理国内事务
C.丙国实行“四等人制”
D.甲国与丙国签订和议,甲国向丙国称臣
6.《马可波罗行记》记载:“所有通至各省之要道上,每隔二十五迈耳,或三十迈耳,必有一驿。无人居之地,全无道路可通,此类驿站,亦必设立。”明代在全国均建有驿站,每隔十里置铺,铺有铺长;六十里设驿,驿有驿丞。沿线每60-80里设一个驿站。这主要表明,元明两朝
A.注重地方治理 B.邮政行业发达 C.军队调动频繁 D.贩运贸易发达
7.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机构演变情况表
年代 省数 道、路数 州数 郡(府、国)数 县(侯国)数
秦始皇二十六年 —— —— —— 36 不详
西汉平帝(1—5年) —— —— 13 103 1578
东汉顺帝(126—144年) —— —— 13 105 1180
隋大业五年(609年) —— —— —— 190 1255
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 —— 15道 —— 328 1573
宋宣和四年(1122年) —— 26路 288 —— 1234
元朝 12省 183路 —— 97 1425
上表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反映出从秦朝到元朝
A.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减轻中央的负担 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方式不变
C.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控制 D.州郡等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变
8.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这反映了元朝
A.中央对地方权力的分配趋于合理 B.行省权力受到中央节制
C.中央地方之间权力之争长期存在 D.地方权力加大威胁中央
9.元朝的地方行政区,--是代表朝廷监临各地的行中书省与宣慰司,二是直接牧民的路、府、州、县,具有典型的多层级、复式结构的特征。元朝地方行政设置
A.适应了多民族国家统治的需要 B.反映了蒙古文化对制度的影响
C.旨在促进不同区域的协同发展 D.有利于强化大一统的君主专制
10.钱穆先生认为,元人所谓“行中书省”,即是活动的中书省,即中枢政权之流动分布。其意惟恐一个中央政权不足控驭此广土众民,乃专为蒙古狭义的部族政权而设此制度。据此可知行省制( )
A.加强了蒙古部族政权对全国的统治 B.隐含着地方分裂割据的因素
C.既加强中央集权又扩大了地方权力 D.属中央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11.从汉到清,中央与地方的财税分成比例各有不同。汉代中央与地方的赋税比例一般是4:6,唐代比例一般为5:5,宋代比例大致为6:4,元代比例为7:3,明代比例高达8:2,清代比例虽有下降但仍为7:3。该变化反映了
A.集权制度的强化 B.地方机构的膨胀 C.赋税名目的增加 D.小农经济的发展
12.元朝时期,西域之士“仕于中朝,学于南夏,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中原之士“西游昆仑之圃,北望大荒之野,涉黄河之流,而寻瑶池之津”。这反映出元朝
A.民族隔阂的消除 B.对外政策的开放 C.中央集权的加强 D.民族融合的加强
13.元世祖统治前期,以汉法弥补蒙古旧制的空缺;到后期,他有感“朕左右复无汉人,可否皆自朕决”,于是重置汉人儒臣于风纪之司(监察机构),遇有大政,使其议论之,遂成为有元“家法”。元世祖创立的这一“家法”
A.适应了专制集权统治需要 B.强化了中枢权力的制衡
C.消除了蒙汉民族间的差异 D.巩固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14.元朝政府编辑推广的《农桑辑要》和《齐民要术》相比,新添了许多作物种类和栽培法。包括原来生长在长江流域或长江以南的植物,如苎麻、茶、橙、桔、甘蔗等作物的种植方法,都有介绍。造成上述不同的原因是
A.原产美洲的作物品种的传入 B.元朝是地兼南北的统一王朝
C.北方的作物品种传播到南方 D.北方地区处于长期战乱之中
15.据《元史·地理志》记载:“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在边疆设立的由当地少数民族首领担任长官的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这主要说明元代( )
A.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B.对边疆地区实施了因地制宜的统治
C.疆域范围出现比唐朝扩大化的趋向 D.改革赋役制度使财政收入大幅增加
16.古代中国政区演变的历史,即是一部政治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历代政区设置的演变
——据赵聚军《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的理论研究》
结合古代中国“政区设置”的变化,说明政区演变的历史是一部“政治史”。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元朝的建立者忽必烈受汉文化影响较深,在“潜邸”时,就“广延文学四方之士讲论治道。”如何做到既保持“国朝之成法”,又适应中原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是忽必烈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当他在汉族地主阶级和一部分蒙古贵族的支持下夺得汗位以后,就开始按中原王朝原有模式来建立政权机构。公元1271年,取《易经》“元”之义,建国号为“天元”,以中原正统王朝自居。
——摘自李春棠 侯力《中国古代史教程》
忽必烈严厉禁止屠城,兵临南宋临安时,使临安得以“九衢之市,一代之繁华如故”。废除州县官世袭,释放奴隶,重用汉官,劝课农桑,反对毁田放牧。诏令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改革蒙古旧制,“援唐宋之故典,参辽金之遗制,设官分职,立政安民”,实施行省制,加强对边地的管理。忽必烈改制取得巨大成功,统治初期就“民安赋役,国用粗足,政事更新”,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文明的继续发展。
——摘据《元史世祖本纪》
(1)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忽必烈能建立、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原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忽必烈为中华文明发展作出的贡献。
答题栏1-5 6-10 11-15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真题体验】
ABABC
6.【答案】(1)原因:成吉思汗需要为庞大的统治区域寻求治理方法;丘处机学识广博;善于选择劝谏的方式与时机。(6分)
(2)意义:使蒙古最高统治者较为深入地接触到中原的思想文化;为后来元朝的统治起了一定作用;留下了关于当时西域地区重要的文献记录。(9分)
【巩固练习】
CCABA ACBAA ADABA
16.秦汉时期地方实施郡县制,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汉代后期州的出现,说明古代对地方官员监察制度的成熟;汉唐时期侯国、封国、方镇的出现,说明中央政权受到地方势力的威胁;宋代“路”、“三司”的建立,目的在于分割地方政权以加强中央集权;元明清时期的行省制度,说明古代中国疆域的空前扩大和对地方管辖的加强。历代行政区划的变更,还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既有沿革继承,又有创新。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幅员辽阔的版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17.(1)原因:受先进汉文化影响,大胆采用中原先进文明:杂糅蒙汉制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国家治理:重视以农立国,强调政在得民:改革旧制成功,国富民安。
(2)结束了唐末以来长期分裂局面:禁止屠城;为中华文明发展营造统一稳定的环境;劝课农桑: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创建行省制: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主动学习中原文化;促进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真题体验】
ABABC
6.【答案】(1)原因:成吉思汗需要为庞大的统治区域寻求治理方法;丘处机学识广博;善于选择劝谏的方式与时机。(6分)
(2)意义:使蒙古最高统治者较为深入地接触到中原的思想文化;为后来元朝的统治起了一定作用;留下了关于当时西域地区重要的文献记录。(9分)
【巩固练习】
CCABA ACBAA ADABA
16.秦汉时期地方实施郡县制,反映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汉代后期州的出现,说明古代对地方官员监察制度的成熟;汉唐时期侯国、封国、方镇的出现,说明中央政权受到地方势力的威胁;宋代“路”、“三司”的建立,目的在于分割地方政权以加强中央集权;元明清时期的行省制度,说明古代中国疆域的空前扩大和对地方管辖的加强。历代行政区划的变更,还说明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既有沿革继承,又有创新。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幅员辽阔的版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17.(1)原因:受先进汉文化影响,大胆采用中原先进文明:杂糅蒙汉制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国家治理:重视以农立国,强调政在得民:改革旧制成功,国富民安。
(2)结束了唐末以来长期分裂局面:禁止屠城;为中华文明发展营造统一稳定的环境;劝课农桑: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创建行省制: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主动学习中原文化;促进民族融合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探究1.自称“北朝”
意义:南北政权平等,南北对峙范围扩大,中华格局扩大
探究2.辽夏金跨越农耕-游牧带的版图结构,其疆域范围内中原农耕民族与少数民族在生产方式和社会习俗方面存在差异,为加强统治,各少数民族政权的官制仿汉制而建,同时保留本民族的特色,因俗而治,兼容并蓄。
辽政权实行南北面官的双轨行政体制,胡汉分治;政治中心为四时捺钵,保持草原习俗。西夏政权中央官制仿宋制而建,同时一制二称,体现多元包容,有利于西夏与宋的和谐共存。金实行猛安谋克制度,寓兵于农,既能满足农业生产的需要,又能满足军事作战的需要,从而巩固金的统治。
因俗而治的灵活政策既吸收借鉴了中原王朝的统治制度,又保留了本民族的特色,形成了二元统治结构;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少数民族的统治;加快了民族交融;保护了农耕经济,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对后世的政治制度产生重要影响(因俗而治的理念为后世所沿用);丰富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内涵。
探究3.数量少,辖区大
元朝行省的划分以“跨天险”为原则,达到“失天险”的效果,运用“犬牙交错”以防地方割据。
行省长官的身份安排以“蒙古人掌最重要的官印”,汉人、回回辅之为原则,以民族控制之利来弥补地方分权之弊。
从行省性质看,既是地方行政机构,更是中央派出机构,重大民政、军政事务需要上报中书省和枢密院外。枢密院和御史台也有派出机构,称为“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地方和中央的设置如出一辙,台、省、院三足鼎立,互相牵制。
探究4.结束长期分裂割据的局面,重新实现国家的大统一,是元明清五六百年统一局面的开创者。
首创行省制度,设岭北、辽阳、云南行省,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管辖,使边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的趋向。
各民族杂居、相处与通婚,推动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也融合形成新的民族;
交通物流:建驿道,设驿站、急递铺,重开大运河与开辟长途海运航线;
探究5. 边疆:开拓边疆,完成了局部地区的统一到元代的大统一,为明清的辽阔疆域奠基;开发边疆,民族政权致力于发展生产,推动边疆地区农业手工业等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制度:少数民族政权认同中原王朝的统治制度,借鉴中原政权的组织形式;因俗而治,创建多种适合于少数民族的政治制度,为以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权建设提供经验;如辽“南北面官制度“;元”行省制“。
文化:少数民族政权创造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便利了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文化交流,提高了整个民族的文化水平,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
总之: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民族:有利于民族融合;
推动了北方政治中心地位的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