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3.2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 课时 37
七 年级 学科:数 学 课型:新授课 时间: 年 月 日 执笔: 审核:数学导学案审核组 二次 备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明标 1、复习导入运用方程解实际问题的步骤是什么?①设:设出合理的未知数②找:找出相等关系③列:列出方程④解:求出方程的解⑤答: 2、展示学习目标1、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进一步认识方程模型的重要性.2、掌握移项方法,学会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理解解方程的目标,体会解法中蕴涵的化归思想.交流预习1、预习内容:自学课本P89-90页,完成P90练习1、2。2、预习测试:《能力测试与培养》p65页教材助读,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 《能力测试与培养》p65页学点探究一 探究点二: 《能力测试与培养》p65页学点探究二 探究点三: 《能力测试与培养》p65页延伸与探索 分层提高(个数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 基础题1、对比下面方程x+3x-2x=4 5a-1=3a+56y-1.5y-2.5y=3 3x+20=4x-253x-4x=-25-20 2x+13=6x+5有什么不同点?该这样把方程向x=a的形式转化? 提高题解下列方程①2x-8=3x②6x+7=4x-5③4x-7=-3x+7 五.归纳总结你本节课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困惑?达标测试解方程 3x+7=32-2x作业设置教材p91习题3.2 第3、4题预习导读
导学反思课题 3.2解一元一次方程 (一)复习一 课时 38
七 年级 学科:数 学 课型:新授课 时间: 年 月 日 执笔: 审核:数学导学案审核组 二次 备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明标 1、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方程解决问题,认识方程的重要性.2、掌握移项方法,学会解“ax+b=cx+d”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二、 知识回顾一、从算式到方程1.____________叫方程.2.只含有_______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___________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3.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_________的值,叫做方程的解,只含有______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根.4.等式两边都________同一个数或同一个整式,所得结果仍是等式.5.等式两边都________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所得结果仍为等式.二、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6.合并是根据________,把含有x的几项合并成一个式子,如x+2x-5x=_____.7.方程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在______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类变形叫做移项,这个法则叫移项法则,移项的根据是_________.8.系数化为1是指把方程中的未知数的系数化为________,它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9.解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1)移项:将常数项放在________,未知数放在__________. (2)合并:将同类项进行________,一般要逆用__________. (3)系数化为1:利用等式性质_________,例题精讲例1:有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3,9,-27,81,-243……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1701,这三个数各是多少? 分析问题 引导学生观察这列数有什么规律?(从符号和绝对值两方面)学生讨论后发现:后面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3倍。师生共同分析,完成解答过程:解:设这三个相邻数中的第一个数为x,则第2个数为-3x,第3个数为-3×(-3x)=9x根据这三个数的和是-1710,得x-3x+9x=-1710合并,得7x=-243所以-3x=7299x=-2187答:这三个数是-243、729、-2187总结与提高(个数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 1、三个连续的奇数的和是27,求这三个奇数。如果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9,你能求出这三个奇数吗? 2、、在某月内,李老师要参加三天的学习培训,现在知道这三天的日期的数字之和是39.培训时间是连续的三天,你知道这几天分别是当月的哪几号吗?若培训时间是连续三周的周六,那这几天又分是当月的哪几号? 五.总结与提升4、小明和小红做游戏,小明拿出一张日历:“我用笔圈出了2×2的一个正方形,它们数字的和是76,你知道我圈出的是哪几个数字吗?”你能帮小红解决吗? 作业设置《能力培养与测试》p64 7、8、9题
导学反思课题 3.3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 课时 40
七 年级 学科:数 学 课型:新授课 时间: 年 月 日 执笔: 审核:数学导学案审核组 二次 备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明标 (1)情境导入:(买布问题):顾客用540卢布买了两种布料共138俄尺,其中蓝布料每俄尺3卢布,黑布料每俄尺5卢布,两种布料各买了多少? 1、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2、算术方法?方程方法?两种都行吗?孰良孰莠?请同学们讨论交流3、较之算术方法,方程解法要简易得多,展示如下:(师生共同合作)设买了蓝布料x俄尺,那么买黑布料(138-x)俄尺;因而买蓝布料花了3x卢布,买黑布料花了5(138-x)卢布,根据买两种布料共用540卢布,列得方程 3x+5(138-x)=540 (2)展示学习目标 1、通过运用列方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到列方程解应用题更为简捷。 2、掌握去括号解方程的方法.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预习1、预习内容:自学课本P93-95页,完成P95练习2、预习测试1、完成教材P95练习2、完成《能力培养与测试》教材助读·自主学习部分 小组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见《能力培养与测试》 P67学点探究一 探究点二: 见《能力培养与测试》 P67学点探究二 探究点三: 见《能力培养与测试》 P67学点探究二之延伸与探索四、分层提高 基础题 1、解下列方程:(1)10x-4(3-x)-5(2+7x)=15x-9(x-2)(2)3(2-3x)-3[3(2x-3)+3]=5 提高题 2、编一道联系实际的数学问题,使所列的方程是6x+8(65一x)=400五.归纳总结 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反思小结: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在解决配套、分配等问题方面你获得了哪些经验?这些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有什么特点? 六、达标测试杭州新西湖建成后,某班40名同学去划船游湖,一共租了8条小船,其中有可坐4人的小船和可坐6人的小船,40名同学刚好坐满8条小船,问这两种小船各租了几条?作业设置 教材P99习题3.1 T 1、2、题预习导读 结合《能力测试与培养》预习3.3解一元一次方程---去括号
导学反思课题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 课时 36
七 年级 学科:数 学 课型:新授课 时间: 年 月 日 执笔: 审核:数学导学案审核组 二次 备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明标 1、情境导入约公元825年,中亚细亚数学家阿尔—花拉子米写了一本代数书,重点论述怎样解方程。这本书的拉丁译本为《对消与还原》。“对消”与“还原”是什么意思呢?2、展示学习目标1、让学生正确、熟练的掌握和应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两个基本步骤: “合并同类项”、“将未知数的系数化为1”;2、自主探索、归纳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交流预习1、预习内容:自学课本P86-87页,完成P88练习1、2、3。2、预习测试:解方程:70%x+(30-x)×55%=30×65% .完成《能力培养与测试》教材助读·自主学习部分小组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能力测试与培养》P63学点探究一 探究点二:《能力测试与培养》P63学点探究二 探究点三:教材P87例1、2、 分层提高(个数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 基础题:(1)x+3x-2x=4 (2)8x-7x-12x=-5 (3)2.5z-7.5z+6z=32 提高题《能力测试与培养》P63页第6题 拓展题《能力测试与培养》P63页第7、8题归纳总结1、你今天学习的解方程有哪些步骤 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 (等式性质2)2:如何列方程?分哪些步骤?一.设未知数:二.分析题意找出等量关系:三.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达标测试一个数,它的三分之二,它的一半,它的七分之一,它的全部,加起来总共是33。求这个数。作业设置教材91第1题预习导读结合《能力测试与培养》预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移项部分
导学反思课题 3.1.2等式的性质 课时 35
七 年级 学科:数 学 课型:新授课 时间: 年 月 日 执笔: 审核:数学导学案审核组 二次 备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明标 1、复习导入(1)、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2、展示学习目标1.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2.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用等式的一条性质)一元一次方程;交流预习1、预习内容:自学课本P81-82页,2、预习测试:完成教材P83练习小组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见《能力培养与测试》 P61学点探究一 探究点二:见《能力培养与测试》 P61学点探究二 探究点三:见《能力培养与测试》 P61学点探究二之延伸与探索分层提高(个数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基础题(1)下列式子,是等式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x+2x=3x 3x+1 m+n=n+m 3×3=5×2 3>2 (2)下面,请同学们在纸上写一个等式交给同桌进行变形,并请她说说你变形的依据是什么.(3)下面运用等式性质进行的变形中,哪些是正确的?并说明理由或依据.①若x=y,则x-5=y ②若x=y,则ax=ay ③若x+6=0,则x=-6 ④若2x=5x,则2=5拓展题1.下列等式变形错误的是( ) A.由a=b得a+5=b+5; B.由a=b得; C.由x+2=y+2得x=y; D.由-3x=-3y得x=-y2.运用等式性质进行的变形,正确的是( ) A.如果a=b,那么a+c=b-c; B.如果,那么a=b; C.如果a=b,那么; D.如果a2=3a,那么a=33.用适当的数或式子填空,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是根据等式的哪一条性质以及怎样变形的:(1)如果x+8=10,那么x=10+_________; (2)如果4x=3x+7,那么4x-_______=7;(3)如果-3x=8,那么x=________; (4)如果x=-2,那么_______=-6. 五.归纳总结1、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2、你还有什么困惑达标测试1.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1) x-5=6 (2)0.3x=45(3)-y=0.6 (4)二、填一填(1)如果3x+4=7,那么3x=________,其依据是________ ,在等式的两边都________.(2)如果- 2x=8,那么x=________,依据是________ ,在等式的两边都________.(3)如果-x=3,那么x=________(4) 如果-2x=4, ,那么x =________。(5) 如果2x- ,那么6x-1=________.作业设置教材P83习题3.1 T 1、2、4题预习导读教材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导学反思课题 3.1.1一元一次方程 课时 34
七 年级 学科:数 学 课型:新授课 时间: 年 月 日 执笔: 审核:数学导学案审核组 二次 备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1.能根据题意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分析出等量关系,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2.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3.掌握检验某个数值是不是方程解的方法交流预习1、预习内容:课本P78---P80内容2、预习测试:完成《能力培养与测试》教材助读·自主学习部分(小组长负责检查)小组合作探究探究点一:1.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有( )(1)(2)(3)(4)判断一元一次方程的依据: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2.未知数最高次数是1探究点二:设未知数列方程2.(1)运动场环形跑道一周为400m,沿跑道跑多少圈,可以跑4000m (2)某个正方形的边长是8,某个长方形的宽是4,若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相等,则长方形的长是多少?探究点三:3.方程和等式是等价的吗?(小组合作交流)答:不是等价的。方程一定是等式,但是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分层提高1.在①② ③ ④ ⑤中方程有_个4.五.达标测试:完成《能力培养与测试》P58内容归纳总结:1.什么是方程?含有未知数 的整式叫做方程。2.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中 只含有 一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 1 ,等号两边都是 整式 ,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作业设置:课本P80练习1.2.3.4预习导读:预习3.1.2等式的性质
导学反思课题 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复习二 课时 39
七 年级 学科:数 学 课型:新授课 时间: 年 月 日 执笔: 审核:数学导学案审核组 二次 备课
一、创设情境、导入明标 1、经历由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模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模型化的思想。2、通过探究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二、知识回顾一元一次方程的讨论(1)1.合并是根据________,把含有x的几项合并成一个式子,如x+2x-5x=_____.2.方程中的任何一项,都可以在______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这类变形叫做移项,这个法则叫移项法则,移项的根据是_________.3.系数化为1是指把方程中的未知数的系数化为________,它的理论依据是____________.4.解较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1)移项:将常数项放在________,未知数放在__________. (2)合并:将同类项进行________,一般要逆用__________. (3)系数化为1:利用等式性质_________,化成x=a的形式.5.用一元一次方程解答实际问题的思路: 其中分析和抽象的过程可概括为: (1)弄清题意和其中的________,用_________表示适当的未知数. (2)找出能表示问题含义的一个主要的_________. (3)对这个_______中涉及的量列出所需的表达式,根据_________得到方程.三、例题精讲例2;观察下列两种移动电话计费方式表: 全球通神州行月租费50元/月0本地通话费0.40元/分0.60元/分设计以下问题:1、你能从中表中获得哪些信息,试用自己的话说说。用“全球通”每月收月租费50元,此外根据累计通话时间按0.40元/分加收通话费;用“神州行”不收月租费,根据累计通话时间按0.60元/分收通话费。2、猜一猜,使用哪一种计费方式合算?不一定,具体由当月累计通话时间决定。3、一个月内在本地通话200分和300分,按两种计费方式各需交费多少元?解: 全球通神州行200分130元120元300分170元180元 4、对于某个本地通通话时间,会出现两种计费方式的收费一样的情况吗?解:1、设累计通话t分,则用“全球通”要收费(50+0.4t)元,用“神州行”要收费0.6t元,如果两种计费方式的收费一样,则0.6t=50+0.4t 移项得 0.6t-0.4t=50 合并,得0.2t=50 系数化为1,得t=250答:如果一个月内通话250分,那么两种计费方式的收费相同。 互助提高(个数根据具体情况灵活安排) 基础题 1.“某数的2倍与它的 的差比它的大3.”若设某数为x,则可列方程是__________.2.判断-6是不是方程 x= x+ 的解.3.下列四个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x-1=0 B.a+b=0 C.2x=0 D. =14.写出一个方程,使它的解为2,方程是__________.提高题1.某同学解方程x-2=3的过程是x-2=3=x=3+2=5,有没有错误?请你解答.2.当x取何值时,代数式2x-1比代数式5x+6的值小1?拓展题 足球表面是由若干个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块围成的,黑、白皮块数目比为3:5,一个足球表面一共有32个皮块,黑色皮块和白色皮块各有多少个?五.归纳总结1、知识梳理:用框图概括“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2、一个两位数,个位数字是十位数字的3倍,如果把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对调,那么得到的新数比原数大54,求原来的两位数。作业设置《能力培养与测试》p66第8、9题
导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