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23年重庆市历史中考(学业水平考试)预测试题(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2023年重庆市历史中考(学业水平考试)预测试题(七)(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5-30 20:50:5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重庆市 2023 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
历史试题(预测七)
(开卷 本卷共两个大题,满分 50分,与道德与法治学科共用 9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小题,每小题 1分,共 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我国先民的
陕西宝鸡出土的小口尖底陶瓶 河南陕县出土的陶釜、陶灶 山东泰安出土的白陶鬹
约公元前 5000-前 3000年 约公元前 5000-前 3000 年 约公元前 4200-前 2500 年
A.农耕工具丰富多样 B.商品贸易较为活跃
C.陶器文化历史悠久 D.彩陶艺术绚丽多彩
2.甲骨文包含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共同呈现了当时的
甲骨文
A.政治状况
B.经济发展
C.科技进步
D.军队建设
3.右图选自某书的部分章节目录。据此判断,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人物
A.秦始皇 第二章消灭项羽,建立汉朝
B.汉高祖 第三章确立典章,设立制度
C.汉文帝 第四章休养生息,发展经济
D.汉武帝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右面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
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这反映了
A.内迁各族生活习惯一致
B.祖国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C.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D.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胡床 椅子 方凳
5.下表是根据胡凡主编《简明中国通史》而制作的《唐朝前期户口统计表》
(单位:万户)。该表反映了唐朝前期
唐初 贞观 高宗 武周 玄宗 天宝
十三年 永徽三年 神龙元年 开元二十八年 十三年
200 304 380 615 841 906.9
A.社会风气开放 B.民族交融
C.中外交往频繁 D.经济发展
6.《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了中国古代独创的造船技术—水密(意为“不透
水”)隔仓,中国古代文献也提及过此技术。然而,长期以来该技术却未见于
实物。直到 1974年,在福建泉州出土了有 13个水密隔舱的南宋木船,中国古
人这一造船技术上的创新才得以实证。这说明
A.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均真实可信 B.文物考古是实证历史的有力手段
C.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开始于南宋 D.泉州是宋朝唯一的海外贸易港口
7.报刊杂志是近代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是各种政治力量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的主要阵地。下列报刊杂志中,旗帜鲜明地反对国民党投降派、揭露国民党顽
固派,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喉舌、人民的向导的是
A B C D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8.绘制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下列选项与图中序号对应完全正确的

A.①近代的屈辱与抗争 ②戊戌变法 ③地主阶级 ④三民主义
B.①近代的屈辱与抗争 ②辛亥革命 ③资产阶级 ④民主与科学
C.①近代化的探索 ②辛亥革命 ③资产阶级 ④三民主义
D.①近代化的探索 ②戊戌变法 ③地主阶级 ④民主与科学
9.下图反映了 1933年到 1938年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构成的比例变化,这说明
A.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B.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土地革命
C.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作战
D.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0.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所有中国人的爱国热情都被奇
迹般地调动起来,人们加班加点地工作,把增产增收的东西捐献成飞机大炮,
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对这些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A.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B.土地改革,保障民生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一五”计划,工业起步
11.据表可知,世界古代文明具有
文明古国 国家机器与制度 大型工程 文化
古埃及 军队、刑法、法老 金字塔 太阳历
古印度 种姓制度 佛教、发明十个数字符号
A.多样性 B.一致性 C.互信性 D.互鉴性
12.研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是
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某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
示意图。据图可知,这位航海家是
A.哥伦布
B.迪亚士
C.麦哲伦
D.达·伽马
13.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
史实与结论。下列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表述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916 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
B.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
C.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中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D.1942 年 1月,美、英、苏、中等 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14.阅读右图漫画,指出变化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时代特征
A.欧日崛起 三足鼎立
B.美国援助 遏制苏联
C.美苏争霸 抱团取暖
D.欧日同盟 对抗美国 20世纪 40 年代末 20世纪 90年代末
15.因果联系是事物普遍联系中的一种联系。下列前后史事之间,没有因果联
系的是
A.四大发明西传——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
B.青藏、川藏公路成功通车——西藏的和平解放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C.抗战时期工业内迁——重庆成为抗战时期的工业中心
D.中国加入 WTO——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小题,第 16题 5分,第 17题 12分,第 18题 12
分,第 19题 6分,共 35分。
16.(5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隋朝重视儒学,开创科举制,对唐代教育制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唐
代继承并发展了科举制,并把读书、选拔人才(做官)相结合,因而极大地促
进了教育的发展。官学、私学等各种教育活动的发达,推动了大众教育的发展
与全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唐宋时期绚烂多彩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教
育的繁荣和创造力的发挥。无论是唐代三教并重、文学艺术和技艺等内容丰富
的教育,还是宋代以儒家经学、儒家伦理为代表的教育,都较大地影响了文明
的演进,促进了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发展。宋代教育特别是教育改革,强化了
儒家文化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隋唐时期的对外教育
交流,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前往中华,接
受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熏陶,将中华教育经验传播到日本,对日本教育和文明发
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以下表述是从上述材料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上的括号内填“√”;
违背了上述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填“╳”;是上述材料信息
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O”。(3分)
A.科举制的实施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B.唐宋时期绚烂多彩的文化,直接推动了教育的繁荣和发展。
C.日本积极吸收隋唐文化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
家。
(2)根据材料,概括唐宋教育的特点。(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7.(12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崇尚竞技,视运动员为对城邦有功绩的人。根据记载,梭伦规定在
地峡竞技会获胜可以得到 100德拉克玛的奖金,在奥林匹克竞技会获胜可以得
到 500德拉克玛的奖金。获胜者还将获得前排观剧、终身公餐的资格与纪念奖
品……希腊人在共同宗教信仰和习俗感召下聚集于比赛圣地,通过比赛和交
流,人们巩固了宗教传统和生活习俗;与此同时,竞技赛会之地各城邦表达自
己的政治主张,增强自我意识和其他城邦的认同。通过竞技,希腊各邦的民族
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希腊人也把参加竞技运动会尤其是泛希腊运动会作为
其希腊民族地位得到确认的标志之一,希腊文明得以广泛传播。
——摘编自陈思伟《古希腊竞技职业化刍议》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希腊竞技比赛的作用。(3分)
材料二 在宋代都市中,“瓦舍”之类的娱乐场所相当盛行,其中表演的是名目
繁多的杂乐百戏。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宋朝杂乐百戏,有踏球、蹴
球、踏索……百戏之类。”可见,体育表演已相当盛行。由于出现大量体育专
业表演人员,因此体育性组织-“社”就应运而生。如弓、弩的“踏弩社”“水
弩社”“锦标社”等。元日走城、元宵走夜、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等,都已成
为全国性的民间、民俗体育活动内容,创造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体育休闲娱乐活
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健康、进步。
——摘编自宋旭《宋代市民体育休闲生活的社会学分析》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市民体育发展的特点。(3分)结合所学,分析宋
代市民体育得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分)
材料三 1971年世乒赛成为促成乒乓外交与中美关系破冰的重要契机,中国乒
乓球队不仅在赛事中大放异彩夺得冠军,还为我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杰出贡
献。这一切与我国在体育事业上实行的“举国体制”以及在这一体制下作为
“国球”的中国乒乓球的强大实力有着密切联系。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乒乓球运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开
展并取得辉煌战绩。强大的实力使中国乒乓球队在世乒赛上得到其他国家的尊
重和认可,也为其与美国乒乓球队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陈铭希《中美乒乓外交发生的历史逻辑及启示研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乒乓外交”得以实现的条件。(3
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意义和价值的理解。
(1分)
18.(12 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充分说明,无论是
物种、技术,还是资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断传播、交流、
互动中得以发展、得以进步的,我们要用文明交流交融破解“文明冲突论”。
重庆一中学对此展开探究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物种交流 美美与共】
材料一 以下为张老师根据《全球通史》等著作,为同学们整理的表格资料。
世界各地物种外传表(部分)
物种名称 原产地区 传播路径 引入时间
大蒜 欧洲和亚洲 经西域—中国 西汉(公元前 2世纪)
蚕豆 亚洲和非洲 经西域—中国 西汉(公元前 2世纪)
玉米、红薯、 美洲 经欧洲—中国 明朝(15世纪末 16世纪初)
烟草
小麦、水稻 亚洲 经欧洲—美洲 明朝(15世纪末 16世纪初)
畜禽 亚洲 经欧洲—美洲 明朝(15世纪末 16世纪初)
(鸡、牛等)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根据表格,概括物种外传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探究得出促成世界各
地物种外传的原因。(2分)
任务二【万邦协和 合作共赢】
材料二
图一 1942 年 图二 1965年
美国邮政发行“中国抗战五周年纪念邮票” 万隆会议十周年纪念邮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两张邮票的发行背景。(2 分)两
张邮票共同体现了什么精神?(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任务三【守正创新 和合共生】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
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四个
时期进行了总结,不同时期都诞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成果。
时期 新民主主义 社会主义革命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中国特色社会
革命时期 和建设时期 建设新时期 主义新时代
马克思 邓小平理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
主义中 毛泽东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国特色社会主义
国化理 科学发展观 思想
论成果
实践 设立经济特区
史实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答
题卡上的括号内填“√”;不正确,请在答题卡上的括号内填“╳”。(2
分)
A.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B.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的制胜法宝。
(4)根据材料三,分别举一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的实践史实。(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9.(6 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世界各国著名地标建筑(部分)
中国 重庆“人民解放纪念碑”(又名“抗战胜利纪功碑”)
深圳“莲花山公园邓小平铜像”
俄罗斯 莫斯科“红场”
圣彼得堡“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美国 纽约“自由女神像”
田纳西州“田纳西水利工程”
法国 巴黎“埃菲尔铁塔”(为纪念法国大革命胜利 100周年而建)
英国 伦敦“瓦特纪念碑”
日本 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
东京“明治纪念馆”(纪念明治天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两个地标建筑为参观对象,确定一个
研学主题,列举与所选地标建筑相关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加以阐述或说明
(明确写出与地标建筑对应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丰富研学内容。(要
求:主题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一、1.C 2.A 3.B 4.C 5.D 6.B 7.C 8.D 9.D 10.C 11.A 12.A 13.B 14.A15.B
二、16.(1)√ ╳ O
(2)大众教育发展、内容丰富、以儒家文化为主导、教育繁荣、影响深远等。
(2分,任答两点即可)
17.(1)有利于运动员提升个人价值;有利于强化希腊人的民族认同感;有利
于传播希腊文明。(3 分)
(2)特点:有专门的体育表演场所;体育项目和参与人数众多;体育性社团组
织出现;表演类、休闲类体育活动盛行。(3分)原因:城市经济的繁荣;市
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形成文
化昌盛的文治局面。(2分,任答两点即可)
(3)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乒乓球事业的强盛;国家领
导人对体育事业的重视。(3分,任答三点即可)
(4)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加深中华民族认同感,传播
中华文明。(1分)
18.(1)特点:早期传播范围主要在亚欧非三大洲,15世纪后波及全球;交
流具有双向互补性;欧洲具有主导性;内容具有丰富性;时间具有长期性。(2
分,任答两点即可)原因: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新航路开辟;欧
洲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形成;交通/科技的改进;统治者的助推;人口
的迁移。(2分,任答两点即可)
(2)背景 1:《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中美成为盟
友,中国牵制日本大部分兵力,缓解其他战场压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
重要贡献(美国对中国抗日地位的认可)。
背景 2:新中国成立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政
策,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2分,每张邮票 1分,任答一点即
可)
共同精神:和而不同、求同存异/面对共同的问题,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
联合一致。(2分)
(3)╳ √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辟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的提出/在延安文
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一带一路”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2分,各举一例即可)
19.答案示例:
主题:开放的政策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史实及论述:莲花山公园邓小平铜像-邓小平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鉴真像-鉴
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
①邓小平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将深圳设为经济特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
口城市,促进深圳经济发展,也推动了国家改革开放进程。
②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先进文明,在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
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结论:加强国家间的交流,实行开放的外交政策,有利于国家的发展。(6
分,主题 2分,结合史实或人物论述 3分,结论 1分)
主题示例:①国家领导者审时度势,调整经济政策,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史
实:田纳西水利工程-罗斯福新政,东京明治纪念馆-明治维新)。
②实现民族解放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史实:自由女神像-美国独立战争,人
民解放纪念碑-新中国的成立)。
③世界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史实:抗战胜利纪功碑-抗日
战争的胜利,莫斯科红场-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④开放的政策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史实:莲花山公园邓小平铜像-邓小平实行对
外开放的政策,鉴真像-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
⑤重要人物推动历史发展(史实:莲花山公园邓小平铜像-邓小平,瓦特纪念碑
-瓦特)。
⑥符合历史潮流的革命推动历史进程(史实: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十月革命,埃
菲尔铁塔-法国大革命)。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重庆市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暨高中招生考试
历史试题(预测七)
(开卷 本卷共两个大题,满分50分,与道德与法治学科共用90分钟)
注意事项:
1.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
2.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我国先民的
陕西宝鸡出土的小口尖底陶瓶 河南陕县出土的陶釜、陶灶 山东泰安出土的白陶鬹
约公元前5000-前3000年 约公元前5000-前3000年 约公元前4200-前2500年
A.农耕工具丰富多样 B.商品贸易较为活跃
C.陶器文化历史悠久 D.彩陶艺术绚丽多彩
2.甲骨文包含丰富的社会历史信息。下列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共同呈现了当时的
甲骨文
A.政治状况
B.经济发展
C.科技进步
D.军队建设
3.右图选自某书的部分章节目录。据此判断,该材料反映的历史人物
A.秦始皇
B.汉高祖
C.汉文帝
D.汉武帝
4.右面三幅图画摹绘自敦煌莫高窟壁画。这些原是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引入内地。这反映了
A.内迁各族生活习惯一致
B.祖国边疆地区得到开发
C.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D.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胡床 椅子 方凳
5.下表是根据胡凡主编《简明中国通史》而制作的《唐朝前期户口统计表》(单位:万户)。该表反映了唐朝前期
唐初 贞观 十三年 高宗 永徽三年 武周 神龙元年 玄宗 开元二十八年 天宝 十三年
200 304 380 615 841 906.9
A.社会风气开放 B.民族交融
C.中外交往频繁 D.经济发展
6.《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了中国古代独创的造船技术—水密(意为“不透水”)隔仓,中国古代文献也提及过此技术。然而,长期以来该技术却未见于实物。直到1974年,在福建泉州出土了有13个水密隔舱的南宋木船,中国古人这一造船技术上的创新才得以实证。这说明
A.中国古代文献的记载均真实可信 B.文物考古是实证历史的有力手段
C.中国古代的造船技术开始于南宋 D.泉州是宋朝唯一的海外贸易港口
7.报刊杂志是近代大众传媒的主要形式,是各种政治力量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的主要阵地。下列报刊杂志中,旗帜鲜明地反对国民党投降派、揭露国民党顽固派,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喉舌、人民的向导的是
A B C D
8.绘制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下列选项与图中序号对应完全正确的是
A.①近代的屈辱与抗争 ②戊戌变法 ③地主阶级 ④三民主义
B.①近代的屈辱与抗争 ②辛亥革命 ③资产阶级 ④民主与科学
C.①近代化的探索 ②辛亥革命 ③资产阶级 ④三民主义
D.①近代化的探索 ②戊戌变法 ③地主阶级 ④民主与科学
9.下图反映了1933年到1938年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构成的比例变化,这说明
A.党的中心工作是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
B.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土地革命
C.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作战
D.中国共产党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0.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安全面临严重威胁,所有中国人的爱国热情都被奇迹般地调动起来,人们加班加点地工作,把增产增收的东西捐献成飞机大炮,源源不断地送往前线。对这些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渡江战役,解放南京 B.土地改革,保障民生
C.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D.“一五”计划,工业起步
11.据表可知,世界古代文明具有
文明古国 国家机器与制度 大型工程 文化
古埃及 军队、刑法、法老 金字塔 太阳历
古印度 种姓制度 佛教、发明十个数字符号
A.多样性 B.一致性 C.互信性 D.互鉴性
12.研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图是新航路开辟过程中某位航海家的航海路线
示意图。据图可知,这位航海家是
A.哥伦布
B.迪亚士
C.麦哲伦
D.达·伽马
13.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结论。下列关于两次世界大战的表述中,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
B.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
C.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中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
D.1942年1月,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14.阅读右图漫画,指出变化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时代特征
A.欧日崛起 三足鼎立
B.美国援助 遏制苏联
C.美苏争霸 抱团取暖
D.欧日同盟 对抗美国 20世纪40年代末 20世纪90年代末
15.因果联系是事物普遍联系中的一种联系。下列前后史事之间,没有因果联系的是
A.四大发明西传——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
B.青藏、川藏公路成功通车——西藏的和平解放
C.抗战时期工业内迁——重庆成为抗战时期的工业中心
D.中国加入WTO——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16题5分,第17题12分,第18题12分,第19题6分,共35分。
16.(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隋朝重视儒学,开创科举制,对唐代教育制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由于唐代继承并发展了科举制,并把读书、选拔人才(做官)相结合,因而极大地促进了教育的发展。官学、私学等各种教育活动的发达,推动了大众教育的发展与全社会文化水平的提高。唐宋时期绚烂多彩的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教育的繁荣和创造力的发挥。无论是唐代三教并重、文学艺术和技艺等内容丰富的教育,还是宋代以儒家经学、儒家伦理为代表的教育,都较大地影响了文明的演进,促进了文化的丰富性和多元发展。宋代教育特别是教育改革,强化了儒家文化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隋唐时期的对外教育交流,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日本多次派遣遣唐使前往中华,接受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熏陶,将中华教育经验传播到日本,对日本教育和文明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
——摘自袁行霈《中华文明史》
(1)以下表述是从上述材料信息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上的括号内填“√”;违背了上述材料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填“╳”;是上述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填“O”。(3分)
A.科举制的实施促进了教育的发展。
B.唐宋时期绚烂多彩的文化,直接推动了教育的繁荣和发展。
C.日本积极吸收隋唐文化进行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2)根据材料,概括唐宋教育的特点。(2分)
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崇尚竞技,视运动员为对城邦有功绩的人。根据记载,梭伦规定在地峡竞技会获胜可以得到100德拉克玛的奖金,在奥林匹克竞技会获胜可以得到500德拉克玛的奖金。获胜者还将获得前排观剧、终身公餐的资格与纪念奖品……希腊人在共同宗教信仰和习俗感召下聚集于比赛圣地,通过比赛和交流,人们巩固了宗教传统和生活习俗;与此同时,竞技赛会之地各城邦表达自己的政治主张,增强自我意识和其他城邦的认同。通过竞技,希腊各邦的民族意识得到了进一步强化。希腊人也把参加竞技运动会尤其是泛希腊运动会作为其希腊民族地位得到确认的标志之一,希腊文明得以广泛传播。
——摘编自陈思伟《古希腊竞技职业化刍议》
(1)根据材料一,归纳古希腊竞技比赛的作用。(3分)
材料二 在宋代都市中,“瓦舍”之类的娱乐场所相当盛行,其中表演的是名目繁多的杂乐百戏。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宋朝杂乐百戏,有踏球、蹴球、踏索……百戏之类。”可见,体育表演已相当盛行。由于出现大量体育专业表演人员,因此体育性组织-“社”就应运而生。如弓、弩的“踏弩社”“水弩社”“锦标社”等。元日走城、元宵走夜、清明踏青、重阳登高等,都已成为全国性的民间、民俗体育活动内容,创造了具有时代特色的体育休闲娱乐活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健康、进步。
——摘编自宋旭《宋代市民体育休闲生活的社会学分析》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市民体育发展的特点。(3分)结合所学,分析宋代市民体育得以发展的因素有哪些。(2分)
材料三 1971年世乒赛成为促成乒乓外交与中美关系破冰的重要契机,中国乒乓球队不仅在赛事中大放异彩夺得冠军,还为我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杰出贡献。这一切与我国在体育事业上实行的“举国体制”以及在这一体制下作为“国球”的中国乒乓球的强大实力有着密切联系。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号召“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乒乓球运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开展并取得辉煌战绩。强大的实力使中国乒乓球队在世乒赛上得到其他国家的尊重和认可,也为其与美国乒乓球队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摘编自陈铭希《中美乒乓外交发生的历史逻辑及启示研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乒乓外交”得以实现的条件。(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我国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意义和价值的理解。(1分)
18.(12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充分说明,无论是物种、技术,还是资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断传播、交流、互动中得以发展、得以进步的,我们要用文明交流交融破解“文明冲突论”。重庆一中学对此展开探究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任务一【物种交流 美美与共】
材料一 以下为张老师根据《全球通史》等著作,为同学们整理的表格资料。
世界各地物种外传表(部分)
物种名称 原产地区 传播路径 引入时间
大蒜 欧洲和亚洲 经西域—中国 西汉(公元前2世纪)
蚕豆 亚洲和非洲 经西域—中国 西汉(公元前2世纪)
玉米、红薯、烟草 美洲 经欧洲—中国 明朝(15世纪末16世纪初)
小麦、水稻 亚洲 经欧洲—美洲 明朝(15世纪末16世纪初)
畜禽 (鸡、牛等) 亚洲 经欧洲—美洲 明朝(15世纪末16世纪初)
(1)根据表格,概括物种外传的特点。(2分)结合所学探究得出促成世界各地物种外传的原因。(2分)
任务二【万邦协和 合作共赢】
材料二
图一1942年 图二1965年
美国邮政发行“中国抗战五周年纪念邮票” 万隆会议十周年纪念邮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分析两张邮票的发行背景。(2分)两张邮票共同体现了什么精神?(2分)
任务三【守正创新 和合共生】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四个时期进行了总结,不同时期都诞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的理论成果。
时期 新民主主义 革命时期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新时代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
实践 史实 设立经济特区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表述的正误。你认为正确,请在答题卡上的括号内填“√”;不正确,请在答题卡上的括号内填“╳”。(2分)
A.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B.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的制胜法宝。
(4)根据材料三,分别举一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实践史实。(2分)
19.(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世界各国著名地标建筑(部分)
中国 重庆“人民解放纪念碑”(又名“抗战胜利纪功碑”) 深圳“莲花山公园邓小平铜像”
俄罗斯 莫斯科“红场” 圣彼得堡“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美国 纽约“自由女神像” 田纳西州“田纳西水利工程”
法国 巴黎“埃菲尔铁塔”(为纪念法国大革命胜利100周年而建)
英国 伦敦“瓦特纪念碑”
日本 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 东京“明治纪念馆”(纪念明治天皇)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两个地标建筑为参观对象,确定一个研学主题,列举与所选地标建筑相关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加以阐述或说明(明确写出与地标建筑对应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丰富研学内容。(要求:主题合理、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
参考答案
一、1.C 2.A 3.B 4.C 5.D 6.B 7.C 8.D 9.D 10.C 11.A 12.A 13.B 14.A15.B
二、16.(1)√ ╳ O
(2)大众教育发展、内容丰富、以儒家文化为主导、教育繁荣、影响深远等。(2分,任答两点即可)
17.(1)有利于运动员提升个人价值;有利于强化希腊人的民族认同感;有利于传播希腊文明。(3分)
(2)特点:有专门的体育表演场所;体育项目和参与人数众多;体育性社团组织出现;表演类、休闲类体育活动盛行。(3分)原因: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娱乐活动的丰富;宋朝注重发展文教事业,形成文化昌盛的文治局面。(2分,任答两点即可)
(3)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我国乒乓球事业的强盛;国家领导人对体育事业的重视。(3分,任答三点即可)
(4)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加深中华民族认同感,传播中华文明。(1分)
18.(1)特点:早期传播范围主要在亚欧非三大洲,15世纪后波及全球;交流具有双向互补性;欧洲具有主导性;内容具有丰富性;时间具有长期性。(2分,任答两点即可)原因: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的开通)、新航路开辟;欧洲早期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形成;交通/科技的改进;统治者的助推;人口的迁移。(2分,任答两点即可)
(2)背景1:《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中美成为盟友,中国牵制日本大部分兵力,缓解其他战场压力,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要贡献(美国对中国抗日地位的认可)。
背景2:新中国成立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政策,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2分,每张邮票1分,任答一点即可)
共同精神:和而不同、求同存异/面对共同的问题,不同意识形态的国家可以联合一致。(2分)
(3)╳ √
(4)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辟井冈山道路/《论持久战》的提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一带一路”战略/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等。(2分,各举一例即可)
19.答案示例:
主题:开放的政策有利于国家的发展。
史实及论述:莲花山公园邓小平铜像-邓小平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鉴真像-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
①邓小平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将深圳设为经济特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城市,促进深圳经济发展,也推动了国家改革开放进程。
②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先进文明,在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
结论:加强国家间的交流,实行开放的外交政策,有利于国家的发展。(6分,主题2分,结合史实或人物论述3分,结论1分)
主题示例:①国家领导者审时度势,调整经济政策,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史实:田纳西水利工程-罗斯福新政,东京明治纪念馆-明治维新)。
②实现民族解放是世界人民的共同追求(史实:自由女神像-美国独立战争,人民解放纪念碑-新中国的成立)。
③世界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重要贡献(史实:抗战胜利纪功碑-抗日战争的胜利,莫斯科红场-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
④开放的政策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史实:莲花山公园邓小平铜像-邓小平实行对外开放的政策,鉴真像-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大唐文化)。
⑤重要人物推动历史发展(史实:莲花山公园邓小平铜像-邓小平,瓦特纪念碑-瓦特)。
⑥符合历史潮流的革命推动历史进程(史实:阿芙乐尔号巡洋舰-十月革命,埃菲尔铁塔-法国大革命)。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