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新课程目标
●知道分层设色地形图如何阅读。
●学会判读分层设色地形图,能够识别高原、平原、山地、盆地、丘陵。
●学会绘制剖面图,知道剖面图的好处。
地球与地图
人教版|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二)
讲授新课
分层设色地形图
400
300
200
400
300
200
500
探究:
对比两张图片,说出其不同点。
通常我们在 0~200m 之间涂上 绿色
表示 平原,颜色越绿表示海拔越 低
讲授新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绘制
通常我们在 200~500m 之间涂上 黄色
表示 低山、丘陵
分层设色地形图
讲授新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绘制
通常我们在 500~2000m 之间涂上 棕色
表示 高山、高原
讲授新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绘制
通常我们在 2000~5000m 之间涂上 棕褐色
表示 更高的高山、高原
颜色越深
海拔越高
讲授新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的绘制
颜色越蓝
海洋越深
陆高海深表
讲授新课
分层设色地形图
讲授新课
分层设色地形图——五种地形类型
高原
海拔在500米以上
面积较大,外围较陡、内部起伏较为和缓。
讲授新课
分层设色地形图——五种地形类型
内蒙古高原
山地
海拔在500米以上,具有耸立的山峰、陡峭的山坡。
讲授新课
分层设色地形图——五种地形类型
横断山脉
盆地
四周高,中间低。
讲授新课
分层设色地形图——五种地形类型
四川盆地
丘陵
海拔在500米以下,地势起伏较大 。
讲授新课
分层设色地形图——五种地形类型
东南丘陵
平原
海拔在200米以下,宽广平坦 。
讲授新课
分层设色地形图——五种地形类型
长江中下游平原
据图总结五种地形类型的等高线特征
讲授新课
分层设色地形图——五种地形类型
高原 山地 丘陵 盆地 平原
海拔 高度
地表起伏程度
等高线 特征
基本地形的等高线特征
中间疏四周密
密集
稀疏
中间疏四周密
稀疏平直
超过500m
超过500m
200-500m
0-200m
内部起伏小,
边缘陡峭
地形起伏较大
坡度较缓
内部和缓,边缘陡峭
平坦广阔
无特定
海拔范围
讲授新课
分层设色地形图——五种地形类型
在地形图上识别地形类型
通过颜色,在世界地形图上找到世界最高的高原、世界面积最大的平原、最长的山脉、赤道穿过的盆地。
青藏高原
巴西高原
亚马孙平原
刚果盆地
安第斯山脉
讲授新课
分层设色地形图——五种地形类型
讲授新课
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图是沿等高线地形图某条直线下切而显露出来的地形垂直剖面。
能直观表示地势的起伏和坡度的陡缓。
中国沿36°N地形剖面图
绘制地形剖面图
活动
绘制步骤:
1、确定剖面线
2、建立剖面图坐标系
3、从等高线图上的剖面线与每条等高线相交的各点,分别向下引垂线,将各点转绘到相应的高度位置上。
4、将这些点连成平滑的曲线。
讲授新课
地形剖面图
(1) 地形部位名称:A是________,B是___________。
(2)A地位于王庄的_______方向;
(3)图10是沿图9中______(aa′或bb′)剖面线绘制而成的。
(4)B、C两处河段,流速较快的是______,判断理是 。
(2017福建中考)图9为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图l0为某同学绘制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讲授新课
随堂检测
山峰
山谷
西北
B
bb
B处等高线密集,落差大
1. 图中A点海拔是_____米, B点海拔是_____米;它们之间相对高度是_____米.
2. 从山体部位看, 甲是_____; 乙是_____; 丙是_____;丁是_____.
3. 若某游客打算从C、D两条路线登山, 哪条路线更容易 为什么
4. 甲、乙、丙、丁四个地方,可能有河流(小溪)经过的是? 为什么?
C路线较容易. 原因是: C处等高线分布稀疏, 山体坡度缓.
800
400
山顶
山脊
山谷
鞍部
丙地。 原因是位于山谷,属于集水区域。
1000
800
400
B
A
C
D
甲
乙
丙
丁
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400
讲授新课
随堂检测
讲授新课
总结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