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共2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2 地球的运动(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共2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09 08:4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新课程目标
●会用地球仪演示地球公转。
●知道公转方向,周期,并能解释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能够结合日常生活实例,说明其与地球公转的关系。
地球与地图
人教版|第一章|第二节
地形图的运动—公转
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圭表测影仪器
利用不同日期日影的长度来划分节气
新课讲授
地球的公转
基本特征
西

含义:
中心:
方向:
周期:
地球绕着太阳的
旋转运动
太阳
自西向东
一年
新课讲授
地球的公转
归纳: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轨道形状:
角度:
指向:
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北极指向北极星附近
地轴倾斜角度为23.5°
轨道呈椭圆形
基本特征
90°
新课讲授
地球的公转
归纳:地球公转的基本特征
演示地球公转,说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新课讲授
地球的公转
活动:演示地球公转
地球这样运动的对吗?
不对,没有自转
地球在公转的同时也在不停地自转。
新课讲授
地球的公转
1.关于地球公转叙述正确的是( )
A.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旋转
B.由于地球公转而产生昼夜交替现象
C.地球绕太阳一周需一天时间
D.地轴始终垂直于地球公转轨道面
A
A.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旋转
新课讲授
地球的公转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昼夜长短的变化
四季的划分
五带的划分
公转影响
90°
直射
斜射
60°
1.在下图中的A、B、C三点,哪一点获得热量最多?哪一点获得热量最少?从中可以看出什么规律?
30°
A
B
C
直射:获得热量多;
斜射:获得热量少
A点获得热量最多,C点获得热量最少
规律:太阳光线越倾斜,获得热量越少。
2.光线直射获得热量多,还是斜射获得热量多?
太阳高度角:是指对地球上的某个地点太阳光入射方向和地平面的夹角。
新课讲授
地球的公转
地球
新课讲授
地球的公转
S
A
B
C
太阳直射点
N
新课讲授
地球的公转
节气 日期 直射纬线 该日后太阳直射点移动方向
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3月21日前后
赤道
6月22日前后
北回
归线
9月23日前后
赤道
12月22日前后
南回
归线
向北
向南
向南
向北
地理意义1
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新课讲授
地球的公转
绘制太阳直射点运动平面图

春分
3月21日前后
夏至
6月22日前后
秋分
9月23日前后
冬至
12月22日前后




次年春分
3月21日前后
新课讲授
地球的公转
想一想:2023年9月10日第39个教师节时,太阳直射点会位于哪个半球(南/北)?正向哪个方向移动?
北半球

新课讲授
地球的公转
课外延伸:
北京天安门广场国旗的升降时间是根据北京的日出日落时间确定,具体时间是由北京天文台的天文专家专门计算的。早晨,当太阳的上部边缘与天安门广场所见地平线相平时,为升旗时间。日期不同,国旗的升降时间也有所差异。
时间 1.22 2.22 3.22 4.22 5.22 6.22
升旗 07:31 06:58 6:15 05:27 04:54 04:46
降旗 17:21 17:57 18:27 18:59 19:28 19:46
时间 7.22 8.22 9.22 10.22 11.22 12.22
升旗 05:03 05:32 06:01 06:31 07:06 07:32
降旗 19:37 19:02 18:12 17:25 16:53 16:52
白昼渐长,黑夜渐短
白昼渐短,黑夜渐短
地理意义2
昼夜长短的变化
新课讲授
地球的公转
思考:为什么天安门广场早上的升旗时间不一样呢?
夏至日:
北半球昼长 (大于/小于)夜长,
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了 (
极昼/极夜)现象。
冬至日:
北半球昼长 (大于/小于)夜长,
北极圈及其以北的地区出现了 (
极昼/极夜)现象。
春秋分:全球昼夜等长
大于
极昼
小于
极夜
新课讲授
地球的公转
读图思考:完成右边填空
春分
3·21
昼夜平分
昼夜平分
秋分
9·23
夏至
6·22
昼最长
夜最长
冬至
12·22
昼>夜
昼>夜
昼<夜
昼渐长
夜渐短
夜渐长
昼渐短
以北半球为例
南半球呢?
昼<夜
新课讲授
地球的公转
观察:归纳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规律
南半球
北半球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回答问题:
1.一年中什么季节中午太阳升的高一些?什么季节低一些?
2.什么季节白昼时间较长?什么季节较短?
地理意义3
四季的变化
新课讲授
地球的公转
以北半球为例(南半球相反):
夏至日获得太阳光热多,形成夏季
冬至日获得太阳光热少,形成冬季
春秋分日获得太阳光热比夏季少,比冬季多,形成春季和秋季
图中二分二至日均指北半球
月份 北半球季节 南半球季节
3、4、5
6、7、8
9、10、11
12、1、2
春季
夏季
秋季
冬季
秋季
冬季
春季
夏季
新课讲授
地球的公转




新课讲授
地球的公转
Q:我国大部位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北温
北寒
南寒
南温
北温带
地理意义4
五带的划分
新课讲授
地球的公转
北极
南极
66.5°N
23.5°N
66.5°S
23.5°S
我生活在温带。这里地面得到的太阳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我居住在寒带。这里阳光斜射的厉害,甚至有一段时间太阳终日不出来,气候终年寒冷
我的家乡在热带,这里正午太阳高高悬在空中,气候终年炎热
新课讲授
地球的公转
热带
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终年炎热
温带




四季变化比较明显
温带
寒带
气候终年寒冷
有太阳直射现象
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终年炎热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四季分明
终年严寒
天文特征
气候特征
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
有极昼极夜现象
五带的划分
新课讲授
地球的公转
基本特征
绕转中心:太阳
方向:自西向东
周期:1年
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产生的现象
四季的变化
五带的划分
昼夜长短的变化
新课讲授
总结板书
1.地球在围绕太阳 的同时,还在围绕太阳 。
2.人们把地球表面划分为五个带: 带、 带、 带、
带、 带。
3.地球公转一周所需要的时间是( )
A.一年 B.一天 C.12小时 D.一个月
自转
A
公转

北温
南温
北寒
南寒
新课讲授
随堂演练
4.当太阳直射在赤道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时一定是春分 B.北半球昼长夜短
C.全球昼夜平分 D南半示是夏至
5.地球上太阳直射的最北和最南的界线分别是( )
A.66.5°N和66.5°S B.都是0°
C.23.5°N和23.5°S D.30°N和30°S
C
C
新课讲授
随堂演练
6.下列纬线,一年内有两次阳光直射的是( )
A.23.5°N B.23.5°S C.30°S D.5°N
7.下列不属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的是( )
A一天中的昼夜交替 B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C.四季的更替 D.昼极长短的变化
8.地球上五带划分的依据是( )
A.纬度高低 B.降水多少
C.有无阳光直射 D太阳热量在地球表面分布的状况
D
A
D
新课讲授
随堂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