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1 地形图的判读(第1课时)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4.1 地形图的判读(第1课时)2023-2024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同步精品课件(人教版)(共2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0.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8-09 08:4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新课程目标
●会在地图上估算海拔与相对高度。
●学会判读等高线地形图,能够识别山峰、山谷、
山脊、陡崖、鞍部五种山体部位。
●能够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了解山地不同部位对
生产与生活的影响。
地球与地图
人教版|第一章|第四节
地形图的判读(一)
新课导入
思考:爷孙两个谁说的对?
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山脚下,
一位藏族老人对他的孙子说:“这是我见到的最高的山峰,它至少有4000米。”
孙子说,“不对,爷爷说的不对,书上说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86米。”
返回
讲授新课
等高线地形图——海拔、相对高度
1、甲乙两地的海拔分别是多少米?
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多少米?
请总结海拔和相对高度的含义!
返回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零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零点位于山东省青岛市东海中路银海大世界内,是中国唯一的水准零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准零点作为中国唯一的海拔地理性标志正式写入全国中小学地理教科书,在海洋强国教育强国的大环境下,将承担更多的海洋科普、地理科普、旅游科普等相关社会责任。
讲授新课
等高线地形图——海拔、相对高度
2020年12月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信函,共同宣布珠穆朗玛峰最新高程8848.86米。
艾丁湖位于新疆吐鲁番市,低于海平面155 米,是中国陆地海拔最低的地方。
讲授新课
等高线地形图——海拔、相对高度
思考: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地形在地图上该如何表示呢?
新课导入
等高线示意图
定义:海拔高度相同的点的连线
讲授新课
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
讲授新课
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200
200
200
200
200
20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50
100
100
100
讲授新课
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探究:
结合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方法,阅读等高线地形图,总结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
探究:
比较一下从B点爬到山顶A容易,还是从C点爬到山顶A容易?为什么?
讲授新课
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的特点
A
B
C
A
B
C
总结坡度陡缓的判断方法
100
200
300
400
讲授新课
等高线地形图——山体部位解读
判断五种地形部位:
陡崖
山谷
山脊
鞍部
山峰
山峰






讲授新课
等高线地形图——山体部位解读
1、山峰
2.山脊
一般形成分水岭
思考:山脊两侧能不能相互看见?
讲授新课
等高线地形图——山体部位解读
有可能形成河流
讲授新课
等高线地形图——山体部位解读
3.山谷
200
300
400
400
300
200
山脊
山谷
判断下图分别是山脊还是山谷?
有可能形成河流的是哪个?流向是怎样的?
讲授新课
等高线地形图——山体部位解读
300
200
200
400
200
凸低为高
400
300
400
200
400
凸高为低
探究:
4.鞍部
讲授新课
等高线地形图——山体部位解读
露营一般选择鞍部
讲授新课
等高线地形图——山体部位解读
5.陡崖
陡崖适合攀岩或蹦极
山谷处的陡崖有水可能形成瀑布
讲授新课
等高线地形图——山体部位解读
讲授新课
等高线地形图——山体部位解读
判断五种地形部位

山峰
山脊
山谷
陡崖
鞍部
口诀 含义
同线等高
同图等距
密陡疏缓
凸低为高
凸高为低
重叠为崖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相等
同一幅地图上,等高距相同
讲授新课
等高线地形图——等高线地形图的特征
同一幅地图上,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
登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
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低处突出,为山脊
等高线最大弯曲部分向高处突出,为山谷
等高线重叠处为陡崖
下列四图中,表示河流流向正确的是( )
300
100
200
100
300
200
300
100
200
100
300
200





讲授新课
随堂检测
凸高为低:等高线凸向数值高的方向,为山谷
凸低为高:等高线凸向数值低的方向,为山脊
情境
我们班准备去野外考察,寻找线路及地点:
一组:爬A山
二组:寻找水源
三组:攀岩
四组:为建水坝选址
讲授新课
随堂检测
一组:爬A山
二组:寻找水源
三组:攀岩
四组:建水坝
讨论:
提示:水库大坝一般选在河谷、山谷的狭窄地区。
讲授新课





随堂检测
阅读下列图文,回答下列问题:
很多地段铁路采用图5所示“灯泡”形迂回线路,当火车拖着长长的尾巴行驶在崇山峻岭当中,俨然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随着铁路工程技术的发展,有些灯泡线路被裁弯取直,逐渐被隧道和桥梁代替。
1、图中采取灯泡形线路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若规划建设的高速铁路经过A,B,你选择采用取直线路还是灯泡形线路?说明理由。
讲授新课
随堂检测
讲授新课
总结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