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6张PPT)
施耐庵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诗曰:
天理昭昭不可诬,莫将奸恶作良图。
若非风雪沽村酒,定被焚烧化朽枯。
自谓冥中施计毒,谁知暗里有神扶。
最怜万死逃生地,真是瑰奇伟丈夫。
素养目标
梳理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赏析小说情节的高潮部分。
概括林冲的形象特点,分析林冲的性格是怎样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变化的。
了解环境描写和细节描写的特点,掌握其作用,赏析课文中对“风雪”的描写。
把握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
知人论世
施耐庵(1296年—1370年),名耳,又名肇瑞、彦端,字子安,号耐庵,或称“钱塘施耐庵”。江苏兴化人 ,祖籍苏州,出生于兴化县白驹场,元末明初文学家,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作者。
因《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赞扬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白话小说,在中国文学和世界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故施耐庵被誉为“中国长篇小说之父”。
孔子七十二弟子之一施之常后代,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
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曾在钱塘为官三年,因不满官场黑暗,弃官回乡。后以教书为业。
入江阴祝塘财主徐骐家中坐馆,除了教书以外,还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为撰写《江湖豪客传》准备素材。
我国古代小说发展概况一览
(魏晋南北朝)
志人小说(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志怪小说(干宝的《搜神记》)
(唐代时期)
李朝威的《柳毅传》 元稹的《莺莺传》
蒋防的《霍小玉传》
(宋代时期)
笔记小说
传奇小说
话本小说
拟话本小说
冯梦龙的“三言”
凌蒙初的“二拍”
(明代时期)
长篇小说
(明、清时期)
明:《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
《金瓶梅》、《封神演义》等
清:《儒林外史》、《红楼梦》、《老残游记》
《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
明、清短篇小说集有“三言”“二拍”(明)和《聊斋志异》(清)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和“我国古典四大名著”这两个常识概念
《喻世明言》、《醒世恒言》和《警世通言》
《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水浒》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它是在《宣和遗事》、民间故事及话本的基础上,经过元末明初的施耐庵整理加工,进行再创作而完成的。
它生动地描写了一支以宋江为首的梁山泊农民起义的产生、发展、直至失败的过程,歌颂了以宋江为首的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精神,深刻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社会根源,揭露北宋王朝朝政的黑暗腐败。
故事性强,情节张弛有度,语言简练生动。
导入
章回体小说
是中国古典长篇小说的主要形式,它是由宋元时期的“讲史话本”发展而来的。“讲史”就是说书的艺人们讲述历代的兴亡和战争的故事。讲史一般都很长,艺人在表演时必须分为若干次才能讲完。每讲一次,就等于后来章回体小说中的一回。
在每次讲说以前,艺人要用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就是章回体小说回目的起源。章回体小说中经常出现的“话说”和“看官”等字样,正可以明确看出它与话本之间的继承关系。
创作特点
明清时期历史演义小说繁荣兴盛,并在艺术形式、创作方法、思想倾向和人物描写方面,表现出一些共同的创作特点:
章回体的艺术形式;
以实为主、虚实结合与崇实翼史的创作方法;
宣扬儒家学说的思想倾向;
理想化与类型化的人物形象。
这些创作特点的形成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及思想原因。
写作背景
《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当时的社会非常黑暗,封建统治者昏聩淫逸,外族入侵,加之连年自然灾害,民不聊生,于是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接连地爆发。宋元时,女真、蒙古贵族先后南侵,广大人民处于阶级和民族双重压迫之下。
皇帝宋徽宗只知吃喝玩乐,终日不理朝政。蔡京、高俅、童贯等奸臣把持朝政,他们与地方官吏勾结,狼狈为奸,贪污受贿,横征暴敛,再加上地主恶霸与豪强劣绅的无法无天、横行霸道,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被迫团结起来进行武装反抗。因此,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接连不断。他们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美好理想,寄寓于“劫富济贫”、“扶危济困”的起义英雄形象中。
写作背景
于是关于水浒的故事,便越流传越丰富。作者在表现水浒故事的民间传说、话本、杂剧等多种艺术形式创作的基础上,加工编写成了《水浒传》。
*林教头:即林冲,原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有万夫不当之勇,因生得“豹头环眼,燕颔虎须”,人称豹子头。
*风雪:指故事发生的天气环境。
*山神庙:指人物活动场所。
*风雪”“山神庙”是林冲人生道路的转折点,造成转折的根本原因不是 “风雪”,而是横行不法的邪恶势力。因此,作品标题中的“风雪” 既是实写、也是虚写,即用“风雪”这一恶劣的自然气候暗喻黑暗的社会政治环境,从而用虚实相间的含蓄笔法,写出了人物所处的险恶境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这一题目,可以理解为:林教头遭难山神庙,或林教头在山神庙劫后余生、逢凶化吉。
解题
姓名 林冲
性别 男
其他名称 林教头、豹子头
相关事迹 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火并王伦等
登场回目 第七回
国籍 北宋
籍贯 东京(今开封附近)
原职 东京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
兵器 丈八蛇矛、花枪
梁山排名 六
星号 天雄星
梁山职司 马军五虎将
追 封 忠武郎
林冲
有身份,有地位,有幸福的家庭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前情后事,四次逼迫
东京岳庙娘子受辱
白虎堂上中奸计
野猪林刁难谋害
草料场火烧断后路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衙内结仇(东京岳庙娘子受辱)
林冲妻子张氏(又称林娘子)去东岳庙上香时,被殿帅府太尉高俅的义子高衙内调戏,幸得使女锦儿告知林冲,将其喝止。但高衙内淫心不死,又使高俅的心腹虞候、林冲好友陆谦,骗林冲外出饮酒,其乘机对张氏施暴,幸为林冲赶回得免。
误入白虎堂(白虎堂上中奸计)
高太尉为设计陷害林教头,事先暗中命人将自己的宝刀卖与林冲,过了几日后再让下人以看刀为名将林冲带入太尉府,欺负林冲不认识路把他带入了白虎堂。白虎堂为军机重地,林冲这等下级军官是没资格进的,更不许带刀进入。等林冲惊觉时已晚,高俅突然出现,指控林冲手执利刃故入白虎堂,欲行刺自己。林冲百口莫辩。高俅本想制其于死地,但在开封府尹的周旋下,林冲被判携刀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
野猪林被救(野猪林刁难谋害)
林冲被陷害刺配沧州途中,由公差董超、薛霸二人押送。这两个公差早已被高俅收买,图谋于路途之中杀死林冲。在路过一个酒店之时,二人故意使用开水给林冲洗脚,并给他换上一双草鞋,使得林冲脚底磨出大水泡。在野猪林时林冲被二人绑在树上,险些被杀,幸亏他的结义兄弟花和尚鲁智深一路相随,林冲被鲁智深所救。
资料链接
课文相关内容
《水浒传》的第六回后半至第十一回前半,集中呈现了林冲的故事。
林冲出身于一个武官世家,是北宋京城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他不同于社会底层的普通民众,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生活尚属安定,这造成他性格中有着妥协、忍让的一面。所以,当太尉高俅的干儿子调戏他的妻子,他“恰待下拳打时”,认出是高衙内,“先自手软了”;后来中了陆谦的毒计,带刀误入高太尉府上白虎堂,被诬行刺,刺配沧州,他也逆来顺受;即使两个押解公人在野猪林要结束他的性命,在千钩一发之际被鲁智深救起,都没有激起他的反抗意识。总之,在课文节选部分之前,林冲的性格大体上可用一个“忍”字来概括。课文节选的是《水浒传》第九回,原回名为《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梳理情节的方法
1.根据情节结构(时间)来梳理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2.根据线索来梳理
以物为线索的,比如莫泊桑的《项链》
借项链——戴项链——丢项链——还项链——假项链
3.根据场景来梳理
海明威的《越野滑雪》中的滑雪场景和饮酒场景
任务一、梳理故事情节、理清大致脉络
理清线索
明—主线:林冲的行动(一忍再忍,忍无可忍)
暗——副线:高俅(陆谦)一伙的谋害(一逼再逼,逼到死地)
双线索
任务一、梳理故事情节、理清大致脉络
结构图解
林冲(明线)
陆谦(暗线)
遇旧
落入陷阱
杀贼
实施陷害
密谋
灭亡
茶酒店
草料场
山神庙
民反
官逼
任务一、梳理故事情节、理清大致脉络
序幕
第一部分 (1节)
林教头沧州遇故知,陆虞侯奉命来沧州
高潮和结局
第四部分(10-12节)
林教头杀敌奔梁山,
陆虞候观火说真相
开端
第二部分(2-5节)
林教头买刀寻仇敌,
陆虞候密谋害林冲
发展
第三部分(6-9节)
林教头接管草料场,陆虞侯严冬施阴谋
老实人是如何被逼反的?
任务二、深入研读文本、感知人物形象
小说分析人物性格的方法
1、从情节发展变化中概括人物性格;
2、抓住人物的言行、心理等细节描写概括人物性格(正面描写) ;
3、通过其他人的评价或者作者的评价(侧面描写)概括人物性格;
4、环境对人物的烘托(侧面描写)
思考:《水浒传》人物的绰号往往体现人物的性格。如“黑旋风”李逵、“及时雨”宋江、“金枪将”徐宁、“玉麒麟”卢俊义等,众所周知林冲在故事里又叫“林教头”,绰号“豹子头”。这两个称呼是同一个人,它们有什么区别?
“林教头”是一个表明身份的称呼。
“豹子头”,是像猎豹一样的凶猛、狠、勇敢,体现了林冲的性格。
话说当日林冲正闲走间,忽然背后人喊。回头看时,却认得是酒生儿李小二。当初在东京时,多得林冲看顾。
作者说林冲“闲走”,其实闲笔不闲,你能说说理由吗?
插叙林冲在东京时曾救助过李小二,说明林冲心地善良,行侠仗义。
②交代林冲被刺配沧州的原因,点明与高俅的仇怨,林冲被高俅陷害,仍以“高太尉”相称,并违心地说是自己触怒了他,说明林冲虽有怨意但逆来顺受、委曲求全,虽感前路渺茫,但仍心存刑满释放重获新生的幻想。
③为下文李小二知恩图报和林冲报仇等情节做铺垫。
序幕 沧州遇故
林冲含冤受屈刺配沧州,邂逅故旧李小二,在情节安排上这部分起什么作用?
突出林冲扶危济困、正直善良,彰显林冲的侠义精神和正义感。
为后文情节展开做铺垫
林冲刺配沧州,邂逅李小二,从二人的言谈中表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性格?
忍辱求安 不思反抗
听天由命 安分善良
软弱忍辱
不思反抗
林冲指着脸上道:“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坦言自己是罪囚……
文本拓展
刺配:脸上刺字,发往远地充军。刺,古时的肉刑,在罪犯额面或肌肤上刺字,用墨染上颜色,源于墨黥之刑。配,发往远地充军。
杖刑:始自东汉,沿用至清朝末年,指用荆条或大竹板拷打犯人的背部、臀部或腿部的一种刑罚。宋代杖刑的特点是广泛用它作附加刑。宋江、林冲、卢俊义、武松都遭受过杖刑。
流刑:始于秦汉,是把犯人遣送到边远地区服劳役的一种刑罚。隋朝定为五刑之一。
开端 买刀寻仇
……林冲听了,大惊道:“这三十岁的正是陆虞候。那泼贱敢来这里害我!休要撞着我,只教他骨肉为泥!”……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语言、 动作描写
林冲听了李小二的叙述为何“大惊”?
因为他始料不及。他已被刺配沧州,本想忍辱求全,期盼有朝一日能重回东京,与家人团聚,结果仍不为高俅等人所容,仍要被加害。
林冲大怒,离了李小二家,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李小二夫妻两个捏着两把汗。当晚无事。次日,天明起来,早洗漱罢,带了刀又去沧州城里城外,小街夹巷,团团寻了一日。牢城营里都没动静。林冲又来对李小二道:“今日又无事。”小二道:“恩人,只愿如此。只是自放仔细便了。”林冲自回天王堂,过了一夜。街上寻了三五日,不见消耗,林冲也自心下慢了。
林冲买刀、带刀、寻仇,说明了什么?林冲最后 “自心下慢了”,又说明了什么?
①这些连续的行为描写,表现出林冲欲手刃仇敌的激愤心情及其性格中刚烈的一面,与上文李小二所言遥相呼应。这是他反抗思想的萌芽。
②“自心下慢了〞说明林冲刚刚燃起的复仇怒火又慢慢熄灭,表现了林冲安于现状、复仇心淡的心理状态。矛盾冲突起而又伏,情节由张而弛。
为什么林冲过了三五日又心下慢了,林冲这么容易熄灭怒火?
最初:急躁刚强,反抗意识
后来:放下了戒备,反抗意识并不坚决,更多的是得过且过
发展 接管草料场
话不絮烦,两个相别了。林冲自来天王堂取了包裹,带了尖刀,拿了条花枪,与差拨一同辞了管营。两个取路投草料场来。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卷”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彤云”“朔风”“一天大雪”渲染了严冬时节的环境氛围,为故事高潮的出现勾画了一个气象森寒的背景,也照应了题目中的“风雪”二字。
“卷” 字用得极好,写出了风雪之大,也为下文大雪压倒草厅做了铺垫,推动情节进一步发展。
“这屋如何过得一冬?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个泥水匠来修理。”
……看见一所古庙,林冲顶礼道:“神明庇佑!改日来烧纸钱。”
派林冲看守草料场本是这伙人的诡计,想置林冲于死地,林冲正面临危险步步逼近,他此刻是什么态度?表现他的什么思想?
心理描写 语言描写
却不害我,倒与我好差事,正不知何意
辞别小二,暂消疑虑
听从安排
待雪晴了,去城中唤一个泥瓦匠来修理
随遇而安
买酒途经山神庙,还祈求“神明庇佑”
幻想求安
林冲的心中对复仇的念头较为淡泊,以至于委曲求全的思想再次占了上风。对害己者怀有仁慈和幻想,只想“得过且过”和“委曲求全”的想法。
这些表现出林冲逆来顺受、安分守己、委曲求全的性格特征。
……便去包裹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出到大门首,把两扇门草场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
动作描写
小心谨慎,唯恐出事,安分守责
随遇而安 委曲求全
性格特点?
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鲁迅先生在《花边文学 “大雪纷飞”》中曾说:“《水浒传》里的一句‘那雪正下得紧”,就是接近现代的大众语的说法,比大雪纷飞’ 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同意。用“紧”字写雪,以感觉来写视觉,渲染了风大雪猛的恶劣环境,也暗示贼人密谋加害的计划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林冲的处境越来越危险。
店家切一盘熟牛肉,烫一壶热酒,请林冲吃。又自买了些牛肉,又吃了数杯,就又买了一葫芦酒,包了那两块牛肉,留下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怀内揣了牛肉,叫声“相扰”,便出篱笆门,依旧迎着朔风回来。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由“那雪正下得紧”到“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环境越发险恶,推动情节发展。
林冲进了山神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拨将过来靠了门。
动作描写
1、为下文陆等人推门,却被石头靠住埋伏笔
3、体现出林冲谨慎细心的性格特点。
2、推动情节发展,陆等人只好站在庙外说话,林在庙内明白了真相,才反抗杀人,完成性格上的重要转变
高潮 雪夜复仇
分析描写手法及作用?
第十自然段的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体现了林冲强烈的责任心,为后文情节发展埋下伏笔。
林冲就伏在庙听时,是三个人脚步响,且奔庙里来。用手推门,却被林冲靠住了,推也推不开。三人在庙檐下立地看火。数内一个道:“这条计好么?”一个应道:“端的亏管营、差拨两位用心!回到京师,禀过太尉,都保你二位做大官。这番张教头没得推故了!”那人道:“林冲今番直吃我们对付了。高衙内这病必然好了!”又一个道:“张教头那厮,三回五次托人情去说:‘你的女婿没了’,张教头越不肯应承。因此衙内病患看看重了。太尉特使俺两个央浼二位干这件事。不想而今完备了。”又一个道:“小人直爬入墙里去,四下草堆上点了十来个火把,待走那里去?”那一个道:“这早晚烧个八分过了。”又听一个道:“便逃得性命时,烧了大军草料场,也得个死罪。”又一个道:“我们回城里去罢。”一个道:“再看一看,拾得他一两块骨头回京府里见太尉和衙内时,也道我们也能会干事。”
上文李小二之妻偷听与林冲偷听有何不同?各起什么作用?
前者是密谋,听者是隔墙之耳,听不真切,为下文设下悬念,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后者,陆虞候等人以为阴谋得逞,得意忘形,你要表功,我要邀赏,雪夜荒庙,肆无忌惮,高声大嗓,放声谈笑,又只是一门之隔,林冲自然听得真切,一字不漏。这次偷听迅速激起林冲的怒火,把情节推向了高潮。
杀陆虞候,为什么要喝斥几句?(第12段)
英勇果敢
奋起反抗
分析:这是为了表达林冲杀人的革命性和正义性。
第一,分清主次,先杀两个随从,再集中力量杀主犯;
第二,不能不明不白杀人,先问罪、谴责,杀得光明磊落、理直气壮;
第三,三人杀法不同,详略有别。若换成李逵杀人绝不会啰嗦,不同的英雄杀人杀得不一样,同一个英雄杀不同的人杀得也不一样。
思考:1.回首林冲走过的路,从东岳庙到梁山泊,是什么原因使这样一个逆来顺受的人走上了杀人反抗的路?你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吗?
逼
一逼——相国寺里辱娇妻
二逼——白虎堂上设奸计
三逼——野猪林中谋性命
四逼——火烧草场断后路
官
民
反
忍(林教头)
反(豹子头)
忍
沧州遇旧
怒
买刀寻敌
雪夜杀敌
反
草堂交接
安
狠(豹子头)
忍(林教头)
逼
跌宕起伏 两“落”两“起”
思考:2.归纳林冲性格的发展变化过程。
软弱忍辱
不思反抗
知晓阴谋
激起怒火
随遇而安
委曲求全
英勇果敢
奋起反抗
思考:3.概括林冲的性格特征,总结人物形象。
武艺高强,扶危济困
正直善良,安分守己
委曲求全,忍辱负重
逆来顺受,小心谨慎
随遇而安,反抗杀敌
思考:4.林冲这一文学形象的深刻社会意义。
林冲当时在东京是保卫京城的八十万禁军教头,有身份,有地位,有幸福的家庭,尚且被逼起来反抗自己的阶级。那么在同样黑暗、腐败的封建社会里,那些被压在最底层的百姓又生活在怎样的黑暗与压迫中呢?因此,走投无路,揭竿而起的人又何止林冲一个?所以说,林冲是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最典型的例子。
这一文学形象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了解当时社会的黑暗、腐败;二是认识封建社会人民群众奋起反抗统治者的必然性。
总结:了解林冲
林冲自然是上上人物,写得只是太狠。看他算得到,熬得住,把得牢,做得彻,都使人怕。
——金圣叹
像他这样性格的人,如果不是彻底绝望,他绝不可能脱胎换骨,不是给他一个彻底的打击,粉碎他所有的梦想,他绝不可能从一个庸人变成英雄。
——鲍鹏山评林冲
金圣叹(1608.4.17—1661.8.7)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别号鲲鹏散士,享年五十三岁。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金圣叹的主要成就在于文学批评,对《水浒传》《西厢记》《左传》等书及杜甫诸家唐诗都有评点。
水浒好汉的行为可以认为是报复社会,因为宋徽宗非常昏庸,所以百姓苦不堪言。梁山好汉上梁山其实是个注定的事情,因为就算宋江等人不逼他门,宋徽宗也迟早把他们逼上梁山,正所谓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宋江只是加速了这个过程。
那是一个奸臣横行的年代,宗年间,蔡京、王甫、李邦彦、童贯、朱冕、梁师成合称六贼,缺德到家的高俅根本排不上号,所以那是一个小人的天下。在一个充满小人的世界里,像卢俊义这样的有能力的人根本不可能做一个安善良民,朝廷的屠刀早晚会伸向他们。他们只是不像宋江等人敢想敢干罢了。毕竟在一个小人得意的世界里,真正有能力的人根本没有立足之地。
《水浒历史谈》
1、交代故事发生的时节、地点、人物活动的背景;
2、渲染……的气氛;奠定……的感情基调;(指向环境本身)
3、烘托人物……心情; 表现人物……的性格;(指向人物)
4、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为下文……情节作铺垫;(指向情节)
5、揭示(深化) ……的主题 (指向主题)
任务三、体会细节环境、探究内容主旨
思考:1.小说中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a.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
“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b.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
“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逦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c.离开酒店回草料场时,进一步写雪势之大
“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思考:2.找一下课文中关于风雪的描写片段,思考环境描写的作用?
林冲初到草料场时,写风雪初起:“正是严冬天气,彤云密布,朔风渐起,却早纷纷扬扬卷下一天大雪来。”
渲染凄冷、悲凉氛围,推动情节发展。
林冲去市井沽酒时,写雪势正大。“雪地里踏着碎琼乱玉,迤俪背着北风而行。那雪正下得紧。”
推动情节发展
离开酒店回草料场时,进一步写雪势之大:“看那雪,到晚越下得紧了。”
渲染出悲壮的氛围,推动情节发展,暗示人物处境,埋下伏笔
直接描写
a.是通过环境描写衬托风雪
草屋:“又被朔风吹撼,摇振得动”,
“那两间草屋已被雪压倒了” (林冲沽酒回来)
——风很猛,雪很大
b.是通过人的动作、感觉衬托风雪
“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林冲在草屋内)
“先取下毡笠子,把身上的雪抖了”
“上盖白布衫也早有五分湿了” (到山神庙里)
“把被扯来盖了半截下身”(吃酒时)
——描写人物的动作、感觉时,时时不忘风雪
侧面描写
故事中的风雪及其作用
四下里崩坏了……
草厅已被雪压倒了……
在山神庙里扯被盖
侧面描写
1)以物品的毁坏、人物的动作来衬托出风雪之大,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奋起反抗,被逼梁山作铺垫。
2)渲染出紧张压抑的气氛,衬托出不同阶段中林冲的性格特点。
3)预示着林冲命运的一步步转变。
思考:3.文中多次写到“火”,有何作用?
1、推断情节发展。
写火盆、火炭、火种,连续而来的“火”字,都被林冲的轻轻一盖盖灭了,连一点火星都没有。这说明草料场里将要烧起的大火,决不是火盆中的火蔓延而起的,肯定是别有用心的纵火。
2、有利于人物性格的刻画。
林冲出门沽酒时 “盖炭火”和沽酒回来时“探火种”的描写,充分地表现了林冲谨小慎微、逆来顺受的性格特点。
3、有利于渲染气氛、映衬人物。
如草料场漫天大火,也燃起了林冲胸中熊熊怒火,他迎着北风,映着烈火,痛快淋漓地斗杀了三个泼贼,一时间,风助火势,火增人威,汇成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戏剧高潮。
细节描写
是文学作品对人物的
一种手法
进行细致而具体的描写的
言行举止
心理活动
细微事件的情况
思考:4.文中的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方面深化丰富了人物形象;另一方面,推动情节发展,让情节的展开更充分合理。
动作的细节,写出来人的鬼鬼祟祟,惹人怀疑;
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引出小二为林冲报信,林冲寻敌复仇的情节。
1、“李小二正在门前安排菜蔬下饭,只见一人闪将进来,……随后又一人闪入来。”
2、“将炭火盖了……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恐怕火盆内有火炭延燃起来……去摸时,火盆内的火种都被雪水浸灭了”,这才“把门拽上,锁了”。
动作的细节,说明草场失火是人为的。林冲一盖火盆,二寻火种,表现他的细心缜密,随遇而安。
为下文“用手推门,却被石头靠住了”埋下伏笔,致使陆虞候等人站在庙外边肆无忌惮地言语,林冲躲在庙内听得一清二楚,知道了事情真相,完成性格上的转变。
3、对山神庙的细节描写,“入得庙门,再把门掩上。旁边止有一块大石头,掇将过来靠了门”。
4、关于刀枪、武器不离身的细节描写。
符合林冲禁军教头的身份,又表明他细心谨慎的性格特点。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以林冲的思想性格变化为主要线索,描写了林冲由忍辱负重到奋起反抗的思想转变过程,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极端黑暗、腐败,以致 “官逼民反”的社会
现实。
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