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惯性是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知道惯性现象。
解惯性大小与质量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①在解释生活中惯性现象的过程中,进行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
②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比较、推理的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惯性现象的观察,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
二、重、难点
1.重点:惯性概念和现象
2.难点:对惯性概念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实验法、讲解法、演示法。
四、教学器材
演示实验器材:装水的杯子、自制释放小球装置、乒乓球、高尔夫球、大小不同的小车、弹簧
分组实验器材:装水的瓶子、乒乓球、钩码、烧杯等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小杂技:抽桌布,上面的物品不会随桌布掉落
复习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下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地球上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没有的,那么牛顿第一定律还有意义吗?
<二>新课讲解
1、惯性
观察图片:刹车时、启动时车厢里的乘客运动情况,说明物体具有想保持原来状态不变的特点。
播放视频:水枪里射出的水流、烟筒里喷出的烟也具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特点。
惯性:一切物体都有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的特性。
2、惯性大小的影响因素
分组实验:完成惯性实验并研究惯性大小的影响因素。
演示实验:压缩后的弹簧释放后两端同时使质量大小不同的两个小车运动,观察到质量小的车运动距离远。
质量越大的物体运动状态越难改变,而质量小的物体运动状态容易改变,所以惯性大小与质量有关;质量越大,物体的惯性越大。
惯性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是否有关吗?播放跳远时助跑的跳远成绩,是否说明速度越快惯性越大呢?惯性是物体保持其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起跳时速度快那么在空中相同时间内运行的距离远而不能说保持的能力强。
演示实验:质量小的乒乓球快速向质量大静止的高尔夫球运动,观察到乒乒球被弹回来,而高尔夫球运动不明显。
所以惯性大小与物体的速度无关。而跳远时的助跑时我们在利用惯性来达到提高成绩的效果。
3、惯性现象
播放动画:拉动静止时的小车,观察小车上木块的运动情况:使运动的小车停止下来,观察小车上木块的运动情况。
学会解释惯性现象。
演示实验:运动的小车释放一个与其一起运动的物体,释放后的物体会如何运动呢?解释飞机投弹后,导弹的运动轨迹。
利用惯性特点的实例:频播播放发射火箭时选择的地理位置在赤道附近;举例其他的实例。
避免惯性危害的实例:视频播放汽车的安全带和安全气囊的作用;举例其他的实例。
我们要学会利用惯性的特点给我们带来便利,也要避免惯性危害带来的伤害。
<三>知识巩固
习题讲解
<四>知识拓展
你知道如何用旋转的方法区分熟鸡蛋和生鸡蛋吗?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