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历史小题狂练2
一、单选题
1.有这样形容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思想: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有的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与这些思想对应的学派分别是( )
A.儒家、道家、法家、墨家 B.墨家、法家、道家、儒家
C.墨家、儒家、法家、道家 D.儒家、墨家、法家、道家
2.“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材料中的“它”是指( )
A.秦朝的三公九卿制 B.魏晋九品中正制
C.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D.明朝的内阁制度
3.元朝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下列关于元朝对边疆的管理对应正确的是( )
A.西域——江浙行省 B.台湾——澎湖巡检司
C.吐蕃——宣慰司 D.东北——宣政院
4.图示法是历史学习的有效途径,如图所示政治制度产生于( )
A.宋朝 B.元朝 C.明朝 D.清朝
5.晚清时期,教育领域的重大变革之一是一批批新式学堂的相继建立。下列对图中所示学堂阐释不正确的是( )
A.张之洞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易名而来
B.推动了维新思想和西学的广泛传播
C.其考试成绩优秀者在殿试后优予官阶
D.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的表现
6.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也从未停息。以下事件,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台湾人民武装抗日斗争②广州黄花岗起义③三元里抗英④义和团运动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①④② D.③①②④
7.毛泽东诗句“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所反映的历史事件( )
A.改变了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的性质
B.实现了人民解放军的战略大转移
C.找到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
D.播下了革命种子,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8.读下图,中国军队在图中所示战役中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该战役属于( )
A.淞沪会战 B.忻口会战 C.徐州会战 D.武汉会战
9.20世纪60、70年代,国际形势发生了新变化,为维护国家利益,中国外交从战略上进行了新的调整。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法建交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③中日建交 ④中美建交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②①③④ D.③①④②
10.习总书记的一次重要讲话中强调某次大会:“……也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 这次大会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
C.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九大
11.西亚地区因为地理位置临近欧洲非洲,所以在几千年前就与相邻大洲之间有频繁的经贸文化交往,下列对其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波斯帝国统治下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
B.字母文字向西传入欧洲,先后形成拉丁和希腊字母
C.冶铁技术源于西亚,后逐步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
D.洪水传说源出苏美尔人,通过《吉尔伽美什》外传
12.下图是樊树志的《晚明大变局》一书的部分章节。“ ”处最有可能填入的内容是( )
引言 第一章“海禁一朝贡”体制的突破 …… 第二章卷入全球化贸易的浪潮 一、新航路发现与葡萄牙人东来 二、以澳门为中心的全球化贸易 三、尼古拉·一官与“海上马车夫” 四、“马尼拉大帆船”与“太平洋丝绸之路” 五 第三章江南市镇:多层次商品市场的繁荣 …… 第四章思想解放的潮流 …… 第五章西学东渐与放眼看世界的先进 第六章新气象:文人结社与言论 …… 后记
A.从澳门到马尼拉 B.贸易顺差与巨额白银流入中国
C.日本的朝贡关系 D.利玛窦的“本土化”传教活动
13.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写道:“和英国革命比较起来,法国革命显得更经典一些,因为它对封建因素的革除最为彻底。实际上唯有法国革命才真正实现了对封建社会的革命性改造。事实上,它历来被认为是世界政治发展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是全球性的政治民主化潮流开启的标志。"下列不能佐证法国大革命具有全球性意义的是( )
A.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 B.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
C.华沙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 D.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
14.如图漫画描绘的是一次臭名昭著的国际会议,几人在切分一个写着AFRIQUE(法语非洲之意)的蛋糕,下列对这次国际会议说法正确的是( )
A.是一次“地图上的作业” B.确立“委任统治原则”
C.助推了罪恶奴隶贸易 D.催生苏伊士运河开通
15.列宁说:“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不摧毁旧的社会经济结构——商业、小经济、小企业、资本主义,而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下列选项体现苏俄(联)“改良主义”( )
A.实行余粮收集制 B.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C.允许私营企业发展 D.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
16.某国际组织的协定书中规定:“在充分保障下,以基金的资金暂时供给会员国,使有信心利用此机会调整其国际收支的不平衡,而不致采取有害于本国的或国际的繁荣的措施。”该组织是( )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新开发银行 D.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17.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趋势既深入发展又相互交织。对其相互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
①社会信息化推动经济全球化 ②经济全球化挑战文化多样性
③政治多极化依赖社会信息化 ④文化多样性贡献政治多极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给事中制度是我国古代言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肇始于秦,权兴于汉,以言谏封驳为主要职责。 以给事中“廷议纷嚣”“恣意自肆”为由,“诏以六科隶属都察院,听都御史台考核”,史称“科道合一”,至此台谏完全合二为一。空格处应是( )
A.隋文帝 B.宋真宗 C.明太祖 D.雍正帝
19.维也纳体系与欧洲的近代精神即革命精神背道而驰,在政治上是注定要失败的。然而从另一种角度观察,维也纳体系则又揭开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序幕。它就解决国际争端所提出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为后世留下来一笔宝贵的历史遗产,至今仍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它的影响和作用。下列关于维也纳体系的叙述,不正确的有( )
①体现不兼并不赔偿原则
②它的建立与拿破仑帝国灭亡有关
③推动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
④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
A.① B.①② C.②③ D.①②④
20.新航路开辟后,贸易中心转移,商业经营方式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下列新兴的国际贸易中心城市与其首创的商业经营方式对应正确的是( )
A.阿姆斯特丹——有限责任公司 B.伦敦——银行
C.里斯本一百货公司 D.安特卫普——商品交易所
21.印欧人的迁徙推动了亚欧大陆中西部几个重要文化区域的形成和发展。观察下图,图中所示序号为印欧人后裔所建立的四个主要文明,其相关史实叙述无误的是( )
A.①处居民都可拥有土地并使用奴隶进行劳动
B.②处创制的字母在东方演变成了阿拉马字母
C.③处诗歌比赛获胜的作品会悬挂在神庙壁上
D.④处创制的数字符号经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22.对于历史事实与历史解释之间的关联,20世纪西方史学理论有重构论、建构论与解构论三种观点。在重构论看来,历史学家的历史是尽可能逼近历史实在;在建构论看来,历史学家的历史是以特定历史学家的特定视角呈现史家对历史某个面相的理解;解构论则认定,人们无从突破史料的限制或者说是文本性的限制而触及到过去本身。下列,符合重构论观点的是( )
A.历史事实在某些人的头脑中,不然就不存在于任何地方
B.历史中存在的无论何种模式,是“被发现的”,而不是“被制造”出来的
C.历史学家仅能书写文学文本,而非真相
D.历史学家做不到像一面虚己以待的镜子那般的客观中立
参考答案:
1.D
【详解】根据材料“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有的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及所学可知,儒家主张“以德治国”;墨家主张“兼爱、非攻”,讲究实际功利;法家主张“以法治国”;道家主张“无为而治”,追求逍遥自由。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
2.C
【详解】根据“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可得出,唐朝的三省六部制分工明确,效率提高,同时三分相权,加强了皇权,C项正确;三公九卿制并不能提高效率,排除A项;九品中正制是选官制度,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B项;明朝设立内阁时已经废除丞相,排除D项。故选C项。
3.B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元朝在隶属于福建晋江的澎湖设澎湖巡检司,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以经略台湾,B项正确;元朝设北庭都护府、宣慰司等管理西域的军政事务,排除A项;元朝在吐蕃地区设置宣政院管辖,排除C项;元朝在东北地区设辽阳行省管辖,排除D项。故选B项。
4.C
【详解】根据“内阁(大学士)”可知这一政治制度是内阁制度,内阁制度的设立是在明朝,C项正确;宋朝和元朝没有内阁制度,排除AB项;图示中的政治制度与清朝时期的实际情况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5.B
【详解】通过观察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的两江师范学堂并非维新派创立,也不是宣传维新思想的阵地,B项符合题意;该新式学堂确为张之洞创建,由三江师范学堂易名而来,排除A项;两江师范学堂的考试成绩优秀者,在殿试后优予官阶的说法符合清末新政的史实,排除C项;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的表现的确为两江师范学堂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B项。
6.C
【详解】由所学知识可知,①台湾人民武装抗日斗争发生《马关条约》签订后,②广州黄花岗起义发生在1911年,③三元里抗英发生在1841年,④义和团运动发生在19世纪末,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前,所以按照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③①④②,C项正确;在题干所列事件中,三元里抗英发生最早,③应排在最前,排除A项;在题干所列事件中,广州黄花岗起义发生最晚,②应排在最后,排除B项、D项。故选C项。
7.D
【详解】材料是对长征路线及艰险的描述,其中长征保存了革命的火种,播下了革命种子,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D项正确;新中国成立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排除A项;B项与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有关,排除B项;C项与工农武装割据道路的开辟有关,排除C项。故选D项。
8.C
【详解】依据材料“中国军队在图中所示战役中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结合图示可知中国军队在图中所示战役中取得抗战以来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是台儿庄战役,是徐州会战的一部分,C项正确;淞沪会战最后的结果是失败了,排除A项;忻口会战属于太原会战,排除B项;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与图示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9.A
【详解】据所学可知,1964年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年中日建交;1979年 中美建交,①②③④符合题意,A项正确,排除B、C、D项。故选A项。
10.C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C项正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中共十九届四中全会着重研究了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若干重大问题,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中共十九大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C项。
11.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字母文字向西传入希腊,先后形成希腊字母,然后再形成了拉丁文,B项符合题意,选择B项;ACD项都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ACD项。故选B项。
12.B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在“马尼拉大帆船”和“太平洋丝绸之路”的贸易中,中国精美的手工业品大受欧洲市场的青睐,因此中国手工业品大量出口,形成了贸易顺差,巨额白银流入中国,B项正确;“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不是从澳门到马尼拉,排除A项;根据“卷入全球化贸易的浪潮”可知,这一章的内容应该与世界性的贸易有关,日本的朝贡关系、利玛窦的传教活动都与世界性的贸易无关,排除CD项。故选B项。
13.A
【详解】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法国大革命之前,未受到其影响,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受到了法国大革命的影响,B项不符合题意,排除B项;华沙争取民族独立的起义受到了法国大革命的影响,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拉丁美洲的民族独立运动受到了法国大革命的影响,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A项。
14.A
【详解】根据图片信息,“几人在切分一个写着AFRIQUE(法语非洲之意)的蛋糕”,可以初步判断列强在瓜分非洲;题干中又提到“漫画描绘的是一次臭名昭著的国际会议”,联系所学可知,1884年11月15日,西方列强召开柏林会议,商讨各列强在非洲的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划分,强行划分非洲,这被比喻成“地图上的作业”,A项正确;确立“委任统治原则”是在一战后,排除B项;罪恶奴隶贸易是在新航路开辟后,排除C项;苏伊士运河开通于1869年,发生在这次国际会议召开之前,排除D项。故选A项。
15.C
【详解】根据题干列宁认为改良主义应该“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可知此时在列宁的领导下实行新经济政策,通过发展资本主义间接项社会主义过渡,在新经济政策下允许私营企业的发展,C项正确;余粮收集制发生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之时,与题干反映的新经济政策的实行不符,排除A项;题干中列宁认为应该“审慎地逐渐地掌握他们”,由此可知列宁认为在一定程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并非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排除B项;题干中列宁强调了在一定程度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重要性,并非强调确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排除D项。故选C项。
16.B
【详解】根据材料“以基金的资金暂时供给会员国,使有信心利用此机会调整其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并结合所学可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稳定国际汇率,缓解成员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B项正确;世界银行主要为发展中国家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排除A项;2015年成立的新开发银行,是金砖国家合作共赢、维护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利益的平台,排除C项;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于2015年12月成立,是一个政府间性质的亚洲区域多边开发机构,排除D项。故选B项。
17.B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社会信息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趋势既深入发展又相互交织。其中,社会信息化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又对文化多样性产生了挑战,文化多样性促进了政治多极化,所以①②④符合题意,B项正确;政治多极化依赖经济多极化,不是社会信息化,排除含有③的ACD项。故选B项。
18.D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雍正帝以给事中“廷议纷嚣”“恣意自肆”为由,下诏将六科并入都察院,“科道合一”的监察体系形成,D项正确;隋朝御史台是最高监察机构,没有形成“台谏合一”,排除A项;根据材料,雍正帝是在纠正明朝给事中“廷议纷嚣”“恣意自肆”的弊端,下诏将六科并入都察院,排除B项;明太祖在六部设六科给事中,分别督查本部官员行为,排除C项。故选D项。
19.A
【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十月革命后,苏俄提出了不兼并不赔偿原则,宣布侵略战争为反人类罪,为国际法开辟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与维也纳体系无关,①即A项符合题意,选择A项;19世纪初,在反法联盟打败拿破仑后,以英、俄、普、奥为首的战胜国召开维也纳会议,在维也纳会议及此以后签订了一系列条约,建立起以大国协调、欧洲均势为特征的国际关系体系,即维也纳体系是。尽管维也纳体系与欧洲的近代精神即革命精神背道而驰,但它揭开了近代国际关系的序幕,它就解决国际争端所提出的一些原则和方法推动了外交制度进一步发展,且影响至今。所以②③④都与维也纳体系有关,B、C、D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20.D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新航路开辟后,安特卫普最早的交易所创办于1531年,D项正确;1892年德国出现有限公司,排除A项;16世纪威尼斯和热那亚人创办银行,排除B项;1852年世界第一家百货公司在法国巴黎开业,排除C项。故选D项。
21.D
【详解】根据材料及地图可知,此为印欧人对外迁徙示意图,图中④处为进入印度河流域的印欧人被称为“雅利安人”,后来成为印度的主要居民,越过兴都库什山和喜马拉雅山之间的山口之后,又分为三支,而阿拉伯数字就是入侵的雅利安人创造发明的,D项正确;图中①处为印欧人沿黑海西岸西迁、南下,渡过多瑙河,穿越喀尔巴阡山,进入巴尔干半岛,摧毁希腊爱情海文明,开启青铜时代,之后,大批印欧人进入迈锡尼、色雷斯、意大利、北欧等地,主宰欧洲,建立了迈锡尼文明,迈锡尼的土地分为两大类:一是私有土地,一是公社保有地。私有土地为统治者所占有,而公社保有地则在公社内部成员中进行分配,所以A项“①处居民都可拥有土地并使用奴隶进行劳动”表述错误,居民无法都拥有土地,排除A项;图中②处为印欧人于公元前3000年,来到小亚细亚半岛,也就是土耳其境内的安纳托利亚半岛,演变为后来的“赫梯人”,于公元前1595年前后到达美索不达米亚平原。阿拉马字母又称腓尼基字母,在东方,它派生出阿拉美亚字母,由此又演化出印度、阿拉伯、希伯来、波斯等民族字母,B项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B项;图中③处为印欧人于公元前2300年迁徙到伊朗高原,进入西亚区域,成为后来的“古提人”,阿拉伯各部落经常派人到附近举行诗歌比赛,获胜的诗歌会用金水书写在布上,悬挂在克尔白神庙的墙壁上,名为“悬诗”,C项表述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
22.B
【详解】根据材料“历史学家的历史是尽可能逼近历史实在”可知历史学家对历史的研究尽可能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所以,历史中存在的无论何种模式,是“被发现的”,而不是“被制造”出来的,B项正确;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排除A项;“历史学家仅能书写文学文本,而非真相”的表述过于绝对,重构论认为历史学家的研究“逼近历史实在”,所以可能会揭示部分历史真相,排除C项;“历史学家也做不到像一面虚己以待的镜子那般的客观中立”是建构论的主张,排除D项。故选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