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张PPT)
部编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下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简约课堂
导入新课
5月28日,中国东方航空使用中国商飞全球首架交付的C919大型客机,执行 MU9191航班,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北京首都机场。图为C919顺利起飞。
第六单元 科技文化与社会生活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板书课题
2022年课标:了解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生活发生根本变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状况,知道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发生的变化,理解产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1.立足史料实证,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2.通过历史解释,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常生活发生变迁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3.立足家国情怀,理解社会的进步和改革开放政策的胜利
目标要求
物价飞涨,民生凋敝
新中国成立前
经济恢复,物价稳定
新中国成立后
人民生活明显改善
改革开放以来
目标导学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新课讲解
1.背景
阅读教材,完成表格和思考题
项目 改革开放前 改革开放后
衣
食
住
行 (交通)
用
通信
买衣凭布票
样式色彩单调、千篇一律
色彩缤纷,衣着丰富,款式新颖、注重个性
较为匮乏单调
日益丰富、注重营养健康
拥挤、室内设计简单
居住面积扩大、室内设备和装饰大大改观
主要靠步行、自行车、公交车、火车等
地铁、出租车、私家车、火车、飞机、轮船等
“新四大件”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
“旧四大件”娱乐方式单一
生活变迁的原因?
道路狭窄,交通不便
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书信、电报
移动电话、固定电话、互联网
改革开放的政策,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自主学习
改革前
改革后
21世纪的今天
蓝灰海洋
跟风西洋
个性表达
70年代
80、90年代
改革开放前: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不能满足人们生活需要,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
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思想观念的解放,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2.衣
从饮食结构比较单一到不但能“吃饱”,而且还要“吃好”,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食品等科学为生的概念日益深入人心。
面票(可以买白面粉)
油票(可以买食用油)
北京的粗粮票(只能买玉米面)
米票(可以买大米)
食
物
丰
富
多
样
3.食
改革开放前: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简单。
改革开放后:人均住房面积扩大,生活环境明显改善。
4.住
六十年代住草房,七十年代建瓦房,八十年代加走廊,
九十年代盖楼房,现在实行建洋房,盖处别墅讲花样。
改
革
开
放
前
的
娱
乐
改
革
开
放
后
的
娱
乐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人们开始注重和享受文化、旅游、健身等多种休闲生活,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5.消费方式
80年代末,中国自行车保有量达到5亿辆。
1984年每百户家庭就有188辆自行车。
高峰时段每小时就有两万多辆自行车通过路口。
昔日的“自行车王国”
1.交通
20世纪40年代的摩电车
解放前,只能装载十几个人的长途客运进口汽车
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交通条件很落后。
新中国成立初期交通情况。
目标导学二: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中国铁路运输拥有全世界第一大的铁路运输系统。2018年末,中国铁路总里程13.2万公里,比1949年增长5倍,高铁通车里程达到了2.9万公里,世界第一,高速公路总里程14万公里,位居全球第一 。
铁路、公路、民用航空、水运和地下轨道交通建设飞速发展,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
(1)电信:
①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电信网络;
②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
(2)互联网:
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3)意义:
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2.通信
通信方式的变迁
在邮电局打电话时,要先登记、挂号、排队、预交押金,然后坐着慢慢等接线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书信是最常用的联系方式
“摇把子”磁石电话
长途电话话务员
通信方式的变迁
移动时代:腰别“Bp机” 手持“大哥大”
无线寻呼台的话务员
通信方式的变迁
互联网时代: 智能手机功能全 4G网络全覆盖
4G移动智能电话
在2019年6月6号的时候,工信部正式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这个消息公开之后,就代表着从此中国正式进入了5G时代,全面开始普及5G网络。
据国外新闻媒体,截止到2020年1月1日为止,全世界现有21571个5G规范知识产权项申明,其中来自中国的华为公司占有3147项排名第一,次之是韩国的三星占有了2795项和中兴的2561项及LG电子2300项。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方式发生如此巨大变化的原因?
(1)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水平不断提高。
(2)人们的思想解放,生活观念不断更新进步。
(3)党和国家关注人民生活的改善。
(4)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
(5)科学技术的推动。
知识拓展
日常生活的变化
衣、食、住、用的变迁
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
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社会生活的变迁
板书设计
课堂检测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下列各项不能反映这一变化的是( )
A.衣着丰富多彩,彰显个性化 B.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居住环境改善
C.出行坐飞机、动车,开私家车越来越普遍 D.肉食、副食品、果品消费比例不足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下列关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业成就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B.截至2010年底,铁路营运里程居世界第二
C.私家汽车早已进入寻常百姓家 D.成为名副其实的“自行车王国”
3.词汇变化反映时代变迁。《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时曾一次性增收了5000多个新词条,如市场经济、超市、电脑、绿色食品、下海等。本次修汀可能发生在( )
A.1956年 B.1978年中学历史教学园地版权所有 C.1984年 D.1996年
4.30年前,父母、亲朋、恋人对远行者的叮咛是“一定要写信来”;上世纪90年代后,离别的嘱托变成“常打电话”;如今,电话、短信、电子邮件、QQ、微信总有一款适合离别者抒发感情,道声平安。材料体现了我国( )
A.人民道德水平的下降 B.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
C.通信事业的发展变迁 D.世俗人情观念的淡薄
D
D
D
C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背记与检测
【学习目标】
1.对比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2.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人民日常生活发生变迁的原因、表现和影响。
3.认识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从中理解这是社会的进步,也是改革开放政策的胜利。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改革开放前后,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
学习难点: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交通、通信的进步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思维导学】
【背记要点】
一、日常生活的变化
衣 改革开放前,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不仅数量有限,色彩和样式也很单调。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衣着变得丰富多彩 起来
食 改革开放前,饮食结构 比较单一,有些农村甚至没有解决温饱问题。改革开放后,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基本上得到了解决,科学卫生的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
住 改革开放前,住房比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改革开放后,人均住房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明显改善
消费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居民收入不断增加,消费总量不断增长,消费结构也不断优化
二、交通和通信的不断发展
1.交通:截至2010年底,中国的铁路营运里程已居世界第二位;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城市道路建设也发展迅速,很多城市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已形成综合交通运输网。人们的出行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2.通信: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电信网络。 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 电信网络 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拓展延伸】
1.粮票、布票等票证的产生与停用分别说明了什么?
(1)粮票和布票等票证的产生说明在计划经济时代,经济发展水平低下,粮食、布匹等物资短缺,不得不按计划限量供给。
(2)粮票和布票等票证停用说明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商品供应充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各种票证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被国家逐步取消,退出了历史舞台,成为收藏家的爱物。
2.改革开放后,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发生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1)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2)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解放了生产力。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答案见题后)
一、选择题
1.“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是外国青年选出的中国“新四大发明”。外国人纷纷表示:“出门不用带钱包,就带手机”、“外卖、快递都非常快”、“高铁很棒”。这些现象反映出
①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②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③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变化 ④中国已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2.1978年,我国没有任何一个人拥有私家汽车。但到了1993年,私人小汽车拥有量已经超过100万;2007年,我国年均生产880万辆车,中产阶级家庭开始选择以汽车作为出游方式。2021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为3.0151亿。材料说明
A.私人小汽车成为我国交通主旋律 B.我国汽车出口数量成倍增加
C.我国汽车工业水平已居世界第一 D.改革开放提高国人生活水平
3.对下图票据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有:
①发行这种票证是由于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粮食供应还不充足
②这一张粮票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以前发行的
③这是当时人们买粮食所需要的票证
④这一张粮票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通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
4.(2022年贵州贵阳)燃放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在悠久的历史中形成的节日习俗。今天,我们在燃啟烟花爆竹时的正确行为是
A.在人口密集的小区燃放烟花 B.在规定区域内安全燃放烟花爆竹
C.将炮仗点燃后丢进井盖 D.用小型无人机吊起烟花爆竹进行燃放
5. (2022年陕西)下列两组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国防力量的壮大 B. 教育事业的繁荣
C. 社会生活的变迁 D. 民族关系的和睦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1996年,中国发布了《中国的粮食问题》白皮书,提出立足国内资源、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此后,中国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由于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30476.5万吨,2018年达到65789.2万吨。
——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选择性必修2经济与社会生活》
(1)依据材料一,指出“野菜”的功能发生了什么变化?结合材料二,分析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
(2)依据材料二,再列举一例我国为保障粮食安全所做努力的相关史实。
(3)河南作为农业大省,始终在竭力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请为河南农业的发展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 参考答案
1.【答案】D
【解析】“高铁、支付宝、共享单车和网购”是外国青年选出的中国的“新四大发明”,“出门不用带钱包,就带手机”“外卖、快递都非常快”“高铁很棒”。这些现象反映出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方式逐渐变化。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我们应当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但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对我国经济发展也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国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因此,我们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同时,利用亚太经合组织和世界贸易组织等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使我国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①②③符合题意;当今社会中国还没有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导,④错误。D项正确;ABC项不符题意,排除。故选D项。
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1978年,我国没有任何一个人拥有私家汽车。但到了1993年,私人小汽车拥有量已经超过100万;2007年,我国年均生产880万辆车,中产阶级家庭开始选择以汽车作为出游方式。2021年末,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为3.0151亿”可得出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得发展,提高国人生活水平,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私人小汽车成为我国交通主旋律,排除A项;我国汽车出口数量成倍增加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B项;我国汽车工业水平已居世界第一与题干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3.【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解放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国由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食供应还不充足,为了适应人民生活的需要,发行了票证,①解读正确。当时人们购买粮食是需要这样的票证,③解读正确。综上所述①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从粮票发行的时间是1986年,说明此粮票是改革开放后发行的,②解读不正确。这是江苏省的票证,不能全国通用,④解读不正确,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4.【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燃放烟花爆竹应该在在规定区域内安全燃放,B项正确;在人口密集的小区燃放、丢进井盖和用小型无人机吊起烟花爆竹进行燃放都可能造成安全事故,排除ACD项。故选B项。
5.【答案】C
【解析】前一组图片体现的是旧社会的交通,后一组图片体现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交通变化。前后对比说明社会生活变迁巨大,C项正确;材料中论述的是交通巨变,不是国防力量、教育事业以及民族关系等,排除A、B和D项。故选C项。
6.【答案】(1)从充饥的食物到“尝鲜”的食材。(言之成理即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和发展;改革开放,粮食产量持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言之成理即可)
(2)袁隆平团队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符合题意即可)
(3)守住耕地红线;科技兴农等。(答出一点即可,其他符合题意也可)
【详解】(1)变化:根据图片,左图为“1938年,南京郊外挖野菜充饥的少年”体现出这时野菜的功能是充饥;右图“寻味食鲜—野菜节”体现出这时野菜的功能已经变成了“尝鲜”,所以,材料一体现出“野菜”的功能发生的变化是从充饥的食物到“尝鲜”的食材。原因:根据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用不足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可以得出野菜功能转变的原因有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重视和发展,解决了温饱问题;根据材料二“中国制定了一系列保障粮食安全的法律法规、由于政策支持、制度创新和农业科技进步,中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1978年中国粮食总产量为30476.5万吨,2018年达到65789.2万吨”体现出野菜功能转变的原因有改革开放,粮食产量持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2)史实:结合所学知识,我国为保障粮食安全所做努力的相关史实有袁隆平团队研制成功“籼型杂交水稻”,提高粮食产量。
(3)建议:结合所学知识,为了促进河南的农业发展,必须要守住耕地红线;推广先进技术,科技兴农等,言之有理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