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12.3.1 汽化现象-沸腾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 12.3.1 汽化现象-沸腾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5-30 23:11: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汽化现象——沸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第三节“汽化和液化”的第一课时中的沸腾,这节课是学生学习了温度计、熔化和凝固的基础上,对物态变化的进一步学习。沸腾现象和学生生活密切相关,也是初中热学的重要内容,有关探究实验对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物理学科素养的培养也有重要的意义。
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沸腾现象有了生活的经验,对于沸腾现象的观察和判断没有难度,但是对液体沸腾时温度的特点缺乏科学的论证。
教学目标 通过实验观察,知道汽化现象是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 通过对比,知道汽化的两种形式 知道什么是蒸发,什么是沸腾 通过实验探究,发现沸腾现象的特点,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素养和共同协作的精神。 总结归纳出沸腾的条件,培养学生发现真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汽化现象,沸腾的特点,沸腾的条件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出沸腾的温度特点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教师用液态酒精在黑板上画一幅画写两个字。 提问:液态酒精消失了变成什么态。 演示实验:试管装液态酒精加热,在瓶口可以点燃火焰,证明液态酒精变成了气态 学生在字迹消失之前说出画和写的内容 回答:气态 互动参与,分析。 引起学生兴趣 培养观察和验证的思想意识
汽化概念 提出汽化概念: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现象。 展示图片:汽化现象的两种形式:1.蒸发2.沸腾 提出蒸发的定义; 展示沸腾的水,提出沸腾的定义。 互动总结 互动分析,归类 培养观察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实验探究:水沸腾的特点 播放未沸腾的水的视频,展示沸腾的水 提问:未沸腾和沸腾的水产生的气泡有什么不同 播放纸锅烧水的视频。提问:水沸腾的温度有什么特点。 【实验探究】水沸腾的温度特点 展示实验器材,播放实验视频,交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 展示学生的实验数据。 用温度传感器收集水加热过程温度变化,借助计算机软件,实时反映在温度时间图像上 分析水沸腾的条件 观察水的沸腾现象。 观察对比 观察分析,未沸腾的水气泡上升过程变小,沸腾的水气泡上升过程变大。 猜想水沸腾的温度特点。 学习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分小组分工协作进行实验。 分析实验数据,总结水沸腾的温度特点:温度保持不变。 观察水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总结水沸腾的温度特点:温度保持不变。 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沸腾条件:达到沸点,持续吸热。 培养观察和分析能力 提高从生活中思索物理的意识 培养实验探究的能力,共同协作的能力。 培养实验分析的能力。
总结 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回顾这节课的收获 强化总结知识的能力
板书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