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本试题(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漂亮的书写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请把下面这句话正确、规范、美观地抄写在方格内。(2分)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辛弃疾
2.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缥碧(piǎo) 经纶(lún) 逊色(xùn) 恣纵(zì)
B、悬宕(dàng) 俯瞰(kàn) 匹俦(shòu) 悚视(sǒng)
C、绝 巘(yǎn) 曦月(xī) 参差(cēn) 悭吝(qián)
D、庇佑(bì) 渊薮(sǒu) 冗长(róng) 熔铸(zhù)
3.下列词语中有四个错别字,划出来并在方格中改正。(2分)
鸢飞戾天 负势竞上 因简旧陋 争咏竞叹
鼎足而立 熬费心机 虚无缥缈 翩然起舞
抑扬有致 纵横驰骋 风餐露宿 风姿绰约
瞬息万变 层次井然 叱咤风去 解缆问桨
4、请仿照下面广告的思路,写一则体现本地景点特色的广告。(2分)
例:泰山——追随圣人,品味泰山;和谐经典,儒风泰山。
都江堰——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
5.上课钟响了,一位同学还慢悠悠的往教室里 ( http: / / www.21cnjy.com )走。进教室后,又不紧不慢地回到座位上。这时老师笑着对大家悦:“某某同学真是一个听话的好学生,上次在教室里追打同学,老师教育了他,你看现在稳重多了,上课钤打了这么半天了,依旧能沉得住气,都不快走两步。”
读完这段话,你认为老师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如果你是老师,你当时会怎么说?(2分)
(1)言外之意:
(2)你说的话:
6.古诗文默写(10分)
(1)《饮酒》中表达诗人悠然自得、超然物外的思想情趣的名句是
, 。
(2)贾岛和韩愈曾经有一段以文会友的佳话,流传下来的名句是:
, 。
(3)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的诗句“ , ”描写了山村优美的景色。
(4)春潮带雨晚来急, 。
(5)近来始觉古人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望峰息心;__________________,窥谷忘反。
二、阅读(50分)
(一)望岳(4分)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7.“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一联中的“割”字突出了泰山怎样的形象?(2分)
8.这首诗最后一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15分)
【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 ( http: / / www.21cnjy.com )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皆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选自周敦颐《爱莲说》
【乙】竹似贤,何哉?竹本(1)固, ( http: / / www.21cnjy.com )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似体(2)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3)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4)焉。
——节选自白居易《养竹记》
【注释】(1)本:根。(2)体:体悟。(3)虚受:虚心接受。(4)实:充实,充满。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可爱者甚蕃( )
(2)陶后鲜有闻( )
(3)贞以立志( )
(4)故君子人多树之为庭实焉( )
10.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译文:
(2)君子见其性,则思中立不倚者。
译文:
11.甲文从莲的生长环境、 ( http: / / www.21cnjy.com ) 、 、品性等方面赞美莲的君子之风,乙文由竹的本固、 、 、节贞等特点联想到君子之德。(4分)
12.甲乙两文都用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 的表现手法,甲文综合运用记叙、 、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乙文则主要运用了 的表达方式。(3分)
(三)三峡之秋(15分)
方纪
①三峡已经是秋天了。三峡的秋色,从大江 ( http: / / www.21cnjy.com )两岸的橘柚树开始显现的。这些树,生长在陡峭的山岩上,叶子也如同那青色的岩石一般,坚硬、挺直。越到秋天,它们越显出绿得发黑的颜色;而那累累的果实,正在由青变黄,渐渐从叶子中间显露出来。就在这时候,它们开始散发出一种清香,使三峡充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②早晨,透明的露水闪耀着,峡风有些凉意 ( http: / / www.21cnjy.com ),仿佛满山的橘柚树撒了一层洁白的霜,新鲜而明净;太阳出来,露水消逝,橘柚树闪烁着阳光,绿叶金实;三峡又是一片秋天的明丽。
③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 ( http: / / www.21cnjy.com )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同时又把那激荡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的的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气息。
④下午,太阳还没有落,峡谷里早起了一层青 ( http: / / www.21cnjy.com )色的雾。这使得峡里的黄昏来得特别早,而去得特别迟。于是,在青色的透明的黄昏中,两岸峭壁的倒影,一齐涌向江心,使江面上剩下一线发光的天空,长江平静而轻缓地流淌,变得有如一条明亮的带子。
⑤夜,终于来了。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 ( http: / / www.21cnjy.com )标,接连地亮起,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只有偶尔驶过的驳船,响着汽笛,在江面划开一条发光的路;于是渔火的灯标,都像惊醒了一般,在水面上轻轻的摇曳。
⑥也许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连月亮也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宛若一块巨大的、磨平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亮,从山顶上,顺着直立的深深谷壑,把它那清冽的光辉,一直泄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凌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下来。
⑦这一天,正是中秋。
13.三峡秋天总的特征是: 。(从文中摘要填空)(2分)
14.本文是按 顺序来写的,文章描写三峡秋天的早晨、中午和下午的景色,分别突出了它 、 、 的特征。多角度表达了作者
。(5分)
15.请赏析文章第⑥段中画线的文字。(3分)
16.在郦道元的《三峡》中,也有描写三峡秋天的句子,请你根据原文填空。(2分)
每至晴初霜旦, , ,属引凄异,哀转久绝。
17.最后一段中“这一天,正是中秋”一句是否多余,为什么?(3分)
(四)兰草(16分)
①小时候,常常遇到一些女孩用“兰” ( http: / / www.21cnjy.com )字作名,干吗非用“兰”作名呢 我产生了好奇心,去问父亲。父亲说,兰是一种草,开的花特香,兰草貌似柔弱,但生命力极强,逗人喜爱,因此人们爱用“兰”为女孩子命名,希望她们像兰草一样娴淑温柔,美貌端庄,健康成长。父亲的话我似懂非懂,但产生了想见兰草的愿望。
②但家乡没有兰草,后来,我上了初中、高中,来到县城,那里也没有兰草。
③去年九月中旬,我们奉命来到了扒口行洪的小河口镇灾区救灾。行洪区的高处已经露出了水面。少数回归的群众,已在残堤上搭起了临时灾棚,等侯着重建家园。为了迎接行洪区中小学生归校,我们急于了解学校的受灾情况。这是一所我十分熟悉的学校:雄伟的教学大楼,整齐的教师宿舍。特别是校园美化,全市有名。四季花香,长年青翠,满园秀色。而现在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所学校,除伤痕累累的教学大楼,依然倔强地挺立着,整座校园覆盖在厚厚的淤泥中。露出泥面的柏树、广玉兰、女贞树等,浑身泥土,成了朽木枯枝;至于那些名花们,早已杳无踪迹。一片泥沼,满目荒凉,看不到生命的迹象。我心里感到沉甸甸的。
④就在诅咒洪水的肆虐时,我眼前一亮,忽然发现远处的淤泥堆上,像是谁散落了十分鲜嫩的四季葱苗。远远望去,它们婀娜娇艳,翠润如玉。在这百里泥沼中不可能有四季葱苗!我不顾一切,从没膝深的淤泥中?了过去,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凑上去,一缕淡淡的清香,沁人心脾!我大声叫喊起来:“这里有抗御洪水的英雄!”同行的校长告诉我们,这堆淤泥下是一个圆形的大花台,周围种的是一圈兰草。淹水前这些兰草叶长不过五寸。竟意想不到,它会在二个多月的滔滔洪水底下,不断地从与日惧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在洪水退后,群芳寥落,校园一片死寂。独有这兰草、兰花,带着与洪水顽强拼搏后的疲劳与倦色,虽然减少了一些浓绿与浓香,却显得更鲜、更嫩、更加亮丽。我对这具有超强生命力的兰草,不禁肃然起敬。[A]在温柔舒适的花园中,兰草恪守名份,娴静恬淡,默默奉献,丰富人间香与美.从不张扬;[B]在荒山僻谷中.兰草仍然生机勃勃,奋发向上,散发出缕缕清香,不为沦落深山而自弃;[C]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
。
⑤我抬起头来,远远望见守候在残堤上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父老乡亲们,心潮起伏,思绪难平。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
18.这篇文章写兰草,着力表现了兰草的特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中有两个词语表达了作者在不同时期对兰草的思想感情,这两个词语是: (小时候);
(救灾时见了兰草)。(2分)
19.第③段中画线部分写树和名花,这对表现兰草起了什么作用 (3分)
20.“走近一看,其中竟还有两朵三朵白色的小花”中的“竟”,表露了作者发现兰花时怎样的情感 (3分)
21.第④段里加点的词“顽强拼搏”,本段中能具体表现这种精神的语句是什么?(3分)
22.第④段末有A、B、C三个分句,请你根据本段的内容,给C句的空缺处补写短句,与A、B两个分句构成排比。(2分)
在沧海横流,洪水滔天的绝境中,兰草
23.“在父老乡亲的身上,我看到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兰草的秉性;在兰草的身上,我看到了父老乡亲的希望。”这句话对全文内容的表达起什么作用?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3分)
三、写作(50分)
24.请从下面两个作文题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明确,语言通顺,表达力求有创意。②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③凡涉及人名、校名、地名,一律用英文大写字母代替。④不要套作,不抄袭。
(1)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在宁 ( http: / / www.21cnjy.com )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某一次走进自然的行动,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留意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也许是谛听枝头蝉鸣……自然的美妙让你流连忘返,心醉神迷。
请以“ 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2)我们行走在成长路上,行囊里有父母的叮咛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师长的教导,有朋友的关爱,还有一路上储备起来的勇气、乐观、坚强……请以“我的行囊”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200
400
600
八年级语文答案:北师大
(三)13、三峡满了成熟的秋天的气息。 1 ( http: / / www.21cnjy.com )4、时间 明丽 热烈 明亮 对祖国锦绣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15、这两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月光如水一般从天而降的壮观场景,也表现了月光明亮的特征。 16、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17、不多余,结尾点明时间,因为八月十五是个特殊的时间,又会引发读者无限的遐想,使文章的意境又深了一层。
(四)18、想见(兰草);肃 ( http: / / www.21cnjy.com )然起敬。 19、联系全文的主要内容,可知写树和名花对表现兰草起了反衬或衬托的作用。 20、联系上文的“满目荒凉”,可以看出作者在乍见到兰花时的惊喜、敬佩之情。 21、“不断地从与日俱增的淤泥中挣出身子,突破了半米多深的淤泥封锁”。 22、开放性试题,只要所写的句子能表现兰草的品性即可。原句:兰草威武不屈,奋斗不止,争得了自己的生存,获得了发展的先机。 23、这句话的表达作用为:揭示(表现、突出等)主旨(中心、主题等)。 含义理解要点为:两者同样具有超强的生命力,或顽强的拼搏精神;战胜灾害(困难),重建家园(美好生活)。
三、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