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花的学校》课件(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花的学校》课件(共2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31 09:26: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花 的 学 校
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假”。
学习目标
1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富于童真童趣的语言和作者丰富细致的想象。
3
感受童真,感受人性与母爱,感受大自然的灵性。
作者简介
泰戈尔(1861—1941)享誉世界的印度诗人、哲学家、社会活动家。被称为儿童诗人。1913年,泰戈尔以《吉檀迦利》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他的诗中含有对宗教和哲学的深刻见解。他出版过《飞鸟集》《园丁集》《新月集》《吉檀迦利》等五十多部诗集。本文选自泰戈尔的散文诗集《新月集》。
tán jiā
你喜欢花吗?花朵娇嫩、美丽,就像孩子般纯洁。可是你知道吗?花也有学校。花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他们在学校里怎样学习?他们犯了错误,老师会怎样惩罚他们?他们也像我们一样盼着放学吗?快走进这篇《花的学校》,来认识这些花孩子吧!
引导思考
落下 荒凉 口笛 跳舞 狂欢
处罚 假日 互补 住所 够不着
猜想 昂扬 手臂 衣裳
luò
huāng


kuáng

jià

suǒ
gòu
cāi
yáng

shɑng
多音字

cháo(朝着)(百鸟朝凤)
zhāo(朝霞)(朝三暮四)
jiǎ(假装)(假模假样)
jià(假期)(暑假)

突然—— 湿润——
荒野—— 急急忙忙——
湿润—— 出来——
荒野—— 急急忙忙——
忽然
潮湿
荒原
匆匆忙忙
干燥
进去
不紧不慢
闹市
词语分辨
观察 观测 视察
相同点:都有“有目的地、仔细地察看、了解”的意思。
不同点:“观察”着重于全面地察看、了解,可用于具体事务,也可用于抽象事物。“观测”侧重指通过察看来测量,多用于天文、地理、气象等方面。“视察”着重于检查,是负责任地、有指导地察看。
运用示例:
1.小明正在聚精会神地( )蚂蚁 。
2.我用天文望远镜( )卫星的运行轨迹。
3.明天,上级领导要来我校( )工作。
观察
观测
视察
听老师范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整体感知
读1-4段,思考花孩子是什么时候从无人知道的地方跑出来的,它们跑出来干什么?
划分分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2):想象阵雨降落时花儿在绿草地上跳狂欢的舞的场景。
第二部分(3、4):想象花朵们在地上的学校上学、做功课的样子。
第三部分(5、6):想象雨来后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衣裳冲出来。
第四部分(7—9):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对自己的妈妈扬起双臂的情景。
课文解析
体会“润湿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一句。
这句话运用拟人修辞手法。“走过”“吹着”把东风人格化,使东风具有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写出了东风可爱的特点。“润湿”概括了东风的特点。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你发现了什么?花孩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拟人句:生动形象表现出花孩子的调皮。
“一群一群”突出花多,“突然”可以看出雨后花开得快,表现出花的生机勃勃。
如何理解“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并不是花儿真的在被罚站。这是作者的想象,他把未冒出地面的花儿想象成在地下学校上学的孩子们,在墙角冒出来的零星小花想象成是犯错误被罚站的小孩儿。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雷云拍着大手”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碰触”“拍着大手”是人才有的动作,但是句中用来写树枝的摇晃和雷云的碰撞,这种手法是拟人手法。
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稻谷是在( )的学校里上学。
小鱼是在( )的学校里上学。
松鼠是在( )的学校里上学。
小鸟是在( )的学校里上学。
小河中
田野上
森林里
天空中
花儿?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清风一吹,他们……
蝴蝶一来,他们……
想象花孩子们在雨中穿着各色的衣裳,冲了出来。
想象花孩子们急急忙忙赶回家,他们对妈妈扬起了双臂。
花儿放假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花儿回家
你可知道,妈妈,他们的家是在天上,在星星所住的地方。
你没有看见他们怎样地急着要到那儿去吗?你不知道他们为什么那样急急忙忙吗?
我自然能够猜得出他们是对谁扬起双臂来: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这是一首优美而富有童趣的诗歌,围绕“花的学校”,通过孩子和妈妈的对话,赞美了人类生活中最为宝贵的两类东西:童真和母爱。
课堂小结
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