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
Ⅰ(客观卷)40分
一、最佳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请将各题所选字母填入下表)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1.科举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开公平地选拔人才,它正式创立于
A、秦朝 B、汉朝 C、隋朝 D、唐朝
2.唐玄宗在位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被称为
A、康乾盛世 B、文明之治 C、开元盛世 D、贞观遗风
3.中外交流源远流长,下面人物在中外文化交流中作出突出贡献,其中生活在唐朝的是
①张骞 ②玄奘 ③鉴真 ④郑和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4.“贞观之治”中的“贞观”是
A、国号 B、庙号 C、谥号 D、年号
5.唐太宗曾说:“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在位期间,推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保证农民土地和生产时间,促进了社会发展。唐太宗的执政措施实质上体现了
A、道家的“自然无为” B、儒家的“仁政德治”
C、墨家的“兼爱”“非攻” D、法家的“以法制国”
6.七年级(3)班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推断他研究的课题是
A、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7.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A、北京 B、洛阳 C、西安 D、南京
8.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能够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这位诗人是
A、韩愈 B、白居易 C、李白 D、杜甫
9.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诗圣——李白 B、画圣——阎立本
C、笔谏——吴道子 D、颜筋柳骨——颜真卿、柳公权
10.右图是位于新乡市封丘县陈桥镇的宋太祖黄袍加身的大殿,
与此地点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玄武门之变 B、陈桥兵变
C、澶渊之盟 D、郾城大捷
11.如果你选用如下历史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那么应确定的研究主题是
①宋代商铺的商机 ②北宋“交子”的影响 ③《清明上河图》 ④泉州出土的南宋船
A、宋代国家统一 B、民族政权并立
C、宋代商业繁荣 D、宋代民族融合
12.宋朝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A、西域都护 B、市舶司 C、行省 D、宣政院
13.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的最终完成是在
A、隋朝 B、两宋 C、元朝 D、明清
14.清朝初期,康熙帝两次组织雅克萨之战,战胜了侵入我国黑龙江流域的
A、沙俄侵略者 B、荷兰侵略者
C、法国侵略者 D、英国侵略者
15.清朝时,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的标志是
A、废行省、设三司 B、废除丞相
C、保留议政王大臣会议 D、设立军机处
16.文字狱达到顶峰是在
A、秦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17.对郑和下西洋的目的进行归纳,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为了发展海外贸易 B、为了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
C、为了开拓海外殖民地 D、为了向世界宣扬明朝的国威
18.明朝统治者为加强君主专制统治而实行的选官制度是
A、三司 B、厂卫制度 C、八股取士 D、消藩政策
19.北宋时主持编写《资治通鉴》的是
A、司马迁 B、司马炎 C、司马睿 D、司马光
20.元朝时建立的并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制度是
A、分封制 B、三省六部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度
Ⅱ(主观卷)60分
二、对号入座(将序号填到适当的位置)(8分)
①文成公主入藏 ②遣唐使来华 ③“交子”出现 ④郑和下西洋
⑤郑成功收复台湾 ⑥引进优良品种占城稻 ⑦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
⑧设立军机处
唐朝 宋朝 明朝 清朝
三、列举题(18分)
1.列举少数民族建立统一的全国性政权(4分)
2.列举中国古代史上反映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的三件大事(6分)
3.列举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8分)
四、材料解析题(22分)
1.阅读下列材料(16分)
材料一:“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茎;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郑成功《复台》
材料二:中俄两国东段边界,以格尔必齐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以东至海为界,外兴安岭以南,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以东至海的整个黑龙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的土地,全部属于中国,外兴安岭与乌第之间的地区,暂行存放,留待以后再议……
——中俄《尼布楚条约》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开辟荆榛逐荷夷”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我们应怎样评价郑成功?(4分)
(2)台湾在元朝时被称为什么?为了加强对一地区的管辖,清政府在台湾地区设置了什么机构?该机构隶属哪个省?它的设置有何意义?(8分)
(3)请你说一说《尼布楚条约》签订的背景,这一条约签订有何意义?( 4分)
2.阅读下列图片材料(6分)
请回答:
(1)你能分辨出它诞生于哪个朝代吗?(2分)
(2)请再列举出该朝加强中央集权两项措施?(4分)
五、探究题(12分)
明朝时期中外关系既有交往又有激烈冲突。
探究一:和平篇
(1)明成祖把下西洋的重托托付给郑和。郑和下西洋大约到达多少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哪里?(4分)
(2)通过对郑和下西洋的学习,你觉得为什么六百多年后的今天,郑和仍值得我们纪念。(2分)
探究二:冲突篇
这一时期不仅有中外间的友好交往,还有中国军民抵抗外来侵略的英雄事迹。
(3)请列举明朝时期中外关系中冲突的典型历史事件,请写出两件。(4分)
探究三:启示篇
(4)从明朝前期的友好交往,到明朝中后期的冲突与战争。明朝对外交往特点的演变说明了什么?(2分)
七年级历史答案:人教
吏
部
户
部
礼
部
兵
部
刑
部
工
部
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