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全套教学设计
第一单元 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人类从类人猿进化而来:“完全形成的人”;猿人和智人;人种;母系氏族;父系氏族;私有制的产生;原始社会瓦解;国家产生。
(2)在教帅的帮助下,要求正确认识到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从而培养学生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分析评价问题。
(3)通过对本课的阅读和教学,提高学生阅读、了解和认识历史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联系七年级上册第1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和第2课《原始的农耕时代》中的相关内容学习本课知识。
(2)联系我国境内摩梭族至今还保留的走婚习俗来讲授母系氏族社会的特征。
(3)引导学生结合妇女和男子社会地位的变化、阶级国家的产生,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等问题的讨论,从而理解生产力的发展在人类历史进步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人类出现的学习,使学生科学地认识到人类的进化过程,劳动创造了世界和人类本身。
(2)通过人种的出现是由于自然和历史条件形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不同的人种之间是互相平等的。
(3)通过对氏族、国家的产生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人类社会也不断向前发展。
4.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
5.难点:一是人类是怎样由古猿进货而来的?二是残暴的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为什么说是历史的进步。
教学策略:
1.教法选择:图示归纳法、直观法、分析法、讨论法、练习巩固法等。
2.学法选择:图示归纳法、观察法、分析法、讨论法、练习巩固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展示。
5.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教材中的图文史料、网上下载的资料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让学生讲述一个关于人类起源的传说故事。
展示有关人类起源一些传说和科学资料。
关于人类的出现,世界各国都有很多神奇有趣的传说。比如说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就有盘古开天辟地和女娲造人等神话故事。其他很多国家也有类似的传说,如《圣经》里的“上帝造人说”等等。但这些仅仅是人们的传说和想象。我们应该通过阅读文字资料,考察研究文物、古迹或遗址来学习和了解人类历史。那么,人类究竟怎样出现的呢?人类最初的社会是什么样的?国家又是怎样产生的?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学习第1课——人类的形成,共同去追寻早期人类生活的足迹吧!
【讲授新课】
一、人类的出现
根据人类学家的研究,人类是通过劳动和自然进化从类人猿发展而来的,形成于三四百万年前。最初的人类被称为“完全形成的人”。
地史学家根据古生物的演化和地壳的运动,将地球的历史分成五大阶段,即太古代、元古代、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在太古代和元古代已经出现了极低等的菌藻类生物,它们生活在海洋当中。古生代出现了鱼类、上陆的爬行动物。中生代是恐龙的世纪,还出现了最早的哺乳动物。新生代后期出现了古猿和人类。
1.“完全形成的人”
现今所发现的世界上最早的人生活在哪儿?“完全形成的人”又分为哪几个阶段?结合中国的历史,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中国的古人类有哪些,他们分别属于哪个阶段?
展示从猿到人转变过程、各个阶段的人骨骼化石和复原图等图片讲述。
2.人种的差异
现代人种何时出现?世界上的人类有哪些人种?黄种人、白种人和黑种人。由于体型、肤色等外部形态的差异,人类学家把人类分成了这三大人种。(展示世界三大人种图片讲述)黄种人又叫蒙古利亚人种,如中国人、印地安人等;白种人又叫欧罗巴人种;黑种人又叫尼格罗人种。
人种的差异是长时期不同的自然和历史条件影响的结果,各人种之间只是在体质的外部形态,如体型、鼻型、眼型、发型、肤色等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在基本生理解剖特点和智力方面并没有本质的区别。那种认为人种有优劣高下之分的观点是反科学的,是别有目的的。当人类出现的时候,人类历史也就开始了。
二、氏族社会
以学生自学、教师引导提问的方式进行。在教师帮助下,师生共同归纳要点。集体生活,但居无定所到定居,形成氏族、部落。
(1)母系氏族社会(原始农业、畜牧业出现)
(2)父系氏族社会(原始农业、畜牧业分离,出现手工业和商品生产)
人类早期为什么要过群居生活?环境险恶,工具简单粗糙。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社会从原始群居阶段逐渐进入氏族社会时期。氏族指的是按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集体,他们使用公有的工具,共同劳动,共同分配食物,依靠集体的力量同大自然作斗争。为什么最早出现的氏族社会是母系氏族社会?由于那时男子打猎,工具简陋,不能经常获得东西,更不能获得很多东西来,充分保障全氏族成员的生活。在这种情况下,原始的农业和畜牧业,成为比打猎更可靠和经常的生活资料来源。而原始农业和畜牧业,都是妇女的工作。由于妇女的劳动能保证全氏族的生活,妇女在氏族里就居于领导地位。再加上当时的婚姻情况使人们只知道自己的母亲,而不知道自己的父亲。所以最先出现的氏族是母系氏族社会。那么父系氏族社会又是怎样出现的?有什么特点?
随着劳动工具的不断革新,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适合男子的犁耕农业和畜牧业不断发展,男子在生产生活中逐渐取代了妇女,占据了支配地位。男女经济地位的变化导致彼此社会地位的变化,母系氏族社会逐渐过渡到了父系氏族社会。
由于生产的发展,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后期,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私有制和阶级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人类社会开始进入阶级社会。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
三、原始社会的瓦解和国家的产生
让学生阅读本课最后一个目录,结合中国历史的发展,思考:原始社会是怎样解体的?国家又是怎么出现的?
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它不是为整个社会成员服务的机构,而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列宁曾说:“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的机器,是使一切被支配的阶级受一个阶级控制的机器。国家机构包括军队、法庭、警察、监狱等设施。”
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剩余产品出现,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逐渐发展。生产工具、牲畜、农产品甚至部分土地逐渐变为家庭私产。私有制的出现导致贫富分化,阶级差别扩大。奴隶主阶级为加强自己的统治,设置了一系列组织和机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和城墙等等。它们的出现,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
生产力提高——产品剩余,个体劳动发展——私有制产生,奴隶制度出现——贫富分化,阶级差别不断扩大——阶级矛盾激化——国家出现
【课堂小结】
展示本题知识结构图,通过问答的形式小结。
【练习巩固】
展示课堂练习让学生训练,然后讲解。
【布置作业】
各地区指定配套教辅材料中的相关练习。
人教新课标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每课同步练习
第一单元 人类文明的开端
第1课 人类的形成
一、单项选择题:
1、目前,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的一种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的,这种古猿是( )
A、印尼爪哇人 B、南方古猿 C、尼安德特人 D、克罗马农人
2、人类经历的最初的社会形态是(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下列人类行为中,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迈出决定意义的一步是( )
A、使用天然工具 B、会制造工具 C、能直立行走 D、能使用火
4、世界三大人种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形成于( )
A、早期猿人时期 B、晚期猿人时期 C、早期智人时期 D、晚期智人时期
5、中国的北京人属于( )
A.早期猿人 B.晚期猿人 C.早期智人 D.晚期智人
二、非选择题
6、改错:中国的山顶洞人属于早期智人。
错误: 订正:
7、改错:原始社会时期,最初在氏族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男子。
错误: 订正:
8.辨析:晚期智人的出现,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了,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黄种、白种和黑种三大主要人种,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体貌特征不同。
上述说法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简要说明理由。
错误:
理由: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类的生产工具十分原始,物质匮乏,人们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
材料二:人们不再杀死战俘,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以便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产品。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哪一阶段?
(2)依据材料二,说说“人们不再杀俘虏”的目的是什么?这种现象出现在人类社会的那一阶段?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造成材料一到材料二变化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BACDB 二、6. 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 7.男子 妇女
三、8.错误: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体貌特征不同。理由: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体貌特征不同只是人种差异的一个表现。
四、9.(1)原始社会早期。
(2)目的:把战俘变成奴隶,让他们从事劳动,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产品。阶段:父系氏族社会后期。
(3)说明了人类社会在父系氏族社会后期开始出现奴隶制。造成材料一到材料二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课件33张PPT。你能否讲述一个
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故事?女娲造人上帝造人神就照着自己的形象造人
——《圣经》 外星人造人 大约65万年前,一些外星人来到地球,他们具有高度的智慧和科技知识,发现了地球环境很适应他们居住,但却不堪忍受地心引力,于是这些外星人不得不放弃地球生活,并决定在地球上创造出一种新的适宜于地球生活的人种,同时又使他们能在地球上延续。他们选择了地球上精力旺盛、智力较高的雌性猿人作为对象,设法使他们受孕。这便产生了我们人类的祖先。1.生物界具有悠久的历史,动植
物是在自然条件下逐渐变化形
成的,不是上帝创造的。
2.自然选择学说。“魔鬼牧师”——达尔文 达尔文推断人类从遥远的、与类人猿相似的祖先进化而来,而不是像许多人错误的想法那样,从现存的猴子或者类人猿进化而来。它和我们有共同的祖先“露西”假想图 时间:375万到300万年前
身高:0.29米
年龄:19---21岁
脑容量:400多毫升她是人还是猿?和真正的猿相比,毕竟是不同的。问题1:区分人和猿的标志是什么? 人类学家几乎都同意,能否两足行走是区分人和猿的重要标志。问题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 会不会制造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那么猿又是怎样从猿变成人的呢?什么在其中起了决定性作用?思考:起来!不愿做猩猩的猿们。 从生理上来说,直立使脊柱逐渐发展成S形弯曲,上半身的重心向后移、全身的重心向下移,保证了行走和活动的稳定性;直立使胸廓向两侧发展,胸腔扩大,使上肢的活动更加自如;直立也使得喉头的声道角变小,促使发音器官出现很大的进化;直立还使头颅托置于脊柱上,促进脑的发育。所以所有两足行走的猿都是“人”,根据这个标准,世界大多数人类学家都承认目前已知的人科的最早成员是南方古猿。 人类学家的研究南方古猿生活想象图坦桑尼亚奥都威峡谷“能人” 早期猿人完全形成中的人能人的作品晚期猿人北京人头骨及头部复原像早期智人尼安德特人
早期智人我很丑,可是我很聪明晚期智人山顶洞人法国克罗马农人晚期智人难以想象它出自冰河时期的原始人之手 姚明David Beckham Michael Jordan黄种人黑种人白种人世界三大人种:讨论:各种族间有没有优劣、高低等之分?你怎样看待当今世界某些国家仍存在的种族歧视问题?人类社会的历史开始后,人类最初经历的是什么社会?原始社会1.氏族,是按同一祖先的亲属关系结合在一起的社会集团,是原始人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2.氏族的三个特点:血缘,公有,平等。母系氏族社会有何特色?母系氏族:①妇女在生产和生活中处于支配地位;
②人们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亲戚关系以
母系计算;
③女子受到尊重,地位较高。外: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地女神该亚的故事
中:山顶洞人;半坡氏族、河姆渡氏族、
女娲造人的传说归纳:乱婚→族内群婚→族外群婚→对偶婚(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 距丽江东北300公余公里的宁蒗彝族自治县永宁区,镶嵌着一颗熠熠闪光的明珠,人称“女儿国” ——泸沽湖。
泸沽湖总面积77700余亩,水面海拔高度2685米,平均水深4米,最深处达90米,为云南省第二深水湖。 泸沽湖四周重山峻岭,一年有三个月以上的积雪期。森林资源丰富,山青水秀,空气清新,景色迷人,泸沽湖被当地摩梭人奉为“母亲沽”。也被人们誉为“蓬莱仙境”。 泸沽湖风光秀美,碧波荡漾,青山四合。独木舟为湖区主要交通式具。泸沽湖畔居住着摩梭人,至今仍保留着母系社会的生活方式,男不娶,女不嫁,各自居住母家,建立偶居的婚姻关系,独特的“阿注”(意为朋友或伴侣)走婚习俗为国内各民族所少见。被人们称为“奇异的母系王国”。 奇异的母系王国 母系氏族为何会过渡到父系氏族?例子:
外:古希腊神话中厄瑞斯忒的故事
中: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归纳: 父系氏族有什么特点?父系氏族:①世系按父系计算,财产按父系继承
②家族长和氏族首领都是男性人类早期为什么要过群居生活?环境险恶,生产力水平低下,工具简单粗糙,单靠个人的力量无法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 原始社会的瓦解和国家的产生 1、原因:
2、标志:生产力提高——产品剩余,个体劳动发展——私有制产生,奴隶制度出现——贫富分化,阶级差别不断扩大——阶级矛盾激化——国家出现 。政府、军队、监狱和城墙等机构和设施的出现。课堂小结人 类 的 形 成人类出现氏族社会完全形成的人早期猿人晚期猿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三大人种:黄白黑母系氏族: 血缘 妇女主导 知其母不知其父 公有父系氏族 :血缘 男子主导 既知其母又知其父 公有奴隶社会: 私有制 奴隶制正在形成中的人南方古猿一、选择题
1、目前,大多数人类学家认为,现代人类可能是从非洲的一种古猿中的一支发展而来的,这种古猿是( )
A、印尼爪哇人 B、南方古猿
C、尼安德特人 D、克罗马农人
2、人类经历的最初的社会形态是( )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封建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3、下列人类行为中,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迈出决定意义的一步是( )
A、使用天然工具 B、会制造工具
C、能直立行走 D、能使用火 练习巩固:BAC4、世界三大人种白色人种、黄色人种、黑色人种形成于( )
A、早期猿人时期 B、晚期猿人时期
C、早期智人时期 D、晚期智人时期
5、中国的北京人属于( )
A.早期猿人 B.晚期猿人
C.早期智人 D.晚期智人
DB二、改错题
6、中国的山顶洞人属于早期智人。
错误: 订正:
7、原始社会时期,最初在氏族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男子。
错误: 订正: 练习巩固:早期智人 晚期智人 男子 妇女 三、辨析题
8.晚期智人的出现,现代人种的差异也显现出来了,根据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黄种、白种和黑种三大主要人种,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体貌特征不同。
上述说法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简要说明理由。
错误:
理由: 练习巩固: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体貌特征不同。 导致人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不同自然地理环境等众多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体貌特征不同只是人种差异的一个表现。 材料一:人类的生产工具十分原始,物质匮乏,人们必须依靠集体的力量才能生存。
材料二:人们不再杀死战俘,而是把他们变成奴隶,以便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产品。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哪一阶段?
原始社会早期
(2)依据材料二,说说“人们不再杀俘虏”的目的是什么?这种现象出现在人类社会的那一阶段?
目的:把战俘变成奴隶,让他们从事劳动,生产出更多的剩余产品。
阶段:父系氏族社会后期。
(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造成材料一到材料二变化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
说明了人类社会在父系氏族社会后期开始出现奴隶制。
造成材料一到材料二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练习巩固:主题升华分小组讨论:人与动物的区别,如何理解人类“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这句话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