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专题复习--新课标趋势卷——核心素养习题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新课标趋势卷——核心素养习题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5-31 09:2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核心素养1 生命观念
1.[2022贵港中考] 下列有关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壁进行物质交换 B.细胞膜贮存遗传物质
C.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 D.细胞质对细胞有支持作用
C
【解题思路】 细胞壁对细胞有支持和保护的作用;细胞膜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细胞核贮存遗传物质,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故选C。
2.[2022北京中考] 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与最小静脉的血管。与毛细血管物质交换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不包括( )
A.数量多,分布广
B.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管内血流速度快
D.管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C
【解题思路】 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有数量多,分布广;管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径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管内血流速度快不是毛细血管的特点,C错误。故选C。
3.[2022福建中考] 细胞的形态多样,下图中表示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是( )
A.&1& B.&2&
C.&3& D.&4&
D
【解题思路】 A是人的口腔上皮细胞,B是肌肉细胞,C是神经细胞,D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故选D。
4.[2022赤峰中考] 下列动、植物体的组织与功能相匹配的是( )
A.输导组织——保护、分泌
B.营养组织——储藏营养物质
C.神经组织——分裂、分化形成其他组织
D.结缔组织——收缩和舒张
B
【解题思路】 植物的主要组织有分生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保护组织、机械组织等;动物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输导组织具有运输作用,其中导管运输水和无机盐,筛管运输有机物,A错误。营养组织有储存营养物质的功能,B正确。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构成,能感受刺激,传导神经冲动,在体内起调节和控制作用,C错误。结缔组织种类很多,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D错误。故选B。
5.[2022葫芦岛中考] 某一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它们的相对数量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
B.该食物链能量最终来源于丙
C.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
D.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丙体内积累最多
【解题思路】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并逐级递减,所以,营养级越高的生物,其相对数量越少。由图可知,该生态系统中的四种生物的相对数量由多到少依次是丙、丁、甲、乙,因此,这四种生物构成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丙→丁→甲→乙,A正确。该食物链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B错误。任何一条食物链都起始于生产者,终止于最高级的消费者,箭头指向捕食者,所以,甲、乙、丁是消费者,丙是生产者,C错误。难分解的有毒物质进入生态系统后会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营养级越高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积累越多,所以,有毒物质进入该食物链,乙体内积累最多,D错误。故选A。
6.[2022重庆中考]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它最主要的结构是( )
A.花瓣 B.雄蕊和雌蕊 C.花萼 D.花托
B
【解题思路】 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雄蕊和雌蕊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关,是花最主要的结构。故选B。
7.[2022自贡中考] 呼吸作用是绿色植物的重要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中有机物的分解必须有氧气参与
B.植物呼吸作用只发生在花、果实、种子中
C.植物通过呼吸作用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D.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不能同时进行
C
【解题思路】 植物细胞进行无氧呼吸分解细胞中的有机物时,不需要氧气的参与,A错误。所有活细胞都能进行呼吸作用,因此,植物呼吸作用发生在植物体的所有活细胞中,B错误。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C正确。植物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照,呼吸作用有光无光都可以进行,因此,白天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能同时进行,D错误。故选C。
8.[2022苏州中考] 下图表示人体呼吸的全过程,其中通过扩散作用实现气体交换的过程有( )
D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题思路】 图中①表示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该过程是通过呼吸运动完成的,①不符合题意;②表示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该过程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②符合题意;③表示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该过程是通过血液循环实现的,③不符合题意;④表示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该过程是通过气体扩散实现的,④符合题意。所以,通过扩散作用实现气体交换的过程有②④。故选D。
9.[2022大庆中考] “毛毛虫”会变成美丽的蝴蝶,蝴蝶处于的发育阶段是( )
A.幼虫 B.蛹 C.若虫 D.成虫
D
【解题思路】 蝴蝶的发育方式为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受精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蝴蝶处于的发育阶段是成虫阶段。故选D。
核心素养2 科学思维
1.“ 生物体”表示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若 是绿色开花植物细胞,则 表示“组织→器官”
B.若 是哺乳动物细胞,则 表示“组织→器官→系统”
C.若 是草履虫细胞,则其结构层次无 ,由单个细胞直接构成生物体
D.若 是绿色开花植物细胞,则 内一定有叶绿体
D
【解题思路】 绿色开花植物细胞中不一定有叶绿体,只有绿色部分的细胞(如叶肉细胞)中有叶绿体,非绿色部分的细胞(如根尖细胞)中没有叶绿体,D错误。故选D。
2.下图是桃子发育过程示意图。 、4分别表示( )
A.雌蕊、种皮、胚珠、种子 B.子房、种皮、受精卵、胚
C.子房、果皮、受精卵、胚 D.子房、果皮、胚珠、种子
D
【解题思路】 桃子是桃的果实。一朵花完成传粉和受精后,子房继续发育为果实,其中子房壁发育为果皮,子房里面的胚珠发育为种子。因此,图中1是子房,2是果皮,3是胚珠,4是种子。故选D。
3.如图是绿色植物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D
A.过程1表示光合作用,过程2表示呼吸作用
B. 表示二氧化碳, 表示有机物,①表示叶绿体
C.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释放氧气
D.绿色植物主要通过过程2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解题思路】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呼吸作用是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并将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的过程,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因此,过程1表示光合作用,过程2表示呼吸作用, 表示二氧化碳, 表示有机物,①表示叶绿体,②表示线粒体。绿色植物主要通过过程1光合作用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D错误。故选D。
4.电瓶车推进电梯内会存在自燃的安全隐患,针对该安全隐患,某市多个小区内安装了“阻车感应系统”。如图所示是某阻车感应系统在电梯轿厢内的信息传递示意图,一旦电瓶车进入电梯,就会被摄像头检测
A
A.① B.② C.③ D.④
到,语音报警器将进行语音提示,同时电梯门不会关闭。这一信息传递过程与反射弧类似,图中类似于反射弧感受器的结构是( )
【解题思路】 如题图所示,某阻车感应系统在电梯轿厢内的信息传递过程与反射弧类似,图中①电瓶车识别预警摄像头类似于反射弧感受器,②智能控制器类似于反射弧神经中枢,③语音报警器和④电梯门类似于反射弧效应器。故选A。
5.如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人体运动系统思维导图,图中A、B、C分别是
( )
B
A.骨骼、关节面、骨骼肌 B.骨、关节软骨、肌腹
C.骨、关节韧带、肌细胞 D.骨骼、滑液、肌腹
【解题思路】 人体运动系统主要由骨、关节和肌肉组成,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关节腔和关节软骨,肌肉由肌腱和肌腹组成。因此图中A、B、C分别是骨、关节软骨、肌腹。故选B。
6.[2022襄阳中考] 下图表示一对夫妻体细胞中的性染色体及其上的一对基因,他们生了一个男孩,请推断该男孩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是
( )
A. B.
C. D.
C
【解题思路】 由题图可知,父亲的 染色体上是A基因, 染色体上是 基因;母亲的两条 染色体上分别为A基因和 基因。这对夫妻生了一个男孩,男孩的性染色体组成为 。男孩的 染色体来自父亲,携带 基因; 染色体来自母亲,携带A基因或 基因。因此,该男孩性染色体上的基因组成是 。故选C。
7.如图A、B、C分别代表黄瓜叶肉细胞、酵母菌细胞、人的肌肉细胞,图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则阴影部分包括下列哪些结构( )
C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叶绿体 ⑥液泡
A.①⑤⑥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⑥
【解题思路】 黄瓜叶肉细胞属于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⑤叶绿体、⑥液泡等;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酵母菌的基本结构包括①细胞壁、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⑥液泡等;人的肌肉细胞属于动物细胞,动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等。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黄瓜叶肉细胞、酵母菌细胞、人的肌肉细胞之间的共同点,则阴影部分包括的结构有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故选C。
8.[2022贺州中考] 某同学在校园内发现一种不认识的植物,观察并记录如下:①具有根、茎、叶的分化;②叶片背面有孢子囊群。该植物与下列哪种植物属于同一类群( )
A.葫芦藓 B.紫菜 C.肾蕨 D.马尾松
C
【解题思路】 葫芦藓属于苔藓植物,紫菜属于藻类植物,肾蕨属于蕨类植物,马尾松属于种子植物中的裸子植物。由题干信息可知,该植物具有根、茎、叶的分化,叶片背面有孢子囊群。因此,该植物属于蕨类植物,与肾蕨属于同一类群。故选C。
核心素养3 探究实践
1.如图为某同学在探究植物的蒸腾作用时,对植物的处理方法,其中可以和丁组形成对照的是( )
A.甲 B.乙 C.丙 D.都不能
B
【解题思路】 甲组用塑料袋罩住植物和整个花盆,乙组用塑料袋罩住植物,丙组用塑料袋罩住植物和花盆口,丁组用塑料袋罩住去掉所有叶片的植物。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甲组和丙组的叶片数量和塑料袋遮罩部位与丁组均不同,存在两个变量,不能形成对照;乙组与丁组除叶片数量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即只存在叶片数量这一个变量,可以形成对照。故选B。
2.[2022云南中考] 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关于该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C
A.水浴加热的温度为 是为了模拟人的口腔温度
B.两支试管加入的唾液和清水的量应该相同
C.②号滴加碘液后变蓝是因为水浴加热时间不够
D.该实验证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
【解题思路】 口腔中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最适温度是 ,水浴加热的温度为 是为了模拟人的口腔温度,A正确。为保证单一变量,两支试管加入的唾液和清水的量应该相同,B正确。②号滴加碘液后变蓝是因为清水不能分解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色,C错误。①号试管滴加碘液后不变蓝,②号试管滴加碘液后变蓝,该实验证明唾液对淀粉有消化作用,D正确。故选C。
3.[2022通辽中考] 骨骼肌是运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强度会影响骨骼肌的结构和功能。为探究不同运动强度对机体骨骼肌的影响,研究人员选用小鼠进行实验,并绘制了柱形图;另有研究表明,中等运动强度骨骼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最多。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运动的产生是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牵动它所附着的骨绕关节活动
B.关节是运动的支点,它由关节囊、关节软骨、关节腔组成
C.与自然状态组相比,不同运动强度下每立方毫米骨骼肌中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均有所减少
D.中等运动强度骨骼肌细胞的呼吸作用弱,可释放更多的能量

【解题思路】 运动的产生是骨骼肌受到神经传来的刺激而收缩,牵动它所附着的骨绕关节活动,A正确。关节是运动的支点,关节由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关节腔和关节软骨组成,B错误。由题图可知,与自然状态组相比,不同运动强度下每立方毫米骨骼肌中毛细血管开放数量均有所增加,有利于骨骼肌细胞获得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气,C错误。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由题干可知,中等运动强度骨骼肌细胞中线粒体数量最多,因此中等运动强度骨骼肌细胞的呼吸作用更强,可释放更多的能量,D错误。故选A。
4.[2022长春中考] 小明为探究“绿豆种子萌发的条件”,将如图装置放在室温环境中,一段时间后,只有装置②中的种子萌发。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和③作为一组对照,变量是水分
B.①中种子不萌发是因为温度不适宜
C.②中种子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光
D.③中种子不萌发是因为胚已死亡
D
【解题思路】 种子萌发必须同时满足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种子萌发所需的环境条件为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自身条件为胚是活的,且结构完整,种子没有处于休眠期。③中的种子为熟绿豆,种子的胚已死亡,除此之外其他条件均与②相同,所以②和③作为一组对照,变量是种子的胚是否死亡,A错误。①中种子不萌发是因为缺少一定的水分,B错误。①和②以水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②和③以种子的胚是否死亡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一段时间后只有②中种子萌发,说明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且种子的胚必须是活的,C错误。③中种子不萌发是因为熟绿豆中的胚已死亡,D正确。故选D。
核心素养4 态度责任
1.[2022金昌中考] 某些药品说明书特别注明“孕妇禁用”,这是因为药品成分会通过某种结构进入胎儿体内,该结构是( )
A.卵巢 B.输卵管 C.胎盘 D.子宫内膜
C
【解题思路】 胎儿与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结构是胎盘,某些药品说明书特别注明“孕妇禁用”,这是因为药品成分会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故选C。
2.[2022金华中考] 2021年一群亚洲象一路北上“逛吃逛喝”,人们对它们的爱护与宽容绘就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让世界看到了守护自然生态、维护生物多样性所贡献的中国智慧。下列做法不符合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一主题的是( )
A.保护、还原生物栖息地 B.过度、无序开发旅游资源
C.严厉打击非法猎捕活动 D.扩大珍稀濒危物种拯救行动
B
【解题思路】 过度、无序开发旅游资源会破坏生物的栖息环境,破坏生物多样性,不符合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题。故选B。
3.[2022大连中考] 在我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党中央始终秉承“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有序推进全民免费接种新冠疫苗。下列关于接种疫苗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
B.接种疫苗能引发非特异性免疫
C.接种疫苗后人体形成的免疫属于第三道防线
D.接种疫苗能刺激人体产生相应抗体
B
【解题思路】 疫苗通常是用失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疫苗进入人体后相当于抗原,接种疫苗能刺激人体淋巴细胞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达到保护易感人群的目的,A、D正确。接种新冠疫苗后,人体产生的抗体只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起作用,属于特异性免疫,这种免疫是人体免疫的第三道防线,B错误、C正确。故选B。
4.烟草和酒精属于1级致癌物,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吸烟能够增加罹患心脏病的概率
B.适量饮酒,能够预防心脏病
C.烟草和酒精都具有成瘾性
D.酒精会麻痹小脑,影响运动平衡
B
【解题思路】 酒中含有酒精(乙醇),酗酒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和肝脏疾病,增加患癌症的危险。适量饮酒不能预防心脏病,B错误。故选B。
5.[2022盐城中考] 2022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只有一个地球”,呼吁我们用行动来保护地球。以下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 )
A.电视长时间待机 B.倡导绿色出行
C.垃圾分类处理 D.书本循环使用
A
【解题思路】 电视长时间待机会导致电力浪费,不利于保护环境,A符合题意。倡导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有利于保护环境,B不符合题意。垃圾分类处理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C不符合题意。书本循环使用能减少纸张浪费,有利于保护环境,D不符合题意。故选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