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生物专题复习--新课标趋势卷——跨学科实践习题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中考生物专题复习--新课标趋势卷——跨学科实践习题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5-31 09:33: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23 新课标趋势卷——跨学科实践
类型1 模型制作
1.制作细胞模型是学习细胞基本结构的一种方法,下面是制作动物细胞模型的方案,该方案中错误的是( )
A.塑料袋——细胞膜 B.方纸盒——细胞壁
C.鲜葡萄——细胞核 D.琼脂和水——细胞质
B
【解题思路】 动物细胞中没有细胞壁,因此,制作动物细胞模型的方案中,错误的是“方纸盒——细胞壁”。故选B。
2.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河泥、水藻、植食性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一个生态瓶(如图所示)。下列对生态瓶的分析错误的是( )
B
A.该生态瓶可看作一个微型生态系统
B.该生态瓶中有一条食物链:阳光→水藻→小鱼
C.河泥中含有分解者
D.该生态瓶的成分简单,自动(我)调节能力较弱
【解题思路】 食物链中不包含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所以“阳光→水藻→小鱼”不是一条食物链,B错误。故选B。
3.某同学根据小肠壁横切面玻片标本显微图(如下图),采用简易材料(如泡沫,纸板等)设计并制作小肠结构的模型,下列建议不正确的是
( )
D
A.建议把泡沫锯成凹凸不平的形状,充当小肠皱襞
B.建议在皱襞上插一些针状物,充当绒毛
C.可以在纸板上画一些红色和蓝色的线条,表示绒毛内的血管
D.建议将小肠结构模型的内部制作平整些,让模型更好看
【解题思路】 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的皱襞,皱襞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的突起——小肠绒毛,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因此,用泡沫、纸板等材料制作小肠结构的模型时,可以把泡沫锯成凹凸不平的形状,充当小肠皱襞;在皱襞上插一些针状物,充当绒毛;在纸板上画一些红色和蓝色的线条,表示绒毛内的血管。A、B、C正确。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因此不能将小肠结构模型的内部制作平整,D错误。故选D。
4.为了形象地表示DNA、染色体和基因之间的关系,小路和同学找来一根白色长绳,将其用红、黄、蓝、绿等颜色涂成了长短不一的区段,接着在长绳上系了一些代表“蛋白质”的小球,最后把带有小球的长绳螺旋状盘曲成一个短棒。在这个模型中,长绳、各色区段、短棒分别代表( )
A.DNA、基因、染色体 B.DNA、染色体、基因
C.基因、DNA、染色体 D.染色体、DNA、基因
A
【解题思路】 染色体主要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基因是DNA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在题干所描述的模型中,长绳代表DNA,各色区段代表基因,短棒代表染色体。故选A。
5.某同学用橡皮管、球、漏斗、小磁条做了一个肾单位的模型,模型结构如图A,其中小磁条贴在漏斗下端的内部,且不影响所有小圆珠通过。图B表示球的内部,在球的水平面有个塑料隔板,隔板上有很多小孔。同时准备了三种小圆珠若干,如图C。三种小圆珠从 小管处灌入该模型。请据图回答问题。
(1) 球模拟的结构是________,为保证该结构的功能正常进行,塑料隔板上小孔的直径大小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肾小球
大于 ,小于
【解题思路】图A所示肾单位的模型中, 小管模拟入球小动脉,球模拟肾小球,漏斗上部模拟肾小囊,漏斗下部模拟肾小管。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以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过滤(滤过)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球模拟的结构是肾小球,具有过滤(滤过)的功能。为保证该结构的功能正常进行,根据提供的小圆珠直径判断,塑料隔板上小孔的直径大小范围是大于 ,小于
(2) 漏斗下端有一块磁铁,能将小铁圆珠吸附,该过程模拟的是尿液形成过程中的________作用。
重吸收
【解题思路】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葡萄糖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该模型的漏斗下端有一块磁铁,能将小铁圆珠吸附,该过程模拟的是尿液形成过程中的重吸收作用。
(3) 这位同学预测小塑料圆珠全部从漏斗下端掉出来,那么小塑料圆珠最有可能模拟的物质是______。
尿素
【解题思路】 这位同学预测小塑料圆珠全部从漏斗下端掉出来,那么小塑料圆珠最有可能模拟的物质是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的尿素。
6.同学们制作了一个眼球模型,如图所示。据图回答问题:
(1) 模型中的凸透镜相当于________,烧瓶的后壁相当于________,烧瓶里的透明液体相当于玻璃体。
晶状体
视网膜
【解题思路】模型中的凸透镜能折射光线,相当于晶状体,烧瓶的后壁相当于视网膜。
(2) 该眼球模型属于____________(填“近视眼模型”或“远视眼模型”),可配戴________矫正。若要将该眼球模型改为正常眼模型,应将凸透镜换成凸度更____(填“大”或“小”)的。
近视眼模型
凹透镜

【解题思路】 由图可知,该眼球模型的物像落在了烧瓶后壁(视网膜)的前方,因此该眼球模型属于近视眼模型,近视眼可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近视眼的成因是晶状体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该眼球模型为近视眼模型,若要将该眼球模型改为正常眼模型,应将凸透镜(晶状体)换成凸度更小的。
类型2 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
1.小林同学用绿豆种子做实验材料,进行发豆芽的生物实践活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发豆芽过程中需要适时补充适量的水
B.发豆芽过程中需要提供适宜的温度
C.绿豆种子中连接两片子叶的结构是胚芽
D.为绿豆种子萌发提供营养物质的结构是子叶
C
【解题思路】 绿豆种子中连接两片子叶的结构是胚轴,C错误。故选C。
2.某同学饲养了一批家蚕并观察其发育过程,下图是该同学观察到的家蚕发育的不同阶段,正确的排序是(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④③① D.④③②①
C
【解题思路】 题图中①是成虫,②是卵,③是蛹,④是幼虫。家蚕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故选C。
3.如图是某同学实验设计的植物栽培相关实验。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 取无土栽培培养液、土壤浸出液和蒸馏水各滴一滴在载玻片上,当水分蒸发后,无土栽培培养液、土壤浸出液在载玻片上留下了结晶物质,而蒸馏水没有在载玻片上留下痕迹。结晶物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无机盐
【解题思路】无机盐需要溶解在水中才能被植物体吸收。无土栽培培养液和土壤浸出液中含有无机盐,水分蒸发后无机盐析出,在载玻片上留下了结晶物质;蒸馏水中不含无机盐,水分蒸发后没有在载玻片上留下痕迹。因此,结晶物质的主要成分是无机盐。
(2) 土壤浸出液、无土栽培培养液培养的青菜长势良好,蒸馏水培养的青菜长势不良,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________。植物根吸收该物质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____________,该物质在植物体内通过______(填“导管”或“筛管”)运输。
无机盐
成熟区(或根毛区)
导管
【解题思路】 土壤浸出液、无土栽培培养液培养的青菜长势良好,蒸馏水培养的青菜长势不良,说明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根尖成熟区也叫根毛区,有大量根毛,是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水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通过导管运输。
(3) 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里的“肥”指的是________。
无机盐
【解题思路】 植物的生长需要无机盐,土壤溶液中的无机盐往往满足不了植物生活的需要,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就需要施肥,补充无机盐。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这里的“肥”指的是无机盐。
类型3 发酵食品制作
1.某同学学习了制作米酒的探究实验后,在课堂上分享他的实验操作步骤:①浸泡→②蒸熟米饭并冷却→③加酒曲→④保温发酵,并对此步骤作出解释。你认为不恰当的是( )
A.蒸熟米饭需要冷却的目的是避免高温杀死细菌
B.步骤③的目的是进行接种
C.保温是为了给酵母菌的发酵提供适宜的温度
D.制作米酒过程中,尽量少打开容器,防止杂菌污染
A
【解题思路】 蒸熟米饭需要冷却的目的是避免高温杀死酒曲中的酵母菌等真菌,A错误。故选A。
2.泡菜的制作工艺是我国悠久的食文化遗产之一。制作泡菜过程中,应控制亚硝酸盐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以免对人体产生危害。
兴趣小组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具体做法是:称取等量白菜4份,每份均加入等量 盐水、鲜姜和辣椒,再加入食醋,调节料液的食醋浓度分别为0、 。重复做3次。从泡菜制作第1天开始,每天测定其亚硝酸盐含量,测定10天,结果如下。
添加不同浓度食醋的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变化图
(1) 制作泡菜所利用的细菌是________。
乳酸菌
【解题思路】制作泡菜所利用的细菌是乳酸菌。
(2) 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__________;实验中添加的材料需取等量,目的是______________。
形成对照
控制无关变量
【解题思路】 对照实验中,对实验变量进行特殊处理的是实验组,不进行特殊处理的是对照组。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实验变量是食醋浓度,设置食醋浓度为0的组,目的是形成对照。对照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除变量外,其他条件要相同且适宜。实验中添加的材料需取等量,目的是控制无关变量。
(3) 分析曲线,随泡制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
______________,并在第___天均达到最大值。
先上升后下降
3
【解题思路】 分析曲线,随泡制时间增加,亚硝酸盐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并在第3天均达到最大值。
(4) 分析比较四条曲线亚硝酸盐含量的最大值,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醋能抑制泡白菜亚硝酸盐的产生;三组食醋浓度中, 的抑制作用最强,食醋浓度过高或过低,抑制作用均下降
【解题思路】 分析比较四条曲线亚硝酸盐含量的最大值可知,不同浓度食醋对泡白菜亚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是食醋能抑制泡白菜亚硝酸盐的产生;三组食醋浓度中, 的抑制作用最强,食醋浓度过高或过低,抑制作用均下降。
(5) 结合本实验,对家庭自制泡白菜提出一条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作泡白菜时可适当加醋
【解题思路】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食醋能抑制泡白菜亚硝酸盐的产生,因此家庭自制泡白菜时可适当加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