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5张PPT)
遨游汉字王国
第一课时
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传承的载体;是我国中华文明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从古至今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必要手段。你对汉字有哪些了解呢?
全班交流
全班自由交流对汉字的了解?
汉字产生于几千年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之一,曾对周边一些国家的文化产生过重要影响。
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古往今来,许多著名书法家的书法作品是艺术中的珍品。
让我们一起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一起遨游汉字王国,感受汉字的趣味性,了解汉字文化,并为汉字的规范使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吧。
汉字真有趣
小组讨论和制定活动计划
自由读,通过读文中的这段话,你知道制定活动计划有什么要求了吗?
读完后,试着说一说。
(1)自由组成小组。
(2)讨论活动内容。
(3)制订活动计划。
(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
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
(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在这次“汉字真有趣”的活动开展前,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
读“活动建议”
要有选择的开展活动
注意事项
要认真阅读提供的材料
活动时间
有趣的汉字
活动计划
活动地点
活动内容
有趣的汉字
活动计划
搜集或自编字谜。
收集笑话、古诗、歇后语。
查找绕口令、对联。
了解汉字的起源。
每个小组把搜集到的资料编成小报或小册子,在教室指定区域展示。
别忘了写标签哟!
组长: 组员:
搜集资料: 编辑:
抄写: 插图:
日期: 月 日
参考标签
学生分组讨论并确定本小组活动计划。
确定计划
第二课时
中国的汉字顿挫抑扬,能简能详,真是其乐无穷。一横一点都可能造成大祸;但有时多一点留意就会转危为安。汉字还可以成为字谜,让人感到妙趣横生。
同学们,大家在课外一定收集了不少汉字字谜,我们就在有趣的字谜里开启我们这节课的汉字之旅吧!
1.自由读《字谜七则》,先独立猜出谜底。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3.全班汇报。
【答案:日;田;立;也;休;斗;默】
(1)通过猜谜使学生感受汉字的趣味。
(2)初步认识字形往往表示着一定的意义。
(3)学生了解字谜的形式和构成方式。
(4)也可以自己去搜集或编制字谜。
同学们,大家在课外一定收集了不少汉字字谜,还有的同学自己编写了一些字谜。现在,我们来看看谁的头脑反应最灵活,大家准备好了吗
我爱字谜
说一说故事有趣的地方。让学生说说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汉字的有趣故事。
读一读
读读“门内添‘活’字”的故事。
快乐游戏
有意思的谐音
刚才我们猜字谜、读故事,从中感受到了汉字的无穷乐趣。下面让我们走进谐音俱乐部,再次享受汉字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
1.学生读读歇后语。
2.说说歇后语中的谐音字。
3.老师读歇后语前半句,学生读后半句。
男生读歇后语前半句,女生读后半句。
4.背诵歇后语。
笑一笑
读笑话《 “枇杷”和“琵琶” 》,说说笑话有趣在哪里?
介绍自己搜集的
笑话。其他人说一说为
什么好笑。
汉字变脸
有趣的形声字
读读有趣的形声字,说说“星、凤、蜀、祭”这些字是如何从象形字演变成形声字的?从形声字的演变中,你是如何发现它们有趣的?
原来的形声字
(有鲜明的图画文字特征)
新的形声字
(信息量大,意义指向更明显)
增加形符
例:蜀、祭
增加声符
例:星、凤
同学们,通过上面的活动,我们充分感受到汉字的无穷乐趣。让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做学习的主人。大家可以把自己收集的字谜,有趣的谐音现象整理归类,然后出一期手抄报。
通过前面的综合性学习,我们不仅学会了制订活动计划,还通过搜集大量的学习资料,感受到汉字真有趣。让我们继续探索汉字的奥秘,加深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汉字的发展
有这么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的黄帝时期,黄帝命令他的臣子仓颉创造文字,仓颉是一个长有八只眼睛的怪人,他用自己的八只眼睛观察八方,能看见各种各样的东西,他把这些东西的形状简化后刻在龟壳、兽骨上,就成了最早的文字。这个神话当然是荒谬的,但也说明了一个事实——汉字是由象形字演变而来的。
在几万年前的原始时代,远古人学会了用语言来表达意思,后来又学会了用手势,但有些事物用语言和手势是难以表达的,于是有人想出了做记号的方法,可记号太多,容易忘记,后来就用图形表达意思,比如“太阳”就画成一个圆圈的形状,“树”就画成树的模样,最早的象形文字就是这样产生的。
推荐阅读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进入了奴隶社会。到了这时,需要文字记载的东西就更多了,而光用一些图形符号来表示,显得太繁琐了。于是人们就简化了一些象形字,并把一些象形字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文字,让人能更容易看懂。比如把“人”和“木”组合起来,就成了“休”字,意思是一个人靠在树上睡觉。这样又创造出了很多文字,形成了汉字的一个新类型——会意字。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大地上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诸侯国,而这些诸侯国的文字又有所区别,于是出现了一字多义、多字一义的情况,这给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带来了困难。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下令在全国统一使用一种文字——小篆。这种文字比以前的文字简化了许多,但仍有些繁琐,于是民间逐步兴起了一种应急的俗体——隶书。到了三国时期,魏国的钟繇又创造出了一种更为简便美观的文字——楷书。从此以后,汉字就确立了它的方块形态,开始有了间架结构。以后人们又陆续创造了草书、行书等各种各样的字体,也涌现出了像“钟、王、颜、柳、苏、黄、米、蔡”这些举世闻名的书法家。汉字的发展逐步进入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
1949年以后,随着新中国的建立,汉字迎来了它发展的春天。50年代初期,中央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文字改革的通知,对于一些笔画过于繁琐的汉字进行了大胆简化,使人人都能识汉字、用汉字,这在汉字的发展史上无疑是一个伟大的创举。
在现代社会,科学飞速发展,汉字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像表示化学元素的汉字,表示一些新生事物的汉字不断出现,许多汉字也被赋予了一些新的含义。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出现,怎样把汉字输入计算机又成为一个新的课题。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研制开发了一系列汉字输入法,如拼音、五笔字型、表形码、自然码等等。汉字为适应时代的变化,也在不断地改进自己,完善自己,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近年来,有些人认为汉字过于复杂,提出了“文字拉丁化”的方案,认为汉字应该走拼音化的道路。但我不这样认为,因为汉字已经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考验,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一种象征,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标志,我们不应该抛弃汉字,而是应该发展汉字,完善汉字,让汉字在二十一世纪继续延续下去。
1、汉字是由什么字演变来的? 汉字是由象形字演变来的。
2、象形字和会意字是如何产生的?
有些事物用语言和手势难以表达,有人想出了做记号的方法,可记号太多,容易忘记,后来就用图形表达意思,最早的象形文字就是这样产生的。人类需要文字记载的东西就越来越多,而光用一些图形符号来表示,显得太繁琐了。于是人们就简化了一些象形字,并把一些象形字组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文字,让人能更容易看懂。这样又创造出了很多文字,形成了汉字的一个新类型——会意字。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