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玄奘西游天竺 鉴真东渡日本郑和下西洋回顾历史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古代中国
外交的基本特征吗?独立 自主 和平回顾历史你能用几个词来概括近代中国
外交的基本特征吗?南京条约的签订现场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新中国建立后,美、苏对中国的外交政策。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万隆会议。zxxk
5.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学习目标面对我们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
你认为我们应当采取什么样的外交政策?快速阅读,提炼要点独立 自主 和平探究历史以美国为首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敌视;以苏联为首社会主义国家的支持;独立的亚非拉国家需要互相帮助支持合作。 同学想一想,我们国家刚刚建立之初,所面对的外交环境是怎样的?探究历史 1949年12月,毛泽东主席访问苏联。这是新中国最高领导人的首次出访。
毛泽东应邀出席斯大林七十寿
辰庆祝大会,受到高规格接待探究历史1950.2.14《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定
这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约
有人形容中苏关系是“同志+堂兄”的关系探究历史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1954年确立下来的。 Zx/xk
1.提出:2.内容:3.意义: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探究历史探究历史探究历史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在会见印度政府
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探究历史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 周恩来尼赫鲁 ( 1954年)周恩来吴 努探究历史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的讲话二、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1.时间:( )
2.地点:印度尼西亚的( )
3.会议主题:讨论 ——— 、—————
和—————— 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4.性质:第一次没有—————— 国家参
加的——————会议。
1955年万隆 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殖民主义国家亚非国际5.贡献:周恩来提出————— 方针,促
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
非各国的——————。 Z,xxk
求同存异团结与合作探究历史同遭遇相同:
曾经受到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问题相同:
如何发展国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异社会制度不同建设道路不同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存异”。 ——周恩来探究历史万隆精神亚非人民团结一致,保卫世界和平,
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精神,
称为“万隆精神”。探究历史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活动探究历史1955年出席
万隆会议1954年访问
缅甸1954年访问
印度
1954年4月参加
日内瓦会议。
1954年日内瓦会议上的周恩来
第一次亮相国际舞台,周恩来所带来的绝对是超乎想象的精彩。
周恩来总理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风度,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1949-1955)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总结总结。周恩来一、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二、出席万隆会议1953年 印 度1954年确立1955年 印度尼西亚第15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周恩来的名言: 学生读书目的是担负并实现“国家将来艰巨之责任。” ——周恩来 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遮掩错误就是躲避真理! Zxx/k ——周恩来 如果我写书,我就写我一生中的错误,让活着的人们都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周恩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意外收获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1954年确立下来的。
1.提出2.内容3.意义: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探究历史夯实知识1.时间:( )
2.地点:印度尼西亚的( )
3.会议主题:讨论 ——— 、—————
和—————— 等共同关心的问题。
4.性质:第一次没有—————— 国家参
加的——————会议。
1955年万隆 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殖民主义国家亚非国际5.贡献:周恩来提出————— 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
非各国的——————。
6.“求同存异”方针的意义。
求同存异团结与合作夯实知识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1.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是( )
A 印度 B 缅甸 C 苏联 D 美国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于( )
A 1949年 B 1953年 C 1954年 D 1955年
3.建国后的第一年里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 )
A 15个 B16个 C 17个 D18个
4.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是在( )
A 日内瓦会议 B 万隆会议 C 开罗会议 D 雅尔塔会议能力比拼慧眼识真:CBCB一、图文结合:能力比拼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的而不是来立异的
————周恩来1.图中讲话的谁?在哪次会议上的讲话?这次会议何时在何地召的?这次会议有何特点?
2.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是什么?
3.图中的人物提出了什么方针?这一方针的提出有何作用?二、一一列举: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
2.周恩来在建国初期的外交活动。寻找周恩来总理的外交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