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青藏地区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青藏地区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5-31 11:13: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青藏地区》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形成了独特的自然景观。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最可能分别表示的是( )
A.太阳辐射强、气温低 B.气温低、空气稀薄
C.气温低、太阳辐射强 D.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2.判断青藏高原地区发展种植业的限制因素是( )
A.水源 B.热量 C.地形 D.光照
位于世界屋脊的西藏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和特色产品但受自然条件影响,当地特色产品很难销往全国,为此援藏人员通过“直播带货”助推藏货出藏。“直播带货”正成为西藏农牧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读图,完成3-4题。
3.关于西藏自治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年降水量西北多,东南少 B.河湖稀少
C.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D.人口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东南部
4.“直播带货”的西藏特色产品有( )
A.葡萄干 B.牦牛肉 C.芒果干 D.竹筒饭
农业的科技进步给青藏地区的人民带来幸福生活。阿里地区自然环境恶劣,曾经这里的新鲜果蔬几乎全靠外地长途转运;如今通过建设智能果蔬大棚,人们吃上了本地产的新鲜果蔬。读青藏地区简图,完成5-7题。
5.青藏地区( )
A.粮食作物多在分布在河谷地区,因纬度高、气温低
B.畜牧业广泛分布,畜种适应高寒气候,主要有牦牛、藏绵羊和藏山羊
C.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干旱
D.三江源是指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的源头
6.阿里地区的人们能吃上本地产的新鲜果蔬,是由于( )
A.青藏地区种植业发达 B.当地饮食习惯的改变
C.地形平坦,水源充足 D.农业科技水平提高
7.青藏地区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需要( )
A.利用太阳能,建设全国商品粮基地 B.开辟新水源,兴建优质多汁牧草场
C.开垦高原湿地,扩大果蔬种植面积 D.重视生态保护,建立绿色生态农业
冬日的青藏高原寒风刺骨,青海格尔木市某集团蔬菜大棚里却湿润温暖,奶油草莓、辣椒、西红柿等蔬果都已成熟。在缺少绿色的青藏高原北部,越来越多的蔬菜品种在格尔木试种成功,极大丰富了市民的餐桌。图为青藏高原地区图。据此,完成8-11题。
8.与我国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冬日的青藏高原寒风刺骨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拔高 B.河湖多 C.寒潮强 D.距海远
9.青藏高原北部缺少绿色的主要原因是其自然环境( )
A.高寒 B.暖湿 C.冷湿 D.干旱
10.越来越多的蔬菜品种在格尔木试种成功, 丰富了当地老百姓的“菜篮子”,得益于( )
A.气候温暖湿润 B.土壤肥沃 C.科学技术发展 D.交通便利
11.格尔木市某集团蔬菜大棚的蔬果运输到本地农贸市场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水路运输 C.公路运输 D.铁路运输
二、解答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清代诗人张思宪有诗云:“湟流一带绕长川,河上垂柳拂翠烟。把钓人来春涨满,溶溶分润几多田。”湟水谷地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是青海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主要种植小麦和青稞,农业资源优越。如果是夏季,缓坡地上大面积绽放的油菜花,宛如黄金地毯,让人疑为江南。
材料二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全省均属高原范围之内。全省属于高原山地气候,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在2500小时以上;年降水量少,境内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青海省前有中国最大的光伏发电基地——青海塔拉滩光伏电站,面积609平方公里,接近一个新加坡的面积大小。
材料三下图为我国青海省简图及牦牛景观图。
(1)青海省简称____,地处雪域高原,风光独特。
(2)格尔木位于有“聚宝盆”美称的____盆地;牦牛的体毛浓密、粗长,适应了当地____的自然环境特征。
(3)青藏高原有“世界屋脊”之称,雪山连绵,但湟水谷地却呈现出“江南”风光,试分析该地种植业发达的原因。
(4)据材料分析青海省发展光伏发电产业的有利条件。
13.读“青藏地区和东北地区图”,完成下列各题。
(1)青藏地区突出的自然特征是____。该区域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和难以利用的土地。
(2)A是____山脉,它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例如____(举一例说明)。
(3)图中阴影甲是我国著名的____自然保护区,是长江、黄河和____三条河流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华水塔”。
(4)上述两个地区的耕种制度都是一年一熟,试分析这两个地区形成这种耕种制度的原因。
14.西藏由于客观条件较差是我国贫困面较大、贫困发生率较高的地区,所以对于西藏来说,脱贫是一件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特别关心西藏的脱贫,首先一条就是把西藏作为全国深度贫困地区唯一的一个集中连片的特困地区。目前西藏地已宣告消除绝对贫困。图为西藏自治区简图。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世界屋脊雪域高原】
(1)西藏最主要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
(2)西藏内部的地理差异体现在( )。
A.河流集中在西北部 B.城市大多在河流附近
C.人口西部多东部少 D.降水西北多东南少
(3)青稞种植区多沿河谷分布,请分析原因。(两点即可)
【多措并举脱贫攻坚】
2016年以来,昌都市成立多个养殖基地。基地引入先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发展优质畜种养殖及产品加工。农牧民通过牲畜、草场入股,有了更稳定的收入。
(4)昌都市养殖基地的发展推动了畜牧业向____化、产业化转变。
位于羌塘自然保护区的双湖县,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县,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的40%。2019年年底,双湖县农牧民通过易地搬迁陆续来到海拔较低的雅鲁藏布江北岸,转移就业,开启新生活,实现了既要“绿起来”又要“富起来”的生态脱贫目标。
(5)易地搬迁对双湖县的影响有( )。
①草场退化严重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湿地面积减少 ④提高生活质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大美西藏旅游新篇】
神奇的雪域高原,独特的民族风情,令人神往。近年来,旅游业成为西藏发展的窗口。
(6)请以“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为主题,结合下图任选一方面为西藏旅游推广活动拟定一条推介语,并说明推介理由。
试卷第2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B 2.B 3.D 4.B 5.B 6.D 7.D
8.A 9.A 10.C 11.C
12.(1)青
(2) 柴达木 高寒
(3)①海拔较低,气温较高;②位于河谷,地势平坦,土壤肥沃;③河流沿岸,灌溉水源充足;④位于高原,空气稀薄,光照充足。
(4)①地处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烈;②降水较少,晴天多,光照充足;③地广人稀,土地面积广大,利于光伏电站的建设。
13.(1) 高寒 草地
(2) 大兴安岭 东北平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我国400毫米等降水线分界线;我国地势的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等。
(3) 三江源 澜沧江
(4)青藏地区受地形因素影响,海拔高气温低;东北地区受纬度因素影响,纬度高气温低。两地区都因气温低,热量不足,使农作物生长期延长,形成一年一熟的耕种制度。
14.(1)高寒
(2)B
(3)①河谷地区海拔较低,热量较充足;②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两点即可)
(4)专业
(5)D
(6)言之成理即可,例:展现出西藏独特的自然景观、壮观的古典建筑、浓厚的民族风情,以“高”惊世,以“奇”闻名,令人向往。
答案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