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机械与人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章 机械与人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2022-2023学年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5-31 12:48: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章机械与人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工具,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2、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提升重为G的物体,且处于静止状态。图中滑轮、杠杆质量均不计,A点为杠杆的正中点。这四种情况下用力最大的是(  )
A.F1 B.F2 C.F3 D.F4
3、在图中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B.扛着米袋慢慢爬上楼梯
C.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动
D.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4、如图所示的是一根重力为G的均匀木棒OA,能绕支点O自由转动,现用力F作用于木棒的A端,使木棒OA在水平位置上保持平衡,当力F由FC方向逐渐转到FB方向时,力F的大小变化为(  )
A.一直在减小 B.保持不变
C.先减小后增大 D.先增大后减小
5、如图所示,利用动滑轮将重力为100 N的物体在5 s内匀速竖直提升,拉力F为60 N,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为2 m,不计绳重及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移动速度为0.4 m/s
B.所做的有用功为200 J
C.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60%
D.拉力F的功率为24 W
6、用四个滑轮和两根相同的绳子组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滑轮组,用它们匀速提起货物,在绳自由端施加竖直的拉力分别为F甲和F乙,物重分别为G甲和G乙,物体被提升高度分别为h甲、h乙,不计绳重及摩擦,则(  )
A.若F甲=F乙且G甲=G乙,则乙的机械效率比较低
B.若F甲=F乙且h甲=h乙,则甲的机械效率比较低
C.若G甲=G乙且滑轮重均相同,则甲的机械效率比较低
D.若F甲=F乙且滑轮重均相同,则乙的机械效率比较低
7、班里组织一次比赛活动,从一楼登上三楼,看谁的功率最大。为此,需要测量一些物理量,下列物理量中不需要测量的是( )
A.三楼地面到一楼地面的高度 B.从一楼到达三楼所用的时间
C.每个同学的质量或体重 D.一楼到三楼楼梯的长度
8、两个完全相同的篮球,表面涂黑,从不同的高度自由下落至同一地面,在地面上留下如图所示的黑色圆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落在甲处的初始重力势能大
B.落在乙处的篮球弹性势能小
C.落在乙处的篮球初始高度大
D.落在甲处的篮球重力做功多
9、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从静止下落,落在与A点等高,竖直放置静止的轻弹簧上,到达B点时小球重力与弹簧的弹力大小相等,C点是小球到达的最低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下落过程中,到达A点时,小球的动能最大
B.下落过程中,到达B点时,小球的动能最大
C.下落过程中,到达C点时,小球的动能最大
D.下落过程中,小球的机械能是守恒的
10、如图是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示意图。已知该卫星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机械能不变,则关于该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过程中势能、动能、速度的变化是( )
A.势能增加、动能减小、速度减小
B.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速度增加
C.势能减小、动能增加、速度不变
D.势能不变、动能不变、速度不变
11、体重为60 kg的工人利用如图滑轮组将一质量为80 kg的重物A匀速提升1 m,此时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与摩擦,g取10 N/kg),小明对此工作过程及装置作出了以下论断:
①动滑轮重为200 N
②此过程中,工人对绳的拉力做功1000 J
③重物匀速上升过程中,它的机械能增大
④若增大重物A的质量,该工人用此滑轮组匀速拉起重物时,机械效率不可能达到90%
关于小明的以上论断(  )
A.只有①③正确 B.只有②③正确
C.只有①②③正确 D.①②③④都正确
12、用图甲所示滑轮组装置将放置在水平地面上,重为100N的物体提升一定高度。当用图乙所示随时间变化的竖直向上的拉力F拉绳时,物体的速度v和物体上升的高度h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分别如图丙和丁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计算结果不正确的是(  )
A.动滑轮重20N
B.2s—3s内,拉力F的功率是24W
C.0.5s时,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是30N
D.1s—2s内,拉力F做的功是15J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救援队员用撬棒把滚落在公路上的石块撬起。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M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________点;若救援队员在撬棒D点沿DN方向用力撬起石块1,撬棒的支点是______点。作用力沿________(填“DM”或“DN”)方向更省力。
14、如图所示,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们用同一滑轮组分别将甲、乙两组钩码匀速提升相同高度,每个钩码的质量是100 g,所做的有用功分别为W甲和W乙,机械效率分别为η甲和η乙,则W甲________W乙,η甲________η乙(以上两空均填“>”“=”或“<”)。匀速提升乙组钩码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 N,则动滑轮重________N。(g取10 N/kg,不计绳重和摩擦)
15、沿水平桌面自由滚落的小球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C、D两处高度相同。C点的动能________(填“>”“=”或“<”)D点的动能。
16、如图所示,一个物体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的O点,在水平恒力F作用下开始向右加速运动,依次经过a、b、c三个点,且a、b之间和b、c之间的距离相等,F在ab段做功W1,做功功率P1;在bc段做功W2,做功功率P2,则有W1________W2,P1________P2。(均填“>”“<”或“=”)
17、某同学用一个大小为15N的力,沿水平方向推一个重为100N的箱子,箱子在10s内,沿水平方向前行了5m,则该过程中,推力做功为____J,推力的功率为______W,重力做功____J。
18、建筑工地上的塔吊挂钩处有由两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如图所示),两个动滑轮和挂钩的总质量为50 kg。塔吊由电动机牵引把总质量为0.15 t的重物匀速提升,忽略一切摩擦和绳重,则此电动机的牵引力为________ N,此时该装置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g取10 N/kg)
三、作图与实验题
19、如图所示,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请在图中画出杠杆OA的动力臂l1和其受到的阻力F2。
20、如图所示,将一根铁棒折成直角后,一端用铰链固定在墙上,铁棒能绕O点转动,若要保持此棒在图示位置平衡,请在图中画出加在A端的最小动力的示意图。
21、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来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在实验前应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实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填“左”或“右”)调节,以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调节完毕后,当在杠杆B点挂3个质量相同的钩码,如图乙所示,那么在杠杆的D点挂________个质量相同的钩码,才能使杠杆恢复在水平位置平衡;当杠杆平衡后,将B、D两点下方所挂的钩码同时向支点O靠近1格,那么杠杆________(填“能”或“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
(3)实验中若不在D点挂钩码,而在杠杆的A点或C点使用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为使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应使弹簧测力计挂在________点,且拉力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明选用小车、斜面、木板、钩码、木块等器材进行如下的实验探究:
(1)实验中,通过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判断小车动能的大小,这种常用的实验方法是_________(填“控制变量法”或“转换法”)。
(2)为了研究汽车超速问题,实验中应选择________两个图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研究汽车超载问题,实验中应选择乙、丙两个图进行比较,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3、如图所示,某人用机械效率为80%的滑轮组匀速提升重120N的物体,在2s内,绳的自由端移动了6m。(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物体上升的高度;(2)物体上升的速度;
(3)人的拉力为多大?(4)提升过程中的有用功是多少?(5)人所做的额外功是多大?
24、平衡车是一种新兴的代步工具,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周末,质量为62kg的小南同学骑平衡车去距家3.6km的公园游玩,经过18min到达公园,当她站立在平衡车上保持静止时,车轮与水平地面的总接触面积为4×10-3m2,下表为该品牌平衡车的主要参数.(g取10N/kg)求
(1)她从家到公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km/h
电机额定功率 700W
净重 14kg
最高车速 18km/h
(2)她站立在平衡车上静止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多少
(3)返程时,小南以最高车速从公园行驶到家,电动机提供的牵引力为120N,则牵引力做功多少?牵引力的功率是多少
第十章机械与人单元测试题
参考答案
1-5 CDBCD 6-10 DDCBB 11-12 CD
13、A C DM 14、< < 1 15、> 16、= <
17、75 7.5 0 18、500 75
19、如图
20、如图
21、(1)便于测量力臂 ; 右
(2)4; 不能
(3)A;竖直向上(或垂直杠杆向上)
22、(1)转换法
(2)甲、乙;小车的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则动能越大
(3)小车的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23、(1)2m;(2)1m/s;(3)50N;(4)300J;(5)60J
24、(1)5.4km (2)1.9×105Pa (3)4.32×105J 400W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