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回顾旧知:1、水在哪里?
各种水体的名称?含水量最高的是?
大部分以什么形式存在?
2、不能说明大气中含有水分的是( )
A、清晨看到菊花上的小露珠
B、开空调时排水管中不断有水滴流出
C、桌子上的一滩水不久会消失
D、利用降温和加压的办法可使空气变为液态
3、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A、水 B、蛋白质 C、脂肪 D、无机盐你记得多少?回顾旧知:4、地球上的淡水中绝大多数是( )
A、冰川水 B、湖泊淡水 C、河流水 D、大气水
5、你一天要摄入多少水,是通过哪些途径获得?
6、水循环可能比较活跃的是( )
A、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C、长江、黄河发源地区 D、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7、关于水循环的原因,正确的是( )
A、太阳辐射 B、地心引力
C、水在不同温度下呈现三种不同的状态即固、液、气态,使得水分在循环过程中转移和交换成为可能
D、以上原因都是
回顾旧知:8、在地球水循环过程中,大气中水蒸气主要来自( )
A、植物的蒸腾作用 B、海洋表面水的蒸发
C、地下河水的渗透 D、陆地河流表面水的蒸发
9、地球上的水在不断循环的过程中,水的总量( )
A、不断减少,如去年我国很多地方严重缺水
B、不断增加,如在温室效应下,地球两极的冰川不断融化补充着淡水
C、保持不变,因为随着水循环,全世界蒸发和降水的总量是保持不变的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1.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和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96.53%
B.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海洋水
D.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2.在下列四个选项中,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
A.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C.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 D.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3.你一天要摄入多少水?这些水是通过哪些途径获得的?水的循环ABCD图中A、B、C、D代表水循环的哪四个环节?水循环主要使哪两种水相互转化而完成?有什么意义?E水循环还有哪些途径?第2节 水的组成 (固)(液) (气) 水变成了其它物质吗?没有!只是状态发生变化。在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怎样的变化?水真的不能变成别的物质了吗?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若把水通直流电,又有什么现象产生?物理变化新设想: 若把水通直流电,会有什么现象产生?猜想水能否变成其它物质? ※观察实验装置各部分结构。实验 ※描述你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阳极阴极+﹣电极:电源:正极负极电解水的简易装置一、水的电解:1、电解水的实验(1)观察装置及电路连接1.在水电解器的玻璃管里注满水,为了增强导电性,可以
加入少量硫酸或氢氧化钠,接通直流电,如图
2、仔细观察:水的颜色、状态为 ,两个电极
出现_____和两支玻璃管内液面___,产生的体积比约为 。4.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慢慢
打开活塞,观察到_____,说明__ ___。3.用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
开活塞,观察到__________ _,
说明___ _ _。然后用一个干燥的烧杯放置在玻璃管尖嘴的上方,观察到在干燥的烧杯中出现了____。气泡下降木条复燃产生的气体是氧气气体可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小水珠【总结:】无色、液态2 ;15、氧气和氢气中的氧和氢是从_____中来的,说明它
里面含有____,它是由___组成的。
4、水电解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水氧和氢氧和氢在本次实验中,水分解了,实际上是什么被分解了? 水分子氢分子 氧分子
水电解生成成了氢气和氧气,
此变化是什么变化?化学变化!负极 (阴极)
氢气正极 (阳极)
氧气检验:检验:可燃,淡蓝色火焰带火星木条复燃
或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水的电解收集到的氢气与氧气体积:结论: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一、水的电解:燃着的木条燃着的木条或带火星的木条现象:现象:2:11.如图 1-13所示,在水中通直流电一段时间后,在_______ 极产生的气体体积较大。用点燃的火柴接近这种气体,发现它会 ___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 色的火焰。这种气体是 ____________。
另一极产生的气体体积较 ______,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这种气体是 ______________。2、水是由____和____组成的,给水通直流电可以在负极上得______,在正极上得到_______,在相同条件下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____。氢氧氢气氧气2:1练习:3、电解水时,负极生成了10毫升气体,则正极生成气体体积为( )
A 10毫升 B 5毫升
C 20毫升 D 无法计算B练习1.下面关于水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由氢分子和氧原子组成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
(D)水是由水元素组成的
2.关于水的电解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物理性质的表现 (D)产生的氧气体积较大
3.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是 ( )
(A)氢气
(B)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C)空气
(D)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的气体
CBB练习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水电解可以得到氢气和氧气,所以水中含有氢气和氧气。 ( )
(2)水可以蒸发成为氢气和氧气。 ( )
(3)水电解时水分子被破坏。 ( )
(4)水在电解前后,氢和氧的存在形态发生了变化。 ( )
5.怎样鉴别电解水所产生的氢气和氧气?
试描述鉴别时的操作过程和实验现象。××√√6.如何鉴别空气、氧气和氢气?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1)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玻璃破裂 B. 车胎漏气 C.煤气燃烧 D. 空气液化
(2)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煤的燃烧 B.冰的融化成水 C.蜡烛燃烧 D.食物变质CB(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有( )
A.颜色变化
B.气体、沉淀或水生成 C.放热、发光
D.新物质生成
D在水循环的过程中,水发生了___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因为水在该过程中____(填“有”或“没有”)变成其他物质,只是发生了状态变化。物理没有水的颜色、气味、状态、沸点、凝固点说说水的性质水的异常现象1、体积相同的水,4℃时,质量最大。2、水结冰后体积膨胀,所以冰浮在水面上。水的重要性质讨论 状态沸点颜色气味水的异常现象凝固点无色透明无味100℃0℃4℃以下
热缩冷胀常温下呈液态4℃时密度最大在常温下,水是___色___味透明的液体,在1标准大气压下:当温度降低到______以下水会结冰,而当水的温度达到______后继续吸热水就会沸腾;
所以在1标准大气压下:
水的凝固点是_____,
水的沸点是______。无无00C1000C00C1000C填空:海面上的冰山是怎样形成的?(1)降下来的雪 (2)晴天也不会融化 (3)上面又再积雪 你知道冰山是如何形成的吗?(4)由于积雪的重量,把下层的雪压成冰。 (5)如此形成的冰会往低处移 (6)到海岸时前端的冰破裂被推挤出海,形成冰山。 地球上常被冰雪覆盖的面积有1500多万平方公里,其中90%分布在地球的两极。这些地方都十分寒冷,到了夏天雪也不会融化,因此多少万年下的雪都厚厚地堆在一起下面的雪被上面的雪逐渐压实,最后变成了冰就是冰川。 冰川有一个特点,就是能够从高处向低处缓慢地流动,但是流动的速度很慢,一天一夜最多也就流动20多米。当冰流到海边时,前端发生断裂流进大海,成为冰山。 冰山能在海里四处飘荡,位置不定,而且有90%的部分藏在水里,人们看不见,船离浮在水面的冰山很远时,就可能与水下冰山相撞了。 冰山是巨大的,任何一艘船和冰山撞到一起,很少有不沉的。所以说冰山是航海的头号敌人。1912年4月14日夜里,泰坦号船与冰山相撞而沉没,死亡1513人。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