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二南开区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第二次月考
语文
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
《红楼梦》不仅思想深遂,在艺术上也令人 ① ,这首先表现在作者善于刻画人物上。在描写贾府的没落过程中,曹雪芹充分展示了贾氏几代人不同的精神面貌,并塑造了玉熙风、贾母、探春以及一大批丫环的艺术形象。这些形象大多性格鲜明、 ② 。以玉熙风为例,作者对地的描写在笔墨上不下于宝、黛、钗。她是贾琏之妻,有着出众的才干和权术,因而成为荣国府的管家媳妇。“协理宁国府”就表现了她非凡的治家本领,当时宁国府要办一个隆重的丧礼,事务繁杂,宁国府竟无人能操办,于是不得不从荣国府请王熙凤来帮忙。她果然不孚众望,事无巨细,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妥帖得体。她置身贾府复杂的矛盾中,更是 ③ ,应付自如。在她的性格中,既有心狠手辣的一面,如以阴谋诡计逼死尤二姐等;也有爽朗大度的一面,以其 ④ 赢得了老少尊卑的喜悦。作者借人物之口,说她是:“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笑着,脚底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她都占全了。”(65回)( )。不仅她曾受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遭到婆婆邢夫人的气,在贾府捉衿见肘的衰落局面下,她以病体恃强支撑,终于在后40回中因心劳力拙而死去。
1.下面注音和字形都对的一组( )
A.深遂 老少尊卑 心劳力拙(zhuō) B.妥帖(tiē) 不孚众望 捉衿见肘
B.丧礼(sàng) 阴谋诡计 应付自如 D.贾琏(liǎn) 使绊子 恃(shì)强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叹为观止 惟妙惟肖 费尽心机 夸夸其谈
B.登堂入室 栩栩如生 苦心孤诣 夸夸其谈
C.叹为观止 栩栩如生 费尽心机 谈笑风生
D.登堂入室 惟妙惟肖 苦心孤诣 谈笑风生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她这样精明干练,所以也难免有其艰难窘迫之处
B.但就是这样一个精明干练的女人,也自有其艰难窘迫之处
C.但这样一个女人也有其艰难窘迫之处,尽管她精明干练
D.正因她有其艰难窘迫之处,才使她成为这样一个精明干练的女人
4.文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她不仅曾受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遭到婆婆邢夫人的气
B.不仅她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
C.不仅她曾受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遭到婆婆邢夫人的气
D.她不仅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更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
二、课内文言基础(每小题2分,共20分)
5.下列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凡在故老,犹蒙矜育 矜:看重,推崇 B.得不焚,殆有神护者 殆:恐怕,可能
C.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致:意态,情趣 D.抚孤松而盘桓 盘桓:徘徊
6.下列每组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但以刘日薄西山 既自以心为形役
C.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既自以心为形役
D.室西连于中闺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
7.下列句子中不包含通假字一项是( )
A.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B.而母立于兹 C.虽趣舍万殊 D.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8.下列句子中不包含古今异义词一项是( )
A.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 B.于是怅然慷慨 C.未尝不临文嗟悼 D.悦亲戚之情话
9.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词类活用不同的一项是( )
A.乐琴书以消忧 B.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C.则刘病日笃 D.雨泽下注
10.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项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B.慈父见背 C.遂见用于小邑 D.乐夫天命复奚疑
11.下列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②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③仰观宇宙之大 ④及其所之既倦
⑤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⑥亦犹今之视昔 ⑦胡为乎遑遑欲何之 ⑧后之览者
⑨悟已往之不谏 ⑩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A.①⑤⑧/②⑦/③⑩/④⑥⑨ B.①⑤⑧/②/③⑩/④⑦/⑥⑨
C.①⑤⑧⑩/②⑦/③⑨/④⑥ D.①⑤⑩/②/③⑨/④⑦/⑥⑧
12.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我想要暂且顺应自己的私情,就告诉我不被允许
B.垣墙周庭,以当南日 在墙的四周修建庭院,来挡住南面的日光。
C.当其欣于所遇……不知老之将至 当他对所接触的感到欣喜……不知道老年将要到来
D.聊乘化以归尽 聊一聊顺随自然的变化,走到生命的尽头
13.下列《项脊轩志》中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五之夜”,指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望”指农历每月十五,“既望”则指农历每月十六。
B.“余自束发读书轩中”,“束发”是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而“至于成立”指男子二十岁。
C.“先妣”,过世的母亲。古时称已去世的母亲为“妣”,称已去世的父亲为“考”。成语“如丧考妣”中“考妣”就是此意。
D.“吾妻来归”中“归”指古代女子出嫁,“吾妻归宁”,“归宁”旧指女子出嫁后回娘家省亲。
14.下列课文作者及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散文家、辞赋家,又名潜,字元亮,自号“靖节先生”,因宅旁长有五棵柳树,世人以“五柳先生”称之。
B.王羲之,东晋书法家,因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他在《兰亭集序》中写到的“暮春”,即阴历三月,也是古人所说的“孟春”“仲春”“季春”中的“季春”。
C.《陈情表》作者李密,从祖孙相依为命的往事写起,集中陈述“诏书切峻”和“刘病日笃”的矛眉,以诚恳的言辞,情真意切,请求皇帝允许自己先孝后忠,暂不奉诏。
D.《项脊轩志》作者为明代散文家归有光,世称震川先生,在文章最后用写景语结束全篇,把悠悠不尽的感情轻轻收住,引发读者凄婉惆怅的情感共鸣。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共16分)
韦世康,京兆杜陵人也。世为关右著姓。祖旭,魏南幽州刺史。世康幼而沉敏,有器度。年十岁,州辟主簿。在魏,封汉安县公,尚周文帝女襄乐公主,按仪同三司。后仕周,从武帝平齐,授司州总管长史。于时东夏初定,百姓未安,世廉绥抚之,士民胥悦。
高祖谓世康曰:“汾、绛乱阶,恐生摇动。今以委公,善为吾守。”因授绛州刺史,以雅望镇之,阖境清肃。
世康性恬素好古,不以得丧干怀。在州尝慨然有止足之志,与子弟书曰:“吾生因绪馀,夙沾缨弁,驱驰不已,四纪于兹。以不贪而为宝,处膏脂而莫润。如斯之事,颇为时悉。今耄虽未及,壮年已谢,眼暗更剧,不见细书,足疾弥增,非可趋走。禄岂须多,防满则退,况娘春秋已高,温清宜奉,晨昏有阙,罪在我躬。意欲上闻,乞遵养礼,未访汝等,故遣此及。兴言远慕、感咽难胜”诸弟报以事恐难遂,于是乃止。
在任数年,有惠政,奏课连最,擢为礼部尚书。世康寡嗜欲,不慕贵势,未尝以位望矜物。闻人之善,若己有之,亦不显人过咎,以求名誉。四年,丁母忧去职。未期,起令视事。世康固请,乞终私制,上不许。尝因休暇,谓子弟曰:“今年将耳顺,志在悬车,汝辈以为云何?”子福嗣答曰:“大人澡身浴德,名立官成,盈满之诚,先哲所重。”后因侍宴,世康再拜陈让曰:“臣无尺寸之功,位亚台铉,今犬马齿演,不益明时,恐先朝露,无以塞责。愿乞骸骨,退避贤能。”上曰“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今之所请深乖本望纵令筋骨衰谢犹屈公卧治一偶于是出拜荆州总管,世康为政简静,百姓爱悦,合境无讼。十七年,卒于州,时年六十七。上闻而痛惜之,赠赙甚厚。赠大将军,谥曰文。
(节选自《隋书·韦世康传》,有删改)
1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周文帝女襄乐公主 尚:匹配婚姻,娶 B.以雅望镇之 雅:美好
C.不以得丧干怀 干:干预,干扰 D.有惠政,奏课连最 课:监督
1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今以委公,善为吾守 诸侯以惠爱为德
B.因授绛州刺史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C.如斯之事,颇为时悉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D.诸弟报以事恐难遂,于是乃止 乃瞻衡宇
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今之所请深/乖本望/纵令筋骨衰谢/犹屈公卧治一隅/
B.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今之所请/深乖本望/纵令筋骨谢犹屈/公卧治一隅/
C.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今之所请/深乖本望/纵令筋骨衰谢/犹屈公卧治一隅/
D.朕夙夜庶几求贤若渴/冀与公共治天下以致太平今之所请深/乖本望纵令筋骨衰谢犹屈/公卧治一隅/
18.下面表明韦世康“惠政的一组是( )
①世康绥抚之,士民胥悦。②晨昏有阙,罪在我躬③今年将耳顺,志在悬车。
④澡身浴德,名立官成。⑤百姓爱悦,合境无讼。⑥在任数年,有惠政,奏课连最。
A.①③④ B.②③⑥ C.①⑤⑥ D.②④⑤
1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韦世康出身世家大族,祖父曾任魏南幽州刺史,他沉着敏锐,有胸怀,十岁时被征召为州府主簿。后来,安抚东夏,那里的士兵和百姓一直很高兴。
B.韦世康虽然身居高位,但却不曾因自己地位、威望高而看不起他人。别人有了长处,他非常高兴,对别人的过失,他也不去张扬以求取自己的名誉。
C.韦世康在与家庭中子弟的交流中,以自身的经历,谈了自己对名利的看法,表现了他淡泊名利、清正廉洁、不慕权势的良好品性。
D.韦世康性情沉静,做事沉稳,深得高祖信任和器重,他多次想退隐归家,都没有得到高祖的允许,最后于六十七岁时卒于州任上。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20.今耄虽未及,壮年已谢,眼暗更剧,不见细书,足疾弥增,非可趋走。(3分)
21.今年将耳顺,志在悬车,汝辈以为云何?(3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8分)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其二)
[东晋]陶渊明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虽未量岁功,既事多所欣。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注】。日入相与归,壶浆劳近邻。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注】问津:指孔子让子路向两位隐士长沮、桀溺问路的典故。
2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诗人尽管尊崇孔子,但他意识到“忧道不忧贫”难以践行,因此立志躬耕,这体现了他对孔子人生选择的否定。
B.诗人亲自参与田间劳作,不仅快乐地拿起农具耕种,还面带笑容鼓励农人们积极从事劳动。
C.“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意思是说不必斤斤计较收成如何,愉悦就在耕耘的过程中。
D.这首诗融说理、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意境清淡悠远,语言平白如话,富有表现力。
23.“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24.“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表达了哪些情感?(3分)
五、默写(8分)
25.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26.臣具以表闻,**。诏书切峻,***;郡县逼迫,催臣上道。
27.**,齐彭殇为妄作。
28.**,足以极视听之娱,**。
29.**,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六、作文(40分)
30.古人云:“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孝。”(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九)虽然说得有点夸张,却点出了这篇文章所承载的文化观念——孝。《陈情表》《项脊轩志》《兰亭集序》《归去来兮辞》这四篇文章都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从不同方面体现出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有的是公认的准则,有的是共同的价值观,有的是深刻的哲思,有的是可贵的精神。
请你从以上四篇文章中,任选一点谈一谈的思考或感悟。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文体为议论文,文体特征明显,不少于800字。
天津市第二南开区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第二次月考
语文
答案
1.D 2.C 3.B 4.D
【解析】
1.A深邃 B.不负众望 捉襟见时 C.丧礼(sāng)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登堂入室”比喻学问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达到更高的水平,第一处是说《红楼梦》的艺术成就极高,所以填“叹为观止”。
“惟妙惟肖”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栩栩如生”形容画作、雕塑中的艺术形象等生动逼真,就像活的一样,“惟妙惟肖”强调的是形似,意思是模仿得像真的一样,真假难辨。“栩栩如生”强调的是神似,意思是描写、刻画、创作得像活的一样,好像在动。第二处是说人物形象生动逼真,不是形似而是神似,所以填“栩栩如生”。
“费尽心机”指挖空心思,想尽办法。“苦心孤诣”指苦心钻研,到了别人所达不到的地步,用以称许刻苦钻研学问、创造业绩为他人所不及者。这里指王熙凤在贾府处事想尽办法,“苦心孤诣”用在这里和语境不合。所以填“费尽心机”。
“夸夸其谈”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合实际。“谈笑风生”是指有说有笑,轻松而有风趣。按下文说“赢得了老少尊卑的喜悦”,可知是指王熙凤说话有风趣,所以应该填“谈笑风生”。
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解答此题时注意陈述对象的衔接,先承上文说宁国府事务繁杂的现状,王熙凤的精明能干,排除CD;后文说的是王熙凤的艰难窘迫之处,与前文是转折关系,排除A。
故选B。
4.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原句中有两处错误:
①关联词的位置不当,分句前后的主语都是“她”,所以关联词放在主语后;
②搭配不当,应为“遭……暗算,受……气。
故选D。
二、课内文言文知识:
5.A矜:怜悯
6.A A……的原因 B.因为/让 C.是/被 D.介词,和/介词,在
7.D 8.C 9.A 10.C
11.B.①⑤⑧“的”/②衬字/③⑩定后标志/④⑦动词,到/⑥⑨主谓间取独
12.ABD 13B.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B.“‘束发’是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是错误的。“束发”指古代男子十五岁,非古代男子成人自立的标志,二十岁才是。
故选B。
13.A世称“靖节先生” 字号“五柳先生”
14.三、文言文
参考译文:参考译文:
韦世康,是京兆杜陵人,世代为关右(长安以西)大姓。祖父韦旭,为魏南幽州刺史。世康自幼沉稳慧敏,有器识度量。年仅十岁,州府征用为主簿。在魏朝,封爵为汉安县公,娶魏文帝女儿襄乐公主为妻,封授为仪同三司。后来任职北周,曾随周武帝平灭北齐,授任司州总管长史。当时东夏刚刚平定,百姓未得安定,世康安抚他们,士人百姓都很高兴。
高祖为之忧心,对世康说:“汾州、绛州原来是北周、北齐的分界之地,恐怕生出变故。现将它交托于公,替我好自镇守。”于是授任绛州刺史,凭着素来的德望镇守于此,全境安宁整肃。
世康生性恬淡素崇尚古凤,不因得失自乱心志。在州任上,曾经感慨很深地露出知止知足的心意,给子弟的书信说:“我因生在世家大族,一向蒙受家族恩典,因此为官,到处奔走,到现在已经四、五十年了。以不贪而为宝,处财利不沾。这些事情,颇为时人知晓。现在虽未到七老八十,而壮年已经过去。近来眼睛昏朦更加厉害,不能看清小字,脚病更加严重,不能疾步快走。爵禄怎能要多,为了防止满盈应该退让;年岁不必暮年,有病就辞职。况且母亲年事已高,冬夏冷热应该伺候,晨昏问候却又缺失,不孝之罪在我一身。想奏闻圣上,请求遵循孝养之礼,因未征询你等,所以发此信来。动笔牵起远方情思,伤感哽咽难以自持。”兄弟们回复说恐怕难以如愿,于是才止息退念。
他在任几年,有仁政惠风,赋税也连年交得最多,被提升为礼部尚书。世康淡薄嗜好欲望,不羡慕权贵权势,未曾以官位名望傲视别人。听到别人有善行,就像自己有一样高兴,也不张扬别人的过失来求得名誉。开皇四年,因为母亲守丧离职。不满一年,朝廷起用命他复职管事。世康坚决请求,希望到丧制满,皇上没有许可。世康曾经借休假之闲,对子弟们说:“我听说功成身退,是古人常行之道。现在我年近六十,意想辞官回家闲居,你们认为如何?”他的儿子韦福嗣回答说:“大人修身养德,官位显赫名望远扬,盈满倾溢的教训,前代圣贤极为看重。要效法汉朝疏广疏受,儿辈谨遵钧命。”后来趁侍奉皇上宴会的机会,世康两次下拜陈述退让之意说:“下臣没有尺寸功劳,而得以位居宰相之次。现在犬马已年老,无益于圣明之时,恐怕死期不远,无法完成职责。希望恩赐辞官,退避以让贤能。”皇上曰:“我早晚盼望,求贤若渴,希望与你共同治理天下,以求得太平。现在的请求,大大违背我素来的愿望,纵使确实筋力衰减,还要委屈你躺着治理一方。”于是调外拜任荆州总管。韦世康为政简约沉静,百姓喜爱他,整个境内没有诉讼案件。开皇十七年,在州任上去世,享年六十七岁。皇上听说后痛惜不已,助葬赠礼非常丰厚。赠封为大将军,赠谥号为“文”。
15.D 16.A 17.C 18.C 19.A
20.(1)现在虽未到七老八十,而壮年已经过去。近来眼睛昏朦更加厉害,不能看清小字,脚病更加严重,不能疾步快走。
(2)现在我年近六十,意想辞官回家闲居,你们认为如何?
【解析】
15.此题考查学生把握常见文言实词的能力。
D句意为:赋税也连年交得最多。课:旧指赋税。
故选D。
16.此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虚词的能力。
A.以:介词,把/介词,把; B.因:介词,于是/介词,因为;
C为:介词,被/反问语气词呢 D.乃:副词,才/副词,于是,就。
故选A。
17.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题中划线句的意思是“我早晚盼望,求贤若渴,希望与你共同治理天下,以求得太平。现在的请求,大大违背我素来的愿望,纵使确实筋力衰减,还要委屈你躺着治理一方。”
“求贤若渴”,成语,之前断开,排除BD;
“翼与公共治天下”,“治天下”是“翼”的具体内容,之间不断开,排除AB。
故选C。
18.此题考查学生把握人物性格特征的能力。
惠政,仁政,德政。
②“晨昏有阙,罪在我躬”,意思是晨昏问候却又缺失,不孝之罪在我一身,不属于惠政。
③“今年将耳顺,志在悬车”,意思是现在我年近六十,意想辞官回家闲居,不属于惠政。
④“澡身浴德,名立官成”,意思是修身养德,官位显赫名望远扬,说的是个人修养,不是惠政。
排除②③④。
故选C。
19.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和鉴赏作品人物形象的能力。
A.“后来,安抚东夏,那里的士兵和百姓一直很高兴”错误,原文“于时东夏初定,百姓未安,世康绥抚之,士民胥悦”,句意为“当时东夏刚刚平定,百姓未得安定,世康安抚他们,士人百姓都很高兴”,“胥”是皆,都,不是“一直”。
故选A。翻译:
20.中“耄”,指八九十岁的年纪,泛指老年;“剧”,厉害,严重;“趋”,小步快走。
21.中“耳顺”,六十岁的代称;“悬车”,致仕,古人一般至七十岁辞官家居,废车不用,故云;“汝辈”,你们。
四、诗歌鉴赏(8分)
22.A
23.平旷的田野上,从远处吹来的微风,轻轻拂过禾苗。长势良好的禾苗,焕发出勃勃生机。
24.诗人躬耕田园、避世隐逸的宁静淡泊之情。
济世与归隐相矛盾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