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陕西省中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模拟卷(三)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右图人物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
他统治期间实行的措施有
①创立了三省六部制
②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③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④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下列体现了宋朝瓷器美学的是
A B C D
3.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导致国运衰退。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代表清朝中央政府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驻藏大臣 B.宣政院 C.北庭都元帅府 D.伊犁将军
4.五四运动为的是抗议北洋军阀的卖国政策和日本的侵略行径,在当时的示威游行中可能呼喊的口号是()
A.“民主”“科学”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自强”“求富”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5.小瑾同学负责制作本期“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主题板报。下列是她搜集的相关素材,其中符合“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主题的是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遵义会议》 D.《开国大典》
绘画 绘画 绘画 油画
6.报刊在近代社会发展和传播新思想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A.《民报》 B.《时务报》 C.《申报》 D.《解放日报》
7.学生在课堂模拟解说员解说时讲道:“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上冉冉升起。与此同时,礼炮齐鸣28响,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28年,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这位学生解说的场景是
A.中华民国的建立 B.开国大典的举行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抗美援朝的胜利
8.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这得益于
①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③统一是中华民族共同夙愿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包含“《掷铁饼者》”“帕特农神庙”“苏格拉底”这三个关键词的古代文明是
A.古印度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古埃及文明 D.古希腊文明
10.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制宪议会通过多项法令,其中宣告人权、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的法令是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权利法案》 D.《拿破仑法典》
11.约翰·里德在《震撼世界的十天》里写道:“‘布尔什维克’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并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这说明
A.俄国人民的愿望是推翻沙皇统治 B.十月革命得到了基层人民的支持
C.苏维埃政权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 D.无产阶级是改造世界的重要力量
12.“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旨在说明全球化
A.对各国都是机遇与挑战 B.导致英美两国走向衰落
C.给美国带来了巨大利益 D.导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材料解析题(共3道试题,计36分)
1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 图B 唐朝阎立本《步辇图》 图C 克洛维
(敦煌壁画)
(1)图A中的张骞出使西域,使西域各地方政权认识到汉朝的富足与强大,纷纷派使节来到 (地点),(1分)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地方政权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公元前60年,西汉朝廷设置 (官职),
(1分)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图B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婚使者的场景,641年, (人物)入藏,(1分)促进了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图C人物建立了 (国家),到他去世时,其版图已延伸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实力强大。(1分)
材料二
忽必烈一即位,即仿汉制定年号为“中统”。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掌政事,辖六部,又设枢密院掌军事,御史台掌监察。地方上设立十道宣抚司监临路、府、州、县,后来统一设置行省。此外,忽必烈还推行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尊崇儒学的政策。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忽必烈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与文化对他完成统一大业有何作用?(2分)分析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2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交流、交融这一主题的感悟。(2分)
14.(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蒸汽机 英国是近代工厂制的发源地。18世纪中叶之前,英国处于作坊制、家庭制和手工工场制并存的前工业化时代。由于工厂制的兴起,厂房的建设、机器的引入需要投入大量资本,分散在乡村的劳动力开始向城镇工厂聚集……以纺织行业为例,1792-1850年间,该行业平均劳动生产率提高了13倍,同时几乎所有的工厂都会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便对工人实施规范化的管理。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1)请从历史价值角度对图A机器进行简单介绍。(2分)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工厂制出现的影响。(2分)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
在始于19世纪末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能的广泛应用带领人类社会步入了电力时代,而石油为内燃机的出现提供了有效的动力来源。电能的普遍应用与内燃机的发明,又促进了新交通工具及新通讯手段等方面的巨大进步,形成了以电力、钢铁、石油化工、汽车制造为代表的四大支柱产业,确定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 ——摘编自朱启贵《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下的转型选择》 图B 爱迪生
①依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分)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例与爱迪生有关的发明。(1分)并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2分)
材料三
图C美国在日本投放原子弹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大发战争横财“爆发”起来。在新技术的研发中,美国政府利用其他大国及其科技与教育事业受到削弱,一时难以与美国展开有力竞争的良机,凭借自己庞大的经济实力和坚实的工业基础,不仅投入巨额资金,还大力组织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实施重大的科技工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科技发展迅猛,取得大量重要科技成果。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科技在世界上跃居首位,确立科技优势。 ——摘编自吴必康《权力与知识:英美科技政策史》
②指出图C事件产生的影响。(1分)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确立科技优势的原因。(2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什么特点?(1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取得的技术成果。(1分)综合上述材料,从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化的角度谈谈给你的启示。(2分)
15.(15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根据革命和建设需要,制定不同的中心任务。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探索革命目标】
材料一
图A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海会址 1922年,中国共产党派代表出席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指明,中国“当前的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外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把督军推倒”,建立一个民主主义共和国……1922年7月,中共二大通过对中国经济政治状况的分析,揭示出中国社会的性质,指出党的最低纲领。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指出图A会议确立的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1分)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二大能够制定党的最低纲领的原因。(2分)
【引领民族抗战】
材料二
图B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1937年7月毛泽东提出了关于抗战的具体办法,核心点就是“全国人民的总动员”,同年8月,中共中央在洛川召开会议,提出现阶段党的中心任务就是要把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在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指导下,中国的抗日战争才出现了空前高涨的形势。 ——摘编自朱汉国《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2)指出图B文件发表的背景。(2分)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围绕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所做的努力。(2分)
【发展社会经济】
材料三
图C《人民日报》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新闻报道 邓小平认为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利用外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有力手段。我国应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和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吸收包括由资本主义创造的所有人类文明成果。在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指导下,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我国部分企业开始国际化进程。进入21世纪,我国加入WTO,区域和双边经贸合作深度推进。 ——摘编自石广生《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3)指出图C报道中的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2分)依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历史作用。(2分)
【追梦时代复兴】
材料四
党的初心使命是党中心任务的逻辑起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表明,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是保证前进方向正确的不二法门,在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矛盾已经出现了重大变化,于是党的二十大提出了新的任务。
——摘编自李明圣《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
(4)依据材料四,概括党的二十大提出新的任务的依据。(2分)综合上述材料,从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制定的中心任务谈谈你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C【解析】考查点:宋朝手工业的发展。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宋朝瓷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备选项,A项为唐三彩骑驼乐舞俑,排除;B项为陕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属于唐代瓷器,排除;C项为宋代哥窑所烧制的瓷器,符合题意;D项为明代青花扁壶,排除。
3. A
4. D
5.B【解析】考查点:井冈山会师。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关键信息“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备选项,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排除A项;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B项符合题意;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C项;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排除D项。
6. C
7.B【解析】考查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关键信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28年”“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奋斗28年即1949年,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B项符合题意。
8.A【解析】考查点:香港、澳门回归。解题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提高;进人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而且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历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夙愿,①②③符合题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外交政策,香港、澳门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④排除,A项符合题意。
9. D
10.A
11.B 【解析】考查点:十月革命。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布尔什维克”“摧毁旧制度”“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俄国十月革命,以此分析备选项,推翻沙皇统治的是二月革命,排除A项;根据材料信息“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又单纯的愿望”“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可知,革命实现了人民的愿望,得到基层人民的支持,B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与工农联盟得到巩固及无产阶级改造世界无关,排除C、D两项。
12.A【解析】考查点:经济全球化。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冷淡”“代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是机遇,也是挑战,顺应全球化潮流会受益,违背全球化潮流会付出代价,A项符合题意;全球化本身不会推动英美走向衰落,排除B项;材料表述的是美国在全球化中既有获益也遇到挑战,C项表述不完整,排除;材料并没有反映世界局势的动荡,D项排除。
二、材料解析题
13.(1)长安;(1分)西域都护;(1分)文成公主;(1分)法兰克王国。(1分)
(2)作用:取得了汉族地主阶级对元政权的认可支持,有利于蒙古政权的封建化与民族交融;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增强元朝军队实力,为元朝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意义:结束了唐末以来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为以后各朝代保持统一局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3)感悟:各民族交流互鉴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繁荣;各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民族和谐是民族关系的不变主旨;要推动各民族交流、交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4.(1)介绍:图A蒸汽机是由瓦特改进,在1785年投入使用,并成为生产生活的主要动力来源,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向纵深发展。(2分,从时间、发明家、作用等多角度介绍)影响:工厂制度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使工厂规章制度趋于规范化;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全面展开。(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2)①特点:电能、石油等新能源投入使用;新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取得进步;新的工业部门产生并形成规模。(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发明:耐用的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等。(任举一例即可得1分)积极影响: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促进了新的工业体系诞生,加速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②影响: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投降。(1分)原因:其他大国科技事业受到战争削弱;美国自身经济和工业实力强大;政府巨额投资和大力组织科技研发;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取得大量科技成果。(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特点:全球化和信息化。(1分)
(3)成果: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核技术、生物(克隆)技术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科技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要加强科技研发投入,积极发展高新科技,提高国家核心科技竞争力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5.(1)中心任务: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1分)原因:共产国际的指导;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2)背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努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开赴抗日前线;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阐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大力推动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最后胜利做好准备。(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3)决策: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2分)历史作用: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促使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使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为国家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4)依据: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来自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党的中心任务需要进行调整。(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认识:党的中心任务是根据历史发展和时代需要制定的;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在关系中华民族命运和前途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每一个重大关头,始终能够把握历史大势、顺应时代潮流,提出合乎实际的目标和任务,并为之不懈奋斗;中国共产党是一个不断创新、实事求是的政党。(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 年陕西省中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模拟卷(三)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 24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 12道试题,每题 2分,计 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
1.右图人物在位 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
他统治期间实行的措施有
①创立了三省六部制
②鼓励发展农业生产
③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④注重文教,编修经籍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2.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下列体现了宋朝瓷器美学的是
A B C D
3.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使国泰民安,分裂导致国运衰退。为了维护国家统
一,代表清朝中央政府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驻藏大臣 B.宣政院 C.北庭都元帅府 D.伊犁将军
4.五四运动为的是抗议北洋军阀的卖国政策和日本的侵略行径,在当时的示威
游行中可能呼喊的口号是()
A.“民主”“科学” B.“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C.“自强”“求富”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小瑾同学负责制作本期“探寻红色文化的历史基因”主题板报。下列是她搜
集的相关素材,其中符合“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主题的是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遵义会议》 D.《开国大典》
绘画 绘画 绘画 油画
6.报刊在近代社会发展和传播新思想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近代中国存在时间
最长的中文报纸是
A.《民报》 B.《时务报》 C.《申报》 D.《解放日报》
7.学生在课堂模拟解说员解说时讲道:“第一面五星红旗在广场上冉冉升起。
与此同时,礼炮齐鸣 28响,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 28
年,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这位学生解说的场景是
A.中华民国的建立 B.开国大典的举行
C.抗日战争的胜利 D.抗美援朝的胜利
8.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这得益于
①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 ②“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③统一是中华民族共同夙愿 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包含“《掷铁饼者》”“帕特农神庙”“苏格拉底”这三个关键词的古代文
明是
A.古印度文明 B.古罗马文明 C.古埃及文明 D.古希腊文明
10.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制宪议会通过多项法令,其中宣告人权、自由、分
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的法令是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权利法案》 D.《拿破仑法典》
11.约翰·里德在《震撼世界的十天》里写道:“‘布尔什维克’实现了最基
层百姓那普遍而又单纯的愿望,号召他们起来摧毁旧制度,并据此来制定他们
当前的纲领。”这说明
A.俄国人民的愿望是推翻沙皇统治 B.十月革命得到了基层人民的支持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C.苏维埃政权工农联盟进一步巩固 D.无产阶级是改造世界的重要力量
12.“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
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旨在说明全球化
A.对各国都是机遇与挑战 B.导致英美两国走向衰落
C.给美国带来了巨大利益 D.导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 36分)
二、材料解析题(共 3道试题,计 36分)
13.(1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A 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 图 B 唐朝阎立本《步辇图》 图 C 克洛维
(敦煌壁画)
(1)图 A中的张骞出使西域,使西域各地方政权认识到汉朝的富足与强大,纷
纷派使节来到 (地点),(1分)促进了汉朝与西域各地方政权之间
的相互了解与往来。公元前 60年,西汉朝廷设置 (官职),
(1分)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图 B描绘了唐太宗接见松赞干布派来的求
婚使者的场景,641年, (人物)入藏,(1分)促进了吐蕃经济和
社会的发展;图 C人物建立了 (国家),到他去世时,其版图已延伸
至高卢南部地区以及莱茵河以东至多瑙河之间的大部分地区,实力强大。(1
分)
材料二
忽必烈一即位,即仿汉制定年号为“中统”。元朝在中央设中书省掌政
事,辖六部,又设枢密院掌军事,御史台掌监察。地方上设立十道宣抚司监临
路、府、州、县,后来统一设置行省。此外,忽必烈还推行了一系列发展农业
生产、尊崇儒学的政策。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忽必烈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与文化
对他完成统一大业有何作用?(2分)分析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2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民族交流、交融这一主题的感
悟。(2 分)
14.(11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是近代工厂制的发源地。18世纪中叶之前,英
国处于作坊制、家庭制和手工工场制并存的前工业化时
代。由于工厂制的兴起,厂房的建设、机器的引入需要
投入大量资本,分散在乡村的劳动力开始向城镇工厂聚
集……以纺织行业为例,1792-1850年间,该行业平均
劳动生产率提高了 13倍,同时几乎所有的工厂都会出
台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便对工人实施规范化的管理。
图 A 蒸汽机 ——摘编自刘金源《论近代英国工厂制的兴起》
(1)请从历史价值角度对图 A机器进行简单介绍。(2分)依据材料一,结合
所学知识,概括近代工厂制出现的影响。(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
计分)
材料二
在始于 19世纪末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能的广泛
应用带领人类社会步入了电力时代,而石油为内燃机的出现
提供了有效的动力来源。电能的普遍应用与内燃机的发明,
又促进了新交通工具及新通讯手段等方面的巨大进步,形成
了以电力、钢铁、石油化工、汽车制造为代表的四大支柱产
业,确定了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居主导地位。
——摘编自朱启贵《第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下的转型选择》 图 B 爱迪生
①依据材料二,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1分)结合所学知识,举出两
例与爱迪生有关的发明。(1分)并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积
极影响。(2分)
材料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大发战争横财“爆发”起
来。在新技术的研发中,美国政府利用其他大国及其科
技与教育事业受到削弱,一时难以与美国展开有力竞争
的良机,凭借自己庞大的经济实力和坚实的工业基础,
不仅投入巨额资金,还大力组织科研机构和科技人员实
施重大的科技工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科技发展
迅猛,取得大量重要科技成果。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
图 C美国在日本 美国科技在世界上跃居首位,确立科技优势。
投放原子弹 ——摘编自吴必康《权力与知识:英美科技政策史》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②指出图 C事件产生的影响。(1分)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
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在世界上确立科技优势的原因。(2分)20世纪 90 年代以
来美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什么特点?(1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取得的技术成果。(1分)综合
上述材料,从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变化的角度谈谈给你的启示。(2
分)
15.(15 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根据革命和建设需要,制定不同的中心任
务。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围绕“党的中心任务”为主题开展探究活动,请你
参与。
【探索革命目标】
材料一
1922年,中国共产党派代表出席共产国际在莫斯科
召开的远东各国共产党及民族革命团体第一次代表大
会。大会指明,中国“当前的第一件事便是把中国从外
国的羁轭下解放出来,把督军推倒”,建立一个民主主
义共和国……1922年 7月,中共二大通过对中国经济政
治状况的分析,揭示出中国社会的性质,指出党的最低
图 A 中国共产党第
纲领。
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上海会址
(1)指出图 A会议确立的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1分)依据材料一,结合所
学知识,分析中共二大能够制定党的最低纲领的原因。(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引领民族抗战】
材料二
1937年 7月毛泽东提出了关于抗战的具体办法,
核心点就是“全国人民的总动员”,同年 8月,中共
中央在洛川召开会议,提出现阶段党的中心任务就是
要把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
战……在中国共产党全面抗战路线指导下,中国的抗
图 B 中共中央为公 日战争才出现了空前高涨的形势。
布国共合作宣言 ——摘编自朱汉国《中国共产党与抗日战争的胜利》
(2)指出图 B文件发表的背景。(2分)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
国共产党围绕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所做的努力。(2分)
【发展社会经济】
材料三
邓小平认为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
产力,利用外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有力手段。我国
应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和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吸收包括
由资本主义创造的所有人类文明成果。在邓小平对外
开放思想指导下,我国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
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2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后,我
图 C《人民日报》关 国部分企业开始国际化进程。进入 21世纪,我国加
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入 WTO,区域和双边经贸合作深度推进。
会的新闻报道 ——摘编自石广生《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的理论意义
和实践意义》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指出图 C报道中的会议作出的重大决策。(2分)依据材料三,概括邓小
平对外开放思想的历史作用。(2分)
【追梦时代复兴】
材料四
党的初心使命是党中心任务的逻辑起点……党的百年奋斗历程表明,准确
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确定中心任务,是保证前进方向正确的不二法门,
在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矛盾已经出现了重大变化,于是党的
二十大提出了新的任务。
——摘编自李明圣《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
(4)依据材料四,概括党的二十大提出新的任务的依据。(2分)综合上述材料,
从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制定的中心任务谈谈你的认识。(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C
2.C【解析】考查点:宋朝手工业的发展。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宋朝
瓷器”,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备选项,A 项为唐三彩骑驼乐舞俑,排除;B 项为陕
西扶风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属于唐代瓷器,排除;C项为宋代哥窑所烧制
的瓷器,符合题意;D 项为明代青花扁壶,排除。
3. A
4. D
5.B【解析】考查点:井冈山会师。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关键信息“中国革命从
城市转入农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备选项,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
派的第一枪,排除 A项;毛泽东率领起义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开始创建第一个
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
建立根据地的序幕,B 项符合题意;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
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
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排除
C项;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排除 D项。
6. C
7.B【解析】考查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关键信息“中
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奋斗 28 年”“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 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奋斗 28年即 1949年,1949 年 10
月 1日,开国大典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
基本胜利,B项符合题意。
8.A【解析】考查点:香港、澳门回归。解题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共十
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综合国力不断提高;进人改革开放新时期
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而且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历来是中华民族共同的夙愿,①②③符合题
意;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外交政策,香港、澳门问题属于中国内政问题,④排除,
A项符合题意。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9. D
10.A
11.B 【解析】考查点:十月革命。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布尔什维
克”“摧毁旧制度”“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描述的是
俄国十月革命,以此分析备选项,推翻沙皇统治的是二月革命,排除 A项;根据
材料信息“实现了最基层百姓那普遍而又单纯的愿望”“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
可知,革命实现了人民的愿望,得到基层人民的支持,B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
与工农联盟得到巩固及无产阶级改造世界无关,排除 C、D两项。
12.A【解析】考查点:经济全球化。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全球化最
大的获益国”“冷淡”“代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经济全球化是机遇,也是
挑战,顺应全球化潮流会受益,违背全球化潮流会付出代价,A项符合题意;全
球化本身不会推动英美走向衰落,排除 B项;材料表述的是美国在全球化中既有
获益也遇到挑战,C项表述不完整,排除;材料并没有反映世界局势的动荡,D项
排除。
二、材料解析题
13.(1)长安;(1分)西域都护;(1分)文成公主;(1分)法兰克王国。(1分)
(2)作用:取得了汉族地主阶级对元政权的认可支持,有利于蒙古政权的封建
化与民族交融;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增强元朝军队
实力,为元朝完成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 2 分)意
义:结束了唐末以来分裂割据和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为以后各朝代保持统一局
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答出
任意一点即可得 2分)
(3)感悟:各民族交流互鉴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繁荣;各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民族互助、民族和谐是民族关系的不变主旨;要推动各民族交流、交
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奋斗。(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 2分;符合题意,
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4.(1)介绍:图 A 蒸汽机是由瓦特改进,在 1785 年投入使用,并成为生产生
活的主要动力来源,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
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向纵深发展。(2分,从时间、发明家、作用等多角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度介绍)影响:工厂制度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人类进入工业化时代;促进
了城市化的发展;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使工厂规章制度趋于规范化;大
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全面展开。(答出任意一点
即可得 2分)
(2)①特点:电能、石油等新能源投入使用;新的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取得进
步;新的工业部门产生并形成规模。(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 1 分)发明:耐用的
白炽灯泡、碱性蓄电池、电影摄影机等。(任举一例即可得 1 分)积极影响:促
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极大的改善了人们的生活;
促进了新的工业体系诞生,加速了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成为工业化强国。(答
出任意一点即可得 2分)
②影响:加速了日本法西斯的投降。(1分)原因:其他大国科技事业受到战争削
弱;美国自身经济和工业实力强大;政府巨额投资和大力组织科技研发;抓住第
三次科技革命,取得大量科技成果。(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 2 分)特点:全球化
和信息化。(1分)
(3)成果:电子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核技术、生物(克隆)技术等。(答出
任意一点即可得 1 分)启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科技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要加强科技研发投入,
积极发展高新科技,提高国家核心科技竞争力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 2 分;
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5.(1)中心任务: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1分)原因:共产国际的指导;中国
共产党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 2分)
(2)背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爆发,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两党加快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步伐。(答出
任意一点即可得 2分)努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武装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
开赴抗日前线;深入敌后,放手发动群众,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毛泽东发表《论
持久战》,阐明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
的决心和信心;大力推动抗日根据地的各项建设,为敌后游击战得以坚持并取得
最后胜利做好准备。(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 2分)
(3)决策: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决策。(2分)历史作用:推动了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促使我国经济发展水
平不断提高;促进了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使我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为国家
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 2分)
(4)依据: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来自于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进入新时代,
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发生变化,党的中心任务需要进行调整。(答出任意一
点即可得 2分)认识:党的中心任务是根据历史发展和时代需要制定的;中国共
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
党在关系中华民族命运和前途的每一个关键时刻、每一个重大关头,始终能够把
握历史大势、顺应时代潮流,提出合乎实际的目标和任务,并为之不懈奋斗;中
国共产党是一个不断创新、实事求是的政党。(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 2 分;符合
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