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年陕西省中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模拟卷(四)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24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国古代青铜器不但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下列青铜文物为研究商代文化提供宝贵史料的是
A.铜权 B.司母戊鼎 C.铜冰鉴 D.商鞅铜方量
2.七年级某班负责本月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该班的小秦同学根据主题“唐朝的中外交往”选定如下四句古诗,其中符合主题的是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C.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D.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3.清朝政府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①设置澎湖巡检司 ②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③实行金瓶掣签制度 ④平定回部贵族叛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发表文章,其目的是
A.传播维新变法思想 B.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C.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D.号召发动民主革命
5.民国六年的一本刊物中,陈独秀撰文指出“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5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其中“民国六年”按公元纪年换算应该是()
A.1915年 B.1917年 C.1918年 D.1919年
6.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这场战役是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平型关大捷
7.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司令员是
A.彭德怀 B.朱德 C.叶挺 D.刘伯承
8.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召开了一系列重要会议。关于下列会议的相关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②中共十四大 ③中共十六大 ④中共十九大
会场 会场 会场 会场
①把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②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④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西方有一句谚语说“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与该谚语相关的制度是
A.种姓制度 B.罗马共和制 C.封君封臣制 D.君主专制制度
10.17、18世纪,欧美进入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对以下坐标轴中所反映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②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③法国大革命开始 ④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1932-1937年,苏联集体农庄中使用机械进行耕种和收割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在谷物的播种情况统计中,机播的比例也超过了一半。这表明此时的苏联
A.农业生产完全实现机械化 B.集体农庄提高农民积极性
C.工业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D.新经济政策促进农业发展
1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决定战后成立“维护世界和平”的国际组织。该组织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洲联盟 D.联合国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36分)
二、材料解析题(共3道试题,计36分)
13.(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A 隋朝形势图 图B 元朝交通路线图 图C 缔结封君封臣关系的仪式
(1)图A王朝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创立 (制度),(1分)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图B王朝在地方上推行 (制度),
(1分)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元朝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 (机构);(1分)图C中封建制度是以 的封赐为纽带而形成的。(1分)
材料二
到武帝,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他在开发利用资源方面最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摘编自[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采取的创新举措。(2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些措施的意义。(2分)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制度创新的认识。(2分)
14.(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发行的英镑正面 注:纸币正面人物为不列颠尼亚女神。她的形象是身披盔甲,手持海神波塞冬三叉戟和盾,背向大海 工业革命的象征-蒸汽机的出现,解决了铸币技术难题。工业革命给已经实行金本位制的英国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使其成为经济发展领先国家和外国融资的主要来源国。这都促使其他国家设法与英国开展贸易并从英国引进资本。到19世纪70年代,欧洲各国纷纷实施金本位制,最终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 ——摘编自[美]巴里·埃森格林《资本全球化》
(1)指出材料一中英镑设计理念反映了当时英国怎样的企图?(2分)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建立的原因。(2分)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计分)
材料二
罗斯福发表演说 1929年,全本位制崩溃。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国际货币关系陷入日益动荡和混乱的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取得了在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摘编自姜春明、佟家栋《世界经济概论》
①概述罗斯福发表演说的时代背景。(2分)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取得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霸权地位的影响。(2分)
材料三
100欧元纸币 2002年1月1日,欧元正式启用,除极少数成员国外,大多数国家的“欧洲公民”开始使用欧元,并在6个月后彻底放弃本国货币。由于货币主权是现代民族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因此,欧元的正式问世成为欧洲联合的一个里程碑。不仅如此,欧元还将成为欧洲经济增长的促进因素,有助于改变长期以来欧洲经济不振的被动局面。 ——摘编自杨伟国《欧元流通:欧洲走向联合的里程碑》
②材料三图中的欧元是哪一国际组织的通用货币?(2分)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元的诞生产生的积极影响。(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1分)综合上述材料,在当前国际大变局的背景下,你认为我国应如何为世界经济的安全发展作贡献?(2分)
15.(15分)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留学生”为切口,展开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开创先河 前路漫漫】
材料一
图A 洋务运动 19世纪六十年代洋务运动兴起,但是新式人才的匮乏很快成为洋务事业所面临的重大难题。洋务派在兴办学堂的同时派遣学生出国留学。1872年第一批中国幼童30名乘船赴美,成为中国近代官派留学生之始。1876年福建船政学堂、北洋水师学堂先后选派88人赴美、法留学。这批人在新兴的邮电、铁路、矿业等工业和教育、外交、海军建设中做出较大贡献。 ——摘编自梁燕波《近代中国的留学教育及其影响》
(1)分析图A中大部分洋务企业选址在东南沿海的原因。(2分)依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时期派遣留学生的特点。(2分)
【前赴后继 救国救民】
材料二
图B 京师大学堂门额 甲午战后,赴日留学出现高潮。在孙中山发动反清革命中留日生成为骨干力量,辛亥革命时留学生起到了关键作用,如邹容、黄兴等。民国时期,从世界各国归来的留学生成为社会变革的核心力量。他们中涌现出一批中国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奠基者和代表人物,而且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一些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家。 ——摘编自李喜所《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
(2)指出图B新式学堂设立的背景。(2分)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甲午战后到民国时期留学生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2分)
【继往开来 共谱华章】
材料三
年份 专业分布
工科 理科 农科 医科 文教 政法 财经 师范
1952 151 6 8 4 31 6 12 2
1953 426 33 23 23 22 25 29 2
1954 1020 73 56 80 64 21 38 7
1955 1386 127 145 66 86 45 58 14
表C 1952-1955年中国派遣留学苏联学生所学专业分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产生了“留苏热”,从1950年开始到1966年,中国先后向苏联和东欧派遣了万余名留学生……1978年以来,伴随改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留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潮……
——摘编自郭霞《留学的世纪回眸》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产生“留苏热”的原因。(2分)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78年以来留学达到新高潮对国家发展产生的作用。(2分)
材料四
至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出国留学生遍及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达到24万人。2004年中国出国留学生高达70万人。2017年共有48.92万名外国留学生在中国高等院校学习,规模增速连续两年保持在10%以上。
——摘编自李喜所《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等
(4)依据材料四,分析中外留学交流的趋势。(1分)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留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C【解析】考查点:鉴真东渡。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唐朝的中外交往”分析备选项,A项出自杜甫《忆昔(二首)》其一,描写的是开元盛世的繁荣景象,排除;B项出自王建所作《凉州行》,描写的是洛阳城内学胡乐的声音与鸡叫声交杂,体现了民族交融,排除;C项出自郭沫若所作《鉴真和尚圆寂一千二百周年纪念》,描写的是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等,并主持在奈良修建唐招提寺,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见证了唐朝的中外交往,符合题意;D项出自黄巢《不第后赋菊》,是黄巢在科举落榜后所作,与中外交往无关,排除。
3.D【解析】考查点:清朝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
解题思路:依据题干关键信息“清朝政府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题肢,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今台湾),①不符合题意;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在多次战役中打败噶尔丹,平定了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②符合题意;西藏地方达赖与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金瓶掣签,最后报请朝廷批准,有效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③符合题意;清乾隆时期,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大、小和卓发动的叛乱,④符合题意;故D项符合题意。
4.A 【解析】考查点:戊戌变法。解题思路:依据材料信息“公车上书失败后……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发表文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通过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发表文章等方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A项符合题意。
5. B
6. D
7. A
8.B【解析】考查点:党的历史上的重要会议。解题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题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①符合题意;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正式建立,②排除;中共十五大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③排除;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④符合题意,故选B项。
9. C
10.A【解析】考查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解题思路:根据题干设问“所反映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表述正确的是”分析各题肢,1688年爆发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①正确;1775年4月,来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②正确;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③正确;1804年,法国改为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加冕称帝,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
11.C 【解析】考查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关键信息“1932-1937年”“苏联集体农庄中使用机械……大幅度提高”“机播的比例也超过了一半”分析备选项,材料并不能体现苏联农业生产完全实现机械化及农民积极性提高,排除A、B两项:1932-1937年,苏联正在进行第二个五年计划,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可以体现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C项符合题意;新经济政策于1921年春开始施行,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
12. D
二、材料解析题
13.(1)科举制;(1分)行省制度;(1分)驿站;(1分)土地。(1分)
(2)创新举措:颁布“推恩令”;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在全国各地设立盐铁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巩固了西汉大一统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3)认识:制度创新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又反过来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制度创新应该符合时代背景;制度创新离不开伟大人物的推动;制度创新应该实事求是,立足本国国情。(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14.(1)企图:建立海洋霸权,进行海外殖民扩张。(2分)原因:蒸汽机的出现解决了铸币技术难题;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英国经济实力大增,成为“世界工厂”: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英国获得大量资本原始积累;其他国家都设法与英国开展贸易并从英国引进资本;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实施金本位制度。(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解析】考查点:英国的殖民扩张。解题思路: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信息“18世纪”“英镑”“不列颠尼亚女神”“身披盔甲”“手持海神波塞冬三叉戟和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18世纪的英国利用自身的武力、制度等优势,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掠夺。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信息“蒸汽机的出现,解决了铸币技术难题”“工业革命”“其他国家设法与英国开展贸易并从英国引进资本”“实施金本位制”等,结合所学知识,从蒸汽机、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产
生的影响和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来源等角度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2)①时代背景:1929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严重影响美国经济的发展。(2分)影响:为杜鲁门主义的实行和美苏冷战提供了经济基础;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恢复,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条件;推动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刺激了经济的繁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解析】考查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美元霸权地位对世界的影响。解题思路:第一小问依据题干信息“罗斯福”“时代背景”结合图片与所学知识作答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美苏冷战、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美国的发展崛起角度作答即可。
②国际组织:欧盟(欧洲联盟);(2分)影响: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推动了欧洲经济的发展;提高欧盟的国际地位;推动欧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打破美元霸权地位,形成多元货币格局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3)趋势:经济全球化。(1分)做法: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多边主义,积极融入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以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为支撑,积极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货币为纽带,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合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考查点:经济全球化、我国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解题思路:第一小问,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第二小问为开放性设问,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我国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积极影响等角度作答即可。
15.(1)原因:东南沿海地区是外来势力最早开埠通商、外来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最早传入的地区,自然经济解体比较早;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农业、手工业基础较好;水运等交通便利。(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特点:留学方式大多是官费派遣;留学方向以欧美为主;学习的内容以军事和工业科技为主。(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2)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民族危机加重;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开始兴办新式学堂,为变法维新培养人才。(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影响: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推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促进了中国近代教育和近现代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3)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需要各类建设人才;中国与苏联建立了友好互助的外交关系;苏联帮助中国进行工业化建设;西方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实施外交孤立政策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作用:为改革开放事业培养了人才,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
(4)趋势: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增加,范围扩大;来中国留学人数增加。(1分)精神品质:立志成才;报效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2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3 年陕西省中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历史·模拟卷(四)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 24分)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 12道试题,每题 2分,计 24分。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意)
1.中国古代青铜器不但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而且有很高的科学研究价值。
下列青铜文物为研究商代文化提供宝贵史料的是
A.铜权 B.司母戊鼎 C.铜冰鉴 D.商鞅铜方量
2.七年级某班负责本月学校文化长廊的黑板报设计,该班的小秦同学根据主题
“唐朝的中外交往”选定如下四句古诗,其中符合主题的是
A.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C.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 D.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3.清朝政府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取的措施有
①设置澎湖巡检司 ②平定准噶尔部叛乱
③实行金瓶掣签制度 ④平定回部贵族叛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
发表文章,其目的是
A.传播维新变法思想 B.宣传民主科学思想
C.学习西方科学技术 D.号召发动民主革命
5.民国六年的一本刊物中,陈独秀撰文指出“孔教与共和乃绝对两不 5相容之
物,存其一必废其一”。其中“民国六年”按公元纪年换算应该是()
A.1915 年 B.1917年 C.1918 年 D.1919年
6.这是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
胜”的神话。这场战役是
A.百团大战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平型关大捷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司令员是
A.彭德怀 B.朱德 C.叶挺 D.刘伯承
8.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和接力探索中,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召开了一系列重要
会议。关于下列会议的相关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②中共十四大 ③中共十六大 ④中共十九大
会场 会场 会场 会场
①把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②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④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西方有一句谚语说“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与该谚语相关的制度
是
A.种姓制度 B.罗马共和制 C.封君封臣制 D.君主专制制度
10.17、18世纪,欧美进入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对以下坐标轴中所反映的欧
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②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③法国大革命开始 ④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1932-1937年,苏联集体农庄中使用机械进行耕种和收割的比例大幅度提
高;在谷物的播种情况统计中,机播的比例也超过了一半。这表明此时的苏联
A.农业生产完全实现机械化 B.集体农庄提高农民积极性
C.工业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D.新经济政策促进农业发展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决定战后成立“维护世界和平”的国
际组织。该组织是
A.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欧洲联盟 D.联合国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 36分)
二、材料解析题(共 3道试题,计 36分)
13.(10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 A 隋朝形势图 图 B 元朝交通路线图 图 C 缔结封君封臣关系的仪式
(1)图 A王朝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创立 (制度),(1 分)
是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图 B王朝在地方上推行 (制度),
(1分)在历史上影响深远;元朝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
八达的 (机构);(1分)图 C中封建制度是以 的封
赐为纽带而形成的。(1分)
材料二
到武帝,用主父偃之计,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
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他在开发利用资源方面最
重要的还是新经济政策的实施,包括……货币的发行以及盐、铁、酒的专利
等,这套新经济政策的设计者是桑弘羊、孔仅等。
——摘编自[美]阿尔伯特·克雷格《哈佛极简中国史》
(2)依据材料二,概括汉武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而采取的创新举措。(2
分)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些措施的意义。(2 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古代制度创新的认识。(2分)
14.(11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象征-蒸汽机的出现,解决了铸
币技术难题。工业革命给已经实行金本位制的英
国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使其成为经济发展领先国
家和外国融资的主要来源国。这都促使其他国家
18世纪发行的英镑正面 设法与英国开展贸易并从英国引进资本。到 19
注:纸币正面人物为不列 世纪 70年代,欧洲各国纷纷实施金本位制,最
颠尼亚女神。她的形象是 终形成了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
身披盔甲,手持海神波塞 ——摘编自[美]巴里·埃森格林《资本全球
冬三叉戟和盾,背向大海 化》
(1)指出材料一中英镑设计理念反映了当时英国怎样的企图?(2分)依据材
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金本位货币制度”建立的原
因。(2 分)
(2)选做题:以下两个小题,请任选一个作答。(如果两个都答,按第①小题
计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材料二
1929年,全本位制崩溃。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
统一的标准和基础,国际货币关系陷入日益动荡和混乱
的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
货币体系……美元实际上等同于黄金,取得了在资本主
义世界货币体系中的霸权地位。
——摘编自姜春明、佟家栋《世界经济概论》
罗斯福发表演说
①概述罗斯福发表演说的时代背景。(2分)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
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取得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霸权地位的影响。(2
分)
材料三
2002年 1月 1日,欧元正式启用,除极少数成员国
外,大多数国家的“欧洲公民”开始使用欧元,并在 6个
月后彻底放弃本国货币。由于货币主权是现代民族国家认
同的重要标志,因此,欧元的正式问世成为欧洲联合的一
个里程碑。不仅如此,欧元还将成为欧洲经济增长的促进
因素,有助于改变长期以来欧洲经济不振的被动局面。
100欧元纸币
——摘编自杨伟国《欧元流通:欧洲走向联合的里程碑》
②材料三图中的欧元是哪一国际组织的通用货币?(2分)依据材料三,结合
所学知识,分析欧元的诞生产生的积极影响。(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1分)综合上述材料,
在当前国际大变局的背景下,你认为我国应如何为世界经济的安全发展作贡
献?(2 分)
15.(15 分)某校九年级(1)班同学以“留学生”为切口,展开主题探究活
动,请你参与。
【开创先河 前路漫漫】
材料一
19世纪六十年代洋务运动兴起,但是新
式人才的匮乏很快成为洋务事业所面临
的重大难题。洋务派在兴办学堂的同时
派遣学生出国留学。1872年第一批中国
幼童 30名乘船赴美,成为中国近代官派
留学生之始。1876年福建船政学堂、北
洋水师学堂先后选派 88人赴美、法留
学。这批人在新兴的邮电、铁路、矿业
等工业和教育、外交、海军建设中做出
较大贡献。
图 A 洋务运动 ——摘编自梁燕波《近代中国的留学教
育及其影响》
(1)分析图 A中大部分洋务企业选址在东南沿海的原因。(2分)依据材料
一,概括洋务运动时期派遣留学生的特点。(2 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前赴后继 救国救民】
材料二
甲午战后,赴日留学出现高潮。在孙中山发动反
清革命中留日生成为骨干力量,辛亥革命时留学生起
到了关键作用,如邹容、黄兴等。民国时期,从世界
各国归来的留学生成为社会变革的核心力量。他们中
涌现出一批中国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奠基者和
代表人物,而且随着中国革命的发展,产生了一些马
克思主义理论家和革命家。
图 B 京师大学堂门额
——摘编自李喜所《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
(2)指出图 B新式学堂设立的背景。(2分)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
括甲午战后到民国时期留学生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2分)
【继往开来 共谱华章】
材料三
年份 专业分布
工科 理科 农科 医科 文教 政法 财经 师范
1952 151 6 8 4 31 6 12 2
1953 426 33 23 23 22 25 29 2
1954 1020 73 56 80 64 21 38 7
1955 1386 127 145 66 86 45 58 14
表 C 1952-1955年中国派遣留学苏联学生所学专业分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50年代产生了“留苏热”,从 1950年开始到
1966年,中国先后向苏联和东欧派遣了万余名留学生……1978年以来,伴随改
革开放的推进,我国的留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潮……
——摘编自郭霞《留学的世纪回眸》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依据材料三,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产生“留苏热”的原因。(2
分)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1978年以来留学达到新高潮对国家发展
产生的作用。(2分)
材料四
至 20世纪 90年代初,中国出国留学生遍及世界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达
到 24万人。2004年中国出国留学生高达 70万人。2017年共有 48.92万名外国
留学生在中国高等院校学习,规模增速连续两年保持在 10%以上。
——摘编自李喜所《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等
(4)依据材料四,分析中外留学交流的趋势。(1分)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
知识,谈谈你认为留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精神品质。(2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C【解析】考查点:鉴真东渡。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唐朝的中外交
往”分析备选项,A项出自杜甫《忆昔(二首)》其一,描写的是开元盛世的繁荣
景象,排除;B项出自王建所作《凉州行》,描写的是洛阳城内学胡乐的声音与鸡
叫声交杂,体现了民族交融,排除;C项出自郭沫若所作《鉴真和尚圆寂一千二
百周年纪念》,描写的是唐朝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经,传播中国的医药、文
学等,并主持在奈良修建唐招提寺,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见证了
唐朝的中外交往,符合题意;D项出自黄巢《不第后赋菊》,是黄巢在科举落榜后
所作,与中外交往无关,排除。
3.D【解析】考查点:清朝维护国家统一的措施。
解题思路:依据题干关键信息“清朝政府为巩固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结
合所学知识分析各题肢,元朝在澎湖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辖澎湖和琉球
(今台湾),①不符合题意;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康熙皇帝三次率军亲征,在
多次战役中打败噶尔丹,平定了叛乱,稳定了西北部边疆地区,②符合题意;西
藏地方达赖与班禅等大活佛的转世,需要通过金瓶掣签,最后报请朝廷批准,有
效加强了对西藏的管辖,③符合题意;清乾隆时期,平定了回部上层贵族大、小
和卓发动的叛乱,④符合题意;故 D项符合题意。
4.A 【解析】考查点:戊戌变法。解题思路:依据材料信息“公车上书失败后……
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发表文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车上书失败后,康有为、
梁启超等维新人士通过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发表文章等方法,推动了维
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A项符合题意。
5. B
6. D
7. A
8.B【解析】考查点:党的历史上的重要会议。解题思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各
题肢,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
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①符合题意;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经济体制,还没有正式建立,②排除;中共十五大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
导思想,③排除;中共十九大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
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④符合题意,故选 B项。
9. C
10.A【解析】考查点: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解题思路:根据题干设问“所
反映的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表述正确的是”分析各题肢,1688 年爆发
的“光荣革命”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结束,①正确;1775 年 4 月,来克
星顿的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②正确;1789年 7月 14日,巴黎民众
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开始,③正确;1804年,法国改为帝国,史
称“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加冕称帝,④错误。A项符合题意。
11.C 【解析】考查点: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解题思路:根据题干关键信息
“1932-1937 年”“苏联集体农庄中使用机械……大幅度提高”“机播的比例
也超过了一半”分析备选项,材料并不能体现苏联农业生产完全实现机械化及农
民积极性提高,排除 A、B两项:1932-1937年,苏联正在进行第二个五年计划,
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可以体现苏联工业化建设取得显著成就,C项符合题意;新经
济政策于 1921年春开始施行,与题干时间信息不符,排除 D项。
12. D
二、材料解析题
13.(1)科举制;(1 分)行省制度;(1分)驿站;(1分)土地。(1分)
(2)创新举措:颁布“推恩令”;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在全
国各地设立盐铁官,实行盐铁官营、专卖。(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 2 分)意义:
加强了中央集权;从政治、经济等方面巩固了西汉大一统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
鼎盛时期。(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 2分)
(3)认识:制度创新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又反过来推动了历史的进步;制
度创新应该符合时代背景;制度创新离不开伟大人物的推动;制度创新应该实事
求是,立足本国国情。(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 2 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
分)
14.(1)企图:建立海洋霸权,进行海外殖民扩张。(2分)原因:蒸汽机的出现
解决了铸币技术难题;工业革命的开展,使英国经济实力大增,成为“世界工厂”: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海外殖民扩张和掠夺为英国获得大量资本原始积累;其他国家都设法与英国开展
贸易并从英国引进资本;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实施金本位制度。(答出任
意一点即可得 2分)
【解析】考查点:英国的殖民扩张。解题思路: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信息“18 世
纪”“英镑”“不列颠尼亚女神”“身披盔甲”“手持海神波塞冬三叉戟和
盾”,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18世纪的英国利用自身的武力、制度等优势,在
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掠夺。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信息“蒸汽机的出现,解决了铸币
技术难题”“工业革命”“其他国家设法与英国开展贸易并从英国引进资
本”“实施金本位制”等,结合所学知识,从蒸汽机、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产
生的影响和英国资本原始积累来源等角度分析概括作答即可。
(2)①时代背景:1929 年爆发的经济大危机严重影响美国经济的发展。(2 分)
影响:为杜鲁门主义的实行和美苏冷战提供了经济基础;为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
济恢复,稳定资本主义制度提供了条件;推动美国积极拓展世界市场,刺激了经
济的繁荣,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 2分)
【解析】考查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新政、美元霸权地位对世界的影响。解题
思路:第一小问依据题干信息“罗斯福”“时代背景”结合图片与所学知识作答
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美苏冷战、战后资本主义经
济的发展、美国的发展崛起角度作答即可。
②国际组织:欧盟(欧洲联盟);(2分)影响:加快了欧洲一体化进程,推动了
欧洲经济的发展;提高欧盟的国际地位;推动欧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打
破美元霸权地位,形成多元货币格局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 2分)
(3)趋势:经济全球化。(1分)做法: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坚持多
边主义,积极融入和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以人民币国际化趋势为支撑,积极倡
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以货币为纽带,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合作,构
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 2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解析】考查点:经济全球化、我国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解题思路:第一
小问,结合所学知识,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各国把发展经济作为首要任务,
国家间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第二小问为开放性设问,
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我国为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努力、人民币国际化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带来的积极影响等角度作答即可。
15.(1)原因:东南沿海地区是外来势力最早开埠通商、外来生产方式和科学技
术最早传入的地区,自然经济解体比较早;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农业、手工
业基础较好;水运等交通便利。(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 2 分)特点:留学方式大
多是官费派遣;留学方向以欧美为主;学习的内容以军事和工业科技为主。(答
出任意一点即可得 2分)
(2)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民族危机加重;资产阶级
维新派掀起了戊戌变法,开始兴办新式学堂,为变法维新培养人才。(答出任意
一点即可得 2分)影响: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推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促
进了中国近代教育和近现代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答出任
意一点即可得 2分)
(3)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需要各类建设人才;中国与苏联建立了友
好互助的外交关系;苏联帮助中国进行工业化建设;西方国家对中华人民共和国
实施外交孤立政策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 2 分)作用:为改革开放事业培养
了人才,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促进了中西方经济
文化交流。(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 2分)
(4)趋势: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出国留学人数增加,范围扩大;来中国留学人
数增加。(1分)精神品质:立志成才;报效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
斗。(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 2分;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 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