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件(共2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课件(共2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6-01 10:41: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九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
26.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
27.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二、“文化大革命”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1949 — 1956
1956 — 1976
1956 — 1965
1966 — 1976
1949 — 1976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探索:成功与失误
1957.11.18 毛泽东在苏联提出中国15年可能赶上或超过英国。
1958.04.15 毛泽东提出10年可以赶上英国,再有10年可以赶上美国……
1958.05.18 八大二次会议期间,毛提出7年赶上英国,8年或10年赶上美国。
1958.06.22 毛提出赶超英国,不是15年,也不是7年,只需要2年到3年,2年是可能的。这里主要是钢……
到1958年7月运动结时,全国共划右派分子55万多人,与最初估计的4000相比,扩大了130多倍。还有众多未戴帽子的“中右”分子,一些人虽未划为“右派”或“中右”也被处理了,伤及的人数远超于此。在这55万右派中,党外是主体,党内也不少。除了那些被广为关注的高层民主人和著名文化人外,还有一个数量庞大的“小人物”右派群体。
——萧冬连《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全国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突出
表现 大炼钢铁、放高产卫星
错误
实质 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忽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
危害 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资源,造成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教训 经济建设必须设想: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实际:出工自由化、吃饭战斗化、收工集体化
尊重客观规律,国民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一大二公”
突出
表现 大炼钢铁、放高产卫星 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
错误
实质 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忽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 不切实际地提高公有化程度,生产关系变革超越生产力水平.
危害 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资源,造成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教训 经济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国民经济应协调发展 生产关系变革必须与生产力相适应经济应协调发展
其基本内容是:以调整为中心,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失调的关系,巩固生产建设取得的成果,充实新兴产业和短缺产品的项目,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农 业:产量大幅度地下降
轻工业:轻工日用商品奇缺
重工业:孤军冒进高速增长
基本建设:规模庞大效益低下
国家财政:赤字-通胀-价格涨
人民生活:陷入连续严重困难
《论十大关系》
双百方针
中共八大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整风运动
提出“八字”方针
七千人大会
总结经验
三届一次人大会议:
四个现代化
全国反右派斗争扩大化
总路线、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②毛泽东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③党内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的发展。
④受复杂严峻的国际外部环境影响,美国、苏联对中国施加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压力。
“全面夺权”的“一月风暴”发生,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打砸抢事件,社会和生产秩序陷入混乱
周恩来、邓小平先后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领导进行了各方面的整顿,使各项工作出现转机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全面发动后,中央文革小组乘机煽动“打倒一切”和“踢开党委闹革命”
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武装政变,阴谋夺取最高权力。毛泽东、周恩来粉碎了这次政变
毛泽东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
①建设社会主义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②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原则
③必须健全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
④必须不断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1949-1976年) 作用
工业


国防
科技
农业

教育
医疗
外交
即使在文革时期,国家经济政治受到重创,为何还能取得伟大成就?
①全党、全国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
②无数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具有特定内涵的时代精神
③一批著名科学家,在科技、经济文化建设事业中作出重大贡献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时代精神:
内涵:崇尚劳动
敬业守信
精益求精
敢于创新
更多的人以他们对祖国始终不渝的热爱,在逆境中继续坚守工作岗位...
彭德怀元帅身陷囹圄、屡遭批斗,仍然提笔给周恩来写信,建议对安顺场石棉矿渣加以加工利用,制成钙镁磷肥。
归国华侨、飞机设计专家陆孝彭被污蔑为“特务”,遭到多次审讯和批斗,但他想到的仍是国家交给的试制强—5喷气式飞机的工作,在勒令交代“罪行”的纸上,继续论证技术问题。
水稻专家袁隆平在试验室稻种几次被人捣毁的情况下,仍然冒着危险在阴沟中秘密进行籼型水稻杂交的育种工作。
——《新中国70年》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