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
年级: 九 学科:数 学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年 月 日执笔: 审核:数学导学案审核组 二 次 备 课
【学习目标】通过实际问题,体会一元二次方程解的实际意义,发展数学思维.2.求解过程中,学会合作、交流.建立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的关系,通过图象,体会数与形的完美结合。重点:利用二次函数图象解一元二次方程难点:将方程转化为二次函数
教学过程:复习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的情况可由 ____ 确定。 > 0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 0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0 没有实数根2、在式子h=50-20t2中,如果h=15,那么:50-20t2=____ ,如果h=20,那50-20t2=___, 如果h=0,那50-20t2=__-。如果要想求t的值,那么我们可以求___的解。活动1 问题引入问题:如图,以 40 m /s的速度将小球沿与地面成30°角的方向击出时,球的飞行路线是一条抛物线,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球的飞行高度 h (单位: m)与飞行时间 t (单位: s)之间具有关系:. (1)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15 m 若能,需要多少时间 (2)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20 m 若能,需要多少时间 (3)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20.5 m 若能,需要多少时间 (4)球从飞出到落地要用多少时间 图26.2-1在本次活动中,教师应关注:(1)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2)函数图象的应用; (3)方程与函数的联系.[活动2]问题:下列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有没有公共点?若有,求出公共点的横坐标;当x取公共点的横坐标时,函数的值是多少? 参见教材图26.2-2.[活动3] 例:利用函数图象求方程 的实数根(精确到0.1)练习:校运会上,某运动员掷铅球,铅球的飞行高度y(m)与水平距离x(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则此运动员的成绩是多少?课堂小结 (1)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数形结合) (2)由于作图或观察可能存在误差,由图象求得的根,一般都是近似的.布置作业 :课本第18页4 5 6题
课后反思
y
xy
x
y
1
O
PAGE
122.1.2 二次函数 的图像
年级: 九 学科:数 学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年 月 日执笔: 审核:数学导学案审核组 二 次 备 课
【学习目标】1、会用描点法画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 2、能够从图象上认识二次函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等性质【重点】二次函数y=ax2的图像【难点】 从有关图像中得出二次函数y=ax2的性质
复习回顾 1、一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分别是什么 2、对于二次函数 ,当x=-1时,y=2,你能求出其解析式吗?新知探究 预习课本4—6页 1、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 和 图像 x … -2 -1 0 1 2 … … 4 1 0 1 4 … … -4 - -1 - 0 - -1 - -4 … (1)、用描点法画出二次函数 和 图像描点 在坐标系中,根据表中数据描出相应各点连线 将各点顺次用光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2、练习: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二次函数 和 的图像。 二次函数 的图像由上面的四个函数图像概括出:①二次函数的图像形如物体抛射时所经过的路线,我们把它叫做抛物线 ;②这条抛物线关于 Y轴对称,y轴就是抛物线的对称轴。 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④当 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顶点是抛物线上的最低点,a的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当 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上的最到点;a的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大 三、拓展应用 例题1、已知二次函数 的图像经过点(-2,-3)。 (1)求a 的值,并写出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说出这个二次函数图像的顶点坐标、对称轴、开口方向。四、巩固练习 教材14页第4题课堂小结 本节课主要有哪些收获?六、布置作业教材第14页第3题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22.1.3 二次函数的图像
年级: 九 学科:数 学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年 月 日执笔: 审核:数学导学案审核组 二 次 备 课
【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函数 的图象与函数y=ax2的图象之间的关系。2.会确定函数 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3.经历函数 性质的探索过程,理解函数 的性质。 【重点】确定函数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理解函数的性质是教学的重点。【难点】 正确理解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性质是教学的难点
复习回顾 二次函数 的图像和特征新知探究 1、完成教材第6页和第7页的填表、画图; 2、观察第6页例题2画好后的图像,思考回答: (1)请比较这三个函数图像有什么共同特征? (2)顶点和对称轴有什么关系? (3)图像之间的位置能否通过适当的变换得到? (4)由此,你发现了什么?3、总结结论: (1) 的图像 . 的 图像。 (2) 的图像 的 图像4、观察第7页探究问题的图像,思考:(1)请比较这三个函数图像有什么共同特征?(2)顶点和对称轴有什么关系?(3)图像之间的位置能否通过适当的变换得到? (4)由此,你发现了什么?5、总结结论: 的图像 的 图像。
四、巩固练习 1、教材第7页的思考; 2、教材第7页的练习; 3、教材第8页的练习; (五)、本节小结: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还存在什么困惑 2.谈谈你的学习体会。布置作业 1.巳知函数1.巳知函数 和 (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三个函数的图象; (2)分别说出这三个函数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3)试说明:分别通过怎样的平移,可以由抛物线 得到抛物线 (4)试讨论函数 的 图像 教材第14页第5题(1)、(2)
课后反思22.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2)
年级: 九 学科:数 学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年 月 日执笔: 审核:数学导学案审核组 二 次 备 课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用待定系数法由已知图象上三个点的坐标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使学生掌握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或对称轴等条件求出函数的关系式。 【重点】根据不同条件选择不同的方法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难点】根据不同条件选择不同的方法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复习回顾 1.如何用待定系数法求已知三点坐标的二次函数关系式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0,1),B(1,3),C(-1,1)。 (1)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 (3)说出它的顶点坐标和对称轴。探究1:计算机把数据存储在磁盘上,磁盘是带有磁性物质的圆盘,磁盘上有一些同心圆轨道,叫做磁道,如图,现有一张半径为45mm的磁盘磁盘最内磁道的半径为r mm,其上每0.015mm的弧长为1个存储单元,这条磁道有多少个存储单元?磁盘上各磁道之间的宽度必须不小于0.3mm,磁盘的外圆周不是磁道,这张磁盘最多有多少条磁道?如果各磁道的存储单元数目与最内磁道相同.最内磁道的半径r是多少时,磁盘的存储量最大?探究2 请用长20米的篱笆设计一个矩形的菜园。 怎样设计才能使矩形菜园的面积最大?3、如图,在一面靠墙的空地上用长为24米的篱笆,围成中间隔有二道篱笆的长方形花圃,设花圃的宽AB为x米,面积为S平方米。(1)求S与x的函数关系式及自变量的取值范围;(2)当x取何值时所围成的花圃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3)若墙的最大可用长度为8米,则求围成花圃的最大面积。解(1) ∵ AB为x米、篱笆长为24米 ∴ 花圃宽为(24-4x)米 ∴ S=x(24-4x) =-4x2+24 x (0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y
0
x
5
10
15
20
25
30
1
2
3
4
5
7
8
9
1o
-1
6
A
B
C
D
x
y
A
B
C
D
x
x
y
x
x
y
PAGE
122.2.1 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2)
年级: 九 学科:数 学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年 月 日执笔: 审核:数学导学案审核组 二 次 备 课
【学习目标】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几何意义,知道抛物线与x轴的三种位置关系对应着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三种情况; 2、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3、通过实际问题探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及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重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是教学的重点。【难点】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是教学的难点
学习过程: 一、复习回顾 函数 -3x-2的图象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分别是多少? 二、新知探究 问题1、已知函数 -2x -3把它写成 +k 的形式;并说明它是由怎样的抛物线经过怎样平移得到的? (2)写出函数图象的对称轴、顶点坐标、开口方向、最值 .求出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 (4)画出函数图象的草图 (5)设图像交x轴于A、B两点,交y 轴于P点,求△APB的面积; (6)根据图象草图,说出 x取哪些值时, ① y=0; ② y<0; ③ y>0. 问题2:二次函数 +bx+c 的图象如图4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B C. D. 三、拓展应用 例题1、若方程 +bx+c=0的两个根是-3和1,那么二次函数 的图象位于x轴上方时,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多少?若位于x轴下方呢?例题2、如图,抛物线 (a≠0)经过原点O,求其解析式;四、巩固练习 1、二次函数 y= +bx+c 的图象全部位于x轴上方,则满足条件是? 2、抛物线 -x-2,当y>0时,x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3、二次函 +bx+c 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可得a、b、c与0的大小关系是4、如上题图,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判断下列各式是否正确?①2a+b=0;②4a+2b+c>0;③a+b+c >0 板书设计:课后反思:22.1.3 二次函数 的图像
年级: 九 学科:数 学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年 月 日执笔: 审核:数学导学案审核组 二 次 备 课
【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函数 的图象与函数y=ax2的图象之间的关系。2.会确定函数 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3.经历函数 性质的探索过程,理解函数 的性质。 【重点】确定函数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理解函数的性质是教学的重点。【难点】 正确理解函数的图象与函数的性质是教学的难点
一、 复习回顾 1、填表抛物线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 2、①、由抛物线y=2x 向 —?—平移 —?—个单位可得到y= 2x +1 ②、函数y= -5(x -4)2的图象可以由抛物线向 —?—平移 4 个单位而得到的二 新知探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二次函数 的图像。(1)观察图像,思考:抛物线的图像开口方向 ---- ;对称轴是 ----- ;顶点是 ------;(2)抛物线 可由抛物线 怎 样平移得到?(3)试着总结一下抛物线平移的规律.(左加右减 上加下减)2、二次函数 的性质: 一般地,抛物线 与 形状相同,位置不同,把 适当平移可得到 的图像。抛物线有如下性质:开口方向------ ;对称轴----;顶点坐标--------;三、拓展应用 函数解析式 对称轴 顶点坐标例题2、若将抛物线 先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后得到抛物线 , 则 a h k 的值分别是多少?四、巩固练习 教材第10页课后练习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六、布置作业 教材第14页第5题(3)
课后反思22.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 ____如何获得最大利润问题
年级:九 学科:数 学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年 月 日执笔: 审核:数学导学案审核组 二 次 备 课
【学习目标】1.使学生掌握用待定系数法由已知图象上一个点的坐标求二次函数y=ax2的关系式。 2. 使学生掌握用待定系数法由已知图象上三个点的坐标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3.让学生体验二次函数的函数关系式的应用,提高学生用数学意识。重点难点: 【重点】已知二次函数图象上一个点的坐标或三个点的坐标,分别求二次函数y=ax2、y=ax2+bx+c的关系式是教学的重点。【难点】 已知图象上三个点坐标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是教学的难点
复习回顾 1.二次函数y=a(x-h)2+k的图象是一条_____,它的对称轴是 _____,顶点坐标是 _______ .2.二次函数y=2(x-3)2+5的对称轴是___ ,顶点坐标是____ 。当x= ___时,y的最 ____值是____ 。 二、情境导入 问题1. 已知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售价是每件 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果调整价格 ,每涨价1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要想获得6090元的利润,该商品应定价为多少元?分析:已知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售价是每件 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果调整价格 ,每涨价1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要想获得6090元的利润,该商品应定价为多少元?三、合作交流问题2.已知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售价是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调整价格 ,每涨价一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该商品应定价为多少元时,商场能获得最大利润?问题3.已知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现在的售价是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调整价格 ,每降价一元,每星期可多卖出20件。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问题4.已知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现在的售价是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调整价格 ,每涨价一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每降价一元,每星期可多卖出20件。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解:设每件涨价为x元时获得的总利润为y元 .y =(60-40+x)(300-10x) =(20+x)(300-10x) =-10x2+100x+6000 =-10(x2-10x ) +6000 =-10[(x-5)2-25 ]+6000 =-10(x-5)2+6250当x=5时,y的最大值是6250.定价:60+5=65(元)解:设每件降价x元时的总利润为y元.y=(60-40-x)(300+20x) =(20-x)(300+20x) =-20x2+100x+6000 =-20(x2-5x-300) =-20(x-2.5)2+6125 (0≤x≤20)所以定价为60-2.5=57.5时利润最大,最大值为6125元.由(2)(3)的讨论及现在的销售情况,你知道应该如何定价能使利润最大了吗 练习:1、某商店购进一批单价为20元的日用品,如果以单价30元销售,那么半个月内可以售出400件.根据销售经验,提高单价会导致销售量的减少,即销售单价每提高1元,销售量相应减少20件.售价提高多少元时,才能在半个月内获得最大利润 解:设售价提高x元时,半月内获得的利润为y元.则 y=(x+30-20)(400-20x) =-20x2+200x+4000 =-20(x-5)2+4500 ∴当x=5时,y最大 =4500 答:当售价提高5元时,半月内可获最大利润4500元 某果园有100棵橙子树,每一棵树平均结600个橙子.现准备多种一些橙子树以提高产量,但是如果多种树,那么树之间的距离和每一棵树所接受的阳光就会减少.根据经验估计,每多种一棵树,平均每棵树就会少结5个橙子.若每个橙子市场售价约2元,问增种多少棵橙子树,果园的总产值最高,果园的总产值最高约为多少?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的收获是?二次函数是一类最优化问题的数学模型,能指导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学们,认真学习数学吧,因为数学来源于生活,更能优化我们的生活。作业选做题:已知某商品的进价为每件40元。现在的售价是每件60元,每星期可卖出300件。市场调查反映:如调整价格 ,每涨价一元,每星期要少卖出10件;每降价一元,每星期可多卖出20件。如何定价才能使利润最大? 在上题中,若商场规定试销期间获利不得低于40%又不得高于60%,则销售单价定为多少时,商场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基础题).(09中考)某超市经销一种销售成本为每件40元的商品.据市场调查分析,如果按每件50元销售,一周能售出500件;若销售单价每涨1元,每周销量就减少10件.设销售单价为x元(x≥50),一周的销售量为y件 (1)写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标明x的取值范围 (2)设一周的销售利润为S,写出S与x的函数关系式,并确定当单价在什么范围内变化时,利润随着单价的增大而增大? (3)在超市对该种商品投入不超过10000元的情况下,使得一周销售利润达到8000元,销售单价应定为多少?(提高题)
板书设计:复习回顾1、顶点坐标,对称轴,最值。 2、一元二次方程的实际应用注意事项: 3、y=ax2+bx+c(a,b,c为常数,)
课后反思
PAGE
122.3 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3)
年级: 九 学科:数 学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年 月 日执笔: 审核:数学导学案审核组 二 次 备 课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用待定系数法由已知图象上三个点的坐标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使学生掌握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或对称轴等条件求出函数的关系式。 【重点】根据不同条件选择不同的方法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难点】根据不同条件选择不同的方法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例题1、某涵洞是抛物线形,它的截面如图所示,现测得水面宽1.6m,涵洞顶点O到水面的距离为2.4m,在图中直角坐标系内,涵洞所在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是什么?解:如图,以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以过点O的y轴的垂线为x轴,建立了直角坐标系。 由题意,得点B的坐标为(0.8,-2.4),又因为点B在抛物线上,将它的坐标代入 ,得所以因此,函数关系式是例2、一个涵洞成抛物线形,它的截面如图,现测得,当水面宽AB=1.6 m时,涵洞顶点与水面的距离为2.4 m.这时,离开水面1.5 m处,涵洞宽ED是多少?是否会超过1 m?例3
板书设计:例1例2例3
课后反思
0
y
h
A B
PAGE
122.2.1 二次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1)
年级: 九 学科:数 学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年 月 日执笔: 审核:数学导学案审核组 二 次 备 课
【学习目标】了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几何意义,知道抛物线与x轴的三种位置关系对应着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三种情况; 2、会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3、通过实际问题探讨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体会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及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重点】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是教学的重点。【难点】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联系是教学的难点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写出抛物线 +2x-3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 抛物线与x轴有交点吗?有几个?你能写出交点坐标吗? 二、我学习,我快乐 自主学习活动: 问题 如图,以40m/s的速度将小球沿与地面成30°角的方向击出时,球的飞行路线将是一条抛物线。如果不考虑空气阻力,球的飞行高度h(单位m)与飞行时间t(单位s)之间具有关系: + 20t考虑以下问题:(高尔夫球比赛中 ) 1、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15m?如果能,需要多少飞行时间? 2、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20m?如果能,需要多少飞行时间? 3、球的飞行高度能否达到20.5m?为什么? 4、球从飞出到落地要用多少时间? 思考:结合实际指出为什么两个时间球的高度为15m,只在一个时间球的高度为20m.合作学习活动: 交流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并思考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 从函数解析式看,就是已知——,求—— 的值; 从函数的图像看,就是求直线y=h与抛物线的公共点的—— 观察思考: 尝试归纳: 一般地,从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像可知 1、如果抛物线y=ax2+bx+c与x轴有公共点,公共点的横坐标是x0,那么当x= x0时,函数的值是 ——,因此x= x0就是方程ax2+bx+c=0的一个 ———— 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1.---- 2.-----3.------- 对应着一元二次方程根的三种情况: 1.-----2.----3.------- 三、我盘点,我收获 回顾我们的学习,我达到学习目标了吗?还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我知道了 ------------------------- 给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 我需要注意的是-----------------------------当堂检测: 画出函数 -4x+3的图象,观察图象,当x取那些值时,函数值为0? 2、画出函数 -2x-3的图象,利用图象回答 (1)方程 -2x-3=0的解是什么? (2)x取什么值时,函数值大于0? (3)x取什么值时,函数值小于0? 3.抛物线 +x-6 与x轴交于 (-3,0)、(2,0)两点,当x为何值时,y>0?当x为何值时,y<0?
课后反思22.1.1 二次函数
年级: 九 学科:数 学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年 月 日执笔: 审核:数学导学案审核组 二 次 备 课
【学习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二次例函数的概念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二次例函数, 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二次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重点】理解二次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难点】 理解二次例函数的概念.
一、复习回顾1、我们学过哪两类重要的函数?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2、什么叫一次函数?什么叫反比例函数?新知探究 1、思考解决:(教材第2页的问题1和问题2) 2、所列出的两个式子能否变形?怎样整理?试一试 3、观察整理后的式子,有什么共同点? 4、你能说说什么样的函数叫二次函数吗?什么叫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 5、在二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中,谁是自变量?二次项系数a有什么规定?为 什么?三、拓展应用 例题1. 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二次函数? 例题2. 分别说出下列二次函数的二次项系数、一次项系数和常数项 例题3. 若函数 为二次函数,则m的值为 ——四、巩固练习教材第3面的练习1、2;已知二次函数 当x=-1时,函数值是-4,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3、已知二次函数 当x=1时,函数值是4;当x=2时,函数值是-5。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五、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形式;通过列方程(组)求系数,得到函数解析式;布置作业教材第14面1、2题
板书设计: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形式;
课后反思
一次函数
反比例函数
PAGE
122.3.4 二次函数
年级: 九 学科:数 学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年 月 日执笔: 审核:数学导学案审核组 二 次 备 课
【学习目标】 1.复习巩固用待定系数法由已知图象上三个点的坐标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2.使学生掌握已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或对称轴等条件求出函数的关系式。 【重点】根据不同条件选择不同的方法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难点】根据不同条件选择不同的方法求二次函数的关系式
一、复习回顾1、已知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A(x1,0)、B(x2,0)两点。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证:AB= 2、利润=售价-进价3、总利润=每件利润×销售数量.例题分析某果园有100棵橙子树,每一棵树平均结600个橙子.现准备多种一些橙子树以提高产量,但是如果多种树,那么树之间的距离和每一棵树所接受的阳光就会减少.根据经验估计,每多种一棵树,平均每棵树就会少结5个橙子.增种多少棵橙子树时,总产量最大 某商店经营T恤衫,已知成批购进时单价是2.5元.根据市场调查,销售量与单价满足如下关系:在一时间内,单价是13.5元时,销售量是500件,而单价每降低1元,就可以多售出200件.当销售单价为多少元时,可以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元?某商店购进一批单价为20元的日用品,如果以单价30元销售,那么半个月内可以售出400件.根据销售经验,提高单价会导致销售量的减少,即销售单价每提高1元,销售量相应减少20件.如何提高售价,才能在半个月内获得最大利润 4、 某商场以每件30元的 价格购进一种商品,试销中发现,这种商品每天的销售量m(件)与每件的销售价x(元)满足一次函数:m=162-3x. (1)写出商场卖出这种商品每天的销售利润y与每件的销售价x间的函数关系式如果商场要想每天获得最大利润,每件商品的售价定为多少最合适?最大销售利润为多少?5.某商场购进一批单价为16元的日用品,销售一段时间后,为了获得更多的利润,商店决定提高销售价格,经试验发现,若按每件24元的价格销售时,每月能卖240件,若按每件30元的价格销售时,每月能卖60件。若每月销售件数y(件)与价格x(元/件)满足y=kx+b,(1)确定k与b的值,并指出x的取值范围;(2)为了使每月获得利润为1440元,问商品应定价为每件多少元?(3)为了获得最大的利润,商品应定为每件多少元?归纳小结:运用二次函数的性质求实际问题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的一般步骤 :求出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配方变形,或利用公式求它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检查求得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对应的自变量的值必须在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内 。作业布置:P19习题 26.2 4.(1)、(3)、5。
板书设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在x轴上的两点) AB=2.实际问题中的最大和最小值的一般步骤:
课后反思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