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3张PPT。第16 课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郑和下西洋(明代)西洋:指现在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印度洋及沿岸一带。文莱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郑和下西洋的目的:郑和下西洋盛况1405~1433年先后7次最大的海船44丈,宽18丈。每次航行大小船只200多艘。每次出海2.7~2.8万人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刘家港占
城今加里曼丹岛北部今马来西亚马六甲一带今印度科泽科德榜葛剌今孟加拉国和印度西孟加拉邦一带红
海今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今肯尼亚蒙巴萨郑和下西洋的盛况刘家港红海沿岸非洲东海岸 郑和最大的宝船 哥伦布最大的旗舰
约150╳ 60米 约 25╳ 6米>一个标准足球场 <半个篮球场大号宝船长151.8米,宽61.6米 4. 郑和吃苦耐劳、勇于探索 3. 造船技术的发达、指南针的运用 1. 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 2. 明成祖鼓励对外交往 郑和下西洋成功的原因:明代罗盘郑和下西洋的影响和贡献(1)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
(2)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二、戚继光抗倭元末明初,日本的武士、商人、海盗,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倭寇什么是倭寇?戚继光:明代杰出的军事家,抗倭民族英雄,出身将门。17岁承袭父职,后考中武举,担负起防御倭寇的任务。戚继光先后在山东、浙江、福建沿海抗倭,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其率领的军队被称为“戚家军”。戚继光
(1528—1588)
抗倭形势图台州九捷封侯非我意,
但愿海波平。
—戚继光你认为他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淡泊名利,抵抗侵略,维护祖国领土主权完整的爱国主义精神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澳 门 被 葡 萄 牙 强 占 的 过 程1553年,葡萄牙人借口晾晒水浸货物,强行进入澳门
1557年,葡萄牙通过贿赂明朝官员,取得在澳门的居住权
19世纪五六十年代,葡萄牙人先后侵占了氹仔岛和路环岛
耻辱1999年12月20日,
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本课小结明朝前期——国力强盛——郑和七下西洋明中后期——国势衰落冲突交往戚继光抗倭
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当时处于封建社会的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已经由强盛逐渐转向衰弱了 。一、郑和下西洋
1.目的:(1)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2)宣扬明朝的国威
2.派遣者:明成祖
3.时间:1405-1433年
4.次数:7次
5.规模:人数和海船众多
6.到达地点: 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
7.意义:(1)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早,规模大,到达地区广,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
(2)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交往。
二、戚继光抗倭
1.时间:16世纪中期
2.过程:
戚家军在台州九战九捷,扫平浙江境内倭寇;进入福建、广东,肃清倭寇。
3.评价:戚继光是杰出的民族英雄。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1.时间:1553年
2.手段:欺骗
3.澳门回归时间:1999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