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核心能力达标(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核心能力达标(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2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5-31 20:01: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核心能力达标
班级: 姓名:
(一)
正像数学家华(huá huà)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在( )真理的路上从来没有①ǒu rán 的成功,抓住机遇、锲(qì qiè)而不舍的人才能靠近成功。只有像《两小儿(辩 辨 辫)日》中的两小儿那样细致观察,面对司空见(贯 惯)的现象能够发出② yí wèn 并进行( );像《学弈》中学有所成的学生那样专心(致至 志 致 致志),面对③ dān diào 的练习不觉得无聊;像《表里的生物》中的孩子那样拥有一颗好奇心,不断观察④ chǐ lún,( ) 声音的奥秘;像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魏格纳那样不但善于见微知著,而且 能够广阅文献,收集⑤zhèng jù,证实不可思(意 义 议)的巧合;像詹天佑一样亲力亲为、不耻下问,甚至和老工人( )施工方案,才能最终在自己擅长的⑥lǐng yù有所建树。
1.给文段中的加点字或形近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形,打上“ √ ”。(3%)
2.根据拼音和语境写词语,注意把字写美观。(6%)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⑥( )
3.在文段括号中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A. 探索 探讨 探究 探寻 B.探询 探究 探讨 探问
C. 探寻 探究 探索 探讨 D.探究 探讨 探寻 探询
4.下列句子中的“著”与文段中画线词“见微知著”的"著”意思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3%)
A.李时珍是古代著名的药物学家。
B.他是贫困山村里的第一书记,工作成效卓著。
C.扬州以美丽的瘦西湖著称于世。
D.他不求名利,只想成为著书立说的学者。
5.对文段表达的观点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3%)
A.见微知著、亲力亲为的人才能靠近成功。 B.真理的出现从来不是偶然的。
C.抓住机遇、锲而不舍的人才能靠近成功。 D.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来的。
6.画线的句子引用了华罗庚的名言,这样表达的好处是( )。(多选)(3%)
A.为观点提供有力论据。 B.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C.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D.使文章表达多样化。
(二)
1.运用所提示的方法理解古文或成语中疑难字的意思。(6%)
2.读句子,按要求完成练习。(6%)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1)和“一百个问号”中的数量词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2%)
A.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B.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C.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这句话的意思是; 。
我从中得到的启发是; 。(2%)
我吓了一跳,蝎子是多么丑恶而恐怖的东西,为什么把它放在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里呢 但是我也感到愉快,证实我的猜测没有错:表里边有一个活的生物。
(3)"我吓了一跳",却还是"感到愉快"的原因是: 。
从中可以体会到"我"是一个 的孩子。(2%)
(三)
1.梳理《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观点、事例及论证过程,完成下面的表格。(5%)
提出观点: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得出结论:
2. 《周易》中的"穷则变, , "告诉人们遇事不必死钻牛角尖,而应该懂得 通融、屈伸,知道变通而图存的道理;"苟利于民,不必法古; , ", 变革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根本动力;我们的改革正在进行,不能停步,"苟日新, , "(3%)
(四)
1.为了准备辩论赛,龙一鸣欣赏了赵孟频的作品(右图)。对于赵孟频书法的特色,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2%)
A.点画圆润多姿。 B.整体稳健大方。
C.字体飘逸灵动。 D.结构严谨端庄。
2.为了辩论赛能够顺利进行,你要做的准备不包括( )。(2%)
A.根据观点梳理归纳材料。 B.选择有说服力的事例
C.针对对方观点有效反驳。 D.有针对性地收集材料。
3.写下你的观点和辩论词,注意适当运用事例或引用名人名言说明你的观点。(3%)
(五)
选文一 两小儿辩日(节选)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
选文二 论衡 · 说日篇(节选)
儒者或以旦暮①日出入为近,日中为远;或以日中为近,日出入为远。其以日出入 为近,日中为远者,见日出入时大,日中时小也。察物近则大,远则小,故日出入为近, 日中为远也。其以日出入为远,日中时为近者,见日中时温,日出入时寒也。夫火光近 人则温,远人则寒,故以日中为近,日出入为远也。二论各有所见,故是非曲直未有所定。
【注释】①旦暮:早晨、傍晚。
1.梳理两篇选文中的观点和依据,完成思维导图。(6%)
2.对太阳距人远近的问题,两篇选文中认为"日中时远"的,都是以( )为依据说明观点的;认为“日初出时远”的,都是以( )为依据说明观点的。(2%)
A. 视觉效果 B.对温度的感知
3.两篇选文表达观点所采用的方式不同在哪里 你更喜欢哪一种方式 (4%)
(六)
①怎样才能不虚度人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
事业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② 1958年,邓稼先在接受研制原子弹历史重任时,对妻子说:“我的生命就献给未来 的工作了,做成了这件事,我的一生都会过得很有意义,就算死了也值得。”谁也不曾想 到,他一走便是香无音讯的28年。茫茫大漠荒滩中,他苦干惊天动地事,却甘做隐姓埋 名人,为中国核武器事业耗尽毕生心血。临终时,他牵挂的仍是"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 太远"。扎根荒漠的,还有“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她是风华正茂的北大高才生,却告别恋 人和优渥的生活,用大半生年华守护荒野大漠的700多座洞窟。退休多年来,她每年仍 有大半时间在敦煌,潜心研究石窟。她说:“国家把你培养出来,你怎么报国 就是要去 做实际的工作。尽管我老了,但能为敦煌做些事,还是要做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为了"禾下乘凉梦",一 梦逐一生, 一辈子躬耕田野,用一粒粒种子造福中国、改变世界。 在他的心中,"只要能解决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个人的荣辱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③一个个熠熠生辉的名字,标注着一段段奋斗征程,始终指向国家富强、民族振兴、 人民幸福的光荣梦想。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看淡个人得失名利,方能不 忘初心、不移其志,心无旁鹜努力工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甘于奉献,才能知重负重、勇毅笃行,以"小我"成就“大我”。
④“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 我们不干,谁干 ”1919年,青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词中的发问,至今依然振聋发聩。这是一个时代的青春宣言,也是无数当代中国青年的共同心声。2016年,黄文秀硕士研究生 毕业后主动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在脱贫攻坚第一 线倾情投入、奉献自我。她想 把希望带给更多父老乡亲,为改变家乡贫穷落后面貌尽绵薄之力。"90后林海卫士"王德朋,毕业 后选择深入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腹地,秉持着“穷地方、苦地方、建功立业好地方”的信 念,克服冬季零下50多度的极寒考验,与战友们一道战天斗地,守护着95万公顷原始林和200余 公里中俄边境线的防火安全,用青春践行"最北、最冷、最忠诚,最偏、最远、最放心"的铮铮誓言。 无数有志青年为祖国奉献、为人民奋斗,用赤子情怀与辛劳汗水谱写了壮美的青春赞歌。
⑤"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要每个人都以民族复兴为己任, 自觉把人生理想融入复兴伟业,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就能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 创造自己的精彩人生。
——选自2022年5月4日求是网评论员文章,有删改
1.梳理本文的观点和用来论证观点的事例,完成思维导图。(4%)
2.下列名言警句最适合用来证明观点二的一项是( )。(2%)
A.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B.为天下人谋永福。(林觉民)
C. 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李大钊)
3.下列事例不适合用来证明观点一的一项是( )。(2%)
A. 黄旭华隐姓埋名30年,研究核潜艇。
B.张桂梅40余年耕耘,用知识改变山村孩子命运。
C. 奥运健儿徐梦桃16年苦练,终获冬奥会冠军。
4.你是怎样理解"把人生理想融入复兴伟业"这句话的 从文章所举事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3%)
(七)
在未来,跨时空旅行成为时尚,当你踏上旅程时,你将去往哪里 旅途中有哪些波折 未知的世界有 哪些奇遇 请把你想象的时空之旅写下来吧。400字以上,题目自拟,把旅行过程写具体
参考答案
一、1.huà qiè 辩 惯 致志 议
2.①偶然 ②疑问 ③单调 ④齿轮 ⑤证据⑥领域
3.C 4.D 5.C 6.ABC
二、1. (1)不 (2)跑 (3)教 (4)④ (5)② (6)①
2. (1)C (2)从常见现象出发,不断发问,追根求源, 最后才能找到真理 示例:真理的发现不是偶然 的,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3)表里的世界和“我”猜测的一样 好奇心强,善 于思考、善于观察
三、1.不断进行实验 发明石蕊试纸发现儿子睡觉时眼珠会转动脑电波的变化与做梦有关善于抓住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不断质疑、探索、 实践,才能找到真理
2.变则通 通则久 苟周于事 不必循旧 日日新又日新
四、1.C 2.C
3.示例:我的观点是数字化时代需要练习书法。虽然 时代在进步,数字化快速发展,但纸质书写仍不可 避免。首先,好的书法可以代表一个人的美好形 象,难道给家人写一份贺卡、给自己画的水墨画题 词的时候,你愿意在上面留下难看的字迹吗 其次,书法艺术传承了几千年,已成为我们中华文化的 瑰宝之一,好的书法作品能够给人以力量,给人美 的体验。
五、1.①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近,什么时候离人远 ②日初 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③日初出远,日中 时近 ④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 ⑤以 日出入为远,日中时为近 ⑥火光近人则温,远人 则寒
2.A B
3.示例一:选文一用对话的方式表达观点,选文二用 客观叙述的方式表达观点。我更喜欢对话的方式, 因为两个小孩的对话形成对比,可以很鲜明地表达 观点,也很有层次地说明了各自的依据,读起来很 有趣,也易懂。
示例二:选文一用对话的方式表达观点,选文二用 客观叙述的方式表达观点。我更喜欢客观叙述的 方式表达观点,因为选文二的叙述很有层次感,它 不单单着眼于太阳什么时候离人远或近进行说理, 而是进一步引申到"依据不同、角度不同,无法作出 直接判断”的观点上,更有深度。
六、1.总的观点: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 中,才能最终成就一番事业
观点一:②樊锦诗放弃优渥生活,用大半生年华守 护荒野大漠的700多座洞窟。
③袁隆平一生躬耕田野,用一粒粒种子造福中国、 改变世界。
观点二:②王德朋克服冬季零下50多度的极寒,与 战友守护95万公顷原始林和200余公里中俄边境 线的防火安全。
2.C
3.C
4.(示例)我的理解是:我们每个人的命运都和国家的 发展息息相关,国家繁荣强大,我们的生活就会幸 福快乐。因此,我们在求学立志、就业的时候,要把 个人的理想和国家的发展联系起来,不能光贪图个 人享受,要把国家的富强当作自己的使命。 从 这些事例中获得的启示是:这些人或普通或伟大, 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栋梁,要勇于为祖国奉献、为人民奋斗,用我们的青春热 情点燃未来的激情,用我们的奋斗创造祖国美好的 明天。
七、作文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