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望海潮
柳永
学习目标:
1、简单了解宋词常识。
2、了解作者,能知人论诗。
3、通过学习《望海潮》内容感受作者的感情。
4、反复吟咏,感受词的音韵美,达到熟练背诵的程度。
词的有关知识:
1、词的起源:兴起于隋唐,盛行于宋,并在宋代发展到高峰。词即歌词,指可以和乐歌唱的诗体,即词是诗的一种,所以又称“长短句”、“曲子词”、“歌词”等。
2、词的分类:按字数分为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90字),长调(91字以上)
词的段落叫:阕或片
3、按作家的流派风格可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豪放派的主要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婉约派的主要作家有柳永、秦观、李清照、周邦彦等)
4、词牌和标题:词牌是一首词的词调的名称,词的标题是词的主要内容的集中体现。
1、北宋词人。
2、原名三变,后改名为永,字耆(qí)卿。
3、排行第七,崇安(今福建武夷
山)人。景祐进士。
4、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
5、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语言通俗,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有《乐章集》。
6、北宋第一个专力写词的人,被誉为“才子诗人”。
走近作者
他的词深受人们喜爱。所谓“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背景资料
《望海潮》是柳永为了与早年的好友孙何相见而作。柳永在杭州生活期间,对杭州的湖光山色、风土人情有着亲身的体验和深厚的感情。当时旧友孙何正任两浙转运使,驻守杭州。因身份悬殊,门禁森严,两人无由相见。柳永就填了这首《望海潮》先在歌伎中传唱,结果很快就让孙何听到了。问及词作者原来是故人,孙何便请柳永前去赴宴。
望海潮(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 /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㈢整体感知课文
㈣ 反复吟咏,思考问题:
1、参考课文注释,扫清字词障碍。
2、这首词描绘了一种怎样的都市生活景象?
3试说说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杭州的这一都市景象的,抒发了他怎样的感情?
环境美丽
经济繁荣
生活安定
都市
生活图景
1、从地理位置上看
东南形胜——重镇
2、从历史传统上看
三吴都会、自古繁华
3、从自然景观上看
著名钱塘、秀丽西湖
4、从市井面貌上看
建筑设施、人口密集
5、从百姓生活上看
笙歌处处老少愉悦
惊叹
赞美
艳羡
《望海潮》为山川颂歌,亦为投赠之作。作者路经杭州,欲谒见两浙转运使孙何而写此。词上片极力赞美杭州名都,自然环境秀美、城市经济繁荣。下片细腻描绘西湖美景,黎民安居乐业,政要与民同乐。词作有粉饰太平的味道。
“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被称为千古名句,你是如何鉴赏的?
问题探究4:
将西湖最美的特征概括出来,具有震撼人心的艺术魅力。“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芬芳,长久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每逢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三秋桂子”就更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美丽传说。传说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异常,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寂寞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这美丽的传说给秀丽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灵的色彩。
㈦ 拓展延伸:
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江南水乡
人间天堂
杭州
三吴都会,东南形胜,
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
烟柳画桥
风帘翠幕
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
怒涛卷霜雪
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
重湖叠巘清嘉
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
菱歌泛夜羌管弄晴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萧鼓
异日图将好景,
归去凤池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