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三章第五节内容。第三章内容主要包括:光的色彩、颜色,人眼看不见的光,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是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是平面镜成像现象的原理解释。本节内容在光学中处于基础地位。
光的反射是本教材中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探究实验,对学生的物理学习是一个很重要的开端,既要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开展探究实验,又要让学生体验物理探究的乐趣。要更加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与感悟。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质疑、创新精神,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题”的教学原则。
二、学情分析
光的反射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在小学科学中已经初步接触。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同学们了解光的反射现象,通过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知道与光的反射有关的几个专用术语,并指出光发生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进而认识光的两种反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本节课重在实验的可视性,在实验的每一步骤中要能让同学们都看得懂,要看清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各自所在位置,对于角度的测量要准确,这对于学生的理解及其推导有很大的帮助。
三、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光的反射现象
2.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法线引入的意义
3.通过实验总结光的反射规律
4.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5.会利用光的反射规律进行作图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实验总结光的反射规律、知道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难点:法线的引入、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PPT展示生活中光的反射现象
提问:舞台上有几个人?(聚光灯下只有一个人站在舞台上)
学生:3个、4个、5个、6个
教师揭秘:播放PPT,一共6个人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的一个常见的现象凸显光的反射的重要性,明白两个道理:一是我们看到发光的物理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有光进入我们的眼睛;二是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的反射,从而引入光的反射的概念
2.PPT展示:水被地面反弹溅起、乒乓球落地反弹
提问:生活中很多物体遇到障碍物后都会进行反弹,那么光遇到障碍物时是如何反弹的呢?怎样才能看到光的传播路径?
学生:喷洒烟雾或者水雾
演示实验:看到了两个条光线。讲台准备一个大型的透明半球形塑料壳、激光笔、蚊香、平面镜展示器材,增加演示的可见度。
教师:我们把发出来的这条光线叫做入射光线,被反射的这条光线叫做反射光线
设计意图:承接3.3光的直线传播内容,同时观察到反射、入射光线,方便下面研究
(二)新课教学
活动一:构建光的反射模型——初步确定反射光线的位置
活动要求:利用桌面上的器材1(透明半球形塑料壳、激光笔、蚊香、平面镜)或器材2(平面镜、白板),多次改变入射光线,观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的位置关系,然后用器材3构建光的反射模型(带箭头的竹签、泡沫)。
安全提醒:使用激光笔的过程中请不要将激光笔射向眼睛
每组展示光的反射模型
1.教师利用每组的模型提出问题:为什么反射光线是这样插入的,为什么不是斜着插入的?(边说边展示)
学生: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所在的平面和平面镜所在的平面是垂直的
提问:如何通过实验证明
学生讨论、并上台演示:用直角板证实
教师总结:原来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所在的平面与平面镜所在的平面垂直,那么我们可以借助于直角板和白板找到入射光线对应的反射光线了
设计意图:利用模型能够将抽象的实验现象具体化,方便我们对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进行空间上的研究,也就是面的关系。
2.老师:展示泡沫板,不改变入射点,不断的改变入射光线的空间位置,让学生插入对应的反射光线,整个过程都应用到了板子、直角板,比较麻烦。是否有更简单的方法来帮助我们来确定那个垂直面呢?
老师再次展示泡沫板,引导学生发现,这个泡沫板上的同一个入射点的每一对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所在的平面都相较于一条线,这是一条经过入射点垂直于平面镜的一条线。
老师:播放短视频,引入法线概念,可以利用法线快速确定反射光线所在的面。
归纳总结步骤:根据入射点确定法线,反射光线即在入射光线和法线构成的平面内
总结光的反射的两条规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设计意图:很多设计包括教材将法线的概念弱化,直接给出法线,这里通过这样的设计凸显法线在寻找反射光线时所起的重要作用,也是为后面光的反射作图步骤进行铺路u,更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当然法线的概念引入较难理解,这里利用竹签、泡沫构建模型,利用电脑视频构建动态空间关系,将难度降低方便学生的理解。
3.老师:根据上面的步骤,只能确定反射光线的初步位置,如何确定反射光线的具体位置?(边说边用模型演示,符合面的光线有很多,还需要进一步的条件——角的条件)
学生: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或与平面镜的夹角应该是相等的
老师:为了方便我们接下来的探究,我们引入两个新的名词术语,反射角、入射角
活动二:测量比较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进一步确定反射光线
要求:利用器材4(量角器),多次改变入射光线的角度,测量比较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关系,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内。
安全提醒:使用激光笔的过程中请不要将激光笔射向眼睛
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实验数据。
小组展示,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老师总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反射角=入射角=0°,此时三线合一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从确定反射光线的具体位置来探究反射角与入射角的角度关系,利用PPT将实验器材展示出来,方便研究不同角度的入射光线,实验的可视性增大
4.总结光的反射定律
光反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局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活动三:利用光的反射规律作图
1.光的反射作图
教师:请同学们完成黑板上的光的反射的作图,小组完成小组内的作图(已知入射光线完成反射光线),小组完成的将图贴在黑板上。
学生:完成作图,并贴在黑板上
教师评价学生作图:发现入射角增大或减小反射角也增大或减小
2.镜面反射、漫反射
教师:将学生贴在黑板上的光路图,进行重新的组合,发现了当平行光照在平面镜上时反射光线也是平行的,但是当平行光照在凹凸不平的面上时,反射光线不平行。前者就是镜面反射,后者就是漫反射。但他们都是遵循光的反射规律的。
设计意图:利用光的反射作图检测孩子对于规律的理解,同时利用6幅光路图进行组合展示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光路图,将本应是难点的点变得轻松易懂。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