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病句辨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2秋 源城区校级期末)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校园宣传活动,增加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将“增加”改为“增强”。)
B.手机蓝光是指波长在 400 到 500 纳米的光线,能够直接穿透晶状体,直达眼底视网膜。长时间看手机,会产生视力快速下降。(将“产生”改为“导致”。)
C.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颁布实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倡了法律保障。(删除“实施”)
D.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全民积极参与。(“积极”前加“是否”。)
2.(2022秋 抚远市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毫无疑问,能否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是中国制造在世界占据主动的基础。
B.《朗读者》开播后,许多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等朗读爱好者纷纷加入了文化经典诵读。
C.奋进新征程,开放的中国必将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新机遇。
D.目前,佳木斯市有近350万亩左右以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
3.(2022秋 栾城区校级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开展“礼让斑马线专项行动”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市民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B.多家景区面向老人、残疾人、抗疫工作者、劳动模范等群体推出门票降价或免费等。
C.只有在科学道路上不畏艰险的人,就有希望到达最高点。
D.了解并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4.(2023 佛山模拟)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爱生命,杜绝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自我保护。(在“自我保护”后加上“的意识”)
B.能否拥有正面、积极的“家风”,对提升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有着良好的影响。(删去“能否”)
C.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目前的当务之急。(删去“目前”)
D.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不久前显示,中国的创新能力排名保持在第十四位。(删去“保持”)
5.(2022秋 合肥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B.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C.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D.在我来到夏日中学时,就见到他了。
6.(2022 兴城市二模)选出下面语段画线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 )
一株济世草,一颗报国心。(A)50多年来,随着屠呦呦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让青蒿素举世闻名。(B)面对荣誉,屠呦呦一如既往地淡定,耄耋之年依然矢志研究青蒿素的深层机制。(C)她认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古老的中医药方能历久弥新。(D)有识之士希望继屠呦呦之后,中医药人才能够薪火相传,群峰竞起。
A.A B.B C.C D.D
7.(2022 绥中县一模)选出下列对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A.辽宁省的大众阅读热情已经成为全国全民阅读率增长最快的省份,居民阅读率为76%左右。修改:删去“左右”。
B.青年人能否在工作领域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修改:在“具有”前面加“是否”。
C.在这次总结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会议中,让中国人深刻感受到生活在一个美好国度的幸福感和自豪感。修改:删去“让”。
D.我国的智能机器人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市场上各大品牌竞争异常热闹。修改:“热闹”改为“激烈”。
8.(2022 袁州区校级模拟)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歌》将知识融于童谣,深受大众所欢迎。
B.“冰墩墩”“一墩难求”,《只此青绿》演出7分钟内售磬……更多富有中国元素的“国潮”消费虎年开年走俏。
C.所谓的雷公岩,果然陡极了,几乎接近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
D.2008年,北京为世界奉献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夏奥会;14年后,北京冬奥会再次向世界传递“春天的讯息”。
9.(2022 绥中县二模)选出下面语段的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 )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量很大,相比较而言人才远远不足。(A)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要深刻认识人才的重要性,加大人才培养力度。(B)这就需要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培育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才。(C)有学科优势的大学可以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等课程,大力培养一支奋发有为的保护传承生力军。应当认识到,(D)有计划地、源源不断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不仅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的需要,还能建设一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干力量。
A.A B.B C.C D.D
10.(2022 惠城区三模)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十四节气”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在“规律”后加上“的理念”)
B.广贺高铁建成通车后,贺州到广州的运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极火地方便了沿线旅客们。(在“贺州”前加上“使”)
C.神舟十三号乘组3名航天员演示的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中才会出现的奇特现象,激发了科学对广大青少年的兴趣。 (把“科学”和“广大青少年”互换位置)
11.(2022 兴义市校级模拟)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
A.中国科学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B.赵孟頫可以“日书万字”的原因,是因为其书法笔法简洁、线条简单、结构空间匀整。
C.通过阅读《中国古代园林》,让我感受到了前人的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力。
D.《全唐诗》作为一本唐诗合集,编校于清代康熙年间,收录了约二千二百余名诗人的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作。
12.(2022 海州区模拟)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一项是( )
A.《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规定游戏平台要采用必要手段验证未成年人的真实信息。
B.“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让同学们更加热爱和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C.日常生活劳动包括由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组成。
D.阜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提醒:全市所有居民“非必要不离阜”,确需离阜需持大约48小时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13.(2022 永丰县模拟)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护士用“无忧谷”“欢乐谷”这样欢乐童趣的名字命名“方舱”,是为了让闭环管理中的病人缓解压抑的情绪,拥有轻松心情为目的。
B.中国是最早发现茶、利用茶,并且把茶文化传播到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
C.他们身残志坚、自立自强,用奋斗创造幸福生活,书写了“踏出脱贫路,撑起半边天”的感人故事。
D.苏炳添跑出9秒83,以半决赛第一的成绩闯入决赛,成为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首位运动员。
14.(2022 全南县模拟)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艺术人文并不妨碍科学研究,往往还是创新的源泉,历史上,也是优秀的作家或艺术家。
B.通过建筑、服装、演出等各种载体,“中国风”与“奥运情”充分交融,让北京冬奥会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宽广平台。
C.“后冬奥”时期,才是我国冰雪运动迅速“出圈”的集体跨越。
D.美国炒作俄乌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离间俄欧关系,企图联合西方盟友制裁俄罗斯的目的。
15.(2022 昆明模拟)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处是( )
A.重庆市文化旅游系统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B.山城曲艺场推出了儿童剧《老虎拔牙》、话剧《雾重庆》等剧目。
C.重庆博物馆举办了《新时代的先声——五四运动图片展》活动。
D.这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
16.(2022 杜尔伯特县一模)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教育部在做出这项战略部署时,特别强调职业教育院校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引导,避免不再出现片面的“考证热”。
B.通过对古典诗文的朗诵,让学生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C.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D.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
17.(2022 砚山县二模)下列病句属于主谓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烈的证据。
B.在国庆节升旗仪式上,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人们的目光和掌声都集中到旗杆上。
C.“一起向未来”的主题口号体现了“共享办奥”“开放办奥”,符合当下世界需要携手走向未来的诉求。
D.紫禁城表面上是一座城,背后是一整套的价值观,几乎完全包含了我们文明正面价值的所有内涵。
18.(2022 合肥自主招生)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那烟雨中的柳叶湖,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B.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C.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为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
D.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学习中的问题的情景。
19.(2022 丹棱县模拟)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无论是对故乡亲人的刻骨思念,还是对举家团聚的遐思神往,记忆里的故乡总是有温度的。
B.通过诵读古代优秀诗歌,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和净化,情感变得丰富。
C.取名为“冰菱花”的冬奥会场馆,多彩外幕墙的特殊设计,在阳光的映照下色彩斑斓。
D.我省要全面加强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20.(2022春 宣威市月考)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B.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决议。
C.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D.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2023年中考语文复习---病句辨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2022秋 源城区校级期末)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珍爱生命,远离毒品”校园宣传活动,增加了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将“增加”改为“增强”。)
B.手机蓝光是指波长在 400 到 500 纳米的光线,能够直接穿透晶状体,直达眼底视网膜。长时间看手机,会产生视力快速下降。(将“产生”改为“导致”。)
C.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颁布实施,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提倡了法律保障。(删除“实施”)
D.保护生态环境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能否取得成效,关键在于全民积极参与。(“积极”前加“是否”。)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BD.正确;
C.有误,本句病因是搭配不当,正确的修改是把“提倡”改为“提供”。
故选:C。
【点评】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
2.(2022秋 抚远市期末)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毫无疑问,能否在核心技术上取得突破,是中国制造在世界占据主动的基础。
B.《朗读者》开播后,许多机关干部、退休教师等朗读爱好者纷纷加入了文化经典诵读。
C.奋进新征程,开放的中国必将以自身发展为世界创造更多新机遇。
D.目前,佳木斯市有近350万亩左右以中药材为主的特色产业基地。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两面对一面,可把“能否”删去;
B.有误,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添加“的行列”;
C.正确;
D.有误,重复赘余,可删去“近”或者“左右”。
故选:C。
【点评】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
3.(2022秋 栾城区校级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开展“礼让斑马线专项行动”的目的,是为了增强市民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
B.多家景区面向老人、残疾人、抗疫工作者、劳动模范等群体推出门票降价或免费等。
C.只有在科学道路上不畏艰险的人,就有希望到达最高点。
D.了解并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句式杂糅,可去掉“的目的”或“为了”;
B.有误,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上“活动”;
C.有误,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把“就”改为“才”;
D.正确。
故选:D。
【点评】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
4.(2023 佛山模拟)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爱生命,杜绝校园欺凌”的主题班会,有效地增强了中学生自我保护。(在“自我保护”后加上“的意识”)
B.能否拥有正面、积极的“家风”,对提升家庭成员的个人修养有着良好的影响。(删去“能否”)
C.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他们快乐成长,是我国中小学教学工作目前的当务之急。(删去“目前”)
D.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不久前显示,中国的创新能力排名保持在第十四位。(删去“保持”)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重点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常见病因有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前后矛盾不合事理、重复多余等。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答案,就要静下心来,多读几遍,对照着病因一一分析,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解答】ABC.正确;
D.有误,语序不当,应将“不久前”调至“发布”前。
故选:D。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是最基本的策略。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病句的发生;还要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在作文互评中,要按照以上病因来衡量句子,避免病句的出现。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语感会逐渐增强,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也会提高。
5.(2022秋 合肥期末)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B.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C.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D.在我来到夏日中学时,就见到他了。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正确;
B.有误,搭配不当,把“增加”改为“提高”;
C.有误,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
D.有误,成分残缺,删去“在”。
故选:A。
【点评】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
6.(2022 兴城市二模)选出下面语段画线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 )
一株济世草,一颗报国心。(A)50多年来,随着屠呦呦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让青蒿素举世闻名。(B)面对荣誉,屠呦呦一如既往地淡定,耄耋之年依然矢志研究青蒿素的深层机制。(C)她认为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古老的中医药方能历久弥新。(D)有识之士希望继屠呦呦之后,中医药人才能够薪火相传,群峰竞起。
A.A B.B C.C D.D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解答】A.有语病,成分残缺,可删去“随着”或“让”。
BCD.没有语病。
故选:A。
【点评】常见的病句种类有:(1)语序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或赘余;(4)结构混乱;(5)表意不明;(6)不合逻辑。
7.(2022 绥中县一模)选出下列对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 )
A.辽宁省的大众阅读热情已经成为全国全民阅读率增长最快的省份,居民阅读率为76%左右。修改:删去“左右”。
B.青年人能否在工作领域取得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修改:在“具有”前面加“是否”。
C.在这次总结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会议中,让中国人深刻感受到生活在一个美好国度的幸福感和自豪感。修改:删去“让”。
D.我国的智能机器人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市场上各大品牌竞争异常热闹。修改:“热闹”改为“激烈”。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修改。
【解答】A.有误,“辽宁省的大众阅读热情已经成为全国全民阅读率增长最快的省份,居民阅读率为76%左右”中,“辽宁省的大众阅读热情”和“省份”搭配不当,应修改为“辽宁省已经成为全国全民阅读率增长最快的省份,其大众阅读热情高涨,居民阅读率为76%左右”。而不是删去“左右”。
BCD.正确。
故选:A。
【点评】常见的病句种类有:(1)语序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或赘余;(4)结构混乱;(5)表意不明;(6)不合逻辑。
8.(2022 袁州区校级模拟)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二十四节气歌》将知识融于童谣,深受大众所欢迎。
B.“冰墩墩”“一墩难求”,《只此青绿》演出7分钟内售磬……更多富有中国元素的“国潮”消费虎年开年走俏。
C.所谓的雷公岩,果然陡极了,几乎接近九十度的垂直的石梯,只有一尺多宽;旁边就是悬崖,虽然不很深,但也够怕人的。
D.2008年,北京为世界奉献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夏奥会;14年后,北京冬奥会再次向世界传递“春天的讯息”。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病因有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前后矛盾不合事理、重复多余等。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答案,就要静下心来,多读几遍,对照着病因一一分析,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解答】A.有误,句式杂糅,去掉“所”。
B.有误,搭配不当,在“演出”后加“票”。
C.有误,重复多余,去掉“几乎”或“接近”。
D.正确。
故选:D。
【点评】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是最基本的策略。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病句的发生;还要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在作文互评中,要按照以上病因来衡量句子,避免病句的出现。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语感会逐渐增强,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也会提高。
9.(2022 绥中县二模)选出下面语段的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 )
目前,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体量很大,相比较而言人才远远不足。(A)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要深刻认识人才的重要性,加大人才培养力度。(B)这就需要加强学科建设,积极培育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才。(C)有学科优势的大学可以设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等课程,大力培养一支奋发有为的保护传承生力军。应当认识到,(D)有计划地、源源不断地培养这方面的人才,不仅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事业的需要,还能建设一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干力量。
A.A B.B C.C D.D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解答】ABC.没有语病。
D.有语病,“实现”与“需要”搭配不当,可将“实现”改为“满足”。
故选:D。
【点评】常见的病句种类有:(1)语序不当;(2)搭配不当;(3)成分残缺或赘余;(4)结构混乱;(5)表意不明;(6)不合逻辑。
10.(2022 惠城区三模)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二十四节气”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它体现了中国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在“规律”后加上“的理念”)
B.广贺高铁建成通车后,贺州到广州的运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极火地方便了沿线旅客们。(在“贺州”前加上“使”)
C.神舟十三号乘组3名航天员演示的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中才会出现的奇特现象,激发了科学对广大青少年的兴趣。 (把“科学”和“广大青少年”互换位置)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病因有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前后矛盾不合事理、重复多余等。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答案,就要静下心来,多读几遍,对照着病因一一分析,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解答】AC.正确。
B.有误,搭配不当,把“一倍”改为“一半”。
故选:B。
【点评】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是最基本的策略。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病句的发生;还要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在作文互评中,要按照以上病因来衡量句子,避免病句的出现。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语感会逐渐增强,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也会提高。
11.(2022 兴义市校级模拟)没有语病的句子是( )
A.中国科学家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
B.赵孟頫可以“日书万字”的原因,是因为其书法笔法简洁、线条简单、结构空间匀整。
C.通过阅读《中国古代园林》,让我感受到了前人的非凡智慧与杰出创造力。
D.《全唐诗》作为一本唐诗合集,编校于清代康熙年间,收录了约二千二百余名诗人的四万八千九百余首诗作。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病因有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前后矛盾不合事理、重复多余等。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答案,就要静下心来,多读几遍,对照着病因一一分析,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解答】A.正确。
B.有误,句式杂糅,删去“的原因”或“因为”。
C.有误,成分残缺,删去“通过”或“让”。
D.有误,重复多余,删去“约”或“余”。
故选:A。
【点评】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是最基本的策略。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病句的发生;还要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在作文互评中,要按照以上病因来衡量句子,避免病句的出现。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语感会逐渐增强,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也会提高。
12.(2022 海州区模拟)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一项是( )
A.《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规定游戏平台要采用必要手段验证未成年人的真实信息。
B.“中华经典诵读”活动,让同学们更加热爱和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C.日常生活劳动包括由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组成。
D.阜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提醒:全市所有居民“非必要不离阜”,确需离阜需持大约48小时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辨析语病。本题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病因有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前后矛盾不合事理、重复多余等。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答案,就要静下心来,多读几遍,对照着病因一一分析,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解答】A.正确;
B.有误,语序不当,将“热爱”和“了解”换位置;
C.有误,句式杂糅,删掉“包括”或“由……组成”;
D.有误,不合逻辑,删掉“大约”;
故选:A。
【点评】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是最基本的策略。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病句的发生;还要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在作文互评中,要按照以上病因来衡量句子,避免病句的出现。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语感会逐渐增强,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也会提高。
13.(2022 永丰县模拟)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护士用“无忧谷”“欢乐谷”这样欢乐童趣的名字命名“方舱”,是为了让闭环管理中的病人缓解压抑的情绪,拥有轻松心情为目的。
B.中国是最早发现茶、利用茶,并且把茶文化传播到周边国家,乃至整个世界。
C.他们身残志坚、自立自强,用奋斗创造幸福生活,书写了“踏出脱贫路,撑起半边天”的感人故事。
D.苏炳添跑出9秒83,以半决赛第一的成绩闯入决赛,成为闯入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中国首位运动员。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句式杂糅,可去掉“为目的”;
B.有误,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上“的国家”;
C.正确;
D.有误,语序不当,应把“中国首位”与“闯人奥运男子百米决赛的”调换位置。
故选:C。
【点评】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
14.(2022 全南县模拟)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艺术人文并不妨碍科学研究,往往还是创新的源泉,历史上,也是优秀的作家或艺术家。
B.通过建筑、服装、演出等各种载体,“中国风”与“奥运情”充分交融,让北京冬奥会成为展示中国文化的宽广平台。
C.“后冬奥”时期,才是我国冰雪运动迅速“出圈”的集体跨越。
D.美国炒作俄乌战争的目的,是为了达到离间俄欧关系,企图联合西方盟友制裁俄罗斯的目的。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有误,缺主语,可在“也是优秀的作家或艺术家”之前加上“许多科学家”;
B.有误,缺主语,可去掉“通过”或“让”;
C.正确;
D.有误,句式杂糅,可去掉前句的“的目的”。
故选:C。
【点评】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
15.(2022 昆明模拟)下面句子中,有语病的一处是( )
A.重庆市文化旅游系统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B.山城曲艺场推出了儿童剧《老虎拔牙》、话剧《雾重庆》等剧目。
C.重庆博物馆举办了《新时代的先声——五四运动图片展》活动。
D.这些活动极大地提高了广大市民的文化生活。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BC.正确;
D.有误,缺少宾语中心语,可在句末加上“质量”。
故选:D。
【点评】做好本题,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解句意:选项要表达什么意思,这是我们正确判断的前提和基础。(2)理主干:在理解语意的基础上,利用语法知识,分析句子成分,找到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等错误。(3)析关系:要分析句间关系。找到逻辑混乱和语序不当等错误。
16.(2022 杜尔伯特县一模)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教育部在做出这项战略部署时,特别强调职业教育院校要加强对此项工作的引导,避免不再出现片面的“考证热”。
B.通过对古典诗文的朗诵,让学生们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
C.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D.我们是吃饭长大的,也是读书长大的,更是在爱里长大的。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病句常见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句式杂糅、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平时学习要把握考查要点并切实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解答】A.有误,否定不当,去掉“不再”;
B.有误,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让”;
C.有误,歧义句,“其他学校领导”既可以认为是本校的领导,也可以理解为其他学校的领导。可改为“校长、副校长和学校的其他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
D.正确;
故选:D。
【点评】辨析病句的基本方法:
(1)语感法。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子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与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有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17.(2022 砚山县二模)下列病句属于主谓搭配不当的一项是( )
A.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强烈的证据。
B.在国庆节升旗仪式上,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人们的目光和掌声都集中到旗杆上。
C.“一起向未来”的主题口号体现了“共享办奥”“开放办奥”,符合当下世界需要携手走向未来的诉求。
D.紫禁城表面上是一座城,背后是一整套的价值观,几乎完全包含了我们文明正面价值的所有内涵。
【考点】搭配不当.
【分析】本题考查语病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形容词与中心语搭配不当。应改为: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这一理论提供了另一个有力的证据。
B.主谓搭配不当。应改为:在国庆节升旗仪式上,天安门广场人山人海,人们的目光都集中到旗杆上。
C.缺少宾语。应改为:“一起向未来”的主题口号体现了“共享办奥”“开放办奥”的理念,符合当下世界需要携手走向未来的诉求。
D.句子无误。
故选:B。
【点评】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18.(2022 合肥自主招生)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那烟雨中的柳叶湖,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B.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C.上海科技开发中心聚集了一批热心为科技开发服务、善于经营管理的专业化队伍。
D.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学习中的问题的情景。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病句常见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句式杂糅、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平时学习要把握考查要点并切实领会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
【解答】A.正确;
B.有误,用词不当,应把“效尤”改成“学习”;
C.有误,搭配不当,应把“队伍”改成“人才”;
D.有误,语序不当,应把“纠正并指出”改成“指出并纠正”。
故选:A。
【点评】辨析病句的基本方法:
(1)语感法。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子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
(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
(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与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
(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有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
19.(2022 丹棱县模拟)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无论是对故乡亲人的刻骨思念,还是对举家团聚的遐思神往,记忆里的故乡总是有温度的。
B.通过诵读古代优秀诗歌,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得到滋润和净化,情感变得丰富。
C.取名为“冰菱花”的冬奥会场馆,多彩外幕墙的特殊设计,在阳光的映照下色彩斑斓。
D.我省要全面加强森林生态文明建设,提高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率和范围。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能力。常见病因有搭配不当,用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句式杂糅、前后矛盾不合事理、重复多余等。如果在考试中凭语感一眼找不出来答案,就要静下心来,多读几遍,对照着病因一一分析,相信一定能找到正确答案的。
【解答】A.正确;
B.有误,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将“通过”删去;
C.有误,语序不当,应将“多彩外幕墙”和“特殊设计”顺序颠倒一下;
D.有误,搭配不当,“提高”和“范围”搭配不当,应删掉“和范围”;
故选:A。
【点评】了解常见病句的类型及修改方法是最基本的解答策略。平时要注意正确表述,避免病句的发生;还要与同学多交流,尤其是在作文互评中,要按照以上病因来衡量句子,避免病句的出现。这样长期坚持下去,语感会逐渐增强,对病句的辨析和修改能力也会提高。
20.(2022春 宣威市月考)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由于团省委的一系列关爱活动,使留守儿童感受到了大家庭的温暖。
B.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并审议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决议。
C.这篇报告列举了大量事实,控诉了人类破坏自然,滥杀动物。
D.终身教育制度的建立,不仅为那些未能完成学业的人打开了一扇门,也为那些对知识有着更高需求的人提供了机会。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成分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
【解答】A.缺少主语,删去“由于”或“使”;
B.语序不当,“审议”和“通过”交换位置;
C.正确;
D.关联词使用不当,“也”改为“还”。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