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必修?第2册第二节 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青海湖边的油菜花古代黄河流域
在远古时期,黄河流域曾经是一个河湖纵横、森林密布、雨量充沛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为原始人类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自然基础。中华民族的祖先就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过着采集、狩猎的生活。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人类与环境保持着原始的平衡关系。后来耕作和灌溉技术的发展,祖先们就在这定居,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在黄河流域出土的原始文物中,有多种农具、渔猎工具和生活用彩陶。很多彩陶都绘有鱼、渔网形状的几何形纹样。人们以鱼为主要食品来源,“鱼”被看做氏族部落的保护神,是当时人们崇拜自然的对象。zxxk
古代人类对太阳、植物、动物的崇拜说明了什么?
为什么史前文明时期人地矛盾不突出? 阅读思考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1. 史前文明——人类适应自然时期1. 史前文明——人类适应自然时期(2)生产力水平 :(3)环境问题:(4)人地关系 :极低不明显适应、依赖、崇拜自然 这一时期人与环境是一种什么关系?为什么? 阅读思考(1)经济活动 :渔猎和采集古
代
农
耕
狩
猎
图2. 农业文明——人类适当用、改造自然时期(2)生产力水平 :(3)环境问题:()人地关系 :提高。出现局部环境问题,如过度开垦、放牧引起 的生态破坏 。对抗性增强,利用、改造自然。出现了关于处理人地关系一些主张。 阅读教科书这部分内容,思考:这一时期人与环境是一种什么关系?为什么? 阅读思考(1)经济活动 :农业“以人合天,而绝非以天合人”老 子贾思勰“顺天时,量地利”思考:“烟囱曾是文明进步的标志,但是烟囱也说明了
人地关系的矛盾。”怎样理解这句话?Zx.xk
3. 工业文明——人地矛盾尖锐时期(1)生产力水平 :(2)环境问题:(3)人地关系 :迅速提高。“透支”未来,环境问题恶化,上升为从根本上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 。全面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人类要征服自然。 阅读教科书这部分内容,思考:这一时期人与环境是一种什么关系? 阅读思考 谋求人地关系协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思考:下列公害事件说明了什么问题?怎样才能解决?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比利时马斯河谷烟雾事件:上千人发生胸疼、咳嗽、流泪、咽痛、呼吸困难等,一周内有60多人死亡。
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使6 000人突然发生眼痛、咽喉痛、流鼻涕、头痛、胸闷等不适,其中20人很快死亡 。
伦敦烟雾事件 :仅四天时间内死亡了4 000多人,在之后的两个月时间内,又有8 000人陆续死亡。
美国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因呼吸系统衰竭死亡的人数达到400多人 。
日本水俣病事件
日本富山骨痛病事件:
日本四日市哮喘病事件
日本米糠油事件 长期饮用被污染的水而患病1.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1) 定义 :(2) 含义:既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人类要发展,只有发展才能解决环境破坏与贫穷加剧之间的恶性循环。
发展要有限度,要协调环保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代际公平:不能危及后代人的发展。
代内公平:全球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之间的公平。 读这部分教科书,思考:可持续发展最早是由什么机构提出来的? 定义是什么?包括哪些含义? 阅读思考可持续发展复合系统示意物质产品、资金等
劳力、科技等生产废物
环境资源社会系统
(人口、科技)经济系统生态系统
(资源)
人的
管理调控
生产废物
环境资源(基础)(条件)(目的) 可持续发展系统中包括哪些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之间有什么关系?3.三个基本原则(1)公平性原则公平3.三个基本原则(2)持续性原则处理好关系合理开发和利用保持适度规模——自然资源————人口——经济与环境3.三个基本原则(3)共同性原则 地球是一个整体,地区性问题往往会转化为全球性问题。 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总结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地关系的历史演进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史前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崇拜自然,环境问题不明显改造自然,出现局部的生态破坏要发展,发展要有限度,
代际公平,代内公平公平性,持续性,
共同性既满足当代人发展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1.不属于 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A.公平性 B.共同性
C.持续性 D.差异性2.关于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说法错误 的是( )
A.史前文明——征服自然 B.工业文明——征服自然
C.农业文明——改造自然 D.信息社会——人地协调 课堂检测3.“春三月,山林不登斧斤以成草木之长,川泽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这一思想反映了( )
A. 人类对自然界的崇拜 B. 人类对自然界的征服
C. 自然界对人类的制约 D. 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探索深圳的垃圾发电
深圳每天生产垃圾1万吨左右。目前,宝安、龙岗等区绝大部分垃圾场已趋饱和,垃圾的出路成为一大难题。 利用焚烧垃圾发电,实现垃圾“无害化、减容化、资源化”处理,便成为深圳市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继清水河垃圾焚烧发电厂、龙岗区中心城垃圾焚烧发电厂相继投入运行后,“九五”重点工程项目、深圳市投资最大(4亿元)、工艺最先进的老虎坑垃圾焚烧发电厂预计明年年底前建成投入使用。该发电厂一期工程日处理垃圾600吨,占宝安区日产垃圾总量的近四成。令人厌恶的垃圾正在深圳变废为宝。
思考:垃圾发电有什么好处? 深圳的未来发展之路在何方
过去的5年间,深圳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稳步提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外贸出口总额稳居国内大中城市首位,GDP年均增长15.8%,去年达到3422.8亿元,让世界瞩目。然而,百舸争流之时,由于特区政策优势不再,传统的发展模式让制约深圳经济持续发展的各种矛盾逐渐凸显,主要集中在四个“难以为继”上:一是土地、空间有限难以为继;二是能源、水源短缺难以为继;三是人口不堪重负难以为继;四是环境承载力严重透支难以为继。
思考:用你学过的知识为深圳经济的发展献计献策。
中国可持续发展实践一、中国走可持续道路的必然性。(1)庞大的人口压力。(2)自然资源资源短缺。(3)深刻的环境危机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清洁生产生态农业关于清洁生产的正确叙述是:
A.清洁生产是指对污染物的及时处理
B.清洁生产是指使用清洁能源
C.清洁生产是指生产过程的清洁
D.清洁生产指从原料、生产制造、消费使用、和废物处理全过程都是清洁的A1.该酒精厂的厂址临近
原料产地 B. 消费市场
C. 动力基地 D. 科技发达地区A2.与该厂废弃物有关的大气环境问题是:
酸雨 B. 大气温室效应
C. 臭氧层空洞 D.扬尘B3.实施清洁生产后,该厂
A.实现了无废弃物排放
B.生产重点转向对废弃物的综合利用
C.隔断了与其他工厂的联系
D. 从生产过程的每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D返回表1资料表明,那时
A.美国能源利用效率最高
B.日本能源利用效率在降低
C.印度能源利用效率用发展趋势均优于我国
D.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于其他三国返回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