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一只贝 导学案
课前自学
一、课前搜集
(1) 有关珍珠的资料、图片。
(2) 了解珍珠是怎样形成的。
二、读文预习
咸 拢 虹 漂
案 荣 稀 罕
(1)在课文中圈出这些生字并记字形。
(2)我把“漂”字与 字进行比较,记住了字形;我还发现,“漂”在课文中
的读音是 ,它还有另外一个读音: ,可组词 。
(3)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这些词语:
玩腻 光泽 荣耀 普通
选择其中一个造句:
(4)把你感受深刻的句子画一画,读一读,并在句旁写下感受。
(5)课文讲述的是“一只贝”经受 之后,没有像“其它贝”那样成为一只
的贝壳,却孕育出了一颗 珍珠的故事。
课堂探究
三、合作探究
1.这是一只怎样的贝?联系课文说说你的感受。
2.读课文第一自然段中, 一词概括了“其它贝”壳的特点,读读具体描写的句子,说说感受。
3.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一词概括了“这只贝”的特点。划记具体描写的句子读读后,我的感受是:
4.课文对“其它贝”和“这只贝”的壳都有具体的描写,对比读读这些句子,写下你的感受:
5.这颗珍珠之所以稀罕,是因为
6.“这只贝”的可怜是因为它在珍珠形成的过程中 ,失去了 ;可敬是因为它用
制成了珍珠,成就了珍珠的光彩。
五、交流分享
1.作者将“漂亮的贝”和 “普通的贝”进行
,说说这种写法带给你的感受。
2. 作者写贝,赞颂的仅仅就是一只贝吗?这种写作手法就叫 。
3. 学习了《一只贝》,我觉得生活中
也是像“这只贝”一样的人,他们
。
课后检测
六、我会给汉字找朋友
减 咸
( )少 ( )菜 ( )味 ( )价
荣 容
2光( )( )易 ( )耀 ( )忍
稀 惜
可( ) ( )饭 ( )疏 爱( )
七、填反义词
咸—— ( ) 围拢——( ) 破烂—— ( )
光洁——( ) 普通—— ( ) 漂亮——( )
八、按要求写句子
他们发现了贝壳。(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贝的嫩嫩的身子就藏在壳里。(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是一颗稀罕的大珍珠。(改为反问句)
九、课文片段精彩回放
“这是什么东西?”
“这是珍珠!嘿,多稀罕的一颗大珍珠!”
“珍珠,这是哪儿来的呢?”
“这是沙子钻进贝里,贝用血和肉磨制成的,这是一只可怜的贝,也是一只可敬的贝。”
啊,那贝壳呢?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它,但没有找到。
文中划线句是__________句。表达了孩子们 的心情。
你是怎么理解文中加点句的?
3.“孩子们重新去沙滩寻找它”中的“它”指的是哪一种贝?从“重新”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知识拓展
“借物喻人”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就是借某一事物的特点,来比喻人的一种品格。运用此种方法最重要的是物与人的相似点。试试看,你可以找到它们的相似点吗?
1、蜜蜂有 的特点,可以象征
2、蜡烛有 的特点,可以象征
3、青松有 的特点,可以象征
十一、阅读推荐
墨 梅
元 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这是一首题画诗。墨梅就是用墨笔勾勒的梅花。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