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4-09-01 16:27: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试卷
初三语文 2014.01
本试卷共22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级、姓名、考试号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并将考试号、考试科目用2B铅笔正确填涂,第一大题的选择题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卷上.
2.非选择题部分的答案,除作图可以使用2B铅笔作答外,其余各题请按题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各题目规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不能超出横线或方格、字体工整、笔迹清晰,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只交答案卷.
第一部分(26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1)严(jǐn) ▲ (2)如愿以(cháng) ▲ (3)(ruì) ▲ 智 (4)(yà) ▲ 苗助长
2.下面一段文字中有四个错别字,把它们找出来填入表中,然后改正。(4分)
我仰望着天空,看一棵棵沉寞不语的树正吐露芳香。我常在一棵树下站定,想探访一棵会开花的树的秘密。我惊咤于一棵会开花的树:洋槐树的树皮,被四季的风雨凋刻成皱巴巴的脸。而这棵奇貌不扬的树,却让一串串赏心悦目的花儿挂满枝头,使杂乱无章的村庄变得诗意葱茏。
错别字




正确字




3.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1)关关雎鸠, ▲ 。窈窕淑女, ▲ 。(《关雎》)
(2)蒹葭苍苍,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
(3) ▲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 。(李煜《相见欢》)
(5) ▲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 ▲ 》)
(6) ▲ ,春风不度玉门关。( ▲ 《凉州词》)
(7)纷纷暮雪下辕门,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8)登斯楼也,则有 ▲ , ▲ ,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4.名著阅读。(5分)
【甲】就演出的精妙和壮丽而言,他们的表演超过了我所知道的一切国家。我最高兴看的是绳上跳舞。他们在一根白色的细绳子上表演,那根绳子大约有两英尺长,离地面有十二英寸。
【乙】我被放到旅馆最大的房间里的一张桌子上,房间面积差不多有三百平方英尺。我的小保姆紧挨着桌子站在一张矮凳子上,一边照看着我,一边指挥我表演。我主人为了避免人群拥挤,每次只让三十个人进来看我。遵照小保姆的指令在桌子上走来走去。……累得我有气无力,苦不堪言。
(1)上面两段文字均选自《格利佛游记》,【甲】文中“他们在一根白色的细绳上表演”,“他们”指哪些人?“他们的表演”除了“绳上跳舞”,还有哪一种表演?(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文中关于“我”的表演发生在哪个国家?当“我”的主人发现“我”因表演而病倒后,做出了怎样的举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这段文字有几处语病,请按要求修改。(3分)
从北京奥运到汶川地震,志愿者们以一种类似井喷的方式从全国各地聚集、涌现。其实,在困难面前,真正能够发挥作用的,不只是单凭热情蜂拥而上的“散兵游勇”,而是由志愿者个体构建成的能够有效运作的志愿者体系。目前苏州已有注册志愿者约116万余名,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位居前列。
(1)文中有一处语序不当,应将“ ▲ ”与“ ▲ ”调换。(1分)
(2)文中有一处关联词语使用不当,应将“ ▲ ”改为“ ▲ ”。(1分)
(3)文中有一处重复累赘,应删去“ ▲ ”。(1分)
第二部分(44分)
阅读《醉翁亭记》选段,完成6-9题。(8分)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6.下面哪一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2分) ( ▲ )
A. 山间之朝暮也 B. 至于负者歌于途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与朱元思书》)
C. 朝而往,暮而归 D. 行者休于树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 苛政猛于虎(《捕蛇者说》)
7.下面哪一句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现象?(2分) ( ▲ )
A.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B.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C.狐呜呼曰:“大楚兴,陈胜王”(《陈涉世家》)
D.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与朱元思书》)
8.文中画线的句子描写了滁人出游的场景。结合全文,说说这样写的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欧阳修与范仲淹在写作《醉翁亭记》与《岳阳楼记>时均为被贬之人,却都在文章中表达了自己内心之“乐”,请找出两人“乐”的相同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第10题。(4分)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1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顾思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我的叔叔于勒》选段,完成11 - 13题。(8分)
父亲忽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一个衣服褴褛的年老水手拿小刀一下撬开牡蛎,递给两位先生,再由他们递给两位太太。她们的吃法也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很快地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蛎壳扔到海里。
毫无疑义,父亲是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走到我母亲和两个姐姐身边问:“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
我父亲脸色早巳煞白,两眼呆直,哑着嗓子说:“啊!啊!原来如此……如此……我早就看出来了!……谢谢您,船长。”
他回到我母亲身旁,是那么神色张皇。母亲赶紧对他说:“你先坐下吧!别叫他们看出来。”
他坐在长凳上,结结巴巴地说:“是他,真是他!”然后他就问:“咱们怎么办呢?”母亲马上回答道:“应该把孩子们领开。若瑟夫既然已经知道,就让他去把他们找回来。最要留心的是别叫咱们女婿起疑心。”
父亲神色很狼狈,低声嘟囔着:“出大乱子了!”
母亲突然暴怒起来,说:“我就知道这个贼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重新回来拖累我们的。现在把钱交给若瑟夫,叫他去把牡蛎钱付清。已经够倒霉的了,要是被那个讨饭的认出来,这船上可就热闹了。咱们到那头去,注意别叫那人挨近我们!”她说完就站起来,给了我一个5法郎的银币,就走开了。
我问那个卖牡蛎的人:“应该付您多少钱,先生?”
他回答道:“2法郎50生丁。”
我把5法郎的银币给了他,他找了钱。
我看了看他的手,那是一只满是皱痕的水手的手。我又看了看他的脸,那是一张又老又穷苦的脸,满脸愁容,狼狈不堪。我心里默念道:“这是我的叔叔,父亲的弟弟,我的亲叔叔。”
11.为什么要写父亲请吃牡蛎这一举动?请简要分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文中画线句子连用了三个省略号,请分析其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儿童视角是指小说以儿童的眼光来观察世界,表露出儿童特有的认知方式和价值取向。请说说上文以儿童视角观察于勒的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7分)
低调
冯骥才
①在媒体和网络较为盛行的时代,一个人只有“高调”才会叫人看见、叫人知道、叫人关注。高调必须强势,不怕攻击;反过来,愈被攻击,愈受关注,愈成为一时舆论的主角,干出点什么都会热销;高调不仅风光,还带来名利双赢,所以,有人选择高调。
②但是,高调也会使人上瘾,高调的人往往离不开高调,像吸烟、饮酒,愈好愈降不下来,降下来就难受。可是,媒体和网络都是滚动式的、喜新厌旧的,任何人都很难总站在高音区里边,所以,必须不断折腾、炒作、造势、生事,才能持续高调。
③有人以为高调是一种成功,其实不然,高调只是这个时代的一种活法。当然,每个人都有权选择自己的活法,选择什么都无可厚非。于是,另一些人就去选择另一种活法——低调。
④这种人不喜欢一举一动都被人关注,不喜欢一言一语也被人议论,不喜欢人前显贵,更不喜欢被“狗仔队”追逐,被“粉丝”死死纠缠与围困,被曝光曝得一丝不挂;他们明白,在商品和消费的社会里,高调存在的代价是被商品化和被消费。这样,心甘情愿低调的人,就没人认识,不为人所知,但是,他们反而能踏踏实实做自己喜欢的事,充分地享受和咀嚼日子,活得平心静气,安稳又踏实。
⑤文化也是一样。也有高调的文化和低调的文化。
⑥首先,商业文化就必须是高调的,只有高调才会热卖热销,低调谁知道?谁去买?然而,热销的东西不可能总热销,它迟早会被更新鲜更时髦的东西取代。所以,时尚是商业文化的宠儿.在市场上最成功的是“时尚商品”。人说,时尚是造势造出来的,里边大量五光十色的泡沫,但商业文化不怕泡沫,因为它只求当时的商业效应、一时的震撼与强势,不求持久的魅力。
⑦故而,另一种追求持久生命魅力的纯文化,很难在当今时代大红大紫,可是,它也不会为大红大紫而放弃一己的追求。它甘于寂寞,因为它确信这种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⑧我很尊敬一些同行的作家。在市场称霸的社会中,恐怕作家是最沉得住气的一群人。他们平日不知躲在什么地方,很少伸头探脑,有时一两年不见,看似在人间蒸发了,却忽然把一本十几万或几十万字厚重的书拿了出来;他们笔尖触动的生活与人性之深,文字创造力之强,令人吃惊。待到人们去品读去议论,他们又不声不响扎到什么地方去了。只有这样,才能写出真正洞悉社会人生的作品来。他们天生不是做明星的材料,不会经营自己,只会营造笔下的人物。任何思想者都是这样:把自己放在低调里,是为了让思想真正成为一种时代的高调。
(有删改)
14.文章开头从“高调”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根据文章内容,分点归纳“高调的文化”和“低调的文化”的不同之处。(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第⑨段中说“把自己放在低调里,是为了让思想真正成为一种时代的高调”,请你谈谈 对这句话的理解。(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17-21题。(17分)
野生的百合
席慕蓉
(1)那天,当我们四个人在那条山道上停下来的时候,原来只是想就近观察那一群黑色的飞鸟的,却没想到,下了车以后,却发现在这高高的清凉的山上,竟然四处盛开着野生的百合花!
(2)山很高,很清凉,是黄昏的时刻,湿润的云雾在我们身边游走,带着一种淡淡的芬芳,这所有的一切竟然完全一样!
(3)所有的一切竟然完全一样,而虽然那么多年已经过去了,为什么连我心里的感觉竟然也完全一样!
(4)我迫不及待地想告诉同行的朋友,这眼前的一切和我十八岁那年的一个黄昏有着多少相似之处。一样的灰绿色的暮霭、一样的湿润和清凉的云雾、一样的满山盛开的洁白花朵;谁说时光不能重回?谁说世间充满着变幻的事物?谁说我不能与曾经错过的美丽再重新相遇?
(5)我几乎有点语无伦次了,朋友们大概也感染到我的兴奋。陈开始攀下山岩,在深草丛里为我一朵一朵地采撷起来,宋也拿起相机一张又一张地拍摄着,我一面担心山岩的陡削,一面又暗暗希望陈能够多摘几朵。
(6)陈果然是深知我心的朋友,他给我采了满满的一大把,笑着递给了我。
(7)当我把百合抱在怀中的时候,真有一种无法形容的快乐和满足。
(8)-生能有几次,在高高的清凉的山上,怀抱着一整束又香又白的百合花?
(9)少年前的事了!也不过就是那么一次而已。也是四个人结伴同行,也是同样的暮色,同样的开满了野百合的山巅,同样的微笑着的朋友把一整束花朵向我送了过来。
(10)也不过就是那么一次而已,却从来不会忘记。
(11)令人安慰的就是不会忘记。原来那种感觉仍然一直深藏在心中,对大自然的惊羡与热爱仍然永远伴随着我,这么多年都已经过去了,经历过多少沧桑世事,可喜的是那一颗心却幸好没有改变。
(12)更可喜的是,在二十年后能还能重新来印证这一种心情。因此,在那天,当我接过了那一束芬芳的百合花的时候,真的觉得这几乎是我一生中最奢侈的一刻了。
(13)而这一切都要感激我的朋友们。
(14)所以,你说我爱的是花吗?我爱的其实是伴随着花香而来的珍惜与感激的心情。总有几位真诚的朋友,会一直注意着你,关怀着你,在你快乐的时候欣赏你,在你悲伤的时候安慰你,甚至,在向你揭露种种人生真相的时候,还特意小心地选择如花香那样温柔的句子,来避免现实世界里的尖锐棱角会刺伤你。想一想,这样宽阔又细密的心思如何能不令人动容?
(15)我实在爱极了这个世界。一直想不透的是,为什么这个世界对我总是特别仁慈?为什么我的朋友都对我特别偏袒与纵容?在我往前走的路上,为什么总是充塞着一种淡淡的花香?有时恍惚,有时清晰,却总是那样久久地不肯散去?
(16)我有着这么多这么好的朋友们陪我一起走这一条路,你说,我怎么能不希望这一段路途可以走得更长和更久一点呢?
(17)也就是因为这样,我竟然开始忧虑和害怕起来,在我的幸福与喜悦里,总无法不掺进一些淡淡的悲伤,就象那随着云雾袭来的、若有若无的花香一样。
(18)然而,生命也许就是这样的吧,无论是欢喜或是悲伤、总值得我们认认真真地来走上一趟。
(19)我想,生命应该就是这样了。 (有删改)
17.这篇文章中作者的情感经历了哪些变化?请简要概述。(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10)段“也不过就是那么一次而已,却从来不会忘记。”这句话单独成段,有什么作用?(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第(12)段中“真的觉得这几乎是我一生中最奢侈的一刻了”,联系上下文,说说“我”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对第∞段画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结合全文,探究本文蕴含了哪些人生感悟。(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60分)
22.作文。(60分)
你也许会在不经意间发现值得思索、玩味的人事景物,你也许会突然发现人生本相和生命奥秘。那一瞬间,获得启迪,体验成长……
请以“蓦然发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③不要少于600字;
④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