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1.1 生活中常见的盐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5-31 22:32: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题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 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
授课日期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 时 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自主学会用金属活动性顺序来判断金属能不能跟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掌握盐的化学性质,熟悉相关化学方程式。2.理解复分解反应的概念以及发生的条件。3. 能判断复分解反应的类型及发生条件 。过程与方法:1.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观察实验并归纳总结的方法认识盐的化学性质。2.通过酸碱盐之间反应方程式的规律找出复分解反应的类型及发生条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联系生活实际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盐的化学性质和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难点 对复分解反应能否进行的判断和相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课标对本课时的要求 知道盐属于无机化合物;能用复分解反应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了解食盐、纯碱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教 具 多媒体课件 仪器:试管药品:氯化钡溶液 、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硫酸铜溶液
教 学 过 程 备 注
复习巩固:【复习】1.把下列物质按酸碱盐分类并说出它们的溶解性K2CO3 H2SO4 NaOH NaCl Cu(OH)2 Ba(NO3)22.分别说出稀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新课导入:【引入】酸和碱的化学性质我们在前面已经学习过了,那么盐有哪些化学性质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学习盐的化学性质。【板书】盐的化学性质(3课时)【学习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我们要完成以下学习目标:1.能说出盐的化学性质。2.运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判断反应能否发生【过渡】 根据前面对酸碱化学性质的学习规律,同学们自主研究盐有哪些化学性质?并试图说出反应发生有哪些注意的问题?【学生自主研究】回答盐溶液与金属单质反应盐与酸的反应盐与碱的反应【过渡】盐溶液与金属单质反应有什么注意的问题吗?【学生1回答】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只有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与氢的位置无关 。【学生2回答】盐必须能溶于水【学生3回答】金属单质不能是钾钙钠【学生4回答】铁反应时是产物是亚铁盐【点拨】学生解释的很全面很清晰。那么第二条性质所有的盐和酸都反应吗?【学生回答】不是所有的盐和酸都反应,反应后生成物中必须有气体或沉淀或水。【过渡】很好。那么第三条性质中盐和碱反应有条件和要求吗?【学生回答】也是反应后必须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生成。【点拨】回答很好,但是除生成物必须有气体或沉淀或水生成,另外还要求反应物中的盐和碱也必须都能溶于水。【过渡】盐能否和某些盐溶液反应吗?【教师演示实验】将氯化钡溶液滴入碳酸钠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回答】有白色沉淀生成。【板书】方程式【教师演示实验】将氯化钡溶液滴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回答】有白色沉淀生成。【板书】方程式【点拨】同学试图自己写出化学方程式,说明盐和盐也能发生化学反应。【过渡】上述反应都属于什么反应类型?并说说它的定义。【学生回答】复分解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点拨】很好。那是不是任何两种化合物互交换成分都能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呢?反应有没有条件呢?智慧讲授:【讲解】只有当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后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时,复分解反应才能发生。但是若反应物有酸参加,不用考虑反应物是否可溶,只要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若应物有没有酸参加,先考虑反应物是否可溶,然后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才能发生。课堂总结】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完成情况1.盐的化学性质(4条)2.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练习反馈: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判断下列各组物质能否发生反应简单说明理由 (1)K2CO3+HCl (2)CuSO4+BaCl2 (3)KCl+NaNO3 (4)Ca(OH)2+ZnSO4 (5)Na2CO3+BaCl2 (6)BaCO3+Na2SO4(7)BaCl2+K2CO3 (8)KNO3+CaCl2 (9)Mg(OH)2+CuCl2 (10)K2CO3+Ca(OH)2 (11)Ba(NO3)2+HCl (12)KOH+FeCl3【能力提升】1.下列物质间两两组合共能发生多少个化学反应? CuSO4 Fe H2SO4 Ba(OH)2 CuO 2.a.食盐水、b.苏打水、c.白醋、d.石灰水等都是同学 们在家中就能找到的溶液。利用这些溶液我们可以完 成很多家庭小实验,请用相关溶液的序号填空: (1)可用自制的酸碱指示剂探究它们的酸碱性,其中溶 液呈碱性的有________。 (2)将它们各取少量进行两两混合: ①能发生中和反应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②混合后能产生气体的是________和__________,生成的气体可以用________来检验;③混合后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____和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归纳:上述①②③中所发生的反应都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______反应。 设计意图承上启下,使学生在能力上、心理上为学习新知识铺平道路,同时再次回顾上节课的重点。增强知识间的联系,体会盐化学性质的重要性, 从而引出课题,并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产生主动学习的心态。让学生在整体上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领学生学会通过自主学习和交流归纳知识。提高学生积极合作,乐于探究的能力,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点拨过程,“点”在学生不懂或似懂非懂处,“拨”在学生忽略而与教材重点难点关系密切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激情,从而引出— 盐和某些盐的反应。 通过学生的交流、老师的点拨,得出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点拨过程,“点”在学生不懂或似懂非懂处,“拨”在学生忽略而与教材重点难点关系密切处。 对课堂教学的归纳和梳理,给学生一个整体印象,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进行记忆,紧扣教学目标突出基础知识,深化对教学主题的理解和把握。巩固所学知识,提高技能,发展思维,利于检查学习效果改进教学方法
板书设计
第十一单元 盐 化肥课题1 生活中常见的盐二、盐的化学性质1.盐+酸—新盐+新酸2.盐(溶)+碱(溶)—新盐+新碱3.盐(溶)+金属—新金属+新盐4.盐(溶)+某些盐(溶)—盐1+盐2三.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1.有酸: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2.无酸:(1)反应物可溶 (2)生成物有沉淀或气体或水生成
作业
1.所有同学完成:教材78页1-5题2.有兴趣的同学: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并查阅相关资料
如何验证你吃的葡萄表面是否有农药波尔多液
课后反思本节课我采用的是“九环节法”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复习巩固,复习与本节课内容密切相关的旧知识,承上启下;然后是新课导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之后是学习目标展示,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要求,便于学生在各个环节能主动围绕目标探索,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己学习的能力和对已学知识的整合能力。智慧讲授,学生通过听讲、观察、记笔记等行为接受教师传授的基础知识,并向学生呈现不易理解,无法理解的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然后给学生合作探究的机会,提高积极合作乐于探究的能力;最后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有效点拨,点在学生不懂或似懂非懂之处,拨在学生忽略而与教材重点、难点关系紧密处,已学生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中心地位,保证课堂教学效率。练习反馈、课堂小结和布置作业,课堂结尾是使主要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留下清晰完整印象,通过训练反馈和布置适量作业检验学习效果,巩固知识,化知识为能力。本节课中,我认为设计比较满意的地方是引入新课后给出学生学习目标,即课堂努力方向,是提高课堂实效的关键所在。 本节课也有很多不足之处,如由于本班学生性格不是特别活泼,所有课堂氛围有些沉闷,以后教学要充分估计好学生情况,最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