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之国——埃及》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金字塔之国——埃及》是上海市二期课改初中地理新教材六年级第一学期世界分国篇的第三个国家,所需课时为一个课时,在学习国家区域地理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中把埃及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绿色走廊”、“东方伟大的航道”、“古都开罗”和“雄伟壮阔的金字塔”四个部分,“绿色走廊”属于自然地理范畴,“古都开罗”、“东方伟大的航道”和“雄伟壮阔的金字塔”属于人文地理范畴。《上海市中学生地理课程标准》对埃及一课的要求等级为B,不同于前面学习的亚洲国家日本,日本一课地理知识结构比较完整,而埃及这一课区域特色非常鲜明,要重点突出尼罗河和苏伊士运河对埃及国家的影响。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国家地理第三个国家教学,通过前两个国家的学习,学生对于学习国家地理的方法有一定的认识,能初步学会阅读地图并从地图中读取相关的地理知识。六年级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本节课利用了割绳子游戏里小青蛙这一动画人物并贯穿全文,符合预备年级学生身心特点,能从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六年级学生在认知上还是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尽可能的运用地图和图文资料,增强学生的感性认知,并通过一些活动设计和导学单,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体验课堂,提高学习地理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知道埃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特点;知道埃及的“白金”长绒棉;理解苏伊士运河和尼罗河对埃及的重要性。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小青蛙埃及四日游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小组讨论,开发思维,提高协作能力;通过读图分析埃及的气候特点,培养读图分析的能力与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析埃及人民利用尼罗河发展灌溉业和经济的事实,进一步树立正确的、辩证的人地观;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和相互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尼罗河对埃及的意义,苏伊士运河位置的重要性及航运价值。
教学难点:尼罗河、苏伊士运河对埃及经济的影响。
五、教学方法:
读图讨论、启发式讲授、任务驱动
六、课时安排:一课时。
七、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设计旅游情境。 教师提问: 1.你知道视频中小青蛙追逐糖果来到了哪个国家吗? 2.你是怎么判读出是埃及的呢? 3.你对埃及有哪些了解呢? 1.观看视频,思考回答。 2.根据视频回答。 3.简单谈谈自己对埃及的了解。 由可爱的小青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小青蛙埃及四日游设计情境。
地理位置 利用导学单,介绍埃及地理位置。 1.教师提问:小青蛙去了埃及以后,青蛙妈妈很着急,你能告诉青蛙妈妈,埃及在哪里吗? 2.布置任务(导学单第一部分)。 思考并描述埃及的地理位置。 阅读地理图册,完成导学单第一部分,并回答。 利用导学单,学生通过“做中学”,知道埃及的地理位置。
小青蛙埃及四日游 第一天: 通航纪念——运河通航纪念日 承接:小青蛙好不容易来到了埃及,就打算在埃及住上几天,体验下埃及人民的生活。 展示地图, 请学生找到苏伊士运河和洲界的图例。提问:埃及大部分位于非洲,小部分位于哪个州? 出示地图,提问:小青蛙有一批货物要从印度运到英国,走海运的话有哪些航线?你觉得那一条航线更好一些? (大型轮船无法通过运河,引出新苏伊士运河) 给出地图分析新苏伊士运河。 在埃及地图中找到苏伊士运河,思考并回答。 找出航线,通过对比,理解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 理解新苏伊士运河的作用。 通过印度到英国的不同航线对比得出苏伊士运河的重要性。
第二天: 繁华街市——购买长绒棉制品 提问:埃及棉花主要分布在哪里呢? 给出棉花生长所需要的条件。(光照充足、气候干旱、有灌溉水源) 给出埃及阿斯旺气温和降水分布图以及埃及气候类型分布图,布置任务(导学单第二部分)。(通过棉花生长所需的第四点条件引出埃及尼罗河) 读图找到埃及长绒棉分布地区。 了解棉花生长条件,开展思维活动。 结合资料,小组合作完成导学单第二部分(分析出埃及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气候特征) 利用埃及气温和降水分布图培养学生读图能力和习惯。 通过埃及有没有肥沃的土壤的思考为第三天活动埋下伏笔。
第三天: 泛舟河上——神秘的尼罗河 播放视频——《尼罗河简介1》 出示埃及地图和相关资料,提问尼罗河流向和长度。 播放视频——《尼罗河简介2》 分析尼罗河泛滥带来的利弊。 提问:埃及的工农业分布具有什么特点 为了更好地利用利用尼罗河,埃及人民修建了阿斯旺大坝,但也有很多人持反对意见,你赞同哪方观点?(辩论阿斯旺大坝的利与弊) 观看视频。 根据视频,回答尼罗河长度,从地形的角度判断尼罗河流向。 观看视频。 思考回答(埃及工农业围绕尼罗河分布)。 思考并辩论。 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对阿斯旺大坝的“利与弊”进行辩论,培养学生辩证的看待问题的思维。
第四天: 名胜古迹——埃及著名景点之旅 提供相关资料,提前布置预习任务。 学生提前搜集资料,课上展示预习成果,充当导游,简单介绍埃及旅游景点。 通过提炼资料,展示预习成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课堂小结 1.利用地理歌诀进行知识点总结。 文明古国有埃及,历史长达六千年。 世界最长尼罗河,三角洲上长绒棉。 运河不忘苏伊士,千塔首都名开罗。 著名古迹金字塔,旅游丰富广财源。 2.跟着小青蛙进行了埃及四日游,请学生谈谈收获和感受。 1.填空并朗读。 2.梳理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谈谈自己的感受。 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归纳梳理知识的能力。
课后拓展 把学生分成小组,布置任务:结合课堂并收集一些埃及的资料,做成地理小报,并于期末在年级进行展评。 学生课后通过网络、问询家人等形式进行课外探究,做成地理小报,在年级进行展评。 培养学生实践与探究,进行自主学习的能力。
八、板书设计
埃及
非洲古国
伟大航道(苏伊士运河)
沙漠王国
绿色走廊(尼罗河)
旅游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