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花篮》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学唱歌曲《编花篮》第1课时
【课型】唱歌课
【课时】1课时
【年级】五年级
【教材依据】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五年级第十册第六课《百花园》。
【教材分析】《编花篮》是一首具有鲜明地方色彩的河南民歌。歌曲以“编花篮”为题,借物抒情,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歌曲为一段体结构,其中装饰音、衬词以及六度的大跳等富有河南地方戏曲的音调和唱腔,这也使歌曲形成了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歌的一个主要风格特点。
【学情分析】结合五年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设计及学唱活动中,突出学生地主体地位,以学生感受为主,让学生在感知中得到启发,在音乐创作活动中对歌曲产生浓厚地兴趣,从而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编花篮》,用歌声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2、指导学生用活泼的情绪、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感受和表现河南民歌地地方特色。
3、在演唱歌曲的过程中,掌握前倚音和下滑音的演唱方法,即兴参与音乐活动,进一步表现河南民歌的地方特点。
【教学重点】
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编花篮》。
【教学难点】
准确演唱歌曲中带有装饰音和衬词得旋律,表现出河南民歌地方韵味。
【教学准备】课本、电子琴、PPT。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具运用
师生问好 同学们好:音乐点亮梦想 歌声唱响未来
一激趣导入 导语:百花园里百花开,花开芬芳沁心来。 牡丹,百花丛中最鲜艳,众香国里最壮观。1-1这是艺术家笔下描绘的牡丹,那么,让我们一起感受歌声中的牡丹。1-2啊,牡丹,你把美丽带到人间。同学们,你们知道哪里的牡丹最美吗?1-4那么今天我们再来感受和学唱一首有关牡丹歌曲——河南民歌《编花篮》板书 看牡丹图片用心感受《牡丹之歌》洛阳读课题打开书本 PPT出示图片PPT播放歌曲视频。PPT出示
二寓教于乐 2-1、初听歌曲。提问:歌曲的情绪、节拍、速度是怎样地?2-2、再次聆听。用手划节拍或摆动身体等方式打节奏,进一步感受歌曲的地方特色。2-3、听教师范唱。提问:感受歌曲地内容和情感。2-4、演唱字母谱。要求:首先由学生自己视唱一遍,注意节拍、节奏、音准。再由教师先带着学生演唱。2-5、朗读歌词。提问:歌词创作有什么特点?表现了什么内容?教师向学生讲解歌词押韵和运用衬词的特点。歌曲演唱了一群姑娘从编花篮到提着花篮到南山摘牡丹地喜悦心情……2-6单元组合作内容:四人单元组,交流喜欢地音调和印象深刻地歌词。时间:2分钟。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分析和感受歌曲中最具地方特色的乐句。教师弹奏并演唱,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讲解前倚音,下滑音,衬词在河南民歌中的作用,弹奏和演唱没有前倚音,下滑音,衬词等地区别。进一步感受河南民歌地特点。2-7、填词演唱。要求:用接龙的方式填词,老师一句学生一句,再把学生分为两组进行接龙,在演唱过程中发现和解决歌曲中的难点乐句。2-8、完整、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要求:声音轻快,喜悦地,唱准具有特点的乐句。 认真聆听歌曲录音。情绪:欢快的、高兴地 ……节拍:2/4,速度:中速。认真聆听歌曲,有的划节拍,有的摆动身体,……仔细聆听老师范唱。认真聆听、感受,跟着老师一起对口型。听着音乐视唱字母谱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聆听和感受有装饰音和没有装饰音地不同之处。感受河南民歌地地方特点。感受歌词中押韵和衬词的特点。编花篮,上南山,摘牡丹。跟琴演唱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PPT播放歌曲PPT播放歌曲电子琴PPT出示歌谱电子琴、PPT出示字母谱PPT出示歌词,课本。电子琴、PPT出示歌谱。PPT出示歌谱。PPT出示歌谱。
三表现创作 导语:同学们唱的非常好,你们的歌声也打动了老师,3-1为了更好地表现歌曲,你们还有哪些好的建议呢?这几位同学提出地建议非常好。3-2同学们,老师也准备了一个表现形式,为歌曲创编了二声部。步骤和方法:首先将出示歌谱,然后先示范一边,让学生跟着视唱。分声部练习,加上打节奏。这个创作我们课后继续联系课后继续练习。 预设(领唱,齐唱,加上动作……)
在老师地指导下表现歌曲。认真听老师视唱。跟着老师一起学唱二声部。分组分角色表演。 PPT出示单元组合作要求播放音乐PPT
四延伸拓展 4-1、本节课我们学唱了河南民歌,大家还知道那些民歌?陕西民歌大家听过吗?出示陕西民歌歌名4-2、总结:希望同学们在课后继续了解和学唱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民歌,学习更多的民歌文化。4-3、作业:自学陕北民歌《三十里铺》《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下节课和大家一起分享。 说出自己了解地民歌,试着演唱几句。看PPT PPT出示PPT出示作业
2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