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师说》
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议”相比,随便些。“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捕蛇者说》、《马说》、《爱莲说》等都属于“说”这种文体。
文体简介
“说”
写作背景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魏晋以来,社会上风行非学无师的风气,贵族子弟无论学业怎样,都有官可做,士大夫阶层以从师为耻,这种风气严重破坏了从师之道。
到了唐朝时候,人们以从师为耻的风气愈加浓厚。
韩愈写此文,目的在于抨击时弊,抨击那些上层“士大夫之族”,大力宣扬从师的必要性和正确途径。
宋代著名理学家杨时已四十岁左右了。一天他去拜见老师程颐,程颐正闭着眼睛坐着,杨时与同学游酢(音zuò,程门四大弟子之一)就侍立在门外没有离开,等到程颐醒来时,那门外的雪已经一尺多深了。
程门立雪
作家作品
韩愈(768一824)字退之,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祖籍河北昌黎,也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一起大力倡导古文运动,与柳宗元齐名,并称“韩柳”。苏轼称他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列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
一、作者简介
3岁丧父。受兄韩会抚育。7岁读书,13岁能文,自称“前古之兴亡,未尝不经于心也,当世之得失,未尝不留于意也”。20岁赴长安应进士试,三试不第。 25登进士第,开始官宦生涯。
李耆卿《文章精义》云:韩如海,柳如泉,欧如澜,苏如潮。
古文运动,实际是以复古为名的文风改革运动。韩愈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张学习先秦、两汉“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摒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韩愈用其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师说》可看作是提倡古文的庄严宣言。
二、古文运动
《师说》
初春小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春雪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三、诗作赏析
句读( ) 或不焉( )经传( ) 从师( )
读书( ) 不能( ) 传道( )从容( )
老聃( ) 蟠( ) 苌弘( ) 近谀( ) 作师说以贻( )之
冉( ) 潘( ) 长幼( ) 须臾( )
dòu
fǒu
zhuàn
cóng
dú
bù
chuán
cóng
dān
pán
cháng
yú
yí
rǎn
pān
zhǎng
yú
重点字音
者,辅助性代词,这里指“人 ” 。
学者:即求学的人
古之学者必有师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1、表示“‥‥‥的原因”。
2、表示“用来 ‥‥‥的(东西)”。
文本研习
翻译:古时候求学的人一定有自己的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
道:道理,指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理论。
业:学业。
惑:疑难问题。
受:同“授”。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知:动词,懂得,明白。
之:代词,代道理,知识。
孰:谁,疑问代词。
从:动词,跟随,追随。
为:动词,作为,成为。
解:理解。
翻译:人不是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有了疑惑,却不跟随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惑的,最终也不能理解。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乎:介词,在。
闻:知道,懂得。
从:追随,跟随,动词,省略了宾语。
师:意动,“以……为老师”。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师:动词,学习。
庸:副词,表疑问,岂,哪。
年:年龄。
翻译:出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得的道理本来就比我早,我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出生在我后面的人,(如果)他懂的道理也比我早,我也跟从他把他当作老师。
是故无贵无贱, 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无:不论,不分,动词。
之: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所:代词,代方位,是动词的前置宾语,这里可译成“地方”
翻译:所以无论地位高低贵贱,无论年纪大小,道理存在的地方,就是老师存在的地方。
第一段
提出中心论点:
正面阐述道理:
古之学者必有师。
1、从师的原因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2、从师的标准
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呜呼!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
师道:从师学习的风尚。师,动词,从师学习;道:名词,风尚。
欲:动词,想要。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
出:动词,超出。
远:多,形容词。
犹且:还,尚且,副词。
问:请教,动词。
焉:兼词,“于之”
翻译:哎!古代从师学习的风尚不流传已经很久了,想要人没有疑惑也很难啊!古代的圣人,他们超出一般人很多,尚且跟从老师然后向他们请教。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众人:一般人
下:低,形容词。
耻:意动,“以……为耻”。
圣:前一个“圣”,圣明的人,名词;
后一个“圣”,动词,圣明。
愚:与圣的用法一样。
翻译: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多,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其:大概、恐怕;
出于:因为,由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其:代词,他的;
此:连词,表顺承关系。
其:代词,自己。
惑:糊涂,形容词。
翻译:圣人能成为圣人的原因,愚成为愚人的原因,大概都因为这个原因吧?人们爱他们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来教他,但是对于他自己呢,却以跟从老师学习为可耻,真是糊涂啊!
之:代词,代童子。
习:学习。
句读:句中停顿的语气所在。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习其句读者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所谓:称呼的,说的。
翻译:那些孩子们的老师,是教他们读书,帮助他们学习断句的,不是我所说的能传授那些大道理,解答那些疑难问题的。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句读,惑:都是前置宾语。
或:有的人。
不:通“否”
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小:小的方面。
遗:遗漏,丢掉。
明:明智。
翻译: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句读)向老师学习 ,有的人(疑惑)却不向老师学习;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齿相师。
师:学习。
齿:“以……为耻”,意动。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族:类。
曰:称,说。
云:说,与者合在一起,表示“诸如此类的说法”。
则:连词,就。
翻译: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不以互相学习为耻。士大夫这类人,听到称“老师”称“弟子”的,就成群聚在一起讥笑人家。
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呜呼!师道之不复,可知也。
道:学问道德水平。
羞:可羞愧。
盛:地位高。
谀:阿谀,奉承。
翻译:问他们(为什么讥笑),就说:“他和他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差不多,(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觉得羞耻,(以官职高的人为师)就近乎谄媚了。”哎!从老师学习的风尚不能恢复,(从这些话里就)可以明白了。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矣!
齿:并列排列,不齿,羞于为伍,看不起。
及:赶得上。
其:副词表反问,难道?
翻译:巫医乐师和各种工匠这些人,君子们不屑与他们为伍,现在他们的智慧竟然反而赶不上,难道令人奇怪吗!
第二段
此段与上一段是怎样联系的
通过针砭时弊,从反面论证第一段所提出的中心论点。
此段分论点是: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作者从哪三方面进行对比论证
1、纵比:
古之圣人,从师而问;
今之众人,耻学于师。
2、自比:
对其子,择师而教;
对其身,耻学于师。
3、横比:
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群聚而笑之。
圣人无常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
常:固定
师:以……为师,意动。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徒:类,辈。
贤:道德、学问、才能。
翻译:圣人没有固定的老师。孔子把郯子、苌弘、师襄、老聃当做自己的老师。郯子这类人,他们的学问比不上孔子。
孔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术业:学问和技艺。
攻:研究。
如:动词,象。
是:代词,这样子。
而已:句末语气词,罢了。
翻译:孔子说,很多人一起赶路,其中一定有我的老师。因此学生不一定比不上老师,老师不一定要比学生贤能,懂得道理有先有后,学问技艺有专门的研究,就像这样罢了。
第三段
1、作者用孔子的言行,阐述了什么观点?(本段分论点)
圣人无常师。
2、本段用的是什么论证方法?
举例论证。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
六艺经传: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
通:普遍。
于:前一个是介词,表被动,被;后一个也是介词,跟从。
行:遵行。
贻:赠送。
翻译:李家的儿子李蟠,年龄十七岁,喜欢古文,六经的经文和传文都普遍地学习了,不被时俗拘束,向我学习。我赞许他能遵行古人从师学习的风尚,写了这篇《师说》来送给他。
结构图示
内容与结构
1、正面论述老师的作用、从师的必要性和择师的标准。
2、运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批判“耻于从师”的不良风气。
3、引用历史事例,论证以能者为师的道理。
4、赞扬李蟠“能行古道,交代写作《师说》的缘由。
(1)下定义、作结论
概念明晰、论证严密。如文章开头就断言:“古之学者必有师”,并下定义说:“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接着由“解惑”说到“从师”,经过一番推论,又得出“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结论。
(2)对比论证
第二段三组对比造成强烈反差,揭示了“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学习的违背常理,则作者主张从师学习的观点不言自明。
(3)引用论证
第三段引述孔子的言行来进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增强了说服力。
论证方法
(1)整句散句结合。
整齐的排偶句和灵活的散句交错运用,配合自然,错落有致。例如,第二段:“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与“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亦远也,而耻学于师”,是排偶句。接下去,“是故圣益圣,愚亦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则是散句。而这一长的散句中,“圣益圣,愚亦愚”和“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又都是排偶句。
(2)一个意思,多种句式。
第二段一连用了三个对比,结语都是批判士大夫不重师道的恶劣风气,但语气一句比一句加重。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反诘语气;第二句“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否定、责备语气;第三句“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与软”,讽刺语气.感情强烈。
(3)顶真修辞手法的运用。
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使前后句子的头尾蝉联,上递下接。本文有好几处运用这种修辞手法,例如“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语言特色
重点虚词回顾
《师说》
择师而教之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句读之不知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代词,他
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代词,这类,这些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
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其皆出于此乎
其可怪也欤
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代词,表领属关系,他(它)的,他(它)们的
代词,他,他们
代词,表远指,那
副词,表推测、估计语气,大概,或许
副词,表感叹语气,真的
代词,前指老师的;后指学生的
皆出于此乎
学于余(耻学于师)
于其身也
师不必贤于弟子
不拘于时
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从
介词,表动作行为的处所,在
介词,表动作行为的趋向,向
介词,表动作行为对象,对,对于
介词,表比较, 比
介词,表被动,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