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7 鹿角和鹿腿
教材分析
《鹿角和鹿腿》改编自《伊索寓言》。故事主要讲鹿来到池塘边,看着自己的倒影,边欣赏角的美丽,边抱怨腿的难看。突然,一头狮子向它扑来,因角被树枝挂住,险些丧命,撒腿拼命奔逃,才狮口逃生,它由此发出感叹,对角和腿有了新的认识。这则故事给人这样的启示:不要只好恶于事物表面的美与丑,而更要关注它的实用价值;由于实用性不强,在特定的情境下,美的事物可以害人,而丑的事物由于具有很强的实用功能,却能救人;对表面美或丑的事物,也不能一概地欣赏或否定,在特定的情况下,它们都有各自的价值与局限。
教学目标
1.学会“鹿、塘”等12个生字,读准“称、禁、皱”等9个认读字的读音。
2.正确朗读课文,能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3.理解故事内容,能根据课后词语的提示,用自己的话说说《鹿角和鹿腿》这个故事。
4.初步理解寓意,表达自己的看法,并说清理由。
5.迁移运用读懂寓言的方法,拓展阅读《伊索寓言》。
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能从“外表”与“实用”之间的关联出发,理解寓意,并说清楚自己的理由。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回顾学习,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导入:我们已经学习了两则中国寓言(《守株待兔》和《陶罐和铁罐》),明白了不少道理,今天我们要读一读外国寓言《伊索寓言》。
(PPT出示主角图片,猜寓言《狼来了》《龟兔赛跑》《狐狸和葡萄》《农夫和蛇》,均出自《伊索寓言》。)
2.出示“鹿”字的字形演变,板书课题。
3.指导书写“鹿”,注意提醒学生写字姿势。
设计意图:
讲授新课时,勾连学生的阅读经验,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学习字词,扫清障碍
1.出示自读的要求,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词,学生练读,教师正音。
池塘 倒影 匀称 别致 不禁 皱眉
配得上 抱怨 狮子 撒腿 挣脱 叹气
3.学习“多音字、音变字”。
(1)读准多音字词语,联系生活学习多音字的另一个读音。
我的身段多么匀称(chèn),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jīn)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鹿不敢犹豫,撒(sā)开长腿就跑。
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zhènɡ)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
(2)指导朗读“痛痛快快”一词及所在句子,教师讲解双叠词的音变规律。
练习:读准“轻轻松松、大大方方”等词语,也可以让学生依据音变规律自己举例。
4.同桌合作朗读课文,互相检查是否做到了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5.观察生字,练习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生字结构,说说哪个生字在书写时最需要提醒大家注意(教师根据学情,课堂指导书写2—3个生字,预设:鹿、赏、配)。
(2)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3)评价修改。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鹿遇到了谁,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2.学生自由汇报,教师相机梳理,师生合作完成课文故事的脉络导图。
预设提示一:地点变化(池塘旁、灌木丛、小溪边)
预设提示二:故事发展(欣赏自己、发现遇险、狮口逃生)
3.学生练习连起来说说故事大意。
4.回顾课题《鹿角和鹿腿》,找出描写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看法的句子,发现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看法的变化,提示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5.教师小结:寓言的道理就藏在故事中,这篇寓言想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下节课接着学。
设计意图:
鼓励学生借助拼音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多音字和变音词,就能帮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句子所要表达的意思,从而初步读出鹿的三次心情变化的语气。把握寓言大意时,主要采用学生自读理解,教师提供支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找出相关句子,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理清脉络,为明理做好铺垫。
第二课时
一、读好心情变化的句子
1.指名同学朗读课文,出示思考提示:找出鹿在“池塘旁、灌木丛、小溪边”的句子,它的心情怎样?
他不着急离开了,对着池水欣赏自己的美丽:“啊!我的身段多么匀称,我的角多么精美别致,好像两束美丽的珊瑚!”
一阵清风吹过,池水泛起了层层波纹。鹿忽然看到了自己的腿,不禁噘起了嘴,皱起了眉头:“唉,这四条腿太细了,怎么配得上这两只美丽的角呢!”
眼看就要追上了,鹿用尽全身力气,使劲一扯,才把两只角从树枝中挣脱出来,然后又拼命向前奔去。这次,狮子再也没有追上。
鹿跑到一条小溪边,停下脚步,一边喘气,一边休息。他叹了口气,说:“两只美丽的角差点儿送了我的命,可四条难看的腿却让我狮口逃生!”
2.全班讨论,归纳小鹿的心情变化是:悠闲——惊恐——感叹。
3.聚焦第5、第6自然段,品悟“狮口逃生”。
(1)学生同桌讨论、补充故事完整的情节:
初遇险境——( )——再遇险境——( )
预设:撒腿奔跑,鹿角挂住;挣脱鹿角,拼命向前。
(2)说说“狮口脱险”这一情节中,鹿角和鹿腿的作用有什么不同,找到相关语句,体会鹿的态度的变化。
(3)多形式朗读,读出鹿的心情变化。
设计意图:
这篇寓言故事的道理蕴含在鹿的语言中,三次语言描写生动再现了鹿“遇险脱险”的情感状态。该环节紧扣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认识,让学生入文悟理。
二、练讲故事,理解寓意
1.学生结合板书,练讲故事。
评价标准:(1)尽量用上关键信息中的提示语;(2)故事讲得完整、清楚;(3)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把故事讲得具体、生动,尝试说清鹿的心情变化。
2.回顾全文,下面的说法,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提示:从文本中找依据)。
美丽的鹿角不重要,实用的鹿腿才是重要的。
鹿角和鹿腿都很重要,它们各有各的长处。
3.结合理由,理解寓意: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价值,各有所长,各有所短,不要只看外表的美丽,更要讲实用;美丽和实用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都有存在的价值。
设计意图:
该环节教学基于单元语文要素,结合学生的认知基础和课后习题,关注学生的思考和表达,引导学生与生活相联系,看待问题应更全面。
三、阅读经典,拓展视野
1.介绍《伊索寓言》,推荐阅读整本书。
2.拓展中国古代的寓言故事《庄子》(望洋兴叹、邯郸学步、螳臂当车)
设计意图:
迁移学习的方法,阅读与主题相关的整本书,拓展学生的精神世界。
四、板书设计
鹿角和鹿腿
(美丽 欣赏) 角 差点送命
(难看 抱怨) 腿 狮口逃生
1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