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赵州桥》 教案(共两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1.《赵州桥》 教案(共两课时)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6-01 15:31: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教师备课系统──多媒体教案
11 赵州桥
教材分析
《赵州桥》这篇课文介绍了河北省赵县洨河上的一座著名石拱桥,不仅写明了赵州桥的位置、设计者、建造年代,更重要的是,把赵州桥的外形特点清楚地展现在人们眼前,然后讲这样设计的好处: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接下来对其设计的美观加以具体介绍,赞扬了古代劳动人们的智慧和才干。课文表述清晰准确,语言虽平实却充满情感。插图是赵州桥的实景图片,能直观地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的独特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县、拱”等10个生字新词,读准多音字“爪”,会写“赵、省”等13个字,会写“赵州桥、石匠”等20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第三自然段是通过列举桥栏上雕刻着的图案,把“桥的美观”写清楚的,并正确抄写这一自然段;
4.能用给定的词语向别人介绍赵州桥,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教学重点
1.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2.关键词语介绍赵州桥。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围绕“雄伟”如何开展具体描写的,理解第三自然段是通过列举桥栏上雕刻着的图案,把“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引发思考
1.课件出示各国著名桥梁的图片,有极具现代建筑风格,也有现代风格的桥梁,提问:觉得这些桥怎么样?师简要介绍世界著名桥梁的特点。最后出示赵州桥的图片,介绍这是我国著名的桥梁——赵州桥,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板书课题。
2.引导学生根据课题、图片等信息提出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如:赵州桥是谁?在什么时候?在哪里设计建造的?它有什么特点?
设计意图:
通过看图了解中国桥梁设计的历史和现状,激发学习兴趣。开篇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学会带着疑问开展学习。
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课件出示自学提示: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做到不漏字,不添字。
(2)你认为课文哪部分让你很感兴趣?多读几遍,想一想该怎么读才好?
2.字词教学
(1)课件出示生字词,开火车读字并组词,检查自学情况。
赵县 河北省 石匠 设计 历史 创举 而且 智慧
石拱桥 安济桥 横跨 前爪(提醒多音字组词)
(2)出示句子,指名认读生字词。
河北省赵县的洨河上,有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叫安济桥,又叫赵州桥。它是隋朝的石匠李春设计和参加建造的,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了。
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赵州桥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3)在句子朗读过程中,相机指导生字书写,重点指导“省、匠、史、慧”的书写。
通过字源解释,了解“匠”的意思,并通过词语开花拓展认识,还有匠人、木匠、画匠等,指有手艺的人。书写时注意区字框略长,近长方形,“斤“起笔为平撇,“斤”的大小要与外框相协调,最后一笔是竖折。
“省”书写时要注意下半部分是“目”短横之间的间隔要匀称。
“慧”上中下结构,中间要写得扁些,横不出头,下面的“心”要写得扁些、宽些。
3.默读课文,了解大意
(1)指导学生带着课前提出的疑问默读课文,了解赵州桥是一座怎样的桥,用圈画的方式,找出相关的语句。
(2)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相机出示关键句子,引导学生口头填答括号内的词语。
赵州桥是(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赵州桥既(雄伟),又(坚固)。
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通过默读课文,我们知道了赵州桥的特点是历史悠久、世界闻名、雄伟、坚固、美观。
设计意图:
通过词语认读,字源解意、教师示范指导等方法引导学生灵活采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词。从词语到句子,引导学生在默读课文中,学会从文中抓关键词来把握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细读文本,了解特点
1.出示上节课找到的关键句,回顾学习内容,围绕着这几个句子,课文哪些地方具体写出了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呢?找出相关的内容读一读。
指名汇报。
(1)课件出示第一自然,引导学生了解:这一段文字介绍了赵州桥的哪些信息?
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建造的年代等信息,由此了解到赵州桥是一座历史悠久、世界闻名的桥。
(2)雄伟——课文具体描写了赵州桥的长、宽,用石头建筑,以及独特的拱形桥洞的设计来突出雄伟的特点:五十多米长、九米多宽、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横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
(3)坚固——不容易被大水冲毁
(4)美观——桥面两侧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有的……还有的……写出了龙不同的姿态、动作,活灵活现。
小结:像这样,围绕一句话具体介绍某一事物的特点的结构就是总分结构,这个能概括主要内容的句子叫总起句。既能承接上文的内容,由引出下文的内容的句子叫“过渡句”。
2.理解“创举”的意思,比较“创举”和“创造”的异同
齐读句子: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节省了石料。
提问:这是作者发出了一句赞叹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1)“这种设计”具体指的是哪种设计?——大桥洞、小桥洞。
(2)那什么是“创举“呢?有谁知道创举的意思?——从来没有过的举动。
(3)运用“因为……所以……”说说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因为赵州桥桥长五十多米,却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桥洞顶上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这种设计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又减轻了桥身总量,所以在在建桥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创举。
(4)引导学生带着赞叹的感情再来读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小结:通过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赵州桥历史悠久,由我国的设计师和劳动人民建造,富有雄伟、坚固且美观的特点,所以作者在第四自然段总结道:赵州桥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设计意图:
在初步把握课文内容后,引导学生运用抓关键词语和句子的方法,深入体会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方法。了解如何围绕一句话把内容写具体。
二、积累表达,练笔提升
1.争当小导游,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推选一名同学做导游,介绍赵州桥,介绍时尽可能用上“世界闻名、雄伟、创举、美观”等词语。
2.出示我国其他的历史文化遗产图片并简要介绍,引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观察图片,用2—3句话简单介绍历史文化遗产的特点。
设计意图: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创设情境,运用关键词进行课文内容的复数,在锻炼学生口头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学生重组信息的能力。课外历史文化遗产的拓展,除了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外,还能引导学生迁移运用,学会围绕一个意思介绍某样事物。
三、板书设计
赵州桥
概述情况 时间、地点、设计者
描写特点 雄伟
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历史价值 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1
4
1